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孔及其应用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699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看火孔及其应用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看火孔及其应用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的统称,燃烧器大多包括启燃室、风箱本体,风箱本体与燃烧器相连。常在风箱本体上设置看火孔,以便看到燃烧器所产生的火焰燃烧状况。

目前,市面上的看火孔如图1所示,多设置为管状的孔身1,并在管状孔身1背离设备的一端设置铰接的孔盖2。

这种铰接式的孔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受到限位,若铰接位置在靠近地面处,则孔盖容易松脱;若铰接位置位于背离地面处,则打开孔盖后,在观测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对孔盖施力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看火孔,能够使孔盖在被施力后,即便不再受到外力,也能够保持受力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看火孔,包括与火焰连通的圆柱形孔身、设置于孔身背离火焰一端的孔盖,所述孔盖与孔身之间滑移连接,所述孔盖与孔身之间设有位于滑移连接处用于固定孔盖相对位置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扳动孔盖时,对孔盖施力,使其与孔身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移动至预期位置时,限位组件限定孔盖与孔身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孔盖不易窜动,保持此时的受力状态,且外力撤去后,仍不易改变此时的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孔身靠近孔盖的一端设有滑移槽,所述孔盖面向孔身的一面上设有嵌入滑移槽的滑移块,所述滑移槽设置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孔盖和孔身都为圆形,当孔盖滑移时,孔盖的运动路线为与滑移槽相仿的弧形。这种弧形的运动轨迹相较于直线型的运动轨迹,能够在推动孔盖时,不易使手部皮肤接触到孔身的口部,不易烫伤。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槽设置为竖直状的半圆形,所述滑移槽的两端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的形状为半圆形,孔盖运动时的路径也为半圆形,不易造成孔盖移开面积太小难以观察、或者孔盖移开面积过大复位过程复杂的情况。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槽的横截面设置为半圆形,所述滑移块嵌入滑移槽内的一端设置为球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块嵌入滑移槽内时,滑移块在滑移槽内相对运动时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小,不易造成卡滞的现象。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滑移槽的半圆形截面的直径,且滑移槽的槽深大于半圆形截面的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块在滑移槽内运动时,滑移槽的特殊形状将滑移块扣住,不易从滑移槽内脱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孔身靠近孔盖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设置为环形,其内径与孔身直径相等,所述滑移槽即设置于翻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用于增大孔身口部的面积,使得孔身处有充裕的空间用于设置滑移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槽的两端嵌设有位于槽内的磁铁部,所述滑移块嵌入滑移槽内的部分设置为磁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块运动至磁铁部时,滑移块被磁力限位;由于磁铁部在滑移槽的两端,即滑移块的运动路程的两个极限位置,故而在孔盖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不用施加外力也能够保持处于极限位置的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块球形一端的直径等于滑移槽半圆形横截面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在滑移槽内运动时,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不易发生晃动,使孔盖的位置不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孔盖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孔盖之间设有隔热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便于推动孔盖,隔热垫片用于降低高温燃烧或其他原因对手部皮肤造成的损伤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器,这种燃烧器能够便于通过看火孔观察火焰燃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燃烧器,带有如上述的看火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通过看火孔观察火焰燃烧状态时,无需始终对孔盖施力,只需将孔盖转动至其运动的极限位置,就能够长时间观察火焰;需要关闭孔盖时,转动孔盖至闭合状态。这种结构的看火孔不易发生孔盖窜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背景技术中看火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看火孔与风箱主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孔身上滑移槽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孔盖上滑移块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图3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滑移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孔身;2、孔盖;3、限位组件;31、滑移块;32、翻边;4、磁铁部;5、隔热垫片;6、锅炉;7、风箱主体;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看火孔,如图2所示,设置于风箱主体7上,风箱主体7与锅炉6相连通。

如图2和3所示,看火孔包括固设于风箱主体7上的圆柱形孔身1,在孔身1背离风箱主体7的一端设有孔盖2。

如图3和4所示,孔盖2与孔身1之间滑移连接,滑移结构包括设置于孔盖2面向孔身1一侧的滑移块31、位于孔身1面向孔盖2处的口部的滑移槽33。在孔盖2背离孔身1一侧还设有便于移动孔盖2的把手8,把手8与孔盖2之间隔有一层隔热垫片5。

如图3和5所示,为了便于在孔身1处设置滑移槽33,孔身1背离风箱主体7的一端设有翻边32,翻边32为环状,翻边32的内径与孔身1的外径相等,两者之间焊接相连。且翻边32所在平面垂直于孔身1的中心轴线。滑移槽33位于翻边32面向孔盖2的一面,滑移块31嵌设于滑移槽33内。

如图4和5所示,滑移块31自孔盖2引出后,其背离孔盖2的一端设置为球形;滑移槽3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滑移块31的球形部分嵌入滑移槽33内。为了使滑移块31不易从滑移槽33内脱出,滑移槽33的槽深大于滑移槽33的圆弧形截面的半径、小于圆弧形截面的直径;槽口的宽度小于圆弧形截面的直径。

滑移槽33位于翻边32的一侧,滑移槽33的两端在同一竖直线上,在滑移槽33内还设有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位于滑移槽33的两端的磁铁部4,磁铁部4嵌入滑移槽33的内壁,使得滑移槽33内壁仍然光滑,不影响滑块的运动。滑移块31的球形部分采用磁铁件制成,以便在滑移至磁铁部4的位置时,能够通过磁力将滑移块31限位。

需要打开孔盖2时,推动把手8,此时滑移块31受力,从滑移槽33内的一处磁铁部4处离开,向另一处磁铁部4运动,及至滑移块31运动至另一处磁铁部4后,受到磁力限位,不易滑动或松脱,以便观测火焰燃烧情况。

实施例2:一种燃烧器,带有上述的看火孔。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