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薄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9483发布日期:2018-09-18 17:4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锅炉的燃烧技术一直都在不断优化,传统的锅炉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存在燃烧效率低和燃烧不彻底等问题,且具有较多的含硫杂质,此装置解决了此问题,有效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薄燃烧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装置的一种稀薄燃烧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内设置有碾碎腔,所述碾碎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内的传动腔,所述碾碎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锅炉内的脱硫腔,所述脱硫腔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位于所述锅炉内的燃烧腔,所述脱硫腔的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锅炉内的烘干腔,所述燃烧腔的下侧连通设置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传输腔,所述传动腔的下端壁内固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固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的后方设置有位于所传动腔内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下方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腔下端壁固定的压缩块,所述压缩块内设置有弹簧腔,弹簧腔内滑动的设置有推顶块,所述推顶块与弹簧腔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弹簧,所述推顶块与所述张紧轮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皮带轮和张紧轮动力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的上端面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的穿过所述传动腔的上端壁并伸入到所述碾碎腔内与所述碾碎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设有滚筒,所述碾碎腔与脱硫腔之间左右对称连通设置有导料管,所述烘干腔的下端壁内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的穿过所述烘干腔的上端壁并伸入到所述脱硫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端面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推动块,所述脱硫腔的下端面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向下伸入到所述烘干腔内,所述脱硫腔的左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左延伸出外部空间的脱硫管,所述脱硫管内连通设置有脱硫阀,所述烘干腔的下端壁内左右对称设置固设有输出电机,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固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内的齿轮A,远离所述电机的所述齿轮A一侧啮合设置有齿轮B,所述齿轮B内固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烘干腔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并向上伸入到所述加热块内,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面固设有位于所述加热块内的风扇,所述烘干腔的左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左延伸出外部空间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连通设置有空气阀A,所述燃烧腔的上端壁内固设有位于所述锅炉内的稀薄燃烧器,所述稀薄燃烧器的左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上延伸出外部空间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连通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稀薄燃烧器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下伸入到所述燃烧腔内的连通棒,所述燃烧腔的右端壁固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燃烧腔的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右延伸出外部空间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连通设置有空气阀B,所述燃烧腔右端壁连通设置有向右延伸出外部空间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连通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燃烧腔下端壁左右对称连通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传输腔连通,所述传输腔内设置有传送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稀薄燃烧器控制燃气的通断,实现对燃烧反应的高效控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棒内设置有若干排气孔和催化物,对所述稀薄燃烧器内的燃气进行均匀排放。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块内设置有若干电阻丝,将空气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块的底壁设置有若干通气孔,将外界空气通入所述加热块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传动电机、电机和输出电机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脱硫阀、空气阀A、进气阀、空气阀B和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上述结构在初始状态时位于初始位置,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调整,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协调性。

当设备运行时,煤块由所述进料漏斗进入到所述碾碎腔内,所述传动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所述主动皮带轮开始转动,所述主动皮带轮带动所述从动皮带轮转动,所述从动皮带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滚筒转动对煤块进行碾压,碾压过的煤粉由所述导料管进入到所述脱硫腔内,打开所述脱硫阀,高压脱硫剂混合气体由所述脱硫管和脱硫阀进入到所述脱硫腔内,打开空气阀A,空气由所述第一导管和空气阀A进入到所述烘干腔内,所述输出电机开始工作,驱动所述齿轮A转动,所述齿轮A转动带动所述齿轮B和传动轴转动,使所述风扇转动产生风,电阻丝开始加热,对所述脱硫腔内的煤粉进行烘干,待烘干完成后,此时高压脱硫剂混合气体与空气将煤粉带入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电机开始工作,驱动所述推动块开始转动,对煤粉进行向右辅助输送,从而构成完整的煤的脱硫过程,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燃烧效果。

当需要进行燃烧时,打开所述进气阀、排气阀和空气阀B,燃气由所述进气管和进气阀进入到所述稀薄燃烧器内,然后由所述连通棒即进入所述燃烧腔,空气由所述第二导管和空气阀B进入到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点火装置进行点火操作,对所述燃烧腔内的煤粉进行充分燃烧,所述空气阀B打开,使所述燃烧腔内的高温空气由所述第二导管和空气阀B排出到外部空间的热能交换设备,使热量由空气传送到热能交换设备中,此时若停止设备运行,尾气由所述排气管和排气阀排出进行处理,燃烧后的废渣在所述电磁阀通电打开后,由所述连通管进入所述传输腔内,进而由所述传送带排出,从而对煤进行充分的燃烧,有效的提高了煤的燃烧率,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装置通过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洁净燃烧,且采用稀薄燃烧器协同工作,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稀薄燃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稀薄燃烧装置,包括锅炉100,所述锅炉100内设置有碾碎腔128,所述碾碎腔128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100内的传动腔124,所述碾碎腔128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锅炉100内的脱硫腔122,所述脱硫腔122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位于所述锅炉100内的燃烧腔108,所述脱硫腔122的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锅炉100内的烘干腔116,所述燃烧腔108的下侧连通设置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传输腔115,所述传动腔124的下端壁内固设有传动电机123,所述传动电机123的输出轴外表面固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124内的主动皮带轮129,所述主动皮带轮12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传动腔124内的从动皮带轮125,所述主动皮带轮129的后方设置有位于所传动腔124内的张紧轮141,所述张紧轮141下方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腔124下端壁固定的压缩块142,所述压缩块142内设置有弹簧腔,弹簧腔内滑动的设置有推顶块143,所述推顶块143与弹簧腔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弹簧,所述推顶块143与所述张紧轮141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129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皮带轮125和张紧轮141动力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125的上端面固设有转轴126,所述转轴126转动的穿过所述传动腔124的上端壁并伸入到所述碾碎腔128内与所述碾碎腔128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轴126的外表面固设有滚筒127,所述碾碎腔128与脱硫腔122之间左右对称连通设置有导料管145,所述烘干腔116的下端壁内固设有电机117,所述电机117的输出轴转动的穿过所述烘干腔116的上端壁并伸入到所述脱硫腔122内,所述电机117的输出轴上端面固设有连接块118,所述连接块118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推动块119,所述脱硫腔122的下端面设置有加热块134,所述加热块134向下伸入到所述烘干腔116内,所述脱硫腔122的左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左延伸出外部空间的脱硫管120,所述脱硫管120内连通设置有脱硫阀121,所述烘干腔116的下端壁内左右对称设置固设有输出电机131,所述输出电机131的输出轴外表面固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116内的齿轮A132,远离所述电机117的所述齿轮A132一侧啮合设置有齿轮B136,所述齿轮B136内固设有传动轴135,所述传动轴135与所述烘干腔116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并向上伸入到所述加热块134内,所述传动轴135的上端面固设有位于所述加热块134内的风扇133,所述烘干腔116的左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左延伸出外部空间的第一导管137,所述第一导管137内连通设置有空气阀A138,所述燃烧腔108的上端壁内固设有位于所述锅炉100内的稀薄燃烧器105,所述稀薄燃烧器105的左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上延伸出外部空间的进气管103,所述进气管103内连通设置有进气阀104,所述稀薄燃烧器105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下伸入到所述燃烧腔108内的连通棒109,所述燃烧腔108的右端壁固设有点火装置110,所述燃烧腔108的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向右延伸出外部空间的第二导管106,所述第二导管106内连通设置有空气阀B107,所述燃烧腔108右端壁连通设置有向右延伸出外部空间的排气管112,所述排气管112内连通设置有排气阀111,所述燃烧腔108下端壁左右对称连通设置有连通管113,所述连通管113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电磁阀180,所述电磁阀180与所述传输腔115连通,所述传输腔115内设置有传送带114。

有益地,其中,稀薄燃烧器控制燃气的通断,实现对燃烧反应的高效控制。

有益地,其中,所述连通棒109内设置有若干排气孔和催化物,对所述稀薄燃烧器105内的燃气进行均匀排放。

有益地,其中,所述加热块134内设置有若干电阻丝,将空气进行加热。

有益地,其中,所述加热块134的底壁设置有若干通气孔,将外界空气通入所述加热块134内。

本发明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传动电机123、电机117和输出电机131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脱硫阀121、空气阀A138、进气阀104、空气阀B107和排气阀111处于关闭状态。

当设备运行时,煤块由所述进料漏斗101进入到所述碾碎腔128内,所述传动电机123开始工作,带动所述主动皮带轮129开始转动,所述主动皮带轮129带动所述从动皮带轮125转动,所述从动皮带轮125带动所述转轴126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滚筒127转动对煤块进行碾压,碾压过的煤粉由所述导料管145进入到所述脱硫腔122内,打开所述脱硫阀121,高压脱硫剂混合气体由所述脱硫管120和脱硫阀121进入到所述脱硫腔122内,打开空气阀A138,空气由所述第一导管137和空气阀A138进入到所述烘干腔116内,所述输出电机131开始工作,驱动所述齿轮A132转动,所述齿轮A132转动带动所述齿轮B136和传动轴135转动,使所述风扇133转动产生风,电阻丝开始加热,对所述脱硫腔122内的煤粉进行烘干,待烘干完成后,此时高压脱硫剂混合气体与空气将煤粉带入所述燃烧腔108内,所述电机117开始工作,驱动所述推动块119开始转动,对煤粉进行向右辅助输送。

当需要进行燃烧时,打开所述进气阀104、排气阀111和空气阀B107,燃气由所述进气管103和进气阀104进入到所述稀薄燃烧器105内,然后由所述连通棒109即进入所述燃烧腔108,空气由所述第二导管106和空气阀B107进入到所述燃烧腔108内,所述点火装置110进行点火操作,对所述燃烧腔108内的煤粉进行充分燃烧,所述空气阀B107打开,使所述燃烧腔108内的高温空气由所述第二导管106和空气阀B107排出到外部空间的热能交换设备,使热量由空气传送到热能交换设备中,此时若停止设备运行,尾气由所述排气管112和排气阀111排出进行处理,燃烧后的废渣在所述电磁阀180通电打开后,由所述连通管113进入所述传输腔115内,进而由所述传送带114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传动电机、电机和输出电机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脱硫阀、空气阀A、进气阀、空气阀B和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上述结构在初始状态时位于初始位置,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调整,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协调性。

当设备运行时,煤块由所述进料漏斗进入到所述碾碎腔内,所述传动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所述主动皮带轮开始转动,所述主动皮带轮带动所述从动皮带轮转动,所述从动皮带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滚筒转动对煤块进行碾压,碾压过的煤粉由所述导料管进入到所述脱硫腔内,打开所述脱硫阀,高压脱硫剂混合气体由所述脱硫管和脱硫阀进入到所述脱硫腔内,打开空气阀A,空气由所述第一导管和空气阀A进入到所述烘干腔内,所述输出电机开始工作,驱动所述齿轮A转动,所述齿轮A转动带动所述齿轮B和传动轴转动,使所述风扇转动产生风,电阻丝开始加热,对所述脱硫腔内的煤粉进行烘干,待烘干完成后,此时高压脱硫剂混合气体与空气将煤粉带入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电机开始工作,驱动所述推动块开始转动,对煤粉进行向右辅助输送,从而构成完整的煤的脱硫过程,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燃烧效果。

当需要进行燃烧时,打开所述进气阀、排气阀和空气阀B,燃气由所述进气管和进气阀进入到所述稀薄燃烧器内,然后由所述连通棒即进入所述燃烧腔,空气由所述第二导管和空气阀B进入到所述燃烧腔内,所述点火装置进行点火操作,对所述燃烧腔内的煤粉进行充分燃烧,所述空气阀B打开,使所述燃烧腔内的高温空气由所述第二导管和空气阀B排出到外部空间的热能交换设备,使热量由空气传送到热能交换设备中,此时若停止设备运行,尾气由所述排气管和排气阀排出进行处理,燃烧后的废渣在所述电磁阀通电打开后,由所述连通管进入所述传输腔内,进而由所述传送带排出,从而对煤进行充分的燃烧,有效的提高了煤的燃烧率,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装置通过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洁净燃烧,且采用稀薄燃烧器协同工作,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