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7321发布日期:2022-01-12 04:0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注塑成型制成,而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则需要采用相应的模具来进行注塑成型。
3.相关技术中,参照图7,一种汽车b柱装饰件,包括产品本体6,所述产品本体6包括面板63和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一体注塑成型于面板63的一侧,所述安装板61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槽612,所述安装槽612的槽底上设有若干安装孔611,所述面板63远离安装板61的一侧设有弧板62。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为了使得在注塑过程中,安装孔不被注塑料填充,则需要在注塑时将安装孔对应的位置上填充对应的塞柱,而由于脱模时产品随着顶出机构而脱离动模,安装孔容易受到塞柱的摩擦而损坏,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由于脱模时产品随着顶出机构而脱离动模,安装孔容易受到塞柱的摩擦而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包括顶板、定模组、动模组、底座和两个侧模,所述定模组包括定模座和定模,所述定模座固定连接于顶板上,所述定模固定连接于定模座上,所述动模组包括动模座和动模,所述动模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动模固定连接于动模座上,所述动模座抵接于定模座上,所述侧模设于动模座的两侧且滑移连接于动模座上,所述定模、动模和侧模配合形成型腔,所述顶板上设有注塑口,所述定模座上设有注塑腔,所述注塑口和注塑腔以及型腔互相连通,所述动模座上设有插入产品本体的安装孔的第一孔模,所述第一孔模穿设于动模内,所述第一孔模与安装孔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孔模伸至安装槽内的一端与侧模抵接,所述动模座上还设有驱使第一孔模沿轴线方向脱离的脱离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孔模沿长度方向从安装孔内脱离,使得安装孔不易受到第一孔模的干涉,保证了安装孔在脱模过程中的完整性,结构简单,提高了模具的脱模便捷性。
9.可选的,所述脱离组件包括导向块和控制块,所述动模座上设有供控制块沿垂直动模座的方向滑移的竖直槽,所述控制块远离竖直槽的槽底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安装槽的底面呈平行设置,所述斜面上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斜面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孔模嵌设并滑移连接于滑移槽内,所述动模座上设有供导向块滑移的水平槽,所述水平槽与竖直槽互相连通,所述导向块靠近控制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呈倾斜设置,所述控制块上设有供导向柱穿设的导向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沿长度方向从导向孔内脱离,引导控制块在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竖直槽的槽底移动,然后带动第一孔模沿滑移槽的方向滑移,既引导第一孔模向竖直槽的槽底的方向移动,又引导第一孔模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使得第一孔模从安装孔内脱离,结构简单,脱模方便。
11.可选的,所述脱离组件还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固定连接于动模座上且设于动模的两侧,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朝远离动模的一侧设置,所述侧模固定连接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于侧模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固定于侧模上,使得侧模在脱模的同时将第一孔模从安装孔内脱离,提高了脱模的同步性,提高了脱模的效率;而第一油缸的设置,使得导向块无需人为操作即可滑移,提高了导向块的滑移效率。
13.可选的,所述动模上设有第二孔模,所述第二孔模的周向侧壁与动模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孔模远离动模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齐平,所述侧模抵接于第二孔模远离动模的端壁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孔模的设置,使得当安装板向上移动时,第二孔模沿安装孔的移动轨迹设置,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即可将第二孔模在不影响安装孔的完整性的情况下取出,提高了模具的脱模效率。
15.可选的,所述动模座上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侧模上设有供导轨嵌设的导向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的设置,引导侧模沿导轨的方向滑移,使得侧模在滑移过程中不易晃动,提高了侧模的滑移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动模座上设有供第一油缸嵌设的放置槽,所述第一油缸嵌设并固定于放置槽的槽底。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油缸的活塞驱动时,侧模和第一油缸不易发生干涉,提高了第一油缸的驱动效率。
19.可选的,所述侧模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动模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挡块抵接于定位块远离动模的一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时,挡块的设置,限制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在回缩时侧模的滑动距离,使得侧模和动模以及定模之间保持一个产品的间隙,提高了侧模配合动模和定模产生型腔的准确性。
21.可选的,所述滑移槽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第一孔模的侧壁上设有供限位条嵌设并滑移的限位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的设置,使得第一孔模只能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而不易从滑移槽上脱离,提高了第一孔模沿滑移槽滑移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第二油缸、顶出板、直顶针、斜顶针和与配合动模产生弧板的中心模,所述第二油缸固定连接于动模座上,所述顶出板滑移连接于底座上,所述顶出板固定连接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以靠近或远离动模座,所述直顶针固定连接于顶出板靠近动模座的一侧,所述直顶针依次穿设于动模座和动模上且抵接于产品本体的下侧,所述直顶针与顶出板呈垂直设置,所述斜顶针转动连接于顶出板上,所述斜顶针依次穿设于动模座和动模上,所述斜顶针与直顶针呈倾斜设置,所述中心模固定连接于斜顶针远离顶出板的一侧。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心模配合动模使得面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形成弧板,而后在脱模过程中通过斜顶针在将产品顶出的同时将中心模从弧板的沟槽内脱离,无需借助其它工具,提高了模具脱模的效率。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将第一孔模沿长度方向从安装孔内脱离,保证了安装孔在脱模过程中的完整性,结构简单,提高了模具的脱模便捷性;
27.2.控制块和导向块的设置,使得第一孔模从安装孔内脱离,结构简单,脱模方便;
28.3.在脱模过程中通过斜顶针在将产品顶出的同时将中心模从弧板的沟槽内脱离,无需借助其它工具,提高了模具脱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的爆炸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模座、动模、侧模、底座以及产品本体的爆炸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模座、第一孔模和脱离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33.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底座、顶出组件、动模和侧模的爆炸示意图。
35.图7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11、注塑口;2、定模组;21、定模座;211、注塑腔;22、定模;3、动模组;31、动模座;311、导轨;312、放置槽;313、第一油缸;314、第一孔模;3141、限位槽;315、脱离组件;3151、控制块;31511、滑移槽;31512、限位条;31513、导向孔;31514、斜面;3152、导向块;31521、导向柱;316、竖直槽;317、水平槽;32、动模;321、型腔;322、第二孔模;323、定位块;4、底座;41、顶出组件;411、第二油缸;412、顶出板;413、直顶针;414、斜顶针;415、中心模;5、侧模;51、导向槽;52、挡块;6、产品本体;61、安装板;611、安装孔;612、安装槽;62、弧板;63、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参照图1和图2,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顶板1、定模组2、动模组3、底座4和侧模5。
39.参照图2和图3,顶板1上设有注塑口11,以供注塑料进入。定模组2包括定模座21和定模22,定模座21固定连接于顶板1上,定模座21内设有注塑腔211,注塑腔211与注塑口11连通,使得进入注塑口11的注塑料进入注塑腔211内,定模22固定连接于定模座21上且位于定模座21远离顶板1的一侧,动模组3包括动模座31和动模32,动模座31固定连接于底座4上以向定模座21靠近,动模32固定连接于动模座31远离底座4的一侧,侧模5的数量为两个,动模座3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311,侧模5靠近动模座31的一侧设有导向槽51,导轨311和导向槽51相适配,导轨311嵌设于导向槽51内且延伸至导向槽51沿长方形上的两侧,引导侧模5沿导轨311的长度方向滑移。动模32、定模22和侧模5配合形成型腔321,注塑腔211和型腔321互相连通,此处型腔321的数量为两个,以供两个注塑产品同时注塑。
40.侧模5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52,动模32上固定连接有和挡块52一一对应的定位块323,定位块323位于动模32靠近挡块52的一侧,当侧模5向动模32靠拢时,挡块52抵接于定位块323远离动模32的一侧,限制侧模5向动模32靠近的距离。
41.参照图3,动模32上设有第二孔模322,第二孔模322的周向侧壁与动模32呈垂直设置,方便产品本体6上的安装孔611沿垂直动模32的方向脱离。第二孔模322远离动模32的一端与安装槽612的底壁齐平,侧模5抵接于第二孔模322远离动模32的端壁上,使得注塑料不易在安装孔611的周围侧壁上形成刺棱。
42.参照图图4和图5,动模座31上安装有第一孔模314和脱离组件315。第一孔模314的一端穿设于动模32内,第一孔模314和安装第一孔模314的安装孔611呈同轴设置,第一孔模314伸至安装槽612内的一端抵接于侧模5上,以配合侧模5形成安装孔611。
43.脱离组件315安装于动模座31上以驱使第一孔模314沿轴线方向从安装孔611内脱离。
44.脱离组件315包括导向块3152、导向柱31521、控制块3151和第一油缸313。动模座31上设有竖直槽316,控制块3151嵌设于竖直槽316内且沿竖直槽316的长度方向滑移,使得控制块3151沿垂直动模座31的方向滑移。控制块3151远离竖直槽316的槽底的一侧设有斜面31514,斜面31514与安装槽612的底面呈平行设置,斜面31514上设有滑移槽31511,滑移槽31511沿斜面31514的倾斜方向设置,滑移槽31511贯穿控制块3151的两侧,第一孔模314沿滑移槽31511长度方向滑移于滑移槽31511内。
45.滑移槽31511沿长度方向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1512,限位条315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条31512分别位于滑移槽31511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第一孔模314的周向侧壁上设有与两个限位条31512对应的限位槽3141,限位条31512穿设并滑移于限位槽3141内,使得第一孔模314不易沿垂直滑移槽31511的方向脱离。
46.动模座31上设有水平槽317,水平槽317和竖直槽316互相连通,导向块3152滑移连接于水平槽317内,导向块3152位于控制块3151远离动模32的一侧,导向柱31521固定连接于导向块3152靠近控制块3151的一侧,导向柱31521与动模座31呈倾斜设置,导向柱31521从靠近导向块3152的一侧至远离导向块3152的一侧倾斜向动模座31设置,控制块3151上设有导向孔31513,导向柱31521和导向孔31513一一对应,导向柱31521穿设于导向孔31513内。当导向块3152向远离动模32的一侧滑移时,导向柱31521向远离动模32的一侧滑移,导向柱31521引导具有导向孔31513的控制块3151向靠近竖直槽316的槽底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孔模314向下移动,而第一孔模314受到滑移槽31511的限制,使得第一孔模314沿滑移槽31511的长度方向向上滑移,综合后,第一孔模314沿安装孔611的轴向从安装孔611内脱离。
47.第一油缸313固定连接于动模座31上,第一油缸3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油缸313分别位于动模32的两侧,第一油缸313的活塞杆朝远离动模32的一侧设置,侧模5固定连接于第一油缸313的活塞杆上,驱使侧模5向远离动模32的一侧移动。
48.动模座31上设有放置槽312,第一油缸313嵌设于放置槽312内,第一油缸313固定于放置槽312的槽底,使得第一油缸313在侧模5滑移时不易与侧模5发生干涉。
49.导向块3152固定连接于侧模5的下侧,使得第一油缸313驱使侧模5带动导向块3152向远离东欧的一侧移动。
50.参照图6,底座4上还安装有顶出组件41,以将产品本体6顶出动模座31。
51.顶出组件41包括第二油缸411、顶出板412、直顶针413、斜顶针414和中心模415。
52.第二油缸411固定连接于动模座31上,第二油缸411的活塞杆朝下设置,第二油缸411的数量为两个,顶出板41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油缸411的活塞杆上,使得顶出板412随着第二油缸411的移动而移动。直顶针413固定连接于顶出板412靠近动模座31的一侧,直顶针413与顶出板412呈垂直设置,直顶针413穿设于动模座31和动模32内且抵接于产品本体6靠近动模32的一侧,以将产品本体6顶出。斜顶针414转动连接于顶出板412靠近动模座31的一侧,斜顶针414与直顶针413呈倾斜设置,斜顶针414依次穿设于动模座31和动模32上,中心模415固定连接于斜顶针414远离顶出板412的一侧,当顶出板412位于远离动模座31的一侧时,中心模415配合动模座31形成产品本体6的弧板62,然后当顶出板412向动模座31靠近时,斜顶针414向远离动模32的一侧转动,中心模415斜向从靠近弧板62的一侧脱离,使得中心模415不易与弧板62发生干涉。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的实施原理为:脱模时,第一油缸313驱使侧模5向外移动,与侧模5固定连接的导向块3152带动导向柱31521向远离动模32的一侧移动,导向柱31521驱使控制块3151向竖直槽316的槽底移动,控制块3151上的第一孔模314沿滑移槽31511的方向滑移并从安装孔611内脱离,第二油缸411驱使顶出板412向靠近动模座31的一侧移动,直顶针413驱使产品本体6脱离动模座31,斜顶针414驱使中心模415脱离弧板62。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