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4233发布日期:2021-11-25 14:1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塑膜冷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2.pvc的本质是一种真空吸塑膜,用于各类面板的表层包装,所以又被称为装饰膜、附胶膜,应用于建材、包装、医药等诸多行业;塑料膜辊压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冷却以减少其受力变形,影响塑膜的加工质量;常用对塑膜进行冷却的方式是将塑膜依次绕设至多根空心冷却辊,并在冷却辊内均充有冷却液,从而对塑膜进行降温。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冷却液在对塑膜进行冷却后自身的温度仍然比较低,如果直接排出会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包括机架、冷却辊、第一总管、第二总管以及冷水机,所述冷却辊设置有若干个并相互平行,若干所述冷却辊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若干所述冷却辊内均设置有空腔,所述冷却辊两端的转轴沿轴线方向均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槽,若干所述转轴远离冷却辊一端均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导管,若干所述冷却辊一端的导管均与第一总管连通,另一端的导管均与第二总管连通,所述第一总管上串联有水泵并与冷水机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总管与冷水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辊的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水机对进入其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在水泵的作用下,被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一总管进入各个管道,并流入对应的冷却辊内吸收塑膜的热量,新加入的冷却液将含有热量的冷却液压出冷却辊,并通过冷却辊另一端的导管汇入第二总管再进入冷水机进行降温,形成往复循环的降温系统,由于含有热量的冷却液的温度仍低于常温,可以再次对其降温后通入冷却辊,从而实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8.可选的,所述冷却辊的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冷却辊之间留有空隙。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从冷却辊与套筒之间的空隙流过,减少冷却辊内冷却液含量,一方面减少能耗,另一方面减少冷却液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10.可选的,所述套筒两端封闭,且套筒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冷却辊内侧壁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在螺旋叶片的导向作用下,可以流通冷却辊的各个位置,并延长了冷却液在冷却辊内停留的时间,提高冷却液吸收塑膜热能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总管、第二总管以及各个导管的上均包覆有一层隔热垫。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冷却液在循环过程中吸收外界热量的情况,使冷却水处于低温状态,有利于提高该设备的冷却效果。
14.可选的,若干所述冷却辊一端的导管上均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插入导管内并与冷却液接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刻监控冷却辊排出冷却液的温度,根据该温度调节冷水机的对冷却液的温度,保证该设备对塑膜的降温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冷却辊包括辊体和端盖,所述转轴同轴连接在端盖上,所述端盖朝向辊体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辊体插接在插槽内,所述端盖上通过若干螺钉与辊体固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冷却辊的可拆卸,方便操作者对其维修和更换。
18.可选的,所述端盖的插槽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接块,所述辊体上设置有若干供卡接块卡接的卡接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螺钉承受沿辊体圆周方向的力,提高端盖与辊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0.可选的,若干所述冷却辊一端的导管上均串联有节流阀。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节流阀控制冷却液在冷却辊内的流通速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水泵带动冷却液循环流动,将冷却辊中未达到常温的冷却液送入冷水机再次降温,将再次降温后的冷却液通入冷却辊,从而实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螺旋叶片的剖视图。
25.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冷却辊;21、辊体;211、套筒;212、螺旋叶片;22、端盖;221、插槽;222、螺钉;223、卡接块;224、卡接槽;23、转轴;24、空腔;25、通槽;3、冷水机;31、出水口;32、进水口;4、旋转接头;41、第一总管;42、第二总管;43、导管;44、隔热垫;5、水泵;6、温度计;7、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如图1,塑膜生产用成品冷却设备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架1,机架1内设置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冷却辊2,三个冷却辊2呈品字形排布,且冷却辊2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
29.如图2和图3,冷却辊2包括辊体21以及设置在辊体21两端的端盖22,辊体21内设置有空腔24,且该空腔24沿辊体21轴线方向两端开通,两个端盖22对应辊体21位置均开设有供辊体21插入的插槽221,插槽221的侧壁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接块223,辊体21对应卡接块223位置开设有供卡接块223卡接的卡接槽224,且卡接槽224朝向端盖22一端开通,各个端盖22的外圆周面上均螺纹连接有若干螺钉222,且若干螺钉222沿端盖2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若干螺钉222旋入端盖22一端均插入辊体21内,各个端盖22背离辊体21一端同轴连接有转轴23,转轴23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槽25,且该通槽25与空腔24连通;实现冷却辊2可拆卸,方便操作者对冷却辊2内部进行清理和维修。
30.辊体21的空腔24内设置有轴线方向与辊体21轴线方向平行的套筒211,套筒211轴向方向两端封闭且套筒211的长度方向小于辊体21,套筒211的外径小于辊体21内径,套筒211外圆周面与辊体21内圆周面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212,且螺旋叶片212同时与辊体21和套筒211固定,冷却辊2与套筒211之间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经螺旋通道流经冷却辊2的各个位置,有利于提高冷却液对塑膜的降温效果。
31.如图1,机架1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三个l形支板,且支板位置与冷却辊2位置对应,冷却辊2端部的转轴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板上,各个转轴23远离辊体21一端均通过旋转接头4连接有导管43,且各个导管43均为硬质管,各个导管43均穿过机架1侧壁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各个导管43延伸到机架1外侧壁后均向下延伸,位于机架1一侧的三个导管43远离冷却辊2一端连接有第一总管41,位于机架1另一侧的三个导管43远离冷却辊2一端连接有第二总管42。
32.与第一总管41连接的三个导管43上均串联有节流阀7,方便控制各个冷却辊2内的冷却液流动速度,与第二总管42连接的当个导管43上均插设有温度计6,且温度计6插入导管43一端与冷却液接触,第一总管41和第二总管42均为软管,且第一总管41和第二总管42远离冷却辊2一端连接有冷水机3,第一总管41上串联有水泵5,且第一总管41远离冷却辊2一端与冷水机3的出水口31连接,第二总管42远离冷却辊2一端与冷水机3的出进水口32连接;水泵5将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到各个冷却辊2中,又将还有热量的冷却液流回冷水机3进行降温,形成循环往复的冷却系统。
33.第一总管41、第二总管42以及各个导管43上均包覆有一层隔热垫44,隔热垫44的材质可以是铝箔隔热棉、陶瓷纤维棉以及高硅氧棉等。
34.本技术实施例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塑膜依次缠绕在三个冷却辊2上,然后启动冷水机3对冷水机3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启动水泵5使得冷却液开始循环流动,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入冷却辊2中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吸收塑膜的热量;操作者通过观察温度计6的数值,调节冷水机3对冷却液的降温效率,并通过调节各个节流阀7,控制冷却液的流动速度,使得冷却辊2达到最佳的降温效果;通过冷却液的往复循环,将含有热量的冷却液送入冷水机3进行再次降温,由于带有热量的冷却液的温度低于常温,可以再次对其降温后通入冷却辊2,从而减少了资源浪费。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