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461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使蜂窝煤完全气化燃烧的煤气炉灶。属机械工程类家用加热炉。
现在,专利公报公开的专利都是以块煤为燃料的各种燃煤式煤气炉灶,它们的主要构成是由清灰门、炉体风机,加煤口,燃烧嘴煤气储气管量调节阀和蒸汽供给器等组成,其煤气产生的基本过程是风机鼓入炉体适当风量,块状煤燃烧,再向炉体内喷入水蒸汽,产生水煤气及发生炉煤气,煤气经过煤气储气管后引出燃烧,但我国城镇份居民的燃料供应结构是以蜂窝煤为主,使用上式各种类型的燃煤气炉灶就不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使用蜂窝煤燃料,也可兼用其它类块煤的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它能作到使蜂窝完全气化引出炉外燃烧,煤气量可调节,一次生火即可封火保温连续使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结构完成的在炉体底部装有一台微型风机(6)和密封式清灰门(7)。直筒型的炉体由燃烧带(8)、气化带(9),予热带(10)构成,其内径与蜂窝煤直径相适配,在炉体内壁圆周上不同部位开有若干与轴向平行的导槽(1)、和与轴向垂直的导槽(3)。内壁圆周上有2条横筋(2)将炉体隔为燃烧带、气化带、予热带,炉体下部燃烧带的外壁装有余热蒸汽发生及供给装置(11),燃烧带与气化带界面处导槽(3)的位置,装有通到炉内的蒸汽喷嘴(12)数个,呈园周状分布。炉体气化带中部和上部开若干个引气孔,但最好开在炉体上部,煤气储集管(13)与这些引气孔相连,可调大气式平面烧嘴(14)接在煤气储集管上。炉灶顶部设有双层消烟加煤口(15),其夹层处与烟囱相通。改型蜂窝煤的结构特点在于现行蜂窝直径及蜂窝孔(15)的分布都不变,但其高度h可减低一些,其一个端面改现行平面状为波状或者径向导槽(4),另一个端面为平面。其目的在于使叠置于炉体内的蜂窝煤能形成径向的导气槽,既可增大燃烧、气化的接触面,又可使气化的煤气由气化带引出。
炉灶炉体用耐火材料制成,炉体内壁壁面的导槽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可为园形,半园形,矩形和三角形等任何几何形状,其生产厂家使用什么几何形状,由生产制作工艺而定,与轴向平行的导槽最好有4~30条,与轴向垂直的导槽最好有1~8个,炉体内的气化带高度为50~500毫米,燃烧带高度为50~200毫米,预热带高度为50~300毫米。
蒸汽发生及供给装置是由缠绕在燃烧带外壁上的蒸发管、上开管,下降管、汽包,具有软化水功能的加水口,安全调节阀、蒸气输送管及与喷嘴相接的蒸汽输出管组成,对于简化型的炉灶,可以不用该蒸汽发生及供给装置,直接从气化带中部或者上部取煤气。该炉灶以使用蜂窝煤为主,但同样可适燃用块煤,煤球和焦炭。
煤气产生的过程是风机(16)鼓入炉内的空气,经导槽(1)、(2)、(3)、(4)和蜂窝孔(5),在燃烧带(8)了煤接触燃烧,向气化带(9)提供维持气化所需CO2气源和气化反应所需热量。气化带与燃烧带界面的导槽(3)处喷入的蒸汽,通过导槽(1)、(4)、(5)与炽热煤层接触和来自燃烧带的高温CO2气一道与煤发生气化反应连续产生含有CO和H2的煤气,经导槽(1)、(3)、(4)和蜂窝孔(5)汇集到储集管(13),通过炉外烧嘴(14)点燃燃烧。由双层加煤口(15)加入的蜂窝煤或者煤块,在预热过程中产生的水份及挥发份(烟气),只能沿预热带蜂窝孔(5)向下,达到炽热的气化带发生气化反应和裂解。同样生成CO和H2,由导槽(4)(3)汇集到储集管(13),通过烧嘴(15)点燃燃烧。
燃烧带(8)燃烧完的煤块所余下的炉灰由炉蓖下排出。气化带(9)所剩余尚气化完的煤块下移到补充燃烧带(8)所需的燃料。预热带(10)中预热碳化后的煤块,又补充气化带所需的碳,如此往复,由气化带(9)可连续取得煤气——有蒸汽发生供给装置时得到混合发生炉煤气,反之则得到发生炉煤气,燃烧带所产生的热量被充分用于维持气化、预热和制取蒸汽。因此,热效率限高。
本装置实现了以蜂窝煤为燃料,连续可调地稳定产生煤气的发明目的,它具有发火快、燃烧完全、火焰集中、热效率高、燃耗低、减少环境污染少,清洁方便等独特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就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型蜂窝煤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体内部特征的立体图。
1-轴向平行导槽;2-横筋;3-轴向垂直导槽;4-波状导槽或径向导槽;5-蜂窝煤孔;6-风机;7-密封清灰门;8-燃烧带;9-气化带;10-予热带;11-蒸汽发生及供给装置;12-蒸汽喷咀;13-煤气储集管;14-可调大气式平面烧嘴;15-双层加煤口;16-气量调节阀;17-调节旋钮;18-炉衬;19-隔热层;20-外壳;21-烟囱;22-炉蓖。
按图制作燃用蜂窝的煤气炉灶,加入改型蜂窝煤,点火后用12瓦的风机鼓入空气,空气从蜂窝孔及与轴向平行的导槽两处同时向上,与热的蜂窝煤接触燃烧,从轴向平行导槽(1)上升的气流被与轴向垂直的导槽挡注,气流被挤入炉体侧边,从蜂窝煤上的波状导槽(4)流过,这样实现了在炉体内部纵向和横向都能通过气流,从气化热喷嘴喷入的水蒸汽,才可能完全与整块蜂窝煤发生反应,得到充足的CO和H2,产生的水煤气流过预热带后,最终得到混合发生炉煤气,经集气管和普通气量调节阀(16),到烧嘴处燃烧。封火时,将风机电源关闭,关闭普通旋塞阀式气量调节阀,就不会让煤气泄漏,保证使用安全。本装置(家用)每小时燃用1公斤蜂窝煤(以褐煤为主,灰份≥20%)可产生煤气约2.5立方,发生值约为5000千焦/标米3,耗电约为0.0025度。本装置的简化型可以不用蒸汽发生及供给装置,直接用有家用蜂窝煤为燃烧,煤气取气口下移到炉体中下部,从中下部炉体直接取煤气,也可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由炉体(8、9、10)、双层加煤口(15)、密封清灰门(7)、煤气储集管(13)、可调大气式平面煤嘴(14)和气量调节阀(16)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经与蜂窝煤直径相适配,炉体内壁周围面上不同部位开有与轴向平行的导槽(1)、与轴向的导槽(3)、内壁周围上有2条横筋(2)将内壁隔为燃烧带(8)、气化带(9)、预热带(10),炉体的下部装有蒸汽发生及供给装置(11、12),煤气储气管的引气孔开在气化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其特征在于煤气储气管的引气孔可开在气化带的上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其特征在于煤气储气管的引气孔可开在气化带的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其特征在于与轴向平行的导槽最好为4~30条,与轴向垂直的导槽最好为1-8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其特征在于与轴向平行的导槽最好为4~30条,与轴向垂直的导槽最好为1-8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其特征在于炉体内气化带高度为50-500毫米,燃烧带高度为50-200毫米,预热带高度为50-3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其特征在于炉体内气化带高度为50-500毫米,燃烧带高度为50-200毫米,预热带高度为50-30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燃用蜂窝煤式煤气炉灶,它由炉体、双层加煤口、蒸汽发生及供给装置、烧嘴、清灰门、微型风机、废气排放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的内径与蜂窝煤直径相适配,炉体内壁面周围上开有与轴向平行和与轴向平行和与轴向垂直的导槽,它可直接将蜂窝煤完全转化为煤气(混合发炉煤气或者是发生炉煤气)引出炉外燃烧。多烧嘴供热、火焰集中并可调,热效率较高,煤耗低,操作简便、安全、清洁污染小,一次生点即可封火保温连续使用。
文档编号F23L7/00GK2103093SQ9022183
公开日1992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5日
发明者魏绍武 申请人:魏绍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