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4942发布日期:2019-12-31 19:2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燃气热水器领域,目前各大燃气热水器厂家只是减少co的排放,对于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的燃烧器技术中,多数为普通大气式燃烧器,nox气体(氮氧化物)排放量高,不利于低氮环保排放要求。目前行业中有采用浓淡燃烧技术的燃烧器来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但是,传统的燃烧器具有双引射通道,结构相对复杂,给制造工艺、电路程序控制、产品性能稳定性等带来诸多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其能有效地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结构相对简单。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能有效地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结构相对简单。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包括:内壳,所述内壳上设有引射通道段、混合通道段、浓火焰分流口、淡火焰分流通道、淡火焰预混通道、淡火焰预混腔体以及淡火焰出火口,所述混合通道段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引射通道段,所述浓火焰分流口形成于所述混合通道段另一端的壁上,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混合通道段相连通,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的进气端处,且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的出气端的外壁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的进气端的内壁之间设有补给空气间隙,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相连通,所述淡火焰出火口形成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的顶部端面上;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有向外凸出的两个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且所述外壳的顶部端面设有浓火焰出火口,所述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的内壁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的外壁、所述混合通道的端部的外壁围合形成浓火焰预混腔室,所述浓火焰预混腔室通过所述浓火焰分流口与所述混合通道段相连通,所述浓火焰预混腔室还与所述浓火焰出火口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具体工作时,可以在引射通道段的进气口对应设置燃气喷嘴,燃气喷嘴将燃气以一定的压力射入引射通道段,同时将引射通道段的进气端的外部环境的空气卷入并在混合通道段内充分混合形成一次预混燃气;一次预混燃气的一部分通过浓火焰分流口直接进入到浓火焰预混腔室,并在浓火焰预混腔室进一步充分混合,后由浓火焰出火口外排并进行燃烧形成若干浓火焰;一次预混燃气的另一部分则通过淡火焰分流通道送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中,在风机的鼓风或抽风、一次预混燃气引射的共同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补给空气间隙进入淡火焰预混通道中,补给空气与一次预混燃气在淡火焰预混通道中进一步充分混合,接着进入到淡火焰预混腔体中再一次混合,最后由淡火焰出火口喷出并进行燃烧形成若干淡火焰。

也就是,引射通道(包括引射通道段、混合通道段)同时为浓火焰预混腔室和淡火焰预混腔体提供空燃混合气,补给空气间隙为淡火焰预混腔体额外提供补给空气,由于淡火焰预混腔体比浓火焰预混腔室多混有空气,淡火焰预混腔体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大于浓火焰预混腔室内混合气的空燃比,由此相应在淡火焰出火口形成淡火焰燃烧,而在浓火焰出火口形成浓火焰燃烧;

淡火焰在过多空气下燃烧,淡火焰被过多的空气包裹而降低温度,浓火焰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着不完全燃烧从而降低了浓火焰温度,整个火焰呈现“浓-淡-浓”的结构,由此整体降低火焰温度,进而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浓火焰预混腔室和淡火焰预混腔体能够使得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使得燃料燃烧更充分,同时,浓火焰位于淡火焰两侧,淡火焰中多余的空气与浓火焰中未充分燃烧的燃料进一步燃烧,从而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减少co排放的同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如此,能有效实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由于只采用一个引射通道段,在具体使用中也只需要采用一个燃气喷嘴,相对采用多个引射通道以及相应的多个燃气喷嘴,可靠性高;由于主要采用内壳和外壳两个部件并且以内嵌的配合方式构建,部件相对较少,结构相对简单,进而简化生产工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补给间隙包括均匀排布在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的出气端周围的至少两部分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补给间隙为连续而且环绕所述淡火焰分流部的出气端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设有向外凸出的两个空气补给通道压型,两个空气补给通道压型围合形成空气补给通道体,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的出气口与所述补给空气间隙相连通,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的进气口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如此,一方面能实现一定量的补给空气通过空气补给通道体的进气端补充进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内,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淡火焰分流通道中的一次预混燃气进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的进气端的过程中向外泄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围拢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的出气口的壁贴合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的进气端的壁,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的出气口留有通气间隙地环绕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的出气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与两个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均分别设置于所述混合通道段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设有两个出气口,两个出气口与两个所述空气补给间隙对应相连通;

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围拢混合通道段、淡火焰分流通道,并设有三个依次设置的进气口,位于侧部的两个进气口位于所述混合通道段的两侧,位于中部的进气口留有通气间隙地环绕所述混合通道段;或,

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围拢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并设有两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位于所述混合通道段的两侧;或,

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围拢所述混合通道段和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并设有一个进气口,该进气口留有通气间隙地环绕所述混合通道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顶部侧面上沿着所述浓火焰出火口依次间隔地设置有朝向内壳凸出的若干个第一凸包;所述外壳的侧面的中部部位上还设有朝向所述内壳凸出的第二凸包,所述混合通道段的封闭端位于所述内壳的中部部位;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的内壁设有第三凸包,所述第三凸包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的出气端对应设置;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的顶部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第四凸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淡火焰出火口的火孔板,所述火孔板上设置有淡火焰出火孔;所述火孔板与所述内壳为一体化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内的内芯体,所述内芯体设有若干个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的底部端面设有进气口,所述气体流道的顶部端面设有位于所述淡火焰出火口处的出气口。如此,淡火焰预混腔体内的空燃混合气分别经内芯体的若干个气体流道向外输出,对混合气体进行分流,有利于混合更均匀,有利于稳定混合气体的流速,使得淡火焰燃烧效果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分别位于内壳的两个侧面的两个第一分体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体板的若干个连接板,若干个所述连接板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浓火焰出火口,所述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形成于所述第一分体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的进气端同中心轴设置或偏心设置。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以上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本发明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包括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相同,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在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图;

图5为图2在b-b处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中的第二分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中的两个第二分体板叠合形成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中的第一分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中的两个第一分体板叠合形成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内壳;11、引射通道段;12、混合通道段;13、浓火焰分流口;14、淡火焰分流通道;15、淡火焰预混通道;16、淡火焰预混腔体;161、第三凸包;162、第四凸包;17、淡火焰出火口;18、补给空气间隙;19、第二分体板;191、第五板体;192、第六板体;20、外壳;21、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22、浓火焰出火口;23、浓火焰预混腔室;24、空气补给通道体;241、空气补给通道压型;25、第一凸包;26、第二凸包;27、第一分体板;271、第一板体;272、第二板体;273、第三板体;274、第四板体;275、折弯板;28、连接板;30、火孔板;31、淡火焰出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包括内壳10与外壳20。所述内壳10上设有引射通道段11、混合通道段12、浓火焰分流口13、淡火焰分流通道14、淡火焰预混通道15、淡火焰预混腔体16以及淡火焰出火口17。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引射通道段11所述浓火焰分流口13形成于所述混合通道段12另一端的壁上,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进气端与所述混合通道段12相连通,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处,且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的外壁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的内壁之间设有补给空气间隙18。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出气端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16相连通,所述淡火焰出火口17形成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外壳20套设于所述内壳10的外侧,所述外壳20上设有向外凸出的两个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21,两个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21分别位于内壳10的两个侧面,且所述外壳20的顶部端面设有浓火焰出火口22,所述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21的内壁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外壁、所述混合通道的端部的外壁围合形成浓火焰预混腔室23,所述浓火焰预混腔室23通过所述浓火焰分流口13与所述混合通道段12相连通,所述浓火焰预混腔室23还与所述浓火焰出火口22相连通。

上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具体工作时,可以在引射通道段11的进气口对应设置燃气喷嘴,燃气喷嘴将燃气以一定的压力射入引射通道段11,同时将引射通道段11的进气端的外部环境的空气卷入并在混合通道段12内充分混合形成一次预混燃气;一次预混燃气的一部分通过浓火焰分流口13直接进入到浓火焰预混腔室23,并在浓火焰预混腔室23进一步充分混合,后由浓火焰出火口22外排并进行燃烧形成若干浓火焰;一次预混燃气的另一部分则通过淡火焰分流通道14送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15中,在风机的鼓风或抽风、一次预混燃气引射的共同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补给空气间隙18进入淡火焰预混通道15中,补给空气与一次预混燃气在淡火焰预混通道15中进一步充分混合,接着进入到淡火焰预混腔体16中再一次混合,最后由淡火焰出火口17喷出并进行燃烧形成若干淡火焰。

也就是,引射通道(包括引射通道段、混合通道段)同时为浓火焰预混腔室23和淡火焰预混腔体16提供空燃混合气,补给空气间隙18为淡火焰预混腔体16额外提供补给空气,由于淡火焰预混腔体16比浓火焰预混腔室23多混有空气,淡火焰预混腔体16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大于浓火焰预混腔室23内混合气的空燃比,由此相应在淡火焰出火口17形成淡火焰燃烧,而在浓火焰出火口22形成浓火焰燃烧。

淡火焰在过多空气下燃烧,淡火焰被过多的空气包裹而降低温度,浓火焰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着不完全燃烧从而降低了浓火焰温度,整个火焰呈现“浓-淡-浓”的结构,由此整体降低火焰温度,进而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浓火焰预混腔室23和淡火焰预混腔体16能够使得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使得燃料燃烧更充分,同时,浓火焰位于淡火焰两侧,淡火焰中多余的空气与浓火焰中未充分燃烧的燃料进一步燃烧,从而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减少co排放的同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如此,能有效实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由于只采用一个引射通道段11,在具体使用中也只需要采用一个燃气喷嘴,相对采用多个引射通道以及相应的多个燃气喷嘴,可靠性高;由于主要采用内壳10和外壳20两个部件并且以内嵌的配合方式构建,部件相对较少,结构相对简单,进而简化生产工艺。

所述空气补给间隙18应当理解包括: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的部分或全部外壁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的内壁之间留有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补给间隙18包括均匀排布在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周围的至少两部分间隙。该方案可以使得空气从不同角度地进入淡火焰预混通道15中,使得空气与一次预混燃气更充分接触与混合。

该至少两部分间隙的“部分间隙”之间可以是相互独立设置,该至少两部分间隙中的单个或多个“部分间隙”也可以对应是某一间隙中的某个区域或多个区域。

在空间上能在该空气补给间隙18中找出若干个均匀排布在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周围的区域,则可以认为该空气补给间隙18有包括均匀排布在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周围的若干个部分间隙。

如,请参阅图7,每个空气补给间隙18包括均匀排布在相应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周围的两相互独立的部分间隙。

又如,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的部分外壁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口的内壁贴合,使得空气补给间隙18围绕了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的5/6圆周,那么,可以认为该空气补给间隙18有包括均匀排布在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周围的两部分间隙,也可以认为该空气补给间隙18有包括均匀排布在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周围的三部分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补给间隙18为连续而且环绕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的环形间隙。这种方案更利于空气与一次预混燃气更充分接触与混合。另外,在该方案中,可以认为该空气补给间隙18有包括均匀排布在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周围的任意多个部分间隙。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图7及图9,所述外壳20还设有向外凸出的两个空气补给通道压型241,两个空气补给通道压型241围合形成空气补给通道体24。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的出气口与所述补给空气间隙18相连通,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的进气口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如此,一方面能实现一定量的补给空气通过空气补给通道体24的进气端补充进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15内;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淡火焰分流通道14中的一次预混燃气进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的过程中向外泄露。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图7及图9,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留有通气间隙地围拢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的出气口的壁贴合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的壁,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的出气口留有通气间隙地环绕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该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与所述空气补给间隙18相连通的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案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施,空间占用相对较少。

通常,淡火焰分流通道14、浓火焰分流口13沿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气流方向先后设置于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壁上,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流通大面积大于浓火焰分流口13的流通面积,以使得一次预混燃气更好地流向提供主火焰的淡火焰预混通道1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7及图9,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与两个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均分别设置于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两侧。如此,混合通道段12内的一次预混燃气经过两个淡火焰分流通道14分别流入到两个淡火焰预混通道15,并最终进入到淡火焰预混腔体16内,能有利于补给空气与一次预混燃气充分均匀混合。此外,淡火焰分流通道14与淡火焰预混通道15均为一个、三个或以上数量,也是可行的方案。

针对于具有两个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方案时,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7及图9,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设有两个出气口,两个出气口位于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两侧并与两个所述空气补给间隙18对应相连通。通常在设计上,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是留有通气间隙地围拢所述混合通道段12与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设置,利用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在所述混合通道段12与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外侧形成空气的流通空间,该设置方式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施,空间占用相对较少。

对于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的进气口设置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7及图9,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围拢所述混合通道段12,并且设有三个依次设置的进气口,位于侧部的两个进气口位于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两侧,位于中部的进气口留有通气间隙地环绕所述混合通道段1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可以设有两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位于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两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补给通道体24留有通气间隙地围拢所述混合通道段12,可以只设有一个进气口,该进气口留有通气间隙地环绕所述混合通道段1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9,所述外壳20的顶部侧面上沿着所述浓火焰出火口22依次间隔地设置有朝向内壳10凸出的若干个第一凸包25。所述第一凸包25与所述内壳10的外壁相抵触。如此,若干个第一凸包25能有效地将浓火焰出火口22分成若干个间隔的浓火焰出火孔,进而有效确保浓火焰形状与大小,保证浓火焰的燃烧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9,所述外壳20的侧面的中部部位上还设有朝向所述内壳10凸出的第二凸包26。所述第二凸包26与所述内壳10的外壁相抵触,所述混合通道段12的封闭端位于所述内壳10的中部部位。如此,混合通道段12内的预混燃气通过浓火焰分流口13流入到浓火焰预混腔室23后,在第二凸包26的导向分流作用下,预混燃气向第二凸包26的两侧分流,在流动过程中进一步混合均匀,并最终从浓火焰出火口22排出燃烧,也就是,第二凸包26能使得浓火焰出火口22处各个部位预混燃气的排出流速基本相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7,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内壁设有第三凸包161,所述第三凸包161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出气端对应设置。如此,淡火焰预混腔体16内的预混燃气流动过程中,在第三凸包161的导向作用下,预混燃气的流速发生变化,在流动过程中进一步混合均匀,并最终从淡火焰出火口17排出燃烧,也就是,第三凸包161能使得淡火焰出火口17处各个部位预混燃气的排出流速基本相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顶部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第四凸包162。如此,第四凸包162有利于使得淡火焰预混腔体16内的预混燃气混合更均匀。

可选地,第一凸包25、第二凸包26均通过在外壳20的壁上挤压形成,第三凸包161、第四凸包162均通过在内壳10的壁上挤压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淡火焰出火口17的火孔板30。所述火孔板30上设置有淡火焰出火孔31。所述火孔板30与所述内壳10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8及图9,所述外壳20包括分别位于内壳10的两个侧面的两个第一分体板27,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体板27的若干个连接板。若干个所述连接板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浓火焰出火口22,所述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21形成于所述第一分体板27上。如此,若干个连接板能有效地将浓火焰出火口22分成若干个间隔的浓火焰出火孔,进而有效确保浓火焰形状与大小,保证浓火焰的燃烧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连接板叠设于火孔板30上,对外壳20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个示例中,请参阅图4、图8及图9,第一分体板27分为至少两部分板体。举例而言,第一分体板27包括第一板体271、第二板体272、第三板体273及第四板体274。第一板体271用于形成浓火焰预混腔体压型21,两个第一分体板27的第二板体272之间相互叠置配合,第三板体273用于贴合于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外壁上,第四板体274用于形成空气补给通道压型241,第一板体271、第二板体272、第三板体273、第四板体274也可以是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8及图9,其中一个第一分体板27还包括折弯板275。折弯板275与第二板体272相连,折弯板275有利于实现叠置配合的两个第一板体271紧固配合连接在一起,同时结合稳固,能保证密封性。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分体板27的边缘压合抵触于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壁上,与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壁围合形成浓火焰预混腔室23;此外,第一分体板27的边缘也可以与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壁碰焊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6与图7,内壳10包括叠置配合的两个第二分体板19。第二分体板19上设有用于围合形成引射通道段11、混合通道段12、淡火焰分流通道14、淡火焰预混通道15及淡火焰预混腔体16的第一凹部,两个第二分体板19叠合在一起时,两个第二分体板19的第一凹部的内壁围合形成引射通道段11、混合通道段12、淡火焰分流通道14、淡火焰预混通道15及淡火焰预混腔体16。

具体而言,第一凹部可以是通过在板件上采用挤压的方式形成,最终得到上述第二分体板19。第一凹部也可以是采用若干个固定片进行碰焊形成,最终得到上述第二分体板19。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图6与图7,第二分体板19包括第五板体191与第六板体192。第二凹部形成于第五板体191上,第六板体192与第五板体191相连。两个第二分体板19的第六板体192之间叠置配合,如此有利于将两个第二分体板19叠合在一起形成内壳10,同时结合稳固,能保证密封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与所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同中心轴设置或偏心设置。如此,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补给空气通过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与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之间的补给空气间隙18进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15内;另一方面,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中的一次预混燃气能较好地流入到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中,避免向外泄露。

由于补给空气是从淡火焰分流通道14的出气端外排的一次预混气体的四周与预混气体进行再次混合,在空间上保证了一次预混气体与补给空气充分混合。此外,补给空气与一次预混气体的初始混合位置是位于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而淡火焰预混通道15的进气端设于淡火焰预混通道15上游,因此补给空气与预一次预混气体从淡火焰预混通道15入口处开始混合,依次经过淡火焰预混通道15、淡火焰预混腔体16两个混合区域,从而确保补给空气与一次预混气体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混合。一次预混气体与补给空气再次充分混合后,能有效保证了淡火焰预混腔体16中燃料浓度的均匀性,此外淡火焰预混腔体16中的燃料浓度相对于浓火焰预混腔室23中燃料浓度要低。因此淡火焰预混腔体16中的燃料在淡火焰出火口17外排燃烧时形成淡火焰,浓火焰预混腔室23中的燃料在浓火焰出火口22处外排燃烧时形成浓火焰。

在一个实施例中,低氮氧化物燃烧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淡火焰预混腔体16内的内芯体。所述内芯体设有若干个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气体流道,纵向方向为内壳10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所述气体流道的底部端面设有进气口,所述气体流道的顶部端面设有位于所述淡火焰出火口17处的出气口。如此,淡火焰预混腔体16内的空燃混合气分别经内芯体的若干个气体流道向外输出,对混合气体进行分流,有利于混合更均匀,有利于稳定混合气体的流速,使得淡火焰燃烧效果较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为增设催化剂的催化燃烧器,催化燃烧器是指采用催化剂的燃烧装置或燃烧设备,催化燃烧的工作原理为借助催化剂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进行无焰燃烧,使有机废气分解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同时催化剂表面具有吸附作用,使反应物分子富集于表面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了反应的进行。与传统燃烧器相比,催化燃烧器所需的辅助燃料少,能量消耗低,设备设施的体积小,且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更环保。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壳20、外壳20、内壳10及内芯体四者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具体可以是焊接形成一体化结构,也可以是通过3d打印形成一体化结构,不进行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上述的燃气热水器,由于包括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相同,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描述,“淡火焰燃烧”和“浓火焰燃烧”是相对而言,即“淡火焰燃烧”和“浓火焰燃烧”所需的燃料与空气的当量配比值偏离正常的当量配比值。即同样的燃气量,“淡火焰燃烧”需要更多的空气量,而“浓火焰燃烧”需求更少的空气量。

为了降低nox排放,实验验证,浓火焰一次空气系数(引射段一次空气系数)等于0.5~0.6时,浓火焰产生的nox量较低,主要原因是一次空气不足,燃烧处于不完全状态,燃烧温度低,不利于nox生成,同时没有完全燃烧的燃料可以通过补给空气进行二次燃烧,有效控制co的生成;淡火焰一次空气系数=1.6时,因燃料一次燃烧过程中氧气富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被多余的空气带走并排出室外,因此淡火焰的燃烧温度也较低,而且浓火焰燃烧稳定,可以有效防止淡火焰离焰,确保燃烧器稳定燃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