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421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新式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式冷凝器,包括一号冷却腔室(1)、二号冷却腔室(2)、三号冷凝腔室(3)和四号冷却水腔室(4),壳体内经网隔板分为上腔和下腔,上腔纵向间隔为一号冷却腔室(1)、二号冷却腔室(2)、三号冷凝腔室(3),一号冷却腔室(1)、二号冷却腔室(2)的顶部设冷却水喷淋口(8),一号冷却腔室(1)中竖直安装两排冷却管(5),二号冷却腔室(2)水平安装四排冷却管,一号冷却腔室(1)设蒸汽进口(6),三号冷凝腔室(3)设蒸汽出口(7),下腔为四号冷却水腔室(4),四号冷却水腔室(4)上设排水口(9)。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蒸汽温度,避免了冷却水的大量汽化,降低了真空泵的负荷,较少了抽真空的时间。
【专利说明】新式冷凝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新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EPS设备中,冷凝气采用冷却水直接喷淋蒸汽,导致冷却水大量汽化成水蒸汽,使真空泵的抽真空时间较长,真空泵的负荷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冷凝器,把冷却水和被冷却的蒸汽隔开,缩短抽真空的时间,降低真空泵的负荷。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冷凝器包括一号冷却腔室、二号冷却腔室、三号冷凝腔室和四号冷却水腔室,在壳体内经网隔板分为上腔和下腔,上腔纵向间隔为一号冷却腔室、二号冷却腔室、三号冷凝腔室,一号冷却腔室、二号冷却腔室的顶部设冷却水喷淋口,一号冷却腔室中竖直安装两排冷却管,二号冷却腔室水平安装四排冷却管,一号冷却腔室设蒸汽进口,三号冷凝腔室设蒸汽出口。
[0005]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蒸汽温度,避免了冷却水的大量汽化,降低了真空泵的负荷,较少了抽真空的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0]图中:1 一号冷却腔室,2 二号冷却腔室,3三号冷凝腔室,4四号冷却水腔室,5冷却管,6蒸汽进口,7蒸汽出口,8冷却水喷淋口,9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4所示,该冷凝器包括一号冷却腔室1、二号冷却腔室2、三号冷凝腔室3和四号冷却水腔室4,在壳体内经网隔板分为上腔和下腔,上腔纵向间隔为一号冷却腔室1、二号冷却腔室2、三号冷凝腔室3,一号冷却腔室1、二号冷却腔室2的顶部设冷却水喷淋口8,一号冷却腔室I中竖直安装两排冷却管5,二号冷却腔室2水平安装四排冷却管,一号冷却腔室I设蒸汽进口 6,三号冷凝腔室3设蒸汽出口 7,下腔为四号冷却水腔室4,四号冷却水腔室4上设排水口 9。
[0012]从冷却水喷淋口 8通冷却水入一号冷却腔室I和二号冷却腔室2,蒸汽从蒸汽进口6被吸入后,经过一号冷却腔室I的冷却管进行一次冷却,再进入二号冷却腔室2的冷却管进行二次冷却,最后蒸汽进入三号冷凝腔室3进行最后一次冷凝,此时蒸汽温度已经较低,由蒸汽出口 7抽出;而冷却水喷淋口 8的冷却水被存储在四号冷却水腔室内,工作结束时,从排水口 9排出。
【权利要求】
1.新式冷凝器,其特征是:该冷凝器包括一号冷却腔室(I)、二号冷却腔室(2)、三号冷凝腔室(3)和四号冷却水腔室(4),在壳体内经网隔板分为上腔和下腔,上腔纵向间隔为一号冷却腔室(I)、二号冷却腔室(2)、三号冷凝腔室(3),一号冷却腔室(I)、二号冷却腔室(2)的顶部设冷却水喷淋口(8),一号冷却腔室(I)中竖直安装两排冷却管(5),二号冷却腔室(2)水平安装四排冷却管,一号冷却腔室(I)设蒸汽进口(6),三号冷凝腔室(3)设蒸汽出口( 7 ),下腔为四号冷却水腔室(4 ),四号冷却水腔室(4 )上设排水口( 9 )。
【文档编号】F28B1/02GK203857829SQ20142016880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郁震宇 申请人:郁震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