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锅筒和集箱的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969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锅筒和集箱的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带有锅筒和集箱的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锅筒锅炉,见图1,其包括上锅筒I'、下锅筒2',每根对流管3'分别连通上锅筒Γ、下锅筒2',由于下锅筒2'的位置固定,下锅筒2'需要尺寸足够大才能分别连接每根对流管3',对流管3'也需要额外 的长度去连接下锅筒2',使得整个锅炉所耗费的钢材量大、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带有锅筒和集箱的锅炉结构,其在保证锅炉热量正常输送的同时,使得锅炉制造所耗费的钢材量小、制造成本低。带有锅筒和集箱的锅炉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上锅筒、对流管,所述对流管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管的下方布置有集箱,所述集箱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集箱对应连通其上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对流管,所述集箱的位置不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对流管的位置根据炉拱的曲线布置,所述对流管的下端分别连通位于其正下方的所述集箱。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后,由于集箱至少有两个,每个集箱对应连通其上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对流管,集箱的位置不全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对流管的位置根据炉拱的曲线布置,对流管的下端分别连通位于其正下方的集箱,其使得根据炉拱的曲线布置的对流管可以直接连接其下端的正下方的集箱,确保最大限度提高受热面积,此外,集箱也无需做到大尺寸以适应旁侧的对流管,对流管也无需额外长度去连接集箱;综上,其在保证锅炉热量正常输送的同时,使得锅炉制造所耗费的钢材量小、制造成本低。


图I为现有的双锅筒锅炉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2、图3,其包括上锅筒I、对流管2,对流管2的上端分别连接上锅筒1,对流管2的下方布置有集箱3,集箱3至少有两个,每个集箱3对应连通其上部对应位置处的对流管2,集箱3的位置不全在同一水平面上,对流管2的位置根据炉拱(属于现有成熟结构,图中未画出)的曲线布置,对流管2的下端分别连通位于其正下方的集箱3。
权利要求
1.带有锅筒和集箱的锅炉结构,其包括上锅筒、对流管,所述对流管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管的下方布置有集箱,所述集箱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集箱对应连通其上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对流管,所述集箱的位置不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对流管的位置根据炉拱的曲线布置,所述对流管的下端分别连通位于其正下方的所述集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带有锅筒和集箱的锅炉结构,其在保证锅炉热量正常输送的同时,使得锅炉制造所耗费的钢材量小、制造成本低。其包括上锅筒、对流管,所述对流管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管的下方布置有集箱,所述集箱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集箱对应连通其上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对流管,所述集箱的位置不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对流管的位置根据炉拱的曲线布置,所述对流管的下端分别连通位于其正下方的所述集箱。
文档编号F22B37/22GK102767818SQ20121025026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费茂华, 顾利平 申请人: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