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拌合机用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786发布日期:2019-08-03 16:36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沥青拌合机用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沥青拌合机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国外的油品为标准的重油,在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辐射热,而国内的重油大部分为煤焦油、橡胶油等非石油提炼的标准重油,对于能够燃烧中有的燃烧器,不能按照国外的技术参数调试此燃烧器,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升级。对于煤焦油,其热值高,产生的辐射热强,而燃烧器的燃烧室短,大量的辐射热很容易把燃烧室附近的档火板、火焰探测器、火圈、火焰锥环烤坏,频繁的更换燃烧器零部件,也造成燃烧器故障频发。标准的燃烧室与滚筒下料口距离近,也经常烧坏滚筒下料口,经常需要修护下料口,所以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燃烧器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拌合机用燃烧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的燃烧室过短,燃料的热值过高时燃烧室附近的零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拌合机用燃烧器,包括燃烧室、燃料输送装置、助燃气输送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燃烧室呈筒状、末端连接有加长筒,所述加长筒的末端呈喇叭状。

本申请中的燃烧器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若没有说明则燃烧室、燃料输送装置、助燃气输送装置和点火装置与现有技术中所用的相同。本申请的重点在于在燃烧室的末端增加了加长筒,以延长燃烧室的长度,以燃烧器外部热量,降低热量损失;加长筒的末端呈喇叭状,有利于热量充分的扩散到滚筒中,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和加长筒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若是在现有的燃烧室上进行改造,则可以可拆卸的连接有加长筒,若是直接生产,则可以自由选择燃烧室和连接筒的连接方式,一般来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更具有普适性,但是使用时可能不太方便,容易损坏,一体式的适应性相对较差,但是使用相对方便。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长筒和燃烧室的侧壁均包括内外两层、两层中间为助燃气输送腔,所述助燃气输送腔靠近加长筒末端处设置有助燃气入口、远离加长筒末端的一端与燃烧室内部连通。

加长筒和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助燃气输送腔,助燃气在经过助燃气输送腔时,可以吸收助燃气输送腔壁上的热量,使得自身的温度升高,起到预热的效果,温热的助燃气与燃料混合后更容易燃烧,燃烧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助燃气吸收助燃气输送腔壁上的热量,也可以降低燃烧室和加长筒的温度,减少热辐射,降低热量损失,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附近零部件因受到热辐射而发生变形损坏的概率。

作为优选的,助燃气输送腔通过导气筒与燃烧室内部连通,所述燃料输送装置包括燃料雾化器,所述燃料雾化器出口位于导气筒内。

燃料经过雾化后由助燃气带动离开导气筒进入燃烧室。

作为优选的,所述点火装置位于导气筒的出口端。经过导气筒,燃料和助燃气进行了初步的混合,点火装置对燃料和助燃气的混合料进行点火。

作为优选的,所述助燃气入口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助燃气入口沿周向均匀的分布在助燃气输送腔上,且每个助燃气入口处均设置有引风机。

助燃气入口均匀分散,均匀的吸收燃烧室和加长筒侧壁上的热量,均匀的降低燃烧室和加长筒向外的热辐射,防止热量分布不均匀、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的情况。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气筒的入口处围绕导气筒设置有两个以上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气筒相切设置,使得助燃气沿切向进入导气管,在导气管内螺旋向前,与雾化器喷出的燃料能够均匀充分的混合,然后有点火装置进行点火,燃烧效率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为了解决烧煤焦油时的辐射热强的危害,减少燃烧器故障,加长燃烧室,让火焰伸入至滚筒更深处,减少了辐射热对燃烧器零部件及滚筒下料口的过度烘烤。通过现场测试,未加长燃烧室时,档火板等燃烧器零部件的温度达到了250℃以上,而改造后的同样位置测试时温度只有90℃左右,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保证了产生的大量辐射热更多的被石料吸收,而不是烘烤设备或外溢出设备,充分的热量吸收减少了燃料的油耗。

设置助燃气输送腔,一方面减少热量损失,另一方面为助燃气预热,提高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和加长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沥青拌合机用燃烧器,如图1所示,包括燃烧室1、燃料输送装置、助燃气输送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燃烧室1呈筒状、末端连接有加长筒2,所述加长筒2的末端呈喇叭状。

本申请中的燃烧器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若没有说明则燃烧室1、燃料输送装置、助燃气输送装置和点火装置与现有技术中所用的相同。本申请的重点在于在燃烧室1的末端增加了加长筒2,以延长燃烧室1的长度,以燃烧器外部热量,降低热量损失;加长筒2的末端呈喇叭状,有利于热量充分的扩散到滚筒中,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燃烧室1和加长筒2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若是在现有的燃烧室1上进行改造,则可以可拆卸的连接有加长筒2,若是直接生产,则可以自由选择燃烧室1和连接筒的连接方式,一般来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更具有普适性,但是使用时可能不太方便,容易损坏,一体式的适应性相对较差,但是使用相对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图2所示,所述加长筒2和燃烧室1的侧壁均包括内外两层、两层中间为助燃气输送腔3,所述助燃气输送腔3靠近加长筒2末端处设置有助燃气入口31、远离加长筒2末端的一端与燃烧室1内部连通。

加长筒2和燃烧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助燃气输送腔3,助燃气在经过助燃气输送腔3时,可以吸收助燃气输送腔3壁上的热量,使得自身的温度升高,起到预热的效果,温热的助燃气与燃料混合后更容易燃烧,燃烧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助燃气吸收助燃气输送腔3壁上的热量,也可以降低燃烧室1和加长筒2的温度,减少热辐射,降低热量损失,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附近零部件因受到热辐射而发生变形损坏的概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助燃气输送腔3通过导气筒4与燃烧室1内部连通,所述燃料输送装置包括燃料雾化器5,所述燃料雾化器5出口位于导气筒4内。

燃料经过雾化后由助燃气带动离开导气筒4进入燃烧室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点火装置位于导气筒4的出口端。经过导气筒4,燃料和助燃气进行了初步的混合,点火装置对燃料和助燃气的混合料进行点火。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助燃气入口31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助燃气入口31沿周向均匀的分布在助燃气输送腔3上,且每个助燃气入口31处均设置有引风机。

助燃气入口31均匀分散,均匀的吸收燃烧室1和加长筒2侧壁上的热量,均匀的降低燃烧室1和加长筒2向外的热辐射,防止热量分布不均匀、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的情况。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导气筒4的入口处围绕导气筒4设置有两个以上进气通道41,所述进气通道41与气筒相切设置,使得助燃气沿切向进入导气管,在导气管内螺旋向前,与雾化器5喷出的燃料能够均匀充分的混合,然后有点火装置进行点火,燃烧效率高。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