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2004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凝汽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凝汽器。
【背景技术】
[0002]凝汽器是汽轮机设备中最主要的一个辅助设备,其作用是用循环冷却水使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凝结成水,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及维持一定的真空,并获得供锅炉给水的纯净凝结水,同时还能接收机组启停和正常运行中的疏水等。
[0003]现有的凝汽器主要有空气冷却凝汽器及水冷凝汽器,其工作原理均为热交换,即水蒸气液化放出的潜热被空气或水带走热量。现有的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系统改造工程用凝汽器未在制造厂进行组装,将各种零部件进行安装时受场地和现场加工设备等条件所限,使现场的组装非常困难,因此,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凝汽器,解决了现有凝汽器现场组装困难等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凝汽器,包括第一模组、用于设于该第一模组上的第二模组及用于设于该第二模组上的第三模组,所述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及第三模组在售出前可为分开的独立的个体,所述第一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及分别设于该第一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前水室与第一后水室,所述第二模组包括用于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及分别设于该第二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二前水室与第二后水室,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分别设有换热管束,所述第三模组包括用于设于第二壳体上的接颈,该接颈用于接收汽轮机排气,所述第一前水室的底端设有冷水进入口,所述第二前水室的一侧设有一冷水出口,所述第一后水室与第二后水室通过管体相连通。
[0007]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分别设有位于各壳体两端的端管板及设于各壳体中部的若干间隔设置的中间管板,所述端管板及中间管板上对应设有穿设换热管束的管孔,各中间管板的管孔中心分别由前、后两端管板处向其壳体的中心逐渐升高。
[0008]优选方案为,所述端管板的周边通过挠性补偿板与该第一壳体焊接连接。
[0009]优选方案为,所述中间管板通过支撑管与壳体的底部及侧部焊接固定。
[0010]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前水室及第一后水室为对称设置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前水室及第二后水室为对称设置的弧形结构。
[0011]优选方案为,所述接颈由上端面向下端面呈逐渐渐扩的结构。
[0012]优选方案为,所述各水室的顶端分别设有放气口,其底端分别设有放水口。
[0013]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分别设有支撑杆及筋板。
[0014]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设有防锈层,其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涂设有一层环氧富锌漆层、一层环氧云铁防锈漆层及两层聚氨酯面漆层。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实用新型中的凝汽器采用各自独立的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及第三模组,可分别制造完成并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预组装,进行验收后,在客户购买后通过分开的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及第三模组进行发货,从而便于运输,再在客户的使用现场进行组装,以此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及保证凝汽器的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凝汽器的侧面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00、凝汽器;10、第一模组;20、第二模组;30、第三模组;11、第一壳体;12、第一前水室;13、第一后水室;15、管板;130、管孔;50、换热管;51、空冷区;120、冷水进入口 ;121、221、放气口 ;122、132、222、放水口 ;21、第二壳体;22、第二前水室;23、第二后水室;220、冷水出口 ;31、接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及图2所示,该凝汽器100用于设于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系统内,其包括第一模组10、位于该第一模组10上并与该第一模组10可另外组装的第二模组20及位于该第二模组20上并与该第二模组20可另外组装的第三模组30。所述第一模组10、第二模组20及第三模组30在售出前为分开的独立的个体。
[0025]所述第一模组10包括第一壳体11及分别设于该第一壳体11左右两侧的第一前水室12与第一后水室13。
[0026]所述第一壳体11为方框状,其由钢板拼焊而成。该第一壳体11内有支撑杆及筋板等加强件,以增强其刚性。该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设有防锈层,其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涂设有一层环氧富锌漆层、一层环氧云铁防锈漆层及两层聚氨酯面漆层。
[0027]该第一壳体11内设有分别位于该第一壳体11两端的端管板及设于该第一壳体11中部的若干中间管板。各端管板与中间管板的结构形状大体相同。图3即为一个管板1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端管板的周边通过挠性补偿板与该第一壳体11焊接连接。所述中间管板通过支撑管与第一壳体的底部及侧部焊接固定。所述端管板及中间管板上对应设有多个穿设换热管50的管孔130,这些管孔130呈三角形排列,且各中间管板的管孔中心分别由前、后两端管板处向该第一壳体11的中心逐渐升高,使换热管50在其长度方向形成一挠性上拱,以补偿换热管50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热膨胀差,并使换热管50外壁凝结的水能及时沿换热管倾斜方向流下,提高其热交换率,同时便于在停机时能尽快排净换热管50中的余水。所述换热管50整体为三角形排列,形成一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中部围成一空冷区51。每个换热管50的两端通过胀焊固定在端管板上。该第一壳体11内部根据换热管束的布置形式还设置有一些积水板及挡汽板,以提高对蒸汽的冷凝效率。在靠近两端管板处还设置有取样水槽,以便检测换热管与端管板之间的密封性。该第一壳体11的下部设有热井,并在热井上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