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2394发布日期:2022-05-17 15:2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亚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cn201721105976.0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制备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流延装置、亚胺化装置和收卷机,流延装置和亚胺化装置内部分别设置有流延工作腔和亚胺化工作腔,流延工作腔内设置有左转辊、右转辊、脱膜辊和第一辊筒组,左转辊和右转辊上设置有环形传送钢带并可带动环形传送钢带移动,脱膜辊安装在右转辊的下方,流延装置的顶端设置有溶液储罐,溶液储罐的底端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底端自流延装置的上方伸入至流延工作腔内,亚胺化腔内设置有第二辊筒组和加热装置,第二辊筒组的输入端与第一辊筒组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上热风机和下热风机,上热风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上静压处理器,上静压处理器的底部输出端自流延装置的上方左侧伸入至流延装置内部,下热风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下静压处理器,下静压处理器的顶端自流延装置的下方右侧伸入至流延装置内部,流延装置的顶端右侧和底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还包括齿轮计量泵,齿轮计量泵连通安装在连通管的底端,齿轮计量泵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流延嘴刮板,流延嘴刮板位于右转辊的上方;还包括应力炉,应力炉的内部设置有应力腔,应力腔内部设置有第三辊筒组和右红外线加热板,第三辊筒组的输入端与第二辊筒组的输出端连接,收卷机上设置有第四辊筒组和收卷辊,第四辊筒组的输入端与第三辊筒组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直接将溶液储罐与流延装置相连,无法保证送料的均匀性和准确性,同时容易产生堵塞及下料不连续、不顺畅的情况;亚胺化处理后生成的聚酰亚胺薄膜中存在一定的内应力,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热时效法消除应力,消除内应力的速度慢,同时多次加热也容易对薄膜造成损害;薄膜生产过程中,其顶部容易沾染灰尘等杂物,容易对最终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收卷薄膜时,无法根据薄膜的绷紧程度来调节松紧,当薄膜过于松弛而产生褶皱时,会大大影响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流延装置、亚胺化装置、收卷机、控制电路,所述流延装置、所述亚胺化装置、所述收卷机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控制电路设在所述流延装置侧面,其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流延装置、所述亚胺化装置、所述收卷机均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控制管理;还包括进料口、搅拌装置、振动去应力装置、鼓风机、松紧调节装置,所述流延装置上方设有所述搅拌装置,可以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其下料均匀,且能够防止堵塞及下料不顺畅的情况,有利于生产加工,所述搅拌装置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料口和流延嘴,所述进料口用于进料,所述流延嘴用于下料,所述亚胺化装置和所述收卷机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和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可以通过振
动时效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可以调节薄膜的绷紧程度,防止薄膜因松弛而产生褶皱,最终影响成品的品质,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顶部设有所述鼓风机,侧面设有若干通孔,可以对薄膜的顶部进行除尘,所述搅拌装置、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所述鼓风机、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均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操作管理。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延装置、所述亚胺化装置、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及所述收卷机的侧面均设有观察窗,便于直观监测。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的前后两侧及左侧倾斜设置,增大开口面积,便于进料。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壳体、转轴、横杆、竖杆,所述壳体顶部连接所述进料口和所述电机,底部连接所述流延装置和所述流延嘴,所述电机底部连接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转轴,为所述转轴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转轴上环形阵列设有若干所述横杆,用于搅拌,所述横杆上设有若干轴连接的且间隙相同的所述竖杆,用于二次搅拌,所述电机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控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杆、护板、转轴、皮带、激振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呈矩形阵列设置的四个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分别设有所述护板,所述护板之间轴连接有两个左右相互对称的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所述皮带,使所述皮带能够转动,所述护板的侧面设有所述激振器,用于产生振动,消除薄膜内应力,所述激振器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操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激振器选用双轴激振器,使所述设备在直线方向上振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框体、辊筒,所述升降装置有若干,提供动力,其顶部连接所述框体,用于支撑,所述框体内部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辊筒,用于滚动运输薄膜,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操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固定在底面上,用于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框体和所述液压缸,使所述框体能够升降,所述液压缸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控制。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装置,使物料首先经过搅拌装置的搅拌后进入流延装置中,可以保证送料的均匀性和准确性,同时可以防止堵塞或下料不连续、不顺畅等情况的发生;通过设置振动去应力装置,相对于通过热时效方法去除应力,不仅消除内应力的速度更快,而且在环保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多次加热对薄膜造成的损害;通过设置鼓风机,可以将薄膜上方粘附的灰尘等杂物吹落,起到除尘作用,防止其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松紧调节装置,可以调节薄膜的绷紧程度,防止薄膜因过于松弛而产生褶皱,导致影响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去应力装置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松紧调节装置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流延装置、2-进料口、3-搅拌装置、4-亚胺化装置、5-振动去应力装置、6-鼓风机、7-松紧调节装置、8-收卷机。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流延装置1、亚胺化装置4、收卷机8、控制电路,所述流延装置1、所述亚胺化装置4、所述收卷机8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控制电路设在所述流延装置1侧面,其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流延装置1、所述亚胺化装置4、所述收卷机8均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控制管理;还包括进料口2、搅拌装置3、振动去应力装置5、鼓风机6、松紧调节装置7,所述流延装置1上方设有所述搅拌装置3,用于搅拌,使进料均匀,防止堵塞,所述搅拌装置3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料口2和流延嘴,分别用于进料和出料,所述亚胺化装置4和所述收卷机8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5和所述松紧调节装置7,分别用于通过振动消除薄膜内应力和调节薄膜的绷紧程度,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5顶部设有所述鼓风机6,侧面设有若干通孔,用于薄膜的顶部除尘,所述搅拌装置3、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5、所述鼓风机6、所述松紧调节装置7均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操作管理。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延装置1、所述亚胺化装置4、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5及所述收卷机8的侧面均设有观察窗,可以直接对各装置的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观察。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2的前后两侧及左侧倾斜设置,增大开口面积,使下料可以更多更快。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壳体、转轴、横杆、竖杆,所述壳体顶部连接所述进料口2和所述电机,分别用于进料和提供动力,底部连接所述流延装置1和所述流延嘴,分别用于制造薄膜和出料,所述电机底部连接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转轴,用于转动,所述转轴上环形阵列设有若干所述横杆,用于搅拌,所述横杆上设有若干轴连接的且间隙相同的所述竖杆,用于二次搅拌,所述电机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控制。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5包括箱体、支撑杆、护板、转轴、皮带、激振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呈矩形阵列设置的四个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分别设有所述护板,所述护板之间轴连接有两个左右相互对称的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所述皮带,使所述皮带能够转动,所述护板的侧面设有所述激振器,用于振动去应力,所述激振器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控制管理。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激振器选用双轴激振器,使所述振动去应力装置5能够直线振动。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松紧调节装置7包括升降装置、框体、辊筒,所述升降装置有若干,用于提供升降动力,其顶部连接所述框体,所述框体内部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辊筒,用于运输,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操作。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杆,所述液
压缸固定在底面上,所述液压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框体和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和所述微处理器电性相连,便于统一操作管理。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物料通过进料口2倒入搅拌装置3中,经搅拌后通过流延嘴进入流延装置1中,将物料制作成为薄膜,之后再进入亚胺化装置4中对薄膜亚胺化,通过振动去应力装置5消除薄膜中的内应力,同时通过鼓风机6对薄膜的顶部进行除尘,通过松紧调节装置7调节薄膜的绷紧程度,防止其因松弛而产生褶皱,最后通过收卷机8将薄膜卷收起来即可。
2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爱特梅尔89c51型单片机,用来启停电机,89c51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
2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28.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9.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