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式行星叶轮给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552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频式行星叶轮给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输送粉状物质的给粉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叶轮给粉箱,所述减速器一端与叶轮给粉箱连接,另一端与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叶轮给粉箱内设置有上、下叶轮组,上、下叶轮组分别由主叶轮和沿主叶轮周边行星分布的若干小叶轮组成,所述小叶轮通过轴套方式与主叶轮连成一体。
上述主轴与下箱体之间装有一自润滑铜合金滑动轴承,主轴与减速器上设有一圆锥滚子轴承。滑动轴承上方设有两个内包骨架的唇形密封圈,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减速器机盖和壳体上。
上述电动机具有变频控制功能,可任意调节叶轮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梅花盘及在其上装有的若干行星小叶轮组成的叶轮组的设计,克服了旧型机给粉时叶轮易卡堵而造成的电机过载烧损的不足,同时根据设定的给粉量,通过变频器自动调节电动机转速,确保了给粉量准确、均匀、连续,此外,在叶轮箱主轴上设置滑动轴承保证了主轴转动平稳,而在滑动轴承上方设有的骨架唇形密封圈,使粉灰等脏物不会进入轴承内,再之在减速机内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为主轴导向和承受主轴的轴向推力起到了限制主轴轴向窜动的目的,由电机、减速器、叶轮组组成的给粉机结构紧凑、装配工艺简单,为给粉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上述叶轮给粉箱3由设有上、下粉箱的上箱体7、下箱体8、主轴9组成,上、下叶轮组5、6分设在上箱体的上、下粉箱中,并通过主轴9与给粉箱3连成一体,主轴9一端设有刮板4,该刮板另一端与上叶轮级5连接,主轴另一端与减速器2相连。
上述主叶轮10呈梅花盘状,该梅花盘各花瓣顶部设有可绕轴旋转的小叶轮11。上述主叶轮10由上梅花盘和带轴肩的下梅花盘构成,上、下梅花盘之间形成有容置小叶轮11的凹槽,凹槽两侧设有供小叶轮11连接的轴孔。上述小叶轮11呈风车轮状,小叶轮11两侧设有与凹槽轴孔连接的凸轴,所述小叶轮11通过其凸轴与主叶轮10轴孔的配合可使小叶轮绕其凸轴旋转地装置在主叶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给粉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叶轮组5、6分上、下设在上粉箱7腔体内,工作时,通过由主轴9传送的动力使其作绕主轴旋转运动、上叶轮组每旋转180度便会使粉通过上粉箱的出口送入下粉箱,而下叶轮组每旋转180度,便会将粉送出下粉箱,旋转的叶轮组5、6由呈梅花盘状的上、下主叶轮10及在其上装有的若干呈风车轮状的行星小叶轮11组成,其间可以由两种结构形成,一种是在梅花盘顶端沿圆周设有一安装小叶轮8的凹槽,小叶轮11通过一穿过凹槽两端的销轴与行星小叶轮11的轴孔相连,销轴与星行小叶轮孔为转动配合。另一种由一上梅花盘和一带有轴肩的下梅花盘组成,上述行星小叶轮11与销轴为整体式结构,安装时,先将行星小叶轮11安装在带有轴肩的梅花盘上,再将上梅花盘插置在行星小叶轮11另一端轴上,最后通过螺钉15将两梅花盘连接成一体。上述小叶轮11可与主叶轮10同转,也可在套制的销轴上自转。当无异物落或较大粉粒落入时,小叶轮11是不会转动的,只是随着旋转的主叶轮10起刮板作用,当有异物或较大粉粒落入到两小叶轮之间与小叶轮11发生碰撞时,便迫使小叶轮11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摆,避开或将异物、粉粒带走,采用梅花盘式的上、下叶轮使得粉不积存在箱体内,确保了行星小叶轮摆动灵活,此外在主轴9与下箱体8之间装有一自润滑铜合金滑动轴承12,提高了主轴9的刚性和稳定性。解决了高温条件下的润滑问题,在滑动轴承12上方还设有两个内包骨架的唇形密封圈14。使粉灰及杂粒不会进入到滑动轴承12内,确保滑动轴承12与主轴9不被磨损,上述下叶轮6装在主轴9的轴肩上,上叶轮5穿过主轴9安座于下叶轮6上,上述刮板4与主轴9采用方轴联接,刮板4与上叶轮及上叶轮与下叶轮均利用圆柱销连接传动。
上述蜗轮减速器2与主轴9间设有圆锥滚子轴承13,固定在减速器2机盖和壳体上,为主轴9导向和承受主轴9的推力并起限制主轴轴向移动的作用,主轴9与蜗轮采用键连接。上述蜗轮减速器与带有底座的电动机采用梅花形弹性联轴器连接,所设电动机1具有变频控制功能可任意调节叶轮组的转速来确保达到准确、均匀、连续的给粉。
权利要求1.一种变频式行星叶轮给粉机,包括电动机(1)、减速器(2)、叶轮给粉箱(3),所述减速器(2)一端与叶轮给粉箱(3)连接,另一端与电机(1)相连,其特征在于叶轮给粉箱(3)内设置有上、下叶轮组(5)、(6),且上、下叶轮组(5、6)分别由主叶轮(10)和沿主叶轮(10)周边呈行星分布的若干小叶轮(11)组成,各小叶轮(11)分别通过轴套方式与主叶轮(10)连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叶轮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叶轮给粉箱(3)由设有上、下粉箱的上箱体(7)、下箱体(8)、主轴(9)组成,上述上、下叶轮组(5、6)分设在上箱体的上、下粉箱中,并通过主轴(9)与叶轮给粉箱(10)连成一体,主轴(9)一端设有刮板(4),该刮板另一端与上叶轮组(5)连接,主轴另一端与减速器(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叶轮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叶轮(10)呈梅花盘状,该梅花盘各花瓣顶部设有可绕轴旋转的小叶轮(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叶轮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叶轮(10)由上梅花盘和带轴肩的下梅花盘构成,上、下梅花盘之间形成有容置小叶轮(11)的凹槽,凹槽两侧设有供小叶轮(11)连接的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叶轮(11)呈风车轮状,小叶轮(11)两侧设有与凹槽轴孔连接的凸轴,所述小叶轮(11)通过其凸轴与主叶轮(10)轴孔的配合可使小叶轮绕其凸轴旋转地装置在主叶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轴(9)与下箱体(8)之间装有一自润滑铜合金滑动轴承(12),主轴(9)与减速器(2)上设有圆锥滚子轴承(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粉机,其特征在于滑动轴承(12)上方设有两个内包骨架的唇形密封圈(1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轴(9)与刮板(4)采用方轴联接,刮板(4)与上叶轮(5)采用柱销式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1)与减速器(2)的联接采用梅花弹性联轴器,所述减速器(2)为蜗轮减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粉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1)采用具有变频控制功能、可任意调节叶轮的转速的变频式电机。
专利摘要一种变频式行星叶轮给粉机,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叶轮给粉箱,所述减速器一端与叶轮给粉箱连接,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叶轮给粉箱内设置有上、下叶轮组,且上、下叶轮组分别由主叶轮和沿主叶轮周边呈行星分布的若干小叶轮组成,后小叶轮分别通过轴套方式与主叶轮连成一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叶轮组的改进设计,克服了旧型机给粉时叶轮易卡堵而造成的电机过载烧损的不足,同时根据设定的给粉量,通过变频器自动调节电动机转速,确保了给粉量准确、均匀、连续,为给粉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文档编号F23K3/00GK2519136SQ0222548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9日
发明者张峰, 汪左左, 李超杰, 郭宾, 杨汉军, 孙慎超, 刘慧 , 苏志辉 申请人: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