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7132发布日期:2020-05-06 23:3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处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净化的处理工作。通常有机废气处理有甲醛有机废气处理、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有机废气处理、丙酮丁酮有机废气处理、乙酸乙酯废气处理、油雾有机废气处理、糠醛有机废气处理、苯乙烯、丙烯酸有机废气处理、树脂有机废气处理、添加剂有机废气处理、漆雾有机废气处理、天那水有机废气处理等含碳氢氧等有机物的空气净化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不能够快速点燃有机废气,机废气充分燃烧不够充分,催化剂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较少,有机废气的反应速率相对较低,不能够除去废气中的细小粉尘,容易粉尘导致催化剂中毒。

因此,亟需设计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室、烟囱和导气管,所述燃烧室的一侧通过导气管连接有吸附浓缩单元,所述吸附浓缩单元的一侧通过导气管连接有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一侧通过导气管连接有车间,所述导气管上均设置有风机,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内部固定有若干个镂空的隔板,且若干个隔板呈等距离分布,相邻所述隔板之间插接有不同网孔大小的过滤网,所述吸附浓缩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吸附床,所述吸附床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导流板,所述吸附床的一侧设置有脱附风机,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置换装置,所述置换装置包括两个导水管,且两个导水管的一端连通有置换管,所述置换管位于燃烧室的内部,其中一个所述导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安装有催化管,且催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固定有回流板,且回流板的顶部开有通孔,所述回流板位于催化管和置换管之间,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所述燃烧室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浓缩单元和燃烧室的顶部均安装有排气管,且两个排气管的自由端均连通在烟囱上。

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单元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侧门,且侧门的一侧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烟囱的顶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的顶部安装有防雨帽。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助燃箱,且助燃箱的输出管与风机连接的导气管进入到燃烧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开有投料孔,且投料孔的内部安装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底部通过管道与催化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燃烧室,通过向燃烧室内添加助燃燃料,能够快速点燃有机废气,通过向燃烧室内添加催化剂,能够使有机废气充分燃烧,而且催化剂通过催化管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提高有机废气的反应速率。

2.通过设置的预处理单元,有机废气先经过预处理单元,能够除去废气中的细小粉尘,不仅防止粉尘堵塞吸附床,而且避免粉尘导致催化剂中毒。

3.通过设置的吸附浓缩单元,有机气体通过内部的吸附床的吸附后,部分能被净化的飞起通过烟囱达到排放,吸附床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吸附能力会下降,通过脱附风机进行脱附,能够使吸附床上的有机废气脱离吸附床,便于下一步的对有机废气的处理。

4.通过设置的置换装置,通过水泵使两个导水管和置换管中的水流通,能够置换有机废气充分燃烧之后的热量,进行对燃烧热量的再次利用,避免浪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的预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的吸附浓缩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的燃烧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2吸附浓缩单元、3预处理单元、4车间、5风机、6导气管、7排气管、8烟囱、9防雨帽、10助燃箱、11置换装置、12观察窗、13侧门、14隔板、15过滤网、16吸附床、17导流板、18脱附风机、19导水管、20水泵、21置换管、22投料斗、23催化管、24回流板、25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用于废气处理的rco催化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室1、烟囱8和导气管6,燃烧室1的一侧通过导气管6连接有吸附浓缩单元2,吸附浓缩单元2的一侧通过导气管6连接有预处理单元3,预处理单元3的一侧通过导气管6连接有车间4,导气管6上均设置有风机5,能够加快相邻两个处理单元之间的废气流通,预处理单元3的内部固定有若干个镂空的隔板14,且若干个隔板14呈等距离分布,相邻隔板14之间插接有不同网孔大小的过滤网15,能够除去废气中的细小粉尘,不仅防止粉尘堵塞吸附床16,而且避免粉尘导致催化剂中毒,吸附浓缩单元2的内部设置有吸附床16,吸附床16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导流板17,吸附床16的一侧设置有脱附风机18,通过脱附风机18进行脱附,能够使吸附床16上的有机废气脱离吸附床16,便于下一步的对有机废气的处理,燃烧室1的一侧设置有置换装置11,置换装置11包括两个导水管19,且两个导水管19的一端连通有置换管21,能使内部的水进行吸收有机废气燃烧之后产生的热量,置换管21位于燃烧室1的内部,其中一个导水管19的一侧设置有水泵20,通过水泵20使两个导水管19和置换管21中的水流通,燃烧室1的内部安装有催化管23,且催化管23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孔,通过催化管23上的透气孔排出催化剂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提高有机废气的反应速率,燃烧室1的内部固定有回流板24,能够使部分有机气体重新回流燃烧,且回流板24的顶部开有通孔,回流板24位于催化管23和置换管21之间,燃烧室1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12,燃烧室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风扇25,能够加快燃烧置换的气体进入到排气管7中。

进一步的,吸附浓缩单元2和燃烧室1的顶部均安装有排气管7,且两个排气管7的自由端均连通在烟囱8上,能够给使干净的气体通过烟囱8排入到高空大气中。

进一步的,预处理单元3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侧门13,且侧门13的一侧安装有把手,便于打开侧门13,通过打开侧门13便于工作人员更换预处理单元3内部的过滤网15。

进一步的,烟囱8的顶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的顶部安装有防雨帽9,防止雨水进入到烟囱8内,避免对烟囱8内部造成腐蚀,提高烟囱8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燃烧室1的一侧设置有助燃箱10,助燃箱10的内部装载有ng燃料,对有机废气进行助燃,且助燃箱10的输出管与风机5连接的导气管6进入到燃烧室1内。

进一步的,燃烧室1的一侧开有投料孔,且投料孔的内部安装有投料斗22,便于把催化剂投入到燃烧室1内的催化管23内,投料斗22底部通过管道与催化管23连通。

工作原理:使用时,车间4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导气管6进入到风机5中,通过风机5时有机废气快速进入到预处理单元3内,然后预处理单元3内的多层过滤网15进行对有机废气过滤,能够除去有机废气中的细小粉尘,不仅防止粉尘堵塞吸附床16,而且避免粉尘导致催化剂中毒,然后通过导气管6和风机5加速进入到吸附浓缩单元2内,有机气体通过内部的吸附床16的吸附后,部分能被净化的飞起通过排气管7进入到烟囱9达到排放标准,吸附床16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吸附能力会下降,需要进行脱附处理,通过脱附风机18进行脱附,能够使吸附床16上的有机废气脱离吸附床16,便于下一步的对有机废气的处理,脱附下来的有机废气通过导气管6和风机5加速进入到燃烧室1内,通过向燃烧室1内添加助燃燃料,能够快速点燃有机废气,通过向燃烧室1内添加催化剂,能够使有机废气充分燃烧,而且催化剂通过催化管23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提高有机废气的反应速率,脱附下来的有机废气在经过催化燃烧后,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从而实现对有机废气的达标排放,燃烧的有机废气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水泵20使两个导水管19和置换管21中的水流通,能够置换有机废气充分燃烧之后的热量,进行对燃烧热量的再次利用,避免浪能源,然后通过风扇25加快燃烧置换的气体通过排气管7进入到烟囱9内,然后排入到大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