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气压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9556发布日期:2022-02-12 12:1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液气压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液气压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危险废弃物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来源广泛的特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中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6类别,共计479种,近20 余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较完备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且中有机废液就是危险废气物之一,有机废液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液,有机废液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
3.目前对有机废液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焚烧、烟气净化,其中,废液的上料方式是通过泵将废液顺着管道压入焚烧炉中,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正常流程;但是,依靠泵上料存在后续清洗泵不方便,且泵长时间浸泡在废液中对泵损伤较大。还存在着废液挥发分无组织排放造成车间操作环境恶劣,一方面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存在着燃烧、爆炸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废液气压上料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液气压上料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承压罐、倒料方箱、缓冲罐和真空泵;
6.所述空气压缩机、倒料方箱和缓冲罐分别与承压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与真空泵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7.所述承压罐上设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位于承压罐内,送料罐的出料口与焚烧炉燃烧器连接;
8.所述承压罐的上端还设有防爆单元,下端还设有异物排出单元;
9.所述防爆单元包括:设置在承压罐顶端的泄压管,以及设置在泄压管上的泄压阀;
10.所述异物排出单元包括:设置在承压罐下端的排污管,以及设置在排污管上的控制阀门。
11.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与缓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缓冲罐与承压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承压罐与倒料方箱之间的的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承压罐与焚烧炉二燃室燃烧器之间的送料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空气压缩机与承压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电磁阀;其中,排污管上的控制阀门为第六电磁阀。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承压罐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承压罐的排气口与缓冲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承压罐内设有多层不同精度过滤网,其中,送料管的进料口位于过滤网下方。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倒料方箱与承压罐之间的管道包括:软管、第一物料管和第二物
料管;
15.所述第一物料管下端与倒料箱连接,上端与所述软管下端连接,所述软管的上端与第二物料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物料管的上端与承压罐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第二物料管上。
16.更进一步地,所述承压罐和缓冲罐的上端和下端均呈球面结构。
17.更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管上端部分超出房顶,且泄压阀位于超出部分的泄压管上。
18.更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阀的压力范围为pn≤0.30mpa。
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20.1、通过设置的真空泵将废液抽取到承压罐内,代替目前通过泵将废液压入到承压罐内的方式,使得真空泵不与废液接触,从而废液不会对真空泵污染和损坏,在保养和成本方面更加利于推广采用真空泵的方式上料。
21.2、承压罐底部设置的排污管可以将,内部沉淀的异物和杂质进行排除,从而,避免了将送料管堵塞问题,同理,承压罐顶部设置的泄压管,可以使得承压罐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如此,有利于送料过程的进行。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为空气压缩机,2为承压罐,3为倒料方箱,4为缓冲罐,5为真空泵, 6为送料管,7为泄压管,8为泄压阀,9为排污管,10为第一电磁阀,11 为第二电磁阀,12为第三电磁阀,13为第四电磁阀,14为第五电磁阀,15 为第六电磁阀,16为软管,17为第一物料管,18为第二物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参见图1,如图1所示,一种废液气压上料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承压罐2、倒料方箱3、缓冲罐4和真空泵5;
28.所述空气压缩机1、倒料方箱3和缓冲罐4分别与承压罐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4与真空泵5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29.所述承压罐2上设有送料管6,所述送料管6的进料口位于承压罐2内,送料罐6的出料口与焚烧炉燃烧器连接;
30.所述承压罐2的上端还设有防爆单元,下端还设有异物排出单元;
31.所述防爆单元包括:设置在承压罐2顶端的泄压管7,以及设置在泄压管7上的泄压阀8;
32.所述异物排出单元包括:设置在承压罐2下端的排污管9,以及设置在排污管9上的
控制阀门。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的主要发明点在于,通过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改变目前通过泵将废液压入焚烧炉的上料方式,可以避免废液与动力机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废液对动力机构的污染和损坏。
3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泵5与缓冲罐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0,缓冲罐4与承压罐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1,承压罐2与倒料方箱3之间的的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12,承压罐2与焚烧炉二燃室燃烧器之间的送料管6上设有第四电磁阀13,空气压缩机1与承压罐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电磁阀14;其中,排污管9上的控制阀门为第六电磁阀15。
35.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压缩机1的出气口与承压罐2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承压罐2的排气口与缓冲罐4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36.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压罐2内设有多层不同精度过滤网,其中,送料管6的进料口位于过滤网下方。
37.其中,因废液中含有各种异物,直接进入送料管,存在送料管堵塞问题,因此,通过多级过滤网将大颗粒异物过滤沉淀在承压罐底部,从而,避免了送料管的堵塞问题。
38.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倒料方箱3与承压罐2之间的管道包括:软管16、第一物料管17和第二物料管18;
39.所述第一物料管17下端与倒料箱3连接,上端与所述软管16下端连接,所述软管16的上端与第二物料管18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物料管18 的上端与承压罐2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12设置在第二物料管18 上。
40.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压罐2和缓冲罐4的上端和下端均呈球面结构。
41.其中,将承压罐和缓冲罐底部设置为球面结构,有利于沉淀异物的集中,从而方便异物的排出。
4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管7上端部分超出房顶,且泄压阀8位于超出部分的泄压管7上。
43.其中,泄压阀的主要作用是,使承压罐内的压力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压力异常的问题。
4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8的压力范围为pn≤0.30mpa。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液气压上料装置,使用时,关闭第五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46.接着,启动真空泵,将倒料方箱内的废液,依次顺着第一物料管、软管和第二物料管进入承压罐内;
47.接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然后打开第五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48.接着,启动空气压缩机,将承压罐内的废液压入送料管内,然后,废液顺着送料管进入焚烧炉二燃室燃烧器。
49.其中,当承压罐内底部的异物沉淀过多时,定时打开第六电磁阀,将承压罐内的异物排出;泄压阀实时调节承压罐内的压力。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