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394发布日期:2019-05-11 01:1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蒸气锅炉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通过使被加热物料自身发热来达到快速加热、节约能源的目的,极好地解决了燃煤加热的问题,减少了燃煤加热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

目前市场上电磁蒸气锅炉整机功率小,当市场客户需求热水量大时需多台小功率蒸气锅炉并联使用,该使用方式占地面积广,安装施工难度大,安装施工周期长,初投资大,操作复杂,故障率高,热水管网温度平衡困难,不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并且市场上的电磁蒸气锅炉各部件相互独立,并未形成一个整体产品,导致现场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调试繁琐,操作繁琐,存在安全隐患。简单的将各部件集成在一起会存在以下问题:1、配电分配不均,影响配电负荷分配;2、数字高频电磁加热器相互干扰,影响正常工作;3、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困难;4、加热线圈相互干扰,影响加热效率;5、系统发热量大,无法及时散热影响整体工作性能,影响加热线圈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将各部件集成为一个产品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减小设备占地面积,排出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减小设备占地面积,排出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包括

壳体;

多个炉体,多个炉体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多个炉体的底部分别与水管连通、顶部分别与蒸气箱连通。

多个电磁加热组件,电磁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线圈和加热器,加热线圈缠绕在炉体的外表面,加热器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加热线圈和加热器连接。

配电组件,配电组件设置于加热器的上方,且与加热器电连接。

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散热风机,散热风机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与壳体的顶板连接。

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壳体的端部,控制装置与电磁加热组件、配电组件以及散热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炉体在壳体内矩阵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配电组件包括配电母线铜排和断路器,断路器和配电母线铜排依次设置于加热器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炉体上缠绕有至少两组加热线圈,至少两组加热线圈沿炉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同一个炉体上的相邻的两个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为200~250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炉体上的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加热器包括滤波器,滤波器设置于加热器的进线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水泵和散热管路,散热管路与散热水泵连通,散热管路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散热水泵设置于壳体的端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加热器还包括水冷散热系统,水冷散热系统与散热水泵电连接,用于控制散热水泵的流量。

一种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包括供电装置和上述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供电装置与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包括壳体、多个炉体、多个电磁加热组件、配电组件、散热系统和控制装置。多个炉体、多个电磁加热组件、配电组件、散热系统和控制装置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电磁加热组件与配电组件电连接,控制装置与电磁加热组件、配电组件以及散热系统电连接。将各部件集成为一个产品设备,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安装施工简单,缩短建设周期,初投资小,排除安全隐患。自动化控制更可靠、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组件和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线圈和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101-水管;103-蒸气箱;110-壳体;120-炉体;130-电磁加热组件;131-加热线圈;133-加热器;140-配电组件;141-配电母线铜排;143-断路器;150-散热系统;151-散热风机;153-散热水泵;155-散热管路;160-控制装置;161-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不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实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自制。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的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100,包括壳体110、多个炉体120、多个电磁加热组件130、配电组件140、散热系统150和控制装置160。多个炉体120、多个电磁加热组件130、配电组件140、散热系统150和控制装置160均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电磁加热组件130与配电组件140电连接,控制装置160与电磁加热组件130、配电组件140以及散热系统150电连接。

多个炉体120在壳体110内矩阵排列设置。多个炉体120的底部分别与水管101连通、顶部分别与蒸气箱103连通,即多个炉体120并联,炉体120内装有水,水从水管101流入,通过电磁加热组件130对炉体120内的水进行加热,将冷水加热为蒸气,从蒸气箱103排出。本实施例中的炉体120为本技术领域中的通用锅炉,炉体120的个数为十个,排列两排,每排五个。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炉体120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

请参照图4,每个电磁加热组件130包括加热线圈131和加热器133,加热线圈131缠绕在炉体120的外表面,用于对炉体120进行加热。为了提高对炉体120的加热效率,每个炉体120上缠绕有至少两组加热线圈131,至少两组加热线圈131沿炉体12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实际的应用中,加热线圈131间会相互干扰,影响加热效率,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找到了同一个炉体120上的最佳间距。同一个炉体120上的相邻的两个加热线圈131之间的距离为200~250mm。相邻的两个炉体120上的加热线圈131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即沿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加热线圈131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该间距保障可有效防止加热线圈131自己相互干扰及相互自感发热,保障加热器133稳定性的同时也保障了加热效率。

加热线圈131和加热器133连接,多个加热器133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33为数字高频电磁加热器133,其为本技术领域的通用设备,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由于电磁加热器133间会相互干扰,影响正常工作,加热器133的进线端设有滤波器(图未示),并绕制空心电感线圈,消除了多台加热器133同时工作引起的干扰问题。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33还包括PLC集中智能控制(图未示),控制系统与加热线圈131电连接。PLC集中智能控制包括温度监测器(图未示)和模拟量压力传感器(图未示),温度监测器实时检测炉体120出口温度,模拟量压力传感器实时线性监测,自动超压停炉,自动低压启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启和关闭加热线圈131控制停炉和启炉。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设定热水温度自动调控输出功率。

配电组件140设置于加热器133的上方,且与加热器133电连接,可以紧急切断电源。在本实施例中,配电组件140为低压配电房。具体的,低压配电房引入两组进线,通过集成低压配电系统均匀分配给各加热器133,各加热器133功率相等,避免低压配电房负荷分配困难问题,减少低压配电房低压出线柜成本,减少低压配电房到设备间电缆敷设工程量。配电组件140包括配电母线铜排141和断路器143,断路器143和配电母线铜排141依次设置于加热器133的上方。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配电母线铜排141为低压配电母线铜排141,断路器143为低压配电断路器143。低压配电母线铜排141和低压配电断路器143为本技术领域的通用设备,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

由于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100发热量大,若无法及时散热则影响整体工作性能。散热系统150包括散热风机151、散热水泵153和散热管路155,散热风机151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且与壳体110的顶板连接。散热管路155与散热水泵153连通,散热管路155设置于壳体110的底部,散热水泵153设置于壳体110的端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路155的设置形式为本技术领域的通用形式,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该结构使得散热水泵153和散热管路155发生漏水时,不影响加热组件和配电组件140的运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同时,在人为检修时,避免触电。通过散热风机151和散热管路155有效控制壳体110内部温度,保证加热线圈131低位运行,延长加热线圈131的使用寿命。较优的,加热器133还集成了水冷散热系统,控制散热水泵153流量保证散热水泵153出口水温小于60℃,保证散热水泵153和散热管路155稳定运行。

控制装置160实现自动化控制,控制电磁加热组件130、配电组件140以及散热系统150的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60为集成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线敷设简便简洁,无需长距离布线,消除了信号衰减的可能性,控制更可靠。集成PLC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壳体110外表面的触摸屏161,具有人机对话界面,便于工作人员操控。本实施例中,集成PLC控制系统和触摸屏161为本技术领域的通用设备,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100的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系统(图未示),包括供电装置(图未示)和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100。供电装置与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100电连接,用于向集成式电磁蒸气锅炉100提供电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