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15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发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火器,是一种以液体燃料特别是以柴油为主要燃料的发火装置。
目前,市面上使用液体燃料的锅炉、茶炉、汽化炉以及船用汽化灶中的发火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以常见的滴油炉为例,它需要鼓风机助燃,耗油量较高,燃烧效率较低,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特别是以柴油为燃料时产生的问题更多,因为我国目前的柴油的含硫量及其它杂质较多,在发火器中燃烧时产生的积碳较多,易堵塞,易出现断火、回火、爆燃、链条卡死等现象。另外,目前用的发火器的结构也较复杂,它的导汽管离高温区较近,设置在其内的清除积碳的链条呈交叉重叠状,温度较高时导汽管易变形而使链条卡死,造成发火器不能连续长时间地工作,甚至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烧较果好、工作时间长的柴油发火器。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链轮15及链条16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链轮15设置在蓄渣室内,其上设置有链条16,链条16的上部设置在导汽管1内。
根据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进油管、导汽管、连接管、汽化室、上下蓄渣室、链轮、链条、摇臂轴、手柄、油盘、喷汽孔。其主要特点在于进油管6与导汽管1及连接管3之间相互连通,其中导汽管1与连接管3的连通部分设置在圆锥状汽化室2的腔体内。连接管3的外端设置有闷头螺母4,取下该螺母可随时观察其内的积碳情况,并可由此处倒出一部分积碳。导汽管1的两端设置在上蓄渣室12内,上蓄渣室12的外围设置一个油盘14。上蓄渣室12的顶面中心开有一个喷汽孔13,柴油汽化后由此喷出。在上蓄渣室12的下方设置一个漏斗状的下蓄渣室7,其下端设置一个闷头螺母8,取下该螺母即可由此清除积碳。在蓄渣室内设置有链轮15及其链条16,链条16的上部设置在导汽管1内,有一摇臂轴10及其手柄9通过蓄渣室壁后与室内的链轮15相接。摇动手柄9就可带动链条16在导汽管1内转动,从而可随时清除积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由于采用了圆锥状汽化室,能使燃油滞流时间延长,吸热面积增大,汽化充分。导汽管受热部分处在汽化室内,相对远离了高温区,使其不易变形,其内的链条不会卡死。无论工作与否都可清除积碳,并能克服断火、回火、爆燃伤人的现象。它的结构简单,连续工作时间及寿命都比较长。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油管6、导汽管1及连接管3均用1.5~2mm的普通不锈钢管制作。汽化室2采用1.5~2mm的不锈钢板制作。蓄渣室采用2mm的A3钢板制作,上下两部分的边缘之间夹有一层石棉垫5,用螺栓11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通过安装孔17将它设置在炉膛内使用。使用时,首先将棉纱在喷汽孔13处点燃,预热汽化室约2分钟,再旋开进油管6上的阀门将油经进油管输到连接管3的汽化室部分,经加热汽化后经导汽管输送到蓄渣室,经喷汽孔13喷出,发出清脆的轰鸣声,燃烧进入正常。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发火器,是采用液体燃料,特别是以柴油为主要燃料的发火装置,主要包括进油管、导汽管、连接管、汽化室,上下蓄渣室、摇臂轴、手柄、链轮、链条、油盘、喷汽孔,其特征在于进油管6与导汽管1及连接管3之间相互连通,其中导汽管1与连接管3的连通部分设置在圆锥状汽化室2的腔体内,连接管3的外端设置有闷头螺母4,导汽管1的两端设置在上蓄渣室12内,上蓄渣室12的外围设置一个油盘14,上蓄渣室12的顶面中心开有一个喷汽孔13,在上蓄渣室12的下方设置一个漏斗状的下蓄渣室7,其下端设置一个闷头螺母8,在蓄渣室内设置有链轮15及其链条16,链条16的上部设置在导汽管1内,有一摇臂轴10及其手柄9通过蓄渣室壁后与室内的链轮15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柴油发火器,是采用液体燃料特别是以柴油为主要燃料的发火装置。它主要包括进油管、导汽管、连接管、汽化室、蓄渣室、摇臂轴、手柄、链轮、链条、油盘、喷汽孔。进油管与导汽管及连接管之间相互连通,它的汽化室为圆锥状腔体,导汽管通过其内远离了高温区,长时间工作不易变形,管内的链条不易卡死。无论工作与否都可以清除积碳,并能克服断火、回火、爆燃伤人等现象。它的结构简单,连续工作时间及寿命都比较长。
文档编号F23Q2/02GK2071757SQ90208639
公开日1991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2日
发明者袁福忠 申请人:袁福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