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324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化气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气体燃烧用具,尤其是液化气炉具。
现有的液化气炉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炉体上直接钻2.5mm左右的燃烧孔,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经燃烧孔喷出燃烧;另一种是立管式炉具,即在炉体上装有9支或12支主管,燃气经喷嘴喷出后,引入空气,混合后在立管上端燃烧。此两种炉具存在一个共同缺点即仅适用于低压液化气,热强度低,当液化气压力高时,会产生严重脱火和不完全燃烧。若要不脱火,就得减少一次空气量,从而产生黄焰,燃烧不完全,燃烧产物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严重超标,既浪费能源又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在较大压力(0.005mPa~0.12mPa)内燃烧充分稳定且有高热强度的液化气炉具。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化气炉,由炉体1、喷嘴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喷嘴2外设有稳焰管3,喷嘴2的侧面有通孔5。
所述的稳焰管3与喷嘴2头部间有小缝隙6。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具在液化气压力自0.005mpa至0.12mPa的较大的范围内,燃烧稳定,不脱火、不回火、不黄焰,有高热强度,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特别是中餐爆炒时对高热强度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喷焰管剖面的放大图。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化气炉上可设有数个喷嘴2。液化气自连接管进入炉体,如图2所示,经喷嘴2高速喷出,并与进风孔4吸人的足够量的空气混合后,从喷嘴2头部喷出并燃烧,同时,混合气体中的一部分经喷嘴2侧面的小孔5流入稳焰管3与喷嘴2头部间的小缝隙6并燃烧,由于缝隙6的总面积大于侧面小孔5的总面积,因此当该部分混合气体流入缝隙6时,流速降低,燃烧后形成一圈稳定的副火焰,该火焰成为喷嘴2中心主火焰的“常设”点火火焰,因此能确保中心主火焰在较高压力下不脱大且火焰稳定,燃烧充分,不黄焰,又由于喷嘴2侧面的小孔5很小(φ0.4mm左右),稳焰管3与喷嘴2头部之间形成的缝隙6也很小(1mm左右),均小于液化气燃烧时回火的临界值,故也能确保不回火。
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气炉,由炉体[1]、喷嘴[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喷嘴[2]外设有稳焰管[3],喷嘴[2]的侧面有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焰管[3]与喷嘴[2]头部间有小缝隙[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气炉,它的喷嘴2外设有稳焰管3,喷嘴2的侧面有通孔5,稳焰管3与喷嘴2头部间有小缝隙6,该缝隙在液化气燃烧时可形成一个稳定的副火焰,做为主火焰的“常设”点火火焰,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不脱水、不回火、不黄焰,燃烧稳定充分,有高热强度的优点。
文档编号F23D11/40GK2329854SQ97248570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4日
发明者王印峰, 于业速 申请人:王印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