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炉烟箱及具有该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5514发布日期:2020-11-25 14:2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炉烟箱及具有该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炉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炉烟箱。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和城郊地区,还有大量居民采用相对分散的燃煤供热方式,其中炊事烤火炉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炊事烤火炉靠炉体散热取暖,兼具炊事功能,以直燃为主的炊事烤火炉在全国分散采暖用户中使用普遍,有一定用户需求和市场基础,且各地的炊事烤火炉,在炉型功能需求及使用的燃料方面有所不同。

炊事烤火炉主要通过炉体、烟囱高温辐射供暖,存在距离炉体越远供暖效果越差的问题。通常用户多采用水平方向增加室内烟筒长度的方法加大换热面积,但对于反烧炉体加烟煤的组合来说,增大水平方向烟筒长度就相当于增加了烟囱阻力,直接影响烟煤燃烧过程,也增大了烟气逸出导致安全事故的可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同时保证换热供暖效果和安全性的火炉烟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炉烟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换热管,提高换热供暖效果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炉烟箱,包括封闭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炉体的烟气进口,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烟囱的烟气出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竖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下端的进风口和上端的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表面和上部表面,并直接与外界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内部与所述箱体的内部隔绝。

优选地,所述箱体具体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烟气进口横向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侧面,所述烟气出口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中心。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具体为竖直贯穿所述箱体上下两端的直管,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下端面,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

优选地,包括多个所述换热管,围绕所述箱体的竖直中心均匀分布,各个所述出风口围绕所述烟气出口设置。

优选地,包括四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四角。

优选地,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的面积不小于烟囱口面积,所述箱体内烟气流通面积大于烟囱口面积。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具体为螺旋向上的盘管。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外壁上设置有翅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炊事烤火炉,包括炉体、烟囱以及分别连接两者的火炉烟箱,所述火炉烟箱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炉烟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炉烟箱,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炉体的烟气进口,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通烟囱的烟气出口,箱体内设置有竖直的换热管,换热管下端的进风口和上端的出风口分别位于箱体的下部表面和上部表面,并直接与外界连通,换热管的内部与箱体的内部隔绝。

使用过程中炉体内的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箱体,并从烟气出口进入烟囱,高温烟气在排出过程中加热箱体及换热管,实现供暖。同时,换热管内部空气受热,密度降低,热空气由上端的出风口排出,冷空气由底端的进风口进入换热管,从而形成了室内热风循环。通过设置换热管,相当于增大了箱体的表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用户用煤量,提高供热能力,室内空气温度上升,解决了距离炉具越远供热越差的问题,使用更舒适。同时换热管位于箱体内的高温烟气流通路径上,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烟气流向和流速,起到一定降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由于上述火炉烟箱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炊事烤火炉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火炉烟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换热管,提高换热供暖效果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火炉烟箱,包括封闭的箱体1,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烟气进口2,箱体1的上端设置烟气出口3,烟气进口2连通炉体,烟气出口3连通烟囱。箱体1内设置有竖直的换热管4,换热管4的下端为进风口5,换热管4的上端为出风口6,进风口5位于箱体1的下部表面,出风口6位于箱体1的上部表面,即保证进风口5位于出风口6的下方。进风口5和出风口6直接与外界连通,并使换热管4的内部与箱体1的内部隔绝,即箱体1的外表面和换热管4的内壁与外界环境接触,箱体1的内表面和换热管4的外壁形成封闭空间,与高温烟气接触。

使用过程中炉体内的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口2进入箱体1,并从烟气出口3进入烟囱,高温烟气在排出过程中与箱体1的内表面和换热管4的外壁接触,加热箱体1及换热管4,实现供暖。同时,换热管4内部空气受热,密度降低,热空气由上端的出风口6排出,冷空气由底端的进风口5进入换热管4,从而形成了室内热风循环。通过设置换热管4,相当于增大了箱体1的表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用户用煤量,提高供热能力,室内空气温度上升,解决了距离炉具越远供热越差的问题,使用更舒适。同时换热管4位于箱体1内的高温烟气流通路径上,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烟气流向和流速,起到一定降尘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火炉烟箱中,为了便于加工,箱体1可以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箱体1,即高度明显大于长度和宽度,相当于延长了烟气的流动路径,延长换热时间。箱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正方形,或长宽较为接近的矩形。通过白钢板焊接而成,材料简便易得,便于加工,热传递效果良好。也可根据情况调整箱体1的形状,如采用圆柱形箱体,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与炉体和烟囱连接,烟气进口2位于箱体1的下部侧面,开口横向设置,方便连接炉体,烟气出口3位于箱体1的上端面中心,开口竖直设置,便于连接烟囱。或根据其他部件的位置调整烟气进口2和烟气出口3的设置位置。

为了保证换热管4内空气的顺利流动,换热管4为竖直贯穿箱体1上下两端的直管,进风口5位于箱体1的下端面,出风口6位于箱体1的上端面,外界空气在竖直方向快速流动,加快热循环速度。换热管4也可为螺旋向上的盘管,增大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火炉烟箱中,可以通过增加换热管4的数量增加换热面积,不影响烟气的正常流动即可。设置多个换热管4,围绕箱体1的竖直中心均匀分布,各个出风口6围绕烟气出口3设置。具体地,设置四个换热管4,分别位于箱体1的四角。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换热管4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如多个换热管4呈环形布置,大部分烟气由环形中心通过,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烟气顺利流动,烟气进口2和烟气出口3的面积不小于烟囱口面积,箱体1内烟气流通面积大于烟囱口面积。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火炉烟箱的基础上,换热管4外壁上设置有翅片,进一步加大换热面积,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烟气流向和流速,起到一定降尘作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多个翅片的延伸方向。

除了上述火炉烟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该炊事烤火炉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炉烟箱及具有该火炉烟箱的炊事烤火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