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响应热风管网热风锅炉引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1103发布日期:2022-03-12 14:5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响应热风管网热风锅炉引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引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响应热风管网热风锅炉引风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引风系统自控调节只能平衡热风管网热风量正常变化,对突然发生的瓦斯量大幅下降、瓦斯输送系统的动力缺失、氧化炉故障掉线等特殊情况引风自控系统调节响应时间较长,会引起系统连锁故障。
3.现有技术中,正常运行时热风管网负压值为-150pa,如果发生瓦斯量大幅下降、瓦斯输送系统的动力缺失、氧化炉故障掉线等特殊情况,部分氧化炉无热风输出,负压压力达到-400pa时,无法稳定压力值,造成锅炉内部压力稳定性差,不利于锅炉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响应热风管网热风锅炉引风装置,通过设置压力稳定机构,这样可以控制锅炉内部负压值的升降,从而可以保持锅炉内部气压稳定性,避免造成负压值过低或过高,有利于锅炉正产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响应热风管网热风锅炉引风装置,包括负压控制器,所述负压控制器底端安装有负压传感器,所述负压控制器一侧设置有压力稳定机构;
6.所述压力稳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负压传感器一侧的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一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安装有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所述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一端安装有直吸管,所述直吸管一端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一端安装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一端安装有第二电动风量控制阀,所述排放管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所述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一端安装有回流接入气管,所述直吸管一侧安装有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所述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一端安装有凹形吸管,所述凹形吸管内壁设置有连吸管。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风机底端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负压风机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流接入气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底端和所述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两两之间相连通。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形吸管内壁与所述连吸管相连通,所述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与凹形吸管相连通。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外部设置有密封焊接环,所述密封焊接环一侧焊接有嵌入环。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风管内壁设置有中吸管,所述中吸管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侧吸管,所述侧吸管一侧设置有多个分布吸管。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侧吸管从左到右依次排列设置,所述侧吸管与所述中吸管相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设置压力稳定机构,当负压数值过高时需要进行负压引风操作,吸风管将热风管内部空气引入到锅炉内部,当负压值过低时,顺着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进入到回流接入气管内,吸风管内流入到锅炉内部进行供入气压,这样可以控制锅炉内部负压值的升降,从而可以保持锅炉内部气压稳定性,避免造成负压值过低或过高,有利于锅炉正产使用;
15.2、当进行负压吸气时,中吸管使侧吸管产生吸力,分布吸管也快速将锅炉空气吸入到吸风管内,这样可以对锅炉内部快速形成负压操作,方便对锅炉内部空气进行均匀吸入,在进行供压时也可以快速对锅炉内部均匀供气,均匀且快速进行吸气和注气。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与直吸管连接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与密封焊接环连接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为:1、负压控制器;2、负压传感器;3、吸风管;4、连接管;5、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6、直吸管;7、负压风机;8、排放管;9、第二电动风量控制阀;10、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1、回流接入气管;12、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3、凹形吸管;14、连吸管;15、支撑底座;16、密封焊接环;17、嵌入环;18、中吸管;19、侧吸管;20、分布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响应热风管网热风锅炉引风装置,包括负压控制器1,负压控制器1底端安装有负压传感器2,负压控制器1一侧设置有压力稳定机构;
23.压力稳定机构包括设置在负压传感器2一侧的吸风管3,吸风管3一端安装有连接管4,连接管4一端安装有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5,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5一端安装有直吸管6,直吸管6一端安装有负压风机7,负压风机7一端安装有排放管8,排放管8一端安装有第二电动风量控制阀9,排放管8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一端安装有回流接入气管11,直吸管6一侧安装有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2,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2一端安装有凹形吸管13,凹形吸管13内壁设置有连吸管14。
24.如附图2所示,负压风机7底端安装有支撑底座15,支撑底座15与负压风机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通过支撑底座15对负压风机7起到支撑和稳固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负压风机7进行稳定运行操作,不易产生晃动。
25.如附图2和图3所示,回流接入气管11两端分别与连接管4底端和第三电动风量控
制阀10两两之间相连通,以便当在对锅炉进行注气时,外部空气进入到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通过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进入到回流接入气管11内,再进入到连接管4内进行汇集注入。
26.如附图3所示,凹形吸管13内壁与连吸管14相连通,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2与凹形吸管13相连通,以便当凹形吸管13进行吸气时,可以通过连吸管14注入到凹形吸管13内,再顺着凹形吸管13注入到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2内。
27.如附图4所示,连接管4外部设置有密封焊接环16,密封焊接环16一侧焊接有嵌入环17,以便连接管4与锅炉连接口进行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嵌入环17形成密封嵌入连接,同时对密封焊接环16进行焊接,防止漏气,提高连接处的气密性。
28.如附图3所示,吸风管3内壁设置有中吸管18,中吸管18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侧吸管19,侧吸管19一侧设置有多个分布吸管20,以便当进行负压吸气时,可以通过中吸管18使多个侧吸管19产生吸力,同时汇集到吸风管3内,并且通过分布吸管20也快速将空气吸入到吸风管3内,这样可以对锅炉内部形成负压操作,这样方便对锅炉内部空气进行均匀吸入,同时当注入空气稳定压力时,可以使外部空气注入到中吸管18内,顺着中吸管18注入到多个侧吸管19内,再通过分布吸管20进行注入,这样可以有效达到快速对锅炉内部均匀供入空气。
29.如附图3所示,多个侧吸管19从左到右依次排列设置,侧吸管19与中吸管18相连通,以便侧吸管19分布均匀,达到更好的吸气和供气的作用。
30.负压控制器1型号设置为gbd-10型负压控制器。
3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负压数值过高时需要进行负压引风操作,启动负压风机7同时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5和第二电动风量控制阀9打开,使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和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2关闭,使吸风管3将热风管内部空气引入到锅炉内部,同时热风排出到连接管4内,通过连接管4汇集到直吸管6内,通过直吸管6进入到排放管8进行排放,这样可以保证过锅炉内部形成负压,当燃气突然降低输送量时,当负压值过低时,可以通过启动负压风机7,第一电动风量控制阀5和第二电动风量控制阀9关闭,使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和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2进行打开,从而使凹形吸管13和连吸管14一同将外部空气注入到第四电动风量控制阀12内,并且进入到直吸管6内,顺着直吸管6进入到排放管8内,再从排放管8注入到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内,顺着第三电动风量控制阀10进入到回流接入气管11内,顺着回流接入气管11进入到吸风管3内流入到锅炉内部进行供入气压,这样可以控制锅炉内部负压值的升降,从而可以保持锅炉内部气压稳定性,避免造成负压值过低或过高,有利于锅炉正产使用。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3.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4.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