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凝汽器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0226发布日期:2018-10-12 20:24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领域,涉及一种大温差集中供暖系统,采用两组凝汽器结构,能有效回收电厂汽轮机排放的乏汽余热。



背景技术:

目前,热电联产是我国冬季集中供暖的主要形式。在临海、临河、临湖等地区,热电厂因地制宜,利用江、河、湖、海等地表水为汽轮机乏汽冷却降温,通过地表水吸收乏汽余热,带有潜热的地表水再做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

然而,海水含有较高的盐分,江、河、湖等地表水中也富含矿物质,在实际工况下,地表水会对管道及热泵机组设备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采用地表水冷却的热电厂,进行工艺改造,解决了地表水对管道及供暖设备的腐蚀问题。同时汽轮机排出的乏汽中含有大量汽化潜热,利用吸收式热泵无法全部回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套采用双凝汽器结构的余热回收耦合大温差供暖的系统。

为解决汽轮机排放乏汽余热的有效回收及地表水对设备腐蚀等问题,本系统提供了一套有效方案。

本发明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系统由汽轮机、发电机、大温差换热系统、一级凝汽器、二级凝汽器、汽-水换热器、各种水泵及管道组成。

1、汽轮机末端乏汽排放至一级凝汽器进行冷凝,乏汽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返回至锅炉加热,剩余低温乏汽输入至二级凝汽器继续进行冷却;

2、二级凝汽器为地表水冷却凝汽器,凝汽器管道为钛合金材质,耐腐蚀,所以地表水走管程,低温乏汽走凝汽器壳程;低温乏汽冷凝后返回至锅炉加热;

3、从汽轮机中抽取中段抽汽,作为汽-水换热器的驱动热源;从一级凝汽器流出的带有低温热的冷却水出水输入至汽-水换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作为驱动热源输入至大温差供热系统,为二次网回水进行加热,换热降温后作为冷却水输入至一级凝汽器为汽轮机乏汽进行降温,完成循环。

4、来自用户侧的二次网回水输入至大温差换热系统,换热完成后作为二次网供水返回到用户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供暖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差增大;

2、双凝汽器可以隔离海水,防止海水对吸收式热泵及其他供暖设备的腐蚀作用,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图;

图中:1.汽轮机,2.用户侧,3.大温差换热系统,4.汽-水换热器,5.一级凝汽器,6.二级凝汽器,7.一次网供水,8.一次网回水,9.冷却水出水。

具体实施方式

在热电厂中,从大温差换热系统(3)流回的低温一次网回水(8)输送至一级凝汽器(5)管程,为流经一级凝汽器(5)壳程的汽轮机(1)乏汽进行降温冷凝,换热后的冷却水出水(9)输入汽-水换热器(4)进行加热,来自汽轮机(1)的中段抽汽作为汽-水换热器(4)的驱动热源,经加热后作为一次网供水(7)输入至大温差换热系统(3)。

一级凝汽器(5)内,乏汽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返回至锅炉加热,剩余低温乏汽输入至二级凝汽器(6)继续进行冷却;二级凝汽器(6)为地表水冷却凝汽器,凝汽器管道为钛合金材质,耐腐蚀,所以地表水走管程,低温乏汽走凝汽器壳程;低温乏汽冷凝后返回至锅炉加热。

加热后的一次网供水(7)输入至大温差换热系统(3),作为驱动热源参与换热,最终作为一次网回水(8)输入到一级凝汽器(5),完成循环。从用户侧(2)流出的二次网回水经大温差换热系统(3)加热后,直接作为二次网供水输入到用户侧(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凝汽器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所涉及系统装置由汽轮机、一级凝汽器、二级凝汽器、汽‑水换热器、大温差换热系统和各种水泵及管道组成。系统舍弃传统冷却塔,采用双凝汽器串联结构,一级凝汽器吸收乏汽余热,对乏汽进行冷凝降温,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通过管道返回到电厂加热;剩余未冷凝的乏汽排至二级凝汽器,二级凝汽器采用地表水作为冷却水。双凝汽器结构实现了对乏汽余热的高效回收,还将用于冷却的地表水与吸收式热泵系统隔离起来,防止了地表水对吸收式热泵及其他系统装备的腐蚀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君;杨琪雅;刘盛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葆光节能空调设备厂
技术研发日:2018.04.02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