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3801发布日期:2021-02-09 17:4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料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注模机是一种多工位操作的特殊注塑机,其特点是合模装置采用了转盘式结构,模具围绕转轴转动。这种型式的注塑机充分发挥了注射装置的塑化能力,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机器的生产能力,因而特别适合于冷却定型时间长或因安放嵌件而需要较多辅助时间的大批量制品的生产。但因合模系统庞大、复杂,合模装置的合模力往往较小,故这种注塑机在塑胶鞋底等制品生产中应用较多。注模机再生产塑胶制品时常常会产生废料,而且这些废料通常洒落至器械的后部,现有技术的注模机废料收集装置采用布袋收集,废料容易四处洒落,收集不干净而且需要人工经常换袋。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1)技术方案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所述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背部上端开设凹口,所述凹口的外端固定连接与其口端相配合的推斗,所述推斗的顶面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的上端设有与其呈倾斜方式固定连接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制备的横板部,所述推板的底部背面固定气缸连接板,所述气缸连接板的背面设有螺母套,所述推斗的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母套上,所述筒体的前侧壁面下端开设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端设有手动插板闸阀。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底面四个直角处边缘固定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圆形底座。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推斗与所述筒体的连接处下方设有三角加强板,并且所述三角加强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推斗与所述筒体上。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连接板的背面设有两个并排的所述螺母套,所述推斗的顶面后侧固定连接两个并排的所述气缸,两个并排的所述气缸的伸缩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螺母套上。
[0008]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由于凹口的外端固定连接与其口端相配合的推斗,推斗能够深入注模机的废料端,而推板的上端设有与其呈倾斜方式固定连接的导流板,再者推斗的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气缸,注模削切产生的废料能够通过导流板流入推斗中,废料满时,然后通过气缸将废料推至筒体进行收集,无需反复换袋,提高工作效率。
[0009]
(2)有益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深入注模机的废料端,然后将注模削切产生的废料能够通过导流板流入推斗中,废料满时,然后通过气缸将废料推至筒体进行收
集,无需反复换袋,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注模机废料收集装置采用布袋收集,废料容易四处洒落,收集不干净而且需要人工经常换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实施例一
[001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所述收集塑胶注模机废料的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背部上端开设凹口11,所述凹口11的外端固定连接与其口端相配合的推斗2,所述推斗2的顶面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推板3,所述推板3的上端设有与其呈倾斜方式固定连接的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的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制备的横板部41,所述推板3的底部背面固定气缸连接板5,所述气缸连接板5的背面设有螺母套51,所述推斗2的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气缸6,所述气缸6的伸缩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母套51上,所述筒体1的前侧壁面下端开设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的内端设有手动插板闸阀7。
[0016]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轻微调节筒体1的高度,所述筒体1的底面四个直角处边缘固定连接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圆形底座14,所述推斗2与所述筒体1的连接处下方设有三角加强板8,并且所述三角加强板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推斗2与所述筒体1上,所述气缸连接板5的背面设有两个并排的所述螺母套51,所述推斗2的顶面后侧固定连接两个并排的所述气缸6,两个并排的所述气缸6的伸缩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螺母套51上。凹口11的外端固定连接与其口端相配合的推斗2,推斗2能够深入注模机的废料端,而推板3的上端设有与其呈倾斜方式固定连接的导流板4,再者推斗2的顶面后侧固定连接气缸6,注模削切产生的废料能够通过导流板4流入推斗2中,废料满时,然后通过气缸6将废料推至筒体1进行收集,无需反复换袋,提高工作效率。
[001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