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煤的循环流化床给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61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防堵煤的循环流化床给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广泛的燃料适应性、高效的热效率和较少的污染物排放等优点,适用于我国近年来对污染物排放要求越发严格的国情,因而得到大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给煤装置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煤斗中的煤送入炉膛中燃烧,保证燃料的充分供给和锅炉的热负荷,对锅炉的热效率有重要影响。

但是给煤装置的堵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特别是在给煤的湿度和粘度稍大的情况下,给煤装置的堵煤情况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增加了锅炉的运行成本,降低了锅炉的经济效益,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发展以及锅炉燃料煤质的恶化,锅炉堵煤问题急需解决。

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装置通常采用直立或倾斜的传统圆形落煤管结构,该结构落煤管往往因为“弧形”底部煤层厚度较大,减少了煤层与落煤管的接触面积,加剧了煤与落煤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大了锅炉堵煤概率。中国实用型专利201120387996.8报道了一种新型的方形多级阶梯式送风防堵煤落煤管,该落煤管截面为方形,落煤管底面从上到下呈阶梯状阶层,阶层与阶层之间设置有送风夹套,送风夹套与送煤风管连通,送风夹套内设置有连通落煤管的喷嘴。方形落煤管增大了煤与落煤管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煤受到的落煤管摩擦力,降低了堵煤概率,但是该实用型专利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并能有效解决堵煤问题,运行安全可靠。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防堵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倾斜布置的落煤管,所述落煤管顶部连接竖直接管,所述落煤管与所述竖直接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送煤风管,所述落煤管底部连接倾斜布置的导向板,所述落煤管与所述导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播煤风管,所述落煤管、竖直接管和播煤风管均为矩形管,所述落煤管与水平面呈至少60°的角度倾斜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所述落煤管与所述竖直接管的连接处,所述落煤管下端面安装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内填充有耐磨浇注料;

所述送煤风管与所述落煤管倾斜一致布置;

所述播煤风管与所述导向板倾斜一致布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由于使用矩形结构的落煤管,一方面矩形的落煤管的平面接触面增加了煤与落煤管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煤受到的落煤管摩擦力,另一方面矩形落煤管的长扁形截面增加了落煤速度,两方面共同作用,大大降低了堵煤概率,结构简单了很多,加工成本也降低了,其次,落煤管与水平面呈至少60°的角度倾斜布置,增加了管内的落煤速度,有效遏制了堵煤情况的发生,最后,落煤管上部布置一道送煤风,落煤管底部进炉膛部位布置一道播煤风,在送煤风和播煤风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炉膛下部落煤口呈负压,有效防止给煤装置堵煤运行安全可靠;在落煤管下端面安装有耐磨块后,可以解决落煤管与竖直接管连接处由于落煤方向的突变,受到冲击大而磨损的问题,通过更换耐磨块,节省了给煤装置的替换成本,同时进一步使得炉膛安全稳定运行,送煤风管与落煤管倾斜一致布置,播煤风管与导向板倾斜一致布置后可以使得风向和落煤方向一致,进一步解决堵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磨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所示,一种防堵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其包括倾斜布置的落煤管2,落煤管2顶部连接竖直接管1,竖直接管1通过膨胀节6连接给煤机5,给煤机5上通过煤斗4进行进料,落煤管2与竖直接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送煤风管7,落煤管2底部连接倾斜布置的导向板9,落煤管2与导向板9的连接处设置有播煤风管3,落煤管2、竖直接管1和播煤风管3均为矩形管,落煤管2与水平面呈60°的角度倾斜布置。送煤风管7与落煤管2倾斜一致布置;播煤风管3与导向板9倾斜一致布置。

在落煤管2与竖直接管1的连接处,落煤管2下端面安装有耐磨块8,耐磨块8内填充有耐磨浇注料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