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482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该过渡管包含管体,管体中设有贯通该管体的管道;管体沿其管道轴向包含依次连接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内径;过渡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内径与第一部分的内径相等,过渡部分的内径由连接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连接第二部分的一端逐渐减小,而过渡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一端内径与第二部分的内径相等。本实用新型加长过渡管过渡部分的长度,减小过渡部分的过度角,提高刀槽、尖角、圆角过渡半径,同时增加过渡管内壁的光洁度,从而避免过渡管发生断裂而造成的锅炉泄漏停炉事故,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
【专利说明】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用管件,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火电锅炉的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存在刀槽、尖角、圆角过渡半径不够、光洁度不够、壁厚不均等情况。导致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短管易发生断裂,造成锅炉泄漏停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提高过渡部分长度,减小过度角,避免过渡管发生断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该过渡管包含管体,管体中设有贯通该管体的管道;其特点是,
[0005]上述管体沿其管道轴向包含依次连接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分和第二部分;
[0006]上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内径;
[0007]上述过渡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内径与第一部分的内径相等,过渡部分的内径由连接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连接第二部分的一端逐渐减小,而过渡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一端内径与第二部分的内径相等。
[0008]上述过渡部分的内径由连接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连接第二部分的一端以线性关系减小。
[0009]上述过渡部分的内侧壁与第一部分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大小为166度。
[0010]上述过渡部分沿其轴向的长度设为820毫米。
[0011]上述管体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外径大小沿管道轴向不变。
[0012]上述第二部分的外端部与第二部分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斜面。
[0013]上述第二部分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一部分沿轴向的长度。
[0014]本实用新型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和现有技术的过渡管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加长过渡管过渡部分的长度,减小过渡部分的过度角,提高刀槽、尖角、圆角过渡半径,同时增加过渡管内壁的光洁度,从而避免过渡管发生断裂而造成的锅炉泄漏停炉事故,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的实施例,该过渡管包含有外径为60毫米的圆柱形的管体,管体中设有贯通该管体的管道,管道内壁光洁度可按工艺要求设置,日常使用中,管道内壁光洁度可以现有技术的工艺能力设置到最高。
[0018]管体沿其管道轴向包含依次连接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1、过渡部分3和第二部分2。
[0019]管体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外径大小沿管道轴向不变。
[0020]第二部分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一部分和过渡部分沿轴向的长度。其中过渡部分沿其轴向的长度设为820晕米。
[0021]其中,第一部分I的内径大于第二部分2的内径,其中第二部分2的内径均匀设为31毫米,第一部分I的内径均匀设为52.2毫米。过渡部分3与第一部分I连接的一端,其内径与第一部分I的内径相等。而过渡部分3与第二部分2连接的一端,其内径与第二部分2的内径相等。该过渡部分3的内径由连接第一部分I的一端向连接第二部分2的一端逐渐减小,形成第一部分I与第二部分2之前内径变化的过渡段。
[0022]优选的,过渡部分3的内径由连接第一部分I的一端向连接第二部分2的一端以线性关系减小,以保证过渡部分3内壁光洁度。
[0023]进一步的,过渡部分3的内侧壁与第一部分的内侧壁朝向第二部分2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呈14度,即过渡部分3的内侧壁与第一部分I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大小为166度。
[0024]如图1所示,沿第二部分的外端部与第二部分外侧壁的连接处,还设有环绕第二部分端部边缘的斜面,该斜面用于过渡管焊接时的坡口。
[0025]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该过渡管包含管体,管体中设有贯通该管体的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沿其管道轴向包含依次连接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内径; 所述过渡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内径与第一部分的内径相等,过渡部分的内径由连接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连接第二部分的一端逐渐减小,而过渡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一端内径与第二部分的内径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分的内径由连接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连接第二部分的一端以线性关系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分的内侧壁与第一部分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大小为166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分沿其轴向的长度设为820晕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外径大小沿管道轴向不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端部与第二部分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过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一部分沿轴向的长度。
【文档编号】F22B37/02GK204240325SQ201420624782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蔡鹏远, 刘进峰, 王力强, 蒙殿武, 刘炜, 陈捷 申请人: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