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0821发布日期:2020-09-15 19:1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炉炼钢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电弧炉炼钢是以电为能源的炼钢过程,属于短流程炼钢,主要以废钢为原料。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含尘烟气,烟气显热占电炉炼钢总能耗的10%以上。目前,国内对烟气冷却方式主要为水冷方式,传统冷却方式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和水,大量的高温烟气热量被排放到大气中,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1、传统电炉余热锅炉系统,通常在二次燃烧室位置对含灰废气进行一次沉降,灰尘沉降效率低下。2、传统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在电炉冶炼交变工况下,受热面极易损坏,每次更换受热面均须将电炉冶炼停止,严重影响冶炼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电炉废气粉尘沉降效率低下的问题,高效地利用电炉冶炼产生的废气中热量,实现增益价值的电炉余热锅炉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包括多段受热面;受热面呈模块化;受热面通过上升管和下降管与汽包组成汽水系统回路。

进一步优选,受热面包括高温上升段、高温下降段、低温上升段和低温下降段,可独立更换单段模块,也可更换其中单根受热面管。

进一步优选,高温上升段和高温下降段连接呈倒u型结构;低温上升段和低温下降段连接呈倒u型结构,有效提高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高温上升段、高温下降段、低温上升段和低温下降段下部都分别设置沉降室;沉降室包括沉降室i、沉降室ii、沉降室iii和沉降室iv。大大提高了烟气粉尘的沉降效率,回收更多灰尘中所含的价值金属。

进一步优选,沉降室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内衬绝热浇注料结构。

进一步优选,沉降室i和沉降室iv之间设置转换烟气阀;所述高温上升段进口设置进口烟气阀,低温下降段出口设置出口烟气阀,余热锅炉受热面在线更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解决了电炉废气粉尘沉降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电炉烟气粉尘的高效沉降,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电炉冶炼生产,实现电炉余热锅炉受热面在线更换,解决受热面的在线更换难题,更高效地利用了电炉冶炼废气的中热量,产生蒸汽用于车间生产、采暖、发电等,实现增益价值。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d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沉降室i1,进口烟气阀2,高温上升段3,高温下降段4,沉降室ii5,沉降室iii6,低温上升段7,转向烟道8,低温下降段9,出口烟气阀10,沉降室iv11,转换烟气阀12,沉降室灰斗13,汽包14,下降管15,上升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图5中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包括多段受热面;受热面呈模块化;受热面通过上升管16和下降管15与汽包14组成汽水系统回路。

受热面包括高温上升段3、高温下降段4、低温上升段7和低温下降段9。

高温上升段3和高温下降段4连接呈倒u型结构;低温上升段7和低温下降段9连接呈倒u型结构。

高温上升段3、高温下降段4、低温上升段7和低温下降段9下部都分别设置沉降室;沉降室包括沉降室i1、沉降室ii5、沉降室iii6和沉降室iv11。

各沉降室同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内衬绝热浇注料结构。

沉降室i1和沉降室iv11之间设置有转换烟气阀12;高温上升段3进口设置进口烟气阀2,低温下降段7出口设置出口烟气阀10。

本发明的电炉余热锅炉系统采用单压自然循环,悬吊\支撑混合结构、立式布置。二次燃烧后的电炉余热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在沉降室i1进行第一次沉降,然后通过进口烟气阀2进入高温上升段3,转向后进入高温下降段4,在沉降室ii5和沉降室iii6进行第二次沉降(沉降室ii5与沉降室iii6相联通);随后烟气进入低温上升段7,经转向烟道8转向后进入低温下降段9,通过低温下降段9的出口烟气阀10后进入沉降室iv11中进行沉降,烟气最后通过烟气出口排出,灰通过各沉降室灰斗收集储存。烟气粉尘在4个沉降室中反复沉降,大大提高了沉降效率,可以回收更多灰尘中所含的价值金属,同时,能有效提高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

沉降室i1和沉降室iv11之间设置转换烟气阀12,高温上升段3设置进口烟气阀2,低温下降段9设置出口烟气阀10。在余热锅炉受热面损坏或者余热发电系统故障时,关闭余热锅炉上进口烟气阀2和出口烟气阀10,打开转换烟气阀12,即可将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切掉,烟气只需经过沉降室i1和沉降室iv11,实现在不停掉电炉冶炼生产的情况下,完成余热锅炉受热面、余热发电系统的维修、更换工作。

本发明解决电炉废气粉尘沉降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电炉烟气粉尘的高效沉降,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电炉冶炼生产,实现电炉余热锅炉受热面的在线更换,解决了受热面在线更换的难题,更高效地利用了电炉冶炼产生的废气中热量,产生蒸汽用于车间生产、采暖、发电等,实现增益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受热面;所述受热面呈模块化;受热面通过上升管和下降管与汽包组成汽水系统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面包括高温上升段、高温下降段、低温上升段和低温下降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上升段和高温下降段连接呈倒u型结构;所述低温上升段和低温下降段连接呈倒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上升段、高温下降段、低温上升段和低温下降段下部都分别设置沉降室;所述沉降室包括沉降室i、沉降室ii、沉降室iii和沉降室iv。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内衬绝热浇注料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i和沉降室iv之间设置转换烟气阀;所述高温上升段进口设置进口烟气阀,低温下降段出口设置出口烟气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炉余热锅炉系统,包括多段受热面;受热面呈模块化;受热面通过上升管和下降管与汽包组成汽水系统回路。本发明解决电炉废气粉尘沉降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电炉烟气粉尘的高效沉降,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电炉冶炼生产,实现电炉余热锅炉受热面在线更换,解决了受热面在线更换的难题,更高效地利用了电炉冶炼产生的废气中热量,产生蒸汽用于车间生产、采暖、发电等,实现增益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军;古晓峰;肖勇;范超前;赵坤;黄晓琼;郭斌;徐慧;钟永辉;曾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川润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9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