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92806发布日期:2022-01-29 11: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


背景技术:

2.炉头内腔中一般会设有用于与引射管连接的混气腔,为了使混气腔内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可以充分混合,一般会在混气腔内设置由下向上倾斜的导流面,混合气体在向上抬升的过程中还可以迅速在混气腔内均匀扩散,既使炉头的燃烧效果更好,但是,混合气体扩散的行程偏短,空气和燃气未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时间,影响最终的燃烧效果。
3.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包括炉头主体和第一引射管,炉头主体内具有用于与第一引射管连通的第一混气腔,第一混气腔上设有第一导流斜面,炉头主体上连接有二次混气座,二次混气座内具有第二混气腔,第二混气腔与第一混气腔连通,第二混气腔上设有第二导流斜面,第一导流斜面和第二导流斜面之间形成用于使混合气体螺旋向上抬升的混气通道。
7.所述炉头主体上设有下连接台阶,二次混气座上设有与下连接台阶对应的上连接台阶,当炉头主体与二次混气座连接时,下连接台阶与上连接台阶相互扣合。
8.所述炉头主体和二次混气座的内侧形成空气进气腔,炉头主体上设有第一空气进气部,二次混气座上设有第二空气进气部,空气进气腔分别与第一空气进气部和第二空气进气部连通。
9.所述第一引射管的进气端设有进气部,进气部的宽度为w,50mm<w<60mm,进气部的高度为h,40mm<h<50mm。
10.所述第一空气进气部和第二空气进气部分别设置于空气进气腔的左右两侧。
11.所述炉头主体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出气部,中心出气部连接有第二引射管。
12.所述炉头主体上对应中心出气部的位置上设有向二次混气座方向凸起的增高台阶,增高台阶上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或者热电偶的装配孔。
13.所述增高台阶呈下宽上窄的喇叭口形状。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在炉头主体上设置二次混气座,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可以沿第一导流斜面和第二导流斜面螺旋向上抬升,增加了混合气体混气的时间,燃气和空气混合更加充分,使炉头的燃烧效率更高。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
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参见图1-图5,本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包括炉头主体1和第一引射管21,炉头主体1内具有用于与第一引射管21连通的第一混气腔11,第一混气腔11上设有第一导流斜面111,炉头主体1上连接有二次混气座3,二次混气座3内具有第二混气腔31,第二混气腔31与第一混气腔11连通,第二混气腔31上设有第二导流斜面311,第一导流斜面111和第二导流斜面311之间形成用于使混合气体螺旋向上抬升的混气通道,通过在炉头主体1上设置二次混气座3,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可以沿第一导流斜面111和第二导流斜面311螺旋向上抬升,增加了混合气体混气的时间,燃气和空气混合更加充分,使炉头的燃烧效率更高。
24.炉头主体1与二次混气座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又或者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理解。
25.进一步地,炉头主体1上设有下连接台阶12,二次混气座3上设有与下连接台阶12对应的上连接台阶32,当炉头主体1与二次混气座3连接时,下连接台阶12与上连接台阶32相互扣合,提高炉头主体1和二次混气座3之间的连接强度,使两者连接位置的密封性更好,避免出现漏气现象。
26.进一步地,炉头主体1和二次混气座3的内侧形成空气进气腔4,炉头主体1上设有第一空气进气部13,二次混气座3上设有第二空气进气部33,空气进气腔4分别与第一空气进气部13和第二空气进气部33连通,提高了炉头整体补充空气的能力,更多的空气参与炉头的燃烧,避免燃烧不够充分,提高燃烧效率。
27.进一步地,第一引射管21的进气端设有进气部211,进气部211的宽度为w,50mm<w<60mm,进气部211的高度为h,40mm<h<50mm,进气部211进行了加高加宽的处理,使第一引射管21的进气量和进风量都相应地提高,有助于提高炉头整体的最大功率。
28.进一步地,第一空气进气部13和第二空气进气部33分别设置于空气进气腔4的左右两侧,避免第一空气进气部13和第二空气进气部33在气流经过时相互干扰,影响空气进入空气进气腔4的效率。
29.进一步地,炉头主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出气部14,中心出气部14连接有第二引射管22,中心出气部14可以在需要时产生火焰,提高炉头整体的最大功率值。
30.进一步地,炉头主体1上对应中心出气部14的位置上设有向二次混气座3方向凸起的增高台阶15,增高台阶15上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或者热电偶的装配孔151,由于增加了二次混气座3,使炉头整体高度相应地增加,而点火针和热电偶为常用的配件,增高台阶15可
以使点火针和热电偶的水平高度相应地增加,避免点火针和热电偶距离火源太远,无需对点火针和热电偶进行特殊加工处理,降低加工成本。
31.进一步地,增高台阶15呈下宽上窄的喇叭口形状,空气经过第一空气进气部13和第二空气进气部33进入空气进气腔4后,在增高台阶15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向上抬升,补充的空气可以更好地与火焰附近的混合气体作用,提高燃烧效率。
32.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包括炉头主体(1)和第一引射管(21),所述炉头主体(1)内具有用于与第一引射管(21)连通的第一混气腔(11),所述第一混气腔(11)上设有第一导流斜面(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主体(1)上连接有二次混气座(3),所述二次混气座(3)内具有第二混气腔(31),所述第二混气腔(31)与第一混气腔(11)连通,所述第二混气腔(31)上设有第二导流斜面(311),所述第一导流斜面(111)和第二导流斜面(311)之间形成用于使混合气体螺旋向上抬升的混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主体(1)上设有下连接台阶(12),所述二次混气座(3)上设有与下连接台阶(12)对应的上连接台阶(32),当炉头主体(1)与二次混气座(3)连接时,所述下连接台阶(12)与上连接台阶(32)相互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主体(1)和二次混气座(3)的内侧形成空气进气腔(4),炉头主体(1)上设有第一空气进气部(13),所述二次混气座(3)上设有第二空气进气部(33),所述空气进气腔(4)分别与第一空气进气部(13)和第二空气进气部(3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21)的进气端设有进气部(211),所述进气部(211)的宽度为w,50mm<w<60mm,进气部(211)的高度为h,40mm<h<5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进气部(13)和第二空气进气部(33)分别设置于空气进气腔(4)的左右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主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出气部(14),所述中心出气部(14)连接有第二引射管(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主体(1)上对应中心出气部(14)的位置上设有向二次混气座(3)方向凸起的增高台阶(15),所述增高台阶(15)上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或者热电偶的装配孔(15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台阶(15)呈下宽上窄的喇叭口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混气上进风炉头,包括炉头主体和第一引射管,炉头主体内具有用于与第一引射管连通的第一混气腔,第一混气腔上设有第一导流斜面,炉头主体上连接有二次混气座,二次混气座内具有第二混气腔,第二混气腔与第一混气腔连通,第二混气腔上设有第二导流斜面,第一导流斜面和第二导流斜面之间形成用于使混合气体螺旋向上抬升的混气通道,通过在炉头主体上设置二次混气座,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可以沿第一导流斜面和第二导流斜面螺旋向上抬升,增加了混合气体混气的时间,燃气和空气混合更加充分,使炉头的燃烧效率更高。高。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崇高 曲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金柜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6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