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用导电管校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3471发布日期:2021-04-27 19:0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直流输电用导电管校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尤其是指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套管用导电管进行校直的校直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对于输电线路需穿过板状物、墙状物的地方,均使用穿墙套管作为支撑及绝缘作用。在穿墙套管中使用导电管提高穿墙套管的绝缘性能。导电管要求具有很好的平直度。但是由于导电管长度很长,通常都在6米以上,因此,导电管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导电管进行校直。但是由于其长度长,管径较大,解决校直就相对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导电管校直的校直设备,结构简单,校直方便。
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直流输电用导电管校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板状工作平台,横跨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龙门架,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可上下位移地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朝下;在位于龙门架两侧的工作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导电管的支撑块。
5.在所述支撑块上放置导电管的凹槽。
6.所述凹槽为v型、u型或圆弧形结构。
7.在所述龙门架两侧设置有沿所述龙门架上下位置可调的固定支撑座,所述千斤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座上。
8.在所述龙门架的两侧支撑柱上对应间隔设置有数组固定块,所述固定支撑座上端两侧分别具有突出部,所述固定支撑座的突出部可放置在上下相邻固定块间进行固定。在所述龙门架与工作平台两侧间分别设置有对所述固定支撑座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9.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管校直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用不同外径结构的导电管或其他管状物的校直。
附图说明
10.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千斤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现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示进行具体说明。参看图1和图2,其中。
13.校直设备,包括长条板状的工作平台1,横跨工作平台设置有龙门架3。在龙门架3两侧的工作平台上分别设置有支撑块2,在支撑块2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形状满足导电
管放置在其上,凹槽可以是v、u、圆弧形结构。支撑块2活动放置在工作平台上,可以根据需要,移动支撑块2的位置。为了保持支撑稳定性,支撑块材质一般为钢,由于钢块重量重,因此稳定性好。
14.在龙门架上设置有千斤顶固定支撑座4,在龙门架的两侧竖直支撑柱上对应间隔设置有数组固定块5,固定块5焊接在龙门架的两侧竖直支撑柱上,在固定块5上开设有供螺栓旋入的水平的螺纹孔(未图示)。固定支撑座4的上端两侧向外突出,固定支撑座通过将突出部放置在龙门架上固定块间,然后固定块及固定支撑座突出部的两外侧,分别设置长条档板,然后通过螺栓穿过长条板及固定块的螺纹孔,将长条板固定在龙门架竖直支撑柱两侧上,对固定支撑座的两端进行限位,防止其脱出。当需要调整固定支撑座的位置时,拧下螺栓,去掉长条板,将固定支撑座放置在不同的固定块间来实现固定支撑座的位置调整。
15.固定支撑座为倒梯形结构,在固定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千斤顶6。千斤顶6通过法兰盘8固定在固定支撑座上,千斤顶的活塞9伸出固定支撑座下端面。千斤顶为油压千斤顶,与油压控制装置(未图示)连接,通过油压控制为千斤顶活塞提供驱动力。
16.在龙门架两侧导轨内侧底部与工作平台间设置限位块7,用以防止固定支撑座因意外失去控制下降后对导电管造成损坏。
17.工作原理:首先在支撑块的凹槽上铺上缓冲垫,然后将导电管放置在支撑块凹槽中。然后用百分表测量,当导电管某处导致百分表测量数据跳动范围超出允许范围时,则可以确定该位置处导电管存在弯曲。然后将导电管弯曲的高点部位移至千斤顶活塞下方。千斤顶预先已经通过调整固定支撑座位置调整至最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油压控制装置控制千斤顶的活塞向下运动下压导电管弯曲部,千斤顶活塞会向下顶压着该弯曲处向下变形,下压一次后,抬起千斤顶活塞,进行测量,如果一次下压还未校直到位,则根据测量值控制千斤顶活塞继续下压,如此边压边测量直至导电管直线度达到客户要求为准。
18.该校直设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很方便。由于千斤顶的活塞端伸出长度范围有限,可以通过调整千斤顶位置、调整支撑块高度位置实现对直径大小不同尺寸的导电管进行校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