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904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割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割嘴,涉及金属切割装置领域,包括外壳、内芯和下喷嘴,内芯和下喷嘴置于外壳内,所述内芯和下喷嘴相连,所述下喷嘴包括:下喷嘴底座,嘴芯,下喷嘴套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割嘴的嘴芯和下喷嘴底座通过双层塔式结构配合,提高了割嘴的密封型,下喷嘴上增设预热孔和内芯采用拉瓦尔喷管,使得割嘴喷出的火焰穿透力强,切割过程中割缝小、割面平,有效的提高了切割效率,节约了资源。
【专利说明】割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割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割枪割嘴。
【背景技术】
[0002]气割就是利用氧炔焰先把准备切割的钢铁件的切割处烧到红热程度,然后吹入高压纯氧气流,使被切割的部分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熔化成液体,并被气流冲掉,从而达到切割目的。
[0003]传统割枪割嘴的气路密封不理想,割嘴工作时不稳定,容易造成结构松动,出现漏气等现象,甚至造成割嘴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和切割中产生回火现象,特别是需要切割大厚度钢坯时,由于密封不理想,气流强度不够,温度不够,使得切割时存在切割不完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割嘴,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割嘴,包括外壳、内芯和下喷嘴,内芯和下喷嘴置于外壳内,所述内芯和下喷嘴相连,
[0006]所述下喷嘴包括:
[0007]下喷嘴底座,所述下喷嘴底座内设有主孔,所述主孔内设有第一斜台和第二斜台,所述第一斜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斜台下方,所述下喷嘴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一个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主孔相通;
[0008]嘴芯,所述嘴芯置于所述主孔内,所述嘴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斜台贴合,所述嘴芯的中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斜台贴合,所述凸台内设有沿所述嘴芯轴向的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侧孔相通,所述嘴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喷嘴底座,所述嘴芯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嘴芯轴向设置;
[0009]下喷嘴套筒,所述下喷嘴套筒套设于所述嘴芯的伸出所述下喷嘴底座的一端,且所述下喷嘴套筒与所述嘴芯和所述下喷嘴底座贴合,所述下喷嘴套筒设有沿所述嘴芯轴向预热孔,所述预热孔与所述气孔相通。
[0010]嘴芯和下喷嘴底座通过第一斜台和第二斜台配合贴合,提高了整个结构的气密性,下喷嘴套筒设有的预热孔能够提高所要切割钢板的温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芯包括:
[0012]内芯底座,所述内芯底座设有一个混气腔,所述内芯底座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均与所述混气腔相通;
[0013]接管,所述接管置于所述混气腔内的底部,所述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底部贴合,并且所述接管与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中的其中一个相通,
[0014]射气管,所述射气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混气腔内,所述射气管的外壁与所述混气腔贴合,所述射气管的内壁与所述接管的另一端贴合,所述射气管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混气腔相通,所述射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内芯底座,所述射气管为拉瓦尔喷管;
[0015]内芯套筒,所述内芯套筒套设在所述射气管和所述内芯底座上,并且所述内芯套筒与所述射气管和所述内芯底座贴合。
[0016]采用拉瓦尔喷管能够提高气体的流速,使切割能力进一步提高。
[0017]进一步地,所述嘴芯伸出所述下喷嘴底座的一端为呈椎体状。呈椎体状的设计能够使火焰更加集中,具有更好的切割效果。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气孔至少为四个,所述气孔环状排列。所述气孔四个同时成环状排列能够有效的提高通气的效率和气流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至少为四个,所述凹槽环状排列。所述凹槽至少为四个,所述凹槽环状排列能够让喷出的气流稳定。
[0020]进一步地,所述预热孔至少为四个。四个预热孔可以满足预热需求,进行足够的预热。
[0021]进一步地,所述接管与所述内芯底座贴合处为斜台。通过斜台使结合更加紧密,密封性能更好。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割嘴的嘴芯和下喷嘴底座通过双层塔式结构配合,提高了割嘴的密封型,下喷嘴上增设预热孔和内芯采用拉瓦尔喷管,使得割嘴喷出的火焰穿透力强,切割过程中割缝小、割面平,有效的提高了切割效率,节约了资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割嘴的剖视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割嘴的下喷嘴的剖视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割嘴的下喷嘴的下喷嘴底座的剖视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割嘴的剖视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割嘴的下喷嘴的剖视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割嘴的内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0]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割嘴,包括外壳8、内芯和下喷嘴,内芯和下喷嘴置于外壳8内,所述内芯和下喷嘴相连,
[0031]所述下喷嘴包括:
[0032]下喷嘴底座1,下喷嘴底座I内设有主孔12,主孔12内设有第一斜台13和第二斜台14,第一斜台13设置于第二斜台14下方,下喷嘴底座I的底部还设有一个侧孔15,侧孔15与主孔12相通;
[0033]嘴芯2,嘴芯2置于主孔12内,嘴芯2的一端与第一斜台13贴合,嘴芯2的中部设有凸台21,凸台21与第二斜台14贴合,凸台21内沿嘴芯2轴向的气孔22,气孔22与侧孔15相通,嘴芯2的另一端伸出下喷嘴底座1,嘴芯2的外侧设有凹槽23,凹槽23沿嘴芯2的轴向设置;
[0034]下喷嘴套筒3,下喷嘴套筒3套设于嘴芯2的伸出下喷嘴底座I的一端,下喷嘴套筒3与嘴芯2和下喷嘴底座I贴合,下喷嘴套筒3设有沿嘴芯2轴向的预热孔31,预热孔31与气孔22相通。
[0035]切割过程中,气体通道为两条,一条沿主孔12,另一条沿侧孔15到气孔22,最后通过凹槽23和预热孔31共同流出,由于套筒中的预热孔31和凹槽23组成双排结构,增加了出气量,对切割的钢板的预热效果更好同时气流更强力,切割的效果更佳,尤其是对厚钢板切割时效果更明显。同时嘴芯2为塔式双层结构,下喷嘴底座I内主孔12中设置的第一斜台13和第二斜台14与嘴芯2紧密贴合,较以往的贴合,采用斜面的配合,气体的密封性能更好,同时这种结构即使受热发生应变后结构的稳定性不会太大改变,嘴芯2和下喷嘴底座I的结合依然紧密,不会存在漏气或者不稳定的现象,有效杜绝了使用过程中出现回火现象。
[0036]如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割嘴,包括外壳8、内芯和下喷嘴,内芯和下喷嘴置于外壳8内,所述内芯和下喷嘴相连,
[0037]所述下喷嘴包括:
[0038]下喷嘴底座1,下喷嘴底座I内设有主孔12,主孔12内设有第一斜台13和第二斜台14,第一斜台13设置于第二斜台14下方,下喷嘴底座I的底部还设有一个侧孔15,侧孔15与主孔12相通;
[0039]嘴芯2,嘴芯2置于主孔12内,嘴芯2的一端与第一斜台13贴合,嘴芯2的中部设有凸台21,凸台21与第二斜台14贴合,凸台21内设有四个沿嘴芯2轴向的气孔22,气孔22环状排列,气孔22与侧孔15相通,嘴芯2的另一端伸出下喷嘴底座1,嘴芯2伸出下喷嘴底座I的一端呈椎体状,嘴芯2的外侧设有四个凹槽23 ;凹槽23沿嘴芯2的轴向设置,凹槽23环状排列。
[0040]下喷嘴套筒3,下喷嘴套筒3套设于嘴芯2伸出下喷嘴底座I的一端,与嘴芯2和下喷嘴底座I贴合,下喷嘴套筒3设有十个沿嘴芯2轴向的预热孔31,预热孔31环状排列,预热孔31与气孔22相通。
[0041]嘴芯2和下喷嘴底座I通过第一斜台13和第二斜台14配合贴合,提高了整个结构的气密性,下喷嘴套筒3设有的预热孔31能够提高所要切割钢板的温度。
[0042]所述内芯包括:
[0043]内芯底座4,内芯底座4设有一个混气腔42,内芯底座4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通孔41,两个第一通孔41均与混气腔42相通;
[0044]接管5,接管5置于混气腔42内的底部,接管5的一端与所述底部贴合,并且接管5与两个第一通孔41中的其中一个相通,接管5与内芯底座4贴合处为斜台。
[0045]射气管6,射气管6的一端置于混气腔42内,射气管6的外壁与混气腔42贴合,射气管6的内壁与接管5的另一端贴合,射气管6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通孔61,第二通孔61与混气腔42相通,射气管6的另一端伸出内芯底座4,射气管6为拉瓦尔喷管;
[0046]内芯套筒7,内芯套筒7套设在射气管6和内芯底座4上,并且内芯套筒7与射气管6和内芯底座4贴合。
[0047]拉瓦尔喷管由两个锥形管构成,其中一个为收缩管,另一个为扩张管。拉瓦尔喷管的前半部是由大变小向中间收缩至一个窄喉。窄喉之后又由小变大向外扩张至箭底。箭体中的气体受高压流入喷嘴的前半部,穿过窄喉后由后半部逸出。通过拉瓦尔喷管的射气管6能够有效提高气体的流速,使切割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所述接管5与所述内芯底座4贴合处为也采用斜台,使得内芯的气密性也进一步提高,而下喷嘴的嘴芯2伸出下喷嘴底座I的一端采用椎体设计,能够集中火焰束,让火焰的温度和集中度更高,减少了切割后割缝少,提高了切割质量。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割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芯和下喷嘴,内芯和下喷嘴置于外壳内,所述内芯和下喷嘴相连, 所述下喷嘴包括: 下喷嘴底座,所述下喷嘴底座内设有主孔,所述主孔内设有第一斜台和第二斜台,所述第一斜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斜台下方,所述下喷嘴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一个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主孔相通; 嘴芯,所述嘴芯置于所述主孔内,所述嘴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斜台贴合,所述嘴芯的中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斜台贴合,所述凸台内设有沿所述嘴芯轴向的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侧孔相通,所述嘴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喷嘴底座,所述嘴芯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嘴芯轴向设置; 下喷嘴套筒,所述下喷嘴套筒套设于所述嘴芯的伸出所述下喷嘴底座的一端,且所述下喷嘴套筒与所述嘴芯和所述下喷嘴底座贴合,所述下喷嘴套筒设有沿所述嘴芯轴向的预热孔,所述预热孔与所述气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割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包括: 内芯底座,所述内芯底座设有混气腔,所述内芯底座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均与所述混气腔相通; 接管,所述接管置于所述混气腔内的底部,所述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底部贴合,并且所述接管与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中的其中一个相通, 射气管,所述射气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混气腔内,所述射气管的外壁与所述混气腔贴合,所述射气管的内壁与所述接管的另一端贴合,所述射气管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混气腔相通,所述射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内芯底座,所述射气管为拉瓦尔喷管; 内芯套筒,所述内芯套筒套设在所述射气管和所述内芯底座上,并且所述内芯套筒与所述射气管和所述内芯底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嘴芯伸出所述下喷嘴底座的一端呈椎体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至少为四个,所述气孔环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至少为四个,所述凹槽环状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孔至少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与所述内芯底座贴合处为斜台。
【文档编号】F23D14/54GK203595131SQ201320821274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王秀成 申请人:王秀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