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嘴及含其的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087发布日期:2019-08-31 02:2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嘴及含其的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烧嘴及含其的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烧嘴是一种将燃气和空气送入炉膛或燃烧室中,使燃气和空气混合并稳定燃烧的燃烧设备,含烧嘴的蓄热式燃烧系统一般包括烧嘴,两个对称分布在烧嘴两侧的蓄热装置及一套换向阀门系统和相配套的控制系统,由于蓄热装置一般都是烟气回收设备,在蓄热装置附近气流波动较大,这样会对从烧嘴出口处的燃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流向造成影响,使燃烧混合气体很难按照设定的方向进行燃烧,这样就会使燃烧火焰不利于充分填充整个燃烧炉,最终导致燃烧不均匀的现象出现,不利于提升燃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烧嘴及含其的燃烧系统,它可以保证从烧嘴中出来的燃烧混合器沿直线射出,不易受到外界气流的影响,使燃烧炉内的燃烧均匀性较高,并利于提高燃烧过程的可控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烧嘴,包括同轴设置的助燃风管和燃气管,所述助燃风管位于燃气管的外侧,所述助燃风管和燃气管的一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进气口,所述进风口和进气口末端均设有安装接口,所述燃气管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压缩空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空气管在出口端通过支撑架与燃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利于提高压缩空气管在出口端处的位置稳定性,进而利于保证压缩空气喷出的方向不易发生改变,压缩空气管的另一端直接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十”字型支架和位于“十”字型支架中部的套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从套管中穿出,保证压缩空气管在出口端的位置稳定性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管的出口端位于燃气管的出口端内侧,所述燃气管的出口端位于助燃风管的出口端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助燃风管和燃气管在出口端内侧分别形成风道直径变小、气道直径也变小的喷气结构,利于保证喷出的混合气的动能较大,进而利于使混合气的运动方向不易受到外界气流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管的进口端位于燃气管的出口端外侧,所述燃气管的进口端位于助燃风管的出口端外侧,方便依次进气,即先通入压缩空气,再通入燃气,最后再通入普通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管的外径不大于1/3燃气管的内径,保证压缩空气管的存在不会对燃气管的排量造成太大的影响,也利于压缩空气管较好的发挥其推力作用。

一种燃烧系统,包括上述的烧嘴,还包括燃烧炉、与燃烧炉连通的两个蓄热装置、安装在蓄热装置之间的换向系统和用于控制换向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烧嘴安装在两个蓄热装置之间的燃烧炉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嘴距离两个蓄热装置与燃烧炉的连接处的距离相等,利于燃烧温度到达蓄热装置与燃烧炉的连接处的时间相等,也利于进一步降低蓄热装置对烧嘴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烧嘴能发挥其较好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垂直燃烧炉的炉壁安装,保证燃烧火焰垂直于燃烧炉的炉壁燃烧,利于提高燃烧炉的温度均匀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烧嘴通过在燃烧管内部设置同轴的压缩空气管,通过里层的压缩空气和最外层助燃风管中的普通空气将燃气包裹起来,并且利用压缩空气喷出时的推力使燃气沿直线喷出,并且混合气喷出时的动能较大,不易出现受到外界气流的影响,保证燃气的喷出方向可控性较高,利于燃烧炉内的燃烧均匀性较高;

2、本实用新型的烧嘴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成本较低,并且使用、安装、维修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系统由于使用了含有空气压缩管的烧嘴,可保证烧嘴使用时燃烧火焰不易受到从蓄热装置中出来的气流的影响,使火焰垂直燃烧炉的炉壁进行燃烧,利于提高燃烧炉内的温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烧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助燃风管;11、进风口;2、燃气管;21、进气口;3、安装接口;4、压缩空气管;5、支撑架;51、“十”字型支架;52、套管;6、烧嘴;7、燃烧炉;8、蓄热装置;9、换向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烧嘴,包括同轴设置的助燃风管1和燃气管2,助燃风管1位于燃气管2的外侧,助燃风管1和燃气管2的一端分别设有进风口11和进气口21,进风口11和进气口21末端均设有安装接口3,燃气管2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压缩空气管4。

本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管4在出口端通过支撑架5与燃气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压缩空气管4的另一端直接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包括“十”字型支架51和位于“十”字型支架51中部的套管52,压缩空气管4从套管52中穿出。

本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管4的出口端位于燃气管2的出口端内侧,燃气管2的出口端位于助燃风管1的出口端内侧。

本实施例中,助燃风管1和燃气管2在出口端内侧分别形成风道直径变小、气道直径也变小的喷气结构。

本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管4的进口端位于燃气管2的出口端外侧,燃气管2的进口端位于助燃风管1的出口端外侧。

本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管4的外径不大于1/3燃气管2的内径。

如图3所示,一种燃烧系统,包括上述的烧嘴6,还包括燃烧炉7、与燃烧炉7连通的两个蓄热装置8、安装在蓄热装置8之间的换向系统9和用于控制换向系统9的控制系统,烧嘴6安装在两个蓄热装置8之间的燃烧炉7上。

本实施例中,烧嘴6距离两个蓄热装置8与燃烧炉7的连接处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例中,烧嘴6垂直燃烧炉7的炉壁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