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包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4946发布日期:2020-03-17 14:2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汽包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包的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汽包上的集中下水管管径都比较大,汽包锅筒上的集中下水管管接头分为插入式管接头较非插入式管接头,对于开孔较大的管接头其强度计算时需要补强,同类规格下的管接头,插入式管接头因插入深度大、上端插入到锅筒内,其补强面积较大,从制造成本角度出发,插入式管接头较为经济,但是由于管接头插入到筒体内部,锅筒在制造过程中水压试验及锅炉安装时水压试验时难以完全排空试验用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包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结构,它利于锅筒在制造水压及现场水压后排水,并具有补强面积较大、制造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包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结构,包括相联的锅筒和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管接头的上端位于锅筒内径下边缘的上方,在管接头的上端设有一个以上连通其内孔和外壁的小孔,小孔的下侧边缘均不高于锅筒内径下边缘,小孔的上侧边缘均不低于锅筒内径下边缘;

本结构采用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其补强面积较大、制造成本低,管接头上端的小孔在水压试验时可完全排空试验用水,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小孔的下侧边缘均与锅筒内径下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较快地排空试验用水,提高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小孔的轴向与锅筒的轴向一致;可更快地排空试验用水,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于锅筒在制造水压及现场水压后排水,具有补强面积较大、制造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汽包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结构,包括焊接相联的锅筒1和管接头2,管接头2的上端位于锅筒内径下边缘的上方(即管接头2伸进锅筒2内部一段距离),在管接头2的上端设有一个连通其内孔和外壁的径向小孔3,小孔3的下侧边缘与锅筒内径下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小孔3的轴向与锅筒1的轴向一致;

本结构采用插入式集中下水管管接头,其补强面积较大、制造成本低,管接头2上端的小孔3与锅筒1的内腔相通,小孔3的下侧边缘与锅筒内径下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具有最大的流通面积,小孔3的轴向与锅筒1的轴向一致,排水顺畅,在水压试验时可完全、快速排空试验用水,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