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加热器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079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加热器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位控制装置,主要涉及电厂卧式布置的高压加热器的水位 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运行的300MW以上的大型机组中,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为高加)不管 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出现损坏频率最高的是3号高加(即接近除氧器的一级高加),并且 又主要表现为3号高加疏水冷却段的换热管泄漏。通过大量的泄漏事故分析,发现引起3 号高加疏水冷却段换热管频繁泄漏的原因是疏水冷却段出现汽水两相流,最终换热管在两 相流的长时间冲蚀下出现破裂。目前在大型机组中高加疏水系统均采用1号高加向3号高加逐级疏水布置,因此 3号高加的水位受1号和2号高加的疏水流量的影响就很大,3号高加的水位的大幅度波动 不可避免。当高加疏水冷却段入口处的虹吸口浸没深度小于水位的波动幅度时,高加疏水 冷却段就会出现汽水两相流。为缓解这个问题,当前的做法是增大高加壳体的直径,以便增 加虹吸口的浸没深度,或者采用更灵敏的疏水调节装置,以减小水位的波动幅度。以上两种 措施并不能完全避免疏水冷却段的汽水两相流的出现,并且需要大幅度增加设备投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高加疏水冷却段出现汽水两相 流时,换热管因长时间冲蚀下出现破裂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设备投资省的高压 加热器疏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加热器疏水装置,具 有外壳和疏水冷却段虹吸入口,其特征在于装置采用沉井式结构;在所述疏水冷却段虹 吸入口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中间连接有虹吸管,在所述虹吸入口处的外壳上安装 有虹吸管沉井接管;所述虹吸管的长度超过虹吸管至外壳内壁的距离,所述沉井接管的最 低端设有排尽口。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大高加壳体直径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沉井式 结构,使虹吸口的浸没深度适用于最大幅度的水位波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 本装置对于已经在运行的高加设备,改造施工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高压加热器疏水装置,先在疏水冷却段虹吸入口 10装设一块密封板1,在密封板1上开孔并焊接一个适当大小的虹吸管2,虹吸管2的长度低于壳体5的内壁, 再在虹吸管2相对应处的高加外壳上开孔并焊接适当大小的沉井接管3,并使沉井接管3包 住虹吸管2,为了高加停运时能排干积水,在沉井接管3的最低点处设置一个排尽口 4。 采用上述结构的沉井式疏水结构,用户可根据高加的疏水流量大小来选用合适大 小的虹吸管2和沉井接管3。因为虹吸口 2低于壳体5的内壁,并伸入沉井接管3,因此只 要高加内有水位,不管水位如何波动,都不用担心虹吸口浸没深度不够而导致疏水冷却段 会出现汽水两相流。
权利要求1. 一种高压加热器疏水装置,具有外壳和疏水冷却段虹吸入口,其特征在于装置采 用沉井式结构;在所述疏水冷却段虹吸入口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中间连接有虹吸 管,在所述虹吸入口处的外壳上安装有虹吸管沉井接管;所述虹吸管的长度超过虹吸管至 外壳内壁的距离,所述沉井接管的最低端设有排尽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加热器疏水装置,具有外壳和疏水冷却段虹吸入口,其特征在于装置采用沉井式结构;在所述疏水冷却段虹吸入口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中间连接有虹吸管,在所述虹吸入口处的外壳上安装有虹吸管沉井接管;所述虹吸管的长度超过虹吸管至外壳内壁的距离,所述沉井接管的最低端设有排尽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特别是对于已经在运行的高压加热器设备,改造施工方便。
文档编号F22D5/00GK201885211SQ20102060235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侯晓东, 姚飞奇, 应仁丽 申请人: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