干燥塑化一体化注塑加工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1275发布日期:2020-08-18 17:5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干燥塑化一体化注塑加工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燥塑化一体化注塑加工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注塑前,需要对塑料原料进行干燥和塑化,使得塑料成为熔融状,进而被注入至注塑模具内,形成塑料件。但传统的干燥、塑化操作均为单独采用干燥设备、塑化设备来进行,不仅占地面积大,设备投入成本大,且能耗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占地小,能效低的干燥塑化一体化注塑加工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燥塑化一体化注塑加工用设备,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上磨盘、与该上磨盘相配合的下磨盘、设于该上下磨盘之间的烘干盘、用于驱动上磨盘转动的驱动件、用于驱动上磨盘上下动作的位移驱动件、固设于上磨盘上的转轴、用于实现烘干盘与上磨盘的止转配合的止转防脱结构及用于向箱体内输送热风的输气部件;所述上磨盘由上至下动作的过程中,所述上磨盘与烘干盘之间的止转配合可解除。本发明中对原料的干燥和塑化均可以在一个设备中完成,进而省去了塑化设备的投入,既能够降低占地面积,节省空间占用,还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同时,由于设备的减少,能耗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减小,能耗低;其次,由于上磨盘可上下动作,进而处于初始状态时,上磨盘与烘干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原料置于烘干盘内进行烘干操作;且通过止转防脱结构的设置,使得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烘干盘转动,热风吹入后即可实现对物料的烘干操作;当烘干完成后,上磨盘直接向下动作即可实现烘干盘和下磨盘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磨盘,上磨盘则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相对下磨盘转动,而由于此时止转防脱部件已经解除了烘干盘与上磨盘之间的止转,从而烘干盘不会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实现对原料的加热研磨,使得原料塑化,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其次,塑化过程中,烘干的热风还可为磨盘提供一定的热量,因而在未降低磨盘直接加热温度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塑化的效率;在不改变磨盘达到的温度的情况下,则可以降低对磨盘加热的能耗,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盘底面上设有通风槽,所述下磨盘上设有与该通风槽相配合的研磨凸部;该研磨凸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通风槽相配适;通风槽的设置,保证热风能够进入至烘干盘内对烘干盘内的物料进行热风烘干处理,保证了原料的完全干燥,且干燥速度快,烘干效率高;研磨凸部在烘干盘下移至下磨盘上时能够卡入至通风槽内,进而使得烘干盘与下磨盘构成一个完整的磨盘,保证与上磨盘配合实现对原料进行良好的研磨塑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止转防脱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下部的防脱部、设于转轴下部侧壁上的至少两止转凸部、设于所述烘干盘上供所述转轴穿过的开口及设于开口内壁上的止转凹槽;防脱部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烘干盘相对转轴向下脱出,处于烘干状态时,烘干盘位于转轴下部,进而止转凸部将卡入至止转凹部内,实现烘干盘与转轴的止转状态,保证烘干盘可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实现转动,无需另外设置驱动烘干盘转动的驱动结构,降低电气部件的投入,成本低,能耗低。

进一步的,所述下磨盘通过支撑轴固设于所述箱体内,该支撑轴上部设有供所述转轴穿入的安置腔;当上磨盘下移至烘干盘与下磨盘相抵状态下,烘干盘将不再跟随转轴下移,进而转轴下部穿入至安置腔内,避免转轴的存在对上磨盘的下移造成影响,从而实现上下磨盘的间距小,研磨塑化效果好;其次,由于止转防脱结构设置在转轴的下部,进而当转轴穿入至安置腔后,烘干盘将与转轴的上部配合,该种情况下烘干盘与转轴不再止转,从而不会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保证烘干盘与下磨盘构成一个整体,上磨盘相对该整体转动,实现对物料的研磨塑化,避免出现因烘干盘转动而使得物料卡入至烘干盘和下磨盘的缝隙中或卡入下磨盘的相邻研磨凸部之间的情况,保证物料均能够被良好的研磨塑化,不会存在较大的颗粒物料,塑化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下磨盘及烘干盘均为圆台形结构设置;从而上述盘体均有略微的向下倾斜,使得塑化后的物料能够更好的向外流出,出料操作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盘上设有烘干腔,烘干盘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烘干腔相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箱体下部设有用于接收经由出料通道上排出的物料的接料件;烘干腔的设置,可保证物料不会在烘干时掉出烘干盘,而塑化后的物料则可通过出料通道向外流出,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排出后的物料可通过接料件直接收集后向注塑机提供熔融塑料,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件为固设于所述箱体内壁上的环形结构接料板,且接料板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该种结构下,热风输送部件向箱体内输送的热气还能够对接料板上的物料起到保温作用,进而有效避免接料板的物料出现凝结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塑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盘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出料通道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料件,所述下磨盘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料件;通过倾斜的导料件的设置,保证塑化后的物料能够更好的排至接料板位置,其次,可放置熔融的物料流至磨盘下表面上,省去了不必要的清理,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和下磨盘内分别设有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通过加热元件可将磨盘加热至塑化所需的高温状态,塑化效果良好,塑化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多个进气喷头、通过气管与该进气喷头相连加热室及与该加热室相连的鼓风件;通过加热室对空气进行加热后喷入至箱体内,对物料进行烘干操作,直接利用空气,降低成本投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对原料的干燥和塑化均可以在一个设备中完成,进而省去了塑化设备的投入,既能够降低占地面积,节省空间占用,还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同时,由于设备的减少,能耗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减小,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烘干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下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干燥塑化一体化注塑加工用设备,包括箱体1、上磨盘2、下磨盘3、烘干盘4、驱动件5、位移驱动件6、转轴7、止转防脱结构及输气部件;所述下磨盘3通过支撑轴32固设于所述箱体1内,支撑轴的下部与箱体底部固连;所述上磨盘2设于下磨盘3上方位置,与所述下磨盘3配合对物料进行研磨并塑化;所述上磨盘2和下磨盘3内分别设有第一加热元件26和第二加热元件36,该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均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加热管;所述驱动件5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7固连,所述上磨盘2与该转轴7固连,进而当驱动件5驱动转轴转动时,所述上磨盘2将发生转动;所述位移驱动件6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无杆气缸,所述气缸固设在箱体内,所述驱动件5与无杆气缸上的移动体固连;所述烘干盘4设置于所述上磨盘2和下磨盘3之间,所述止转防脱结构用于实现烘干盘4与上磨盘2的止转配合,进而使得驱动件5能够驱动烘干盘转动。

所述上磨盘2由上至下动作的过程中,所述上磨盘2与烘干盘4之间的止转配合可解除;具体的,所述止转防脱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下部的防脱部81、设于转轴下部侧壁上的至少两止转凸部82、设于所述烘干盘上供所述转轴穿过的开口83及设于开口内壁上的止转凹槽84;该防脱部81为由延伸部下部直接向外延伸形成的环形凸缘,所述止转凸部82为条形状设置,且设置为两个,左右对称的设于所述转轴的下部侧壁上,且止转凸部的长度设置为小于转轴的1/2;所述开口83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直径,所述止转凹槽84同样为条形状设置,能够供止转凸部卡入。

处于初始状态时,上磨盘与烘干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原料置于烘干盘内进行烘干操作;且通过止转防脱结构的设置,使得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烘干盘转动,热风吹入后即可实现对物料的烘干操作;当烘干完成后,上磨盘直接向下动作即可实现烘干盘和下磨盘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磨盘,上磨盘则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相对下磨盘转动,而由于此时止转防脱部件已经解除了烘干盘与上磨盘之间的止转,从而烘干盘不会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通过加热元件将磨盘加热至塑化所需的高温状态,进而实现对原料的加热研磨,使得原料塑化,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其次,塑化过程中,烘干的热风还可为磨盘提供一定的热量,因而在未降低磨盘直接加热温度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塑化的效率;在不改变磨盘达到的温度的情况下,则可以降低对磨盘加热的能耗,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为了放置熔融塑料高温氧化,箱体连接有抽气机,在进行塑化操作时,可通过抽气机对箱体内进行抽真空处理;抽气机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具体结构和原理不做赘述,型号也不做指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轴32上部设有供所述转轴穿入的安置腔321;当上磨盘下移至烘干盘与下磨盘相抵状态下,烘干盘将不再跟随转轴下移,进而转轴下部穿入至安置腔内,避免转轴的存在对上磨盘的下移造成影响,从而实现上下磨盘的间距小,研磨塑化效果好;其次,由于止转防脱结构设置在转轴的下部,进而当转轴穿入至安置腔后,烘干盘将与转轴的上部配合,该种情况下烘干盘与转轴不再止转,从而不会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盘4上设有烘干腔42,烘干腔42的底面上设有通风槽41,所述通风槽41为条形状设置,且沿烘干盘的圆心发散状的分布在烘干腔42底面上;通风槽的宽度优选为0.5-0.8cm,从而既能保证热风进入,又能够防止物料由该通风槽内向下掉出;所述下磨盘3上表面上设有与该通风槽相配合的多个研磨凸部31,这些研磨凸部31的形状大小及分布位置均与所述通风槽41相同,从而烘干盘下移至下磨盘上时,研磨凸部31能够卡入至通风槽41内,进而使得烘干盘与下磨盘构成一个完整的磨盘,保证与上磨盘配合实现对原料进行良好的研磨塑化效果;其次,保证烘干盘与下磨盘构成一个整体,上磨盘相对该整体转动,实现对物料的研磨塑化,避免出现因烘干盘转动而使得物料卡入至烘干盘和下磨盘的缝隙中或卡入下磨盘的相邻研磨凸部之间的情况,保证物料均能够被良好的研磨塑化,不会存在较大的颗粒物料,塑化效果良好。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磨盘2、下磨盘3及烘干盘4均为圆台形结构设置,其次,所述烘干盘4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料通道43,这些出料通道43的宽度优选设置为小于物料的粒径,避免物料在烘干时掉出,具体宽度根据实际而定,在此不做限定;该出料通道43连通至所述烘干腔42,且优选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为了方便的实现对物料的收集,我们在所述箱体1的下部设置了用于接收经由出料通道43上排出的物料的接料件11,该接料件11为固设于所述箱体内壁上的接料板,该接料板为金属制成的环形结构,且优选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进而接料板能够与箱体内壁之间围出一个料槽,用于容纳熔融后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盘4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出料通道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料件44,所述下磨盘3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料件34,所述第一导料件44为环形结构的金属板,且通过焊接固连在所述烘干盘4侧壁上;同样的,所述第二导料件34也为环形结构的金属板,且通过焊接固连在所述下磨盘3侧壁上。

所述输气部件用于向箱体1内输送热风,该输气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多个进气喷头91、通过气管与该进气喷头相连加热室92及与该加热室相连的鼓风件93,该鼓风件为市面上购买的任意型号的鼓风机,所述加热室内设有加热管,进而对鼓风件鼓入的空气进行加热。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