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3D打印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6204发布日期:2021-02-20 12:1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3D打印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调式3d打印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快速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3d打印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通常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目前已有使用3d打印技术而直接制成的零部件。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等。
[0003]
在3d打印中,fdm打印技术被广泛使用。fdm打印技术是将打印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并通过喷头沿零件分层轮廓轨迹挤出,待冷却后固化成形。在打印过程中,若当前切片层的打印需要前一层切片层的支撑,且该切片层为三维物体的悬空部位时,则需添加支撑结构用于辅助成形,否则就会出现切片层坍塌、成型失败等情况;因此工程上多采用“打印结构时同步打印一些支架”的方式进行3d打印。但是,打印过程中额外打印一些支架,不仅极大的浪费了材料和成本,而且在打印后还需要对支架进行切除,从而增加了3d打印的工作量,降低了打印效率。
[0004]
同时,fdm打印技术中多为异形结构件,如医疗领域的人体牙齿、骨骼,汽车领域各部分钣金结构等;由于人体每一颗牙齿或每一块骨骼均存在区别,导致每打印一颗牙齿或一块骨骼、均要对支撑点进行重新设计或调节,否则支撑处的牙模或骨骼截面就要进行二次加工,导致工序复杂、无法实现连续不间断的打印,同时,极大的浪费了人力成本以及材料成本,导致fdm打印技术无法实现流水线、批量性作业,限制了fdm打印技术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3d打印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能够根据每次所要打印的结构不同,实现对其支撑点的调节,从而避免每一次打印均要重新设计或制造支撑点,减少材料的使用、节约人力及物力成本。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调式3d打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导杆、导轨、固定架、支撑组件、橡胶紧固垫、复位组件、压紧组件、支撑杆、驱动组件以及顶杆组件;所述导杆一端与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且导杆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外圈、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固性;两根所述导杆之间设置导轨,所述导轨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一导向滑套以及支撑孔,所述支撑板侧壁、相对于所述导杆的位置设置第一导向滑套且所述第一导向滑套一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
向滑套套接在所述导杆上且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若干支撑孔且所述支撑孔为贯穿所述支撑板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橡胶紧固垫且所述橡胶紧固垫底面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共面,所述橡胶紧固垫上相对于所述支撑孔均匀分布若干橡胶孔,且所述橡胶孔为贯穿所述橡胶紧固垫的通孔;所述橡胶紧固垫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缩板、第一夹持件、第一支撑架、第一移动齿条以及第二导向滑套,所述压缩板相对于所述支撑孔均匀分布若干压缩孔,且所述压缩孔为贯穿所述压缩板的通孔,所述压缩板侧壁、相对于所述导杆的位置设置第二导向滑套且所述第二导向滑套一侧与所述压缩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滑套套接在所述导杆上且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侧壁相对于所述导轨位置固定连接一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一端夹持所述压缩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一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移动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齿条与所述导轨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橡胶紧固垫的一侧设置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板、第二夹持件、第二支撑架、第二移动齿条以及第三导向滑套,所述复位板相对于所述支撑孔均匀分布若干复位孔,且所述复位孔为贯穿所述复位板的通孔,所述复位板侧壁、相对于所述导杆的位置设置第三导向滑套且所述第三导向滑套一侧与所述复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滑套套接在所述导杆上且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复位板侧壁相对于所述导轨位置固定连接一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一端夹持所述复位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一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移动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齿条与所述导轨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一侧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滑杆、驱动电机、伸缩杆、第一移动齿轮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电机滑杆与所述导轨平行且其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滑杆上且与所述电机滑杆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粗杆与细杆,所述粗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远离所述电机滑杆的一端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细杆滑动连接,所述粗杆外壁固定套接第一移动齿轮,所述第一移动齿轮与所述导轨啮合,所述细杆外壁固定套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可与所述第一移动齿条或第二移动齿条啮合;所述支撑杆包括杆头、杆身以及杆尾,所述杆头为半球结构且杆头位于所述压缩板上侧;所述杆身一端与所述杆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压缩孔、橡胶孔、支撑孔以及复位孔,与所述杆尾固定连接;所述杆尾为圆台状结构且其直径大于所述复位孔直径。
[0007]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杆组件包括移动滑台、转动台、机械手臂以及顶杆,所述移动滑台底面与所述底座顶面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台位于所述移动滑台顶面,所述机械手臂与所述转动台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臂远离所述转动台的一端夹持顶杆,所述顶杆用于顶住杆尾,从而确保杆尾上移。
[0008]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械手臂为多轴机械手臂。
[0009]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杆为四条,其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四角;则所述固定架为矩形框架。
[0010]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导轨为四条,其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四侧。
[0011]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导轨分为光滑段与齿段,所述光滑段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齿条、第二移动齿条滑动连接,所述齿段靠近所述驱动电机且与所述第一移动齿轮啮合。
[0012]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移动齿条与第二移动齿条的形状、长度与厚度均相同。
[0013]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导向滑套侧面设置螺纹孔,所述导杆对应所述螺纹孔设置紧固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紧固孔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实现支撑板在导杆上的固定。
[0014]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导向滑套与第三导向滑套内壁均设置固位组件,所述固位组件包括弹簧与弹簧销,所述弹簧销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滑套(或第三导向滑套)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销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相对于所述弹簧销设置弹簧孔,所述弹簧销卡入所述弹簧孔内实现压缩板(或复位板)的固定。
[0015]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头电机,所述电机滑杆内部设置固定齿条,所述驱动电机靠近所述电机滑杆的一端输出端固定套接第二移动齿轮,所述第二移动齿轮与所述固定齿条啮合,从而实现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在电机滑杆上滑动。
[0016]
优选的,所述齿段与固定齿条为可循环移动式齿条。
[0017]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固位自锁装置,用于驱动电机在电机滑杆上的位置固定。
[0018]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电机远离所述电机滑杆的一端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粗杆固定连接。
[0019]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细杆位于所述粗杆内的部分外圈均匀设置若干向外凸出的“t”型滑块,且所述“t”型滑块横线部分远离所述细杆外壁,所述粗杆对应所述“t”型滑块设置“t”型滑槽,所述“t”型滑块卡入所述“t”型滑槽内且与所述“t”型滑槽滑动连接。“t”型滑槽与“t”型滑块的配合既能保证伸缩杆的伸缩,又能确保粗杆转动时、细杆跟随一起转动,从而保证驱动齿轮的转动。
[0020]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t”型滑块数量为3~5个。
[0021]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t”型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移动齿条的厚度。
[0022]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t”型滑块两侧为电动滚轮,对电动滚轮通电实现“t”型滑块在“t”型滑槽内滑动。
[0023]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移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驱动齿轮直径。
[0024]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杆头的球面端涂布易于与打印材料分离的表面层,球面内置有加热层,以便于打印完成之后与三维物体分离。
[0025]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该支撑装置通过驱动组件与复位组件的配合,对支撑杆实现复位,确保所有支撑杆在初始位置时均在同一水平面上;顶杆组件根据工件的外形及打印放置方式调整支撑杆、使支撑杆能有效支撑异形工件的各个面或点,通过驱动组件与压紧组件的配合实现橡胶紧固垫的压紧,从而通过橡胶自身的变形量实现对支撑杆的位置固定,确保工件放置时期重量不会导致支撑杆下移;从而实现各种异型工件的3d打印支撑。同时,该支撑结构通过驱动电机与导轨、电机滑杆的配合,实现电机的上下移动以及与第一移动齿条、第二移动齿条的相互独立的啮合,保证各个工序独立运行,同时,单一电机控制也能有效排查故障、降低故障率;通过弹簧与弹簧销的配合,实现压缩板(或复位板)的固定,同时,也能保证其移动的顺
畅。
[0026]
本发明能适应于不同3d打印工件的支撑,通用性较强(支撑杆可根据3d打印工件的精密与复杂程度进行疏松或紧密的排列组合);同时,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在打印过程中重新设计支撑结构以及打印结束后去除支撑结构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了3d打印材料的消耗以及人工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打印效率。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各种不同异形件的连续打印支撑,支撑精度高、准确性强。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0029]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0030]
图4为图2的b向局部放大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橡胶紧固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紧组件的第二导向滑套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6]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印支撑装置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2为图11的c-c向剖视图。
[0039]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第一移动齿条、第二移动齿条配合示意图。
[0040]
其中,1、底座;2、导杆;21、弹簧孔;3、导轨;31、光滑段;32、齿段;4、固定架;5、支撑组件;51、支撑板;52、第一导向滑套;520、螺钉;521、螺纹孔;53、支撑孔;6、橡胶紧固垫;61、橡胶孔;7、复位组件;71、复位板;711、复位孔;72、第二夹持件;73、第二支撑架;74、第二移动齿条;75、第三导向滑套;8、压紧组件;81、压缩板;811、压缩孔;82、第一夹持件;83、第一支撑架;84、第一移动齿条;85、第二导向滑套;851、弹簧;852、弹簧销;9、支撑杆;91、杆尾;92、杆身;93、杆头;10、驱动组件;101、电机滑杆;102、驱动电机;103、伸缩杆;1031、粗杆;10310、“t”型滑槽;1032、细杆;10320、“t”型滑块;104、第一移动齿轮;105、驱动齿轮;106、第二移动齿轮;11、顶杆组件;111、移动滑台;112、转动台;113、机械手臂;114、顶杆;12、打印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实施例:如图1~13所示,一种可调式3d打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导杆2、导轨3、固定架4、支撑组件5、橡胶紧固垫6、复位组件7、压紧组件8、支撑杆9、驱动组件10以及顶杆
组件11;导杆2一端与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且导杆2均匀分布在底座1外圈、另一端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固性;两根导杆2之间设置导轨3,导轨3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架4、底座1固定连接。导杆2为四条,其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四角;则固定架4为矩形框架;导轨3为四条(图示为两条),其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四侧。导轨3包括光滑段31与齿段32,光滑段31靠近第一支撑架83和第二支撑架73且分别与第一移动齿条84、第二移动齿条74滑动连接,齿段32靠近驱动电机102且与第一移动齿轮104啮合。
[0043]
支撑组件5包括支撑板51、第一导向滑套52以及支撑孔53,支撑板51侧壁、相对于导杆2的位置设置第一导向滑套52且第一导向滑套52一侧与支撑板51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滑套52套接在导杆2上且与导杆2滑动连接,支撑板51上均匀分布若干支撑孔53且支撑孔53为贯穿支撑板51的通孔;第一导向滑套52侧面设置螺纹孔521,导杆2对应螺纹孔521设置紧固孔(图中未标示),螺纹孔521与紧固孔通过螺钉520连接,从而实现支撑板51在导杆2上的固定。
[0044]
支撑板51的顶面设置橡胶紧固垫6且橡胶紧固垫6底面与支撑板51的顶面共面,橡胶紧固垫6上相对于支撑孔63均匀分布若干橡胶孔61,且橡胶孔61为贯穿橡胶紧固垫6的通孔;橡胶紧固垫6远离支撑板51的一侧设置压紧组件8,压紧组件8包括压缩板81、第一夹持件82、第一支撑架83、第一移动齿条84以及第二导向滑套85,压缩板81相对于支撑孔53均匀分布若干压缩孔811,且压缩孔811为贯穿压缩板81的通孔,压缩板81侧壁、相对于导杆2的位置设置第二导向滑套85且第二导向滑套85一侧与压缩板81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滑套85套接在导杆2上且与导杆2滑动连接,压缩板81侧壁相对于导轨3位置固定连接一第一夹持件82,第一夹持件82一端夹持压缩板81、另一端固定连接一第一支撑架83,第一支撑架83靠近导轨3的一侧与第一移动齿条84固定连接,第一移动齿条84与导轨3表面滑动连接;支撑板51远离橡胶紧固垫6的一侧设置复位组件7,复位组件7包括复位板71、第二夹持件72、第二支撑架73、第二移动齿条74以及第三导向滑套75,复位板71相对于支撑孔53均匀分布若干复位孔711,且复位孔711为贯穿复位板71的通孔,复位板71侧壁、相对于导杆2的位置设置第三导向滑套75且第三导向滑套75一侧与复位板71固定连接,第三导向滑套75套接在导杆2上且与导杆2滑动连接,复位板71侧壁相对于导轨3位置固定连接一第二夹持件72,第二夹持件72一端夹持复位板71、另一端固定连接一第二支撑架73,第二支撑架73靠近导轨3的一侧与第二移动齿条74固定连接,第二移动齿条74与导轨3表面滑动连接;第一移动齿条84与第二移动齿条74的形状、长度与厚度均相同。第二导向滑套85与第三导向滑套75内壁均设置固位组件,固位组件包括弹簧851与弹簧销852,弹簧销852为半球形结构,弹簧851一端与第二导向滑套85(或第三导向滑套75)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销852固定连接,导杆2相对于弹簧销852设置弹簧孔21,弹簧销852卡入弹簧孔21内实现压缩板81(或复位板71)的固定。
[0045]
导轨3远离第一支撑架83与第二支撑架73的一侧设置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包括电机滑杆101、驱动电机102、伸缩杆103、第一移动齿轮104以及驱动齿轮105,电机滑杆101与导轨3平行且其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架4、底座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02安装在电机滑杆101上且与电机滑杆101滑动连接,伸缩杆103包括粗杆1031与细杆1032,粗杆1031一端通过
联轴器与驱动电机102远离电机滑杆101的一端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细杆1032滑动连接,粗杆1031外壁固定套接第一移动齿轮104,第一移动齿轮104与导轨3啮合,细杆1032外壁固定套接驱动齿轮105,驱动齿轮105可与第一移动齿条84或第二移动齿条74啮合;驱动电机102为双头电机,电机滑杆101内部设置固定齿条(图中未标示,根据本领域常规进行设置),驱动电机102靠近电机滑杆101的一端输出端固定套接第二移动齿轮106,第二移动齿轮106与固定齿条啮合,从而实现驱动电机102转动时、驱动电机102在电机滑杆101上滑动,驱动电机102不转动时、在电机滑杆101上固位;细杆1032位于粗杆1031内的部分外圈均匀设置若干向外凸出的“t”型滑块10320,且“t”型滑块10320横线部分远离细杆1032外壁(如图12所示),粗杆1031对应“t”型滑块10320设置“t”型滑槽10310,“t”型滑块10320卡入“t”型滑槽10310内且与“t”型滑槽10310滑动连接。“t”型滑槽10310与“t”型滑块10320的配合既能保证伸缩杆103的伸缩,又能确保粗杆1031转动时、细杆1032跟随一起转动,从而保证驱动齿轮105的转动。“t”型滑块10320数量为3~5个、优选4个;“t”型滑槽1010的长度大于第一移动齿条84的厚度;“t”型滑块10320两侧为电动滚轮,对电动滚轮通电实现“t”型滑块10320在“t”型滑槽10310内滑动。第一移动齿轮104的直径大于驱动齿轮105直径。驱动电机102设置固位自锁装置,用于驱动电机102在电机滑杆101上的位置固定。
[0046]
支撑杆9包括杆头93、杆身92以及杆尾91,杆头93为半球结构且杆头93位于压缩板81上侧;杆身92一端与杆头93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压缩孔811、橡胶孔61、支撑孔53以及复位孔711,与杆尾91固定连接;杆尾91为圆台状结构且其直径大于复位孔711直径。杆头93的球面端涂布易于与打印材料分离的表面层,球面内置有加热层,以便于打印完成之后与三维物体分离。
[0047]
顶杆组件11包括移动滑台111、转动台112、机械手臂113以及顶杆114,移动滑台111底面与底座1顶面滑动连接,转动台112位于移动滑台111顶面,机械手臂113与转动台112顶面固定连接,机械手臂113远离转动台112的一端夹持顶杆114,顶杆114用于顶住杆尾91,从而确保杆尾91上移。机械手臂113为多轴机械手臂。
[0048]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打印喷头12从固定架4中部伸入支撑装置,用于打印。
[0049]
首先启动驱动电机102,驱动电机102转动、使其在电机滑杆101上移动,驱动电机102移动到第二移动齿条74位置后,中止驱动电机102转动、启动伸缩杆103上的“t”型滑块10310移动,细杆1032相对于粗杆1031向图11所示的左侧方向滑动,驱动齿轮105与第二移动齿条74啮合,此时停止“t”型滑块10310移动、在电机滑杆101对驱动电机102固位、再重新启动驱102电机,驱动齿轮105跟随驱动电机10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移动齿条74向下移动,复位板71跟随第二移动齿条74向下移动,由于复位孔711直径小于杆尾91直径,因此支撑杆9跟随复位板71下移,实现支撑杆9全部回到同一水平面;在支撑杆9复位后,首先控制驱动电机102反转、复位板71上移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弹簧销852弹出卡入弹簧孔21中,实现复位板71固位,然后驱动电机102中止运行、伸缩杆103收缩,驱动齿轮102与第二移动齿条74脱离;再重新启动驱动电机102反转、驱动电机102上移到第一移动齿条84位置;驱动电机102上移到第一移动齿条84位置后、中止驱动电机102转动;然后控制顶杆组件11根据打印工件底部轮廓以及放置位置向上推起指定的支撑杆9(根据电脑数据模拟三维形状以及实时分析实现);然后启动伸缩杆103上的“t”型滑块10310移
动,细杆1032相对于粗杆1031向图11所示的左侧方向滑动,驱动齿轮105与第一移动齿条84啮合,此时停止“t”型滑块10310移动、在电机滑杆101对驱动电机102固位、启动驱动电机102转动,驱动齿轮105跟随驱动电机10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齿条84向下移动,压缩板81跟随第一移动齿条84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橡胶紧固垫6的压缩,橡胶孔61由于压力作用产生变形而对支撑杆9产生持续挤压力,从而固定支撑杆9、形成对工件的支撑力,进而避免打印过程中由于重量的增加、支撑杆9出现下移(即未起到支撑作用)的情况发生,关闭驱动电机102;将待3d打印工件的支撑切片层放置在支撑杆9上,进行3d打印;打印过程中,驱动电机102始终与第一移动齿条84啮合,通过驱动电机102的扭转力,始终对橡胶紧固垫6进行压缩,避免橡胶紧固垫6回弹、从而达不到对支撑杆9固定的作用。
[0050]
打印完成后,加热球面内置的加热层,使支撑杆9与3d打印物体分离,然后通过夹持装置取下打印完成后的工件,然后依次进行压紧组件8、支撑杆9、复位组件7、驱动组件10以及顶杆组件11的复位。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驱动齿轮105与第一移动齿条84或第二移动齿条74啮合并带动它们运动过程中,通过自锁装置实现驱动电机102在电机滑杆101上的固位、并将电机滑杆101内的固定齿条以及导轨3的齿段32设置为可循环移动式齿条实现第一移动齿轮104及第二移动齿轮106的转动、避免卡齿(即在驱动电机102需要上移或下移时,固定齿条以及齿段32固定不动;当驱动电机102需要固定时,固定齿条以及齿段32做类似于轨道的环形转动),此方式能更快速、高效的利用电机转动实现复位板71或压缩板81上下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可做相应变化实现驱动电机102在电机滑杆101上固位,因此本发明不做过多论述。
[005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54]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