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299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所述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包括筒体、燃烧喷嘴和控制器,所述筒体底部为开口,所述筒体下部设有进气管道,所述燃烧喷嘴位于筒体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所述燃烧喷嘴上方设有点火电极,所述点火电极与所述筒体和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通过采用底部开口的筒体作为燃烧通道,控制器控制点火电极点火,生物气通过燃烧喷嘴喷射出来,能带动燃烧喷嘴下部的空气向上流动,实现生物气与空气的混合,随着生物气的燃烧,空气不断消耗并从筒体底部自然补充,无需额外配置风机供风,使结构变得简单并减少了运行电耗。
【专利说明】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炬,尤其涉及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化学能源的稀缺性及地理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能源紧缺问题十分严重。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本身的可再生性和更加清洁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生物气能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0003]在生物气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生物气火炬作为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设备,可燃烧富余的生物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可以作为系统设备故障或检修等状态时使用。目前,常用的生物气燃烧火炬主要以落地封闭式为主,其设计采用风机供氧,管道和火炬筒体在下方是封闭式的,那么在一定的封闭空间内,沼气与空气混合,可能存在爆燃、回火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目前生物气火炬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补风,可有效避免爆燃、回火等安全隐患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所述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包括筒体、燃烧喷嘴和控制器,所述筒体底部为开口,所述筒体下部设有进气管道,所述燃烧喷嘴位于筒体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所述燃烧喷嘴上方设有点火电极,所述点火电极与所述筒体和控制器相连。
[0007]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08]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电动调节阀位于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于所述筒体之间。
[0009]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0]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阻火器,所述阻火器位于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所述筒体之间。
[0011]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筒体上设有紫外探测器,所述紫外探测器与位于所述燃烧喷嘴的上方。
[0012]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紫外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通过采用底部开口的筒体作为燃烧通道,控制器控制点火电极点火,生物气通过燃烧喷嘴喷射出来,能带动燃烧喷嘴下部的空气向上流动,实现生物气与空气的混合,随着生物气的燃烧,空气不断消耗并从筒体底部自然补充,无需额外配置风机供风,使结构变得简单并减少了运行电耗;进一步的,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气压超过额定的标准时,如1500Pa,控制器打开电动调节阀,使生物气进入燃烧喷嘴进行喷射燃烧,同时控制器控制点火电极点火,直到紫外探测器探测到火焰时,控制器控制点火电极停止点火;更进一步的,进气管道上阻火器的设置,避免了回火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所述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包括筒体1、燃烧喷嘴4和控制器2,所述筒体I底部为开口,所述筒体I下部设有进气管道5,所述燃烧喷嘴4位于筒体I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道5相连,所述燃烧喷嘴4上方设有点火电极3,所述点火电极3与所述筒体I和控制器2相连,通过采用底部开口的筒体I作为燃烧通道,控制器2控制点火电极3点火,生物气通过燃烧喷嘴4喷射出来,能带动燃烧喷嘴4下部的空气向上流动,实现生物气与空气的混合,随着生物气的燃烧,空气不断消耗并从筒体I底部自然补充,无需额外配置风机供风,使结构变得简单并减少了运行电耗。
[0018]其中,所述进气管道5上设有气体压力检测装置51,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51与所述控制器2相连;所述进气管道5上设有电动调节阀52,所述电动调节阀52位于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51于所述筒体I之间;所述电动调节阀52与所述控制器2相连;所述进气管道5上设有阻火器53,所述阻火器53位于所述电动调节阀52与所述筒体I之间;所述筒体I上设有紫外探测器11,所述紫外探测器11与位于所述燃烧喷嘴4的上方。
[0019]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
[0020]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51检测进入进气管道5的生物气的压力,并将信息传给控制器2,当所述生物气的压力超过额定的数值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额定的数值为1500Pa,所述控制器2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52打开,使生物气通过进气管道5进入所述燃烧喷嘴4,通过燃烧喷嘴4进行喷射;与此同时,控制器2控制点火电极3进行点火,所述紫外探测器11探测火焰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2,当所述紫外探测器11探测到火焰信号时,控制器2收到信号,并控制点火电极3停止点火;生物气通过燃烧喷嘴4喷射出来,能带动燃烧喷嘴4下部的空气向上流动,实现生物气与空气的混合,随着喷射出来的生物气的不断燃烧,空气不断消耗并从筒体I底部自然补充;同时在进气管道5上设有阻火器53,避免了回火。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通过采用底部开口的筒体作为燃烧通道,控制器控制点火电极点火,生物气通过燃烧喷嘴喷射出来,能带动燃烧喷嘴下部的空气向上流动,实现生物气与空气的混合,随着生物气的燃烧,空气不断消耗并从筒体底部自然补充,无需额外配置风机供风,使结构变得简单并减少了运行电耗;进一步的,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气压超过额定的标准时,如1500Pa,控制器打开电动调节阀,使生物气进入燃烧喷嘴进行喷射燃烧,同时控制器控制点火电极点火,直到紫外探测器探测到火焰时,控制器控制点火电极停止点火;更进一步的,进气管道上阻火器的设置,避免了回火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安全性。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包括筒体、燃烧喷嘴和控制器,所述筒体底部为开口,所述筒体下部设有进气管道,所述燃烧喷嘴位于筒体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所述燃烧喷嘴上方设有点火电极,所述点火电极与所述筒体和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电动调节阀位于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于所述筒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阻火器,所述阻火器位于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所述筒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紫外探测器,所述紫外探测器与位于所述燃烧喷嘴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补风生物气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文档编号】F23N5/00GK203744271SQ201420021794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陈军, 黄冬健 申请人:上海治然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