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51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因其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高、反射率小、真空绝热,推动了真空管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热管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使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用地区更广,其主要由真空管、热管、水箱组成,热管下部的吸热段位于真空管内,热管上部的冷凝段位于水箱内,利用真空管的集热效应,首先将太阳能的热量由真空管传给热管的蒸发段,再经热管的冷凝段传于水箱内的水,使水加热。为提高热效率,真空管的一部分深入水箱,真空管与水箱之间密封不好,真空管内易进水,在真空管集热时水因受热而汽化膨胀,将真空管推离水箱以至联接脱落,甚至造成炸管,同时热管冷凝段淹没于水中,冷凝段面积小,温度高,容易结垢,时间一长,影响热管的正常工作,无法传递热量,热水器不能正常使用。为解决真空管与水箱间的密封问题,人们不惜采用牺牲热效率的办法,将真空管置于水箱之外,但随之而来的是热管与水箱之间密封不好时,滴漏的水仍会进入真空管,在高温下仍会产生真空管的破裂问题,热管的冷凝段依然会照常结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密封性能好并可延长真空管、热管使用寿命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与真空管联接的软质真空管管塞的接触面设有环形插接凹槽,管塞的一部分伸入水箱,可使真空管既位于水箱内,但又与水隔离,所述环形插接凹槽内壁的纵向开设有使真空管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U形槽,以保持真空管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平衡,有效避免了因真空管内外压差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的中部开设有便于热管蒸发段位于真空管内而头部冷凝段位于水箱内的热管伸入的联接通孔,软质管塞选用弹性耐热材料,保证了水箱与管塞之间以及热管与管塞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水箱内的水不能进入真空管,也不能漏出水箱外。
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的上方可有一套接热管冷凝段的带翅片的散热套,所述带翅片的散热套的中部开设有套接通孔,热管冷凝段可穿过套接通孔,其头部露出散热套,所述散热套用以提高散热速度和增大散热量,减少冷凝段的积热,可对冷凝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降低结垢速度,延长热管的使用寿命。
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中部开设的联接通孔内还可接有一个空心螺杆,所述空心螺杆的中部开设有穿插热管的中心孔,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的上方有一封闭热管冷凝段并使冷凝段与水箱内的水密封隔离的散热帽,散热帽底面中部纵向设有一放置热管冷凝段的螺纹洞孔,空心螺杆与散热帽螺纹联接,散热帽的底面与软质真空管管塞之间设有将热管冷凝段与水箱内的水相隔离的密封垫片,保证了管塞与真空管之间,热管与管塞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也使冷凝段与水箱内的水密封隔离,彻底消除了冷凝段结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现有直插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不做任何结构上的改变就可改装为各项性能良好的热管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一物多用,节省材料,便于生产制造、安装维修;采用本实用新型,尤其使热水器各部件之间联接紧凑、密封可靠,延长了真空管和热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热水器的整体性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真空管、热管的联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管管塞与空心螺杆联接在一起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真空管管塞另一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帽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心螺杆的结构意图。
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真空管1、热管2、水箱组成,热管2下部的蒸发段3位于真空管1内,蒸发段3上设有吸热翅片11,热管2上部的冷凝段4位于水箱内,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利用真空管管塞5将真空管1、热管2及水箱相联接,与真空管1联接的软质真空管管塞5的接触面设有环形插接凹槽15,以使真空管1嵌接在该凹槽15内,管塞5的一部分伸入水箱,可使真空管1既位于水箱内,但又与水隔离,所述凹槽15内壁的纵向开设有使真空管1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两个或四个相互对称的U形气隙槽6,以保持真空管1内部与外部始终连通,维持内、外部的压力平衡,有效避免了因真空管内外温差而造成的裂管、炸管等不良后果,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5的中部开设有便于下部蒸发段3位于真空管1内而头部冷凝段4位于水箱内的热管2伸入的联接通孔7,热管2与联接通孔7之间为紧配合,管塞5与水箱之间也为紧配合,软质管塞5选用弹性耐热材料,保证了水箱与管塞5之间、热管2与管塞5之间以及真空管1与管塞5之间具有良好的联接性和密封性,使水箱内的水不能通过通孔7进入真空管1,也不能漏出水箱外,为强化密封效果,所述联接通孔7的内壁面可设置为凹凸面,可有多种形式,图3所示的实施例为环形凹凸面,联接通孔7的内壁表面是多层设置的环形槽16,以加强软质真空管管塞5与热管2之间的密封联接;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5与水箱接触的环形密封外表面为自下而上的圆锥面8,该外表面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凹凸面,如环形凹凸面。
在上述图3的实施例中,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5的上方还可有一套接热管冷凝段4的金属散热套,散热套的外表面可带有翅片,所述散热套的中部开设有套接通孔,热管冷凝段4可穿过套接通孔,其头部露出散热套,所述散热套用以提高散热速度和增大散热量,减少冷凝段4的积热,可对冷凝段4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降低结垢速度,延长热管2的使用寿命,散热套上设置翅片,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是在
图1所示管塞5上设置空心螺杆9和散热帽10,以彻底解决管塞5与热管2之间以及管塞5与真空管1之间的密封联接并最终消除热管冷凝段4的结垢问题,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5中部开设的联接通孔7内接有一个空心螺杆9,所述空心螺杆9的中部开设有穿插热管2的中心孔,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5的上方有一封闭热管冷凝段4并使冷凝段4与水箱内的水密封隔离的散热帽10,散热帽10底面中部纵向设有一放置热管冷凝段4的螺纹洞孔,空心螺杆9与散热帽10螺纹联接,散热帽10的底面与软质真空管管塞5之间设有将热管冷凝段4与水箱内的水相隔离的密封垫片12,空心螺杆9与散热帽10螺纹联接的夹紧作用使管塞5变形,保证了管塞5与真空管1之间、热管2与管塞5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也使冷凝段4与水箱内的水密封隔离,彻底消除了冷凝段4结垢的问题,散热帽和空心螺杆共同形成一个盲孔,热管冷凝段插入盲孔,以紧配合的方式或导热胶体辅助与盲孔内壁紧密接触,以保证导热性能,较好地保护了热管,为强化散热帽10的散热,所述散热冒10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散热翅片14为强化密封,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5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台形腔体,该腔体的凹台上设有密封垫片13,空心螺杆9的头部嵌入所述凹台形腔体并压接在所述密封垫片13上。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真空管联接的软质真空管管塞的接触面设有环形插接凹槽,所述环形插接凹槽内壁的纵向开设有使真空管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U形槽,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的中部开设有便于热管伸入的联接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对称地开设有四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与水箱接触的环形密封外表面为自下而上的圆锥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与水箱接触的环形密封外表面为凹凸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的上方有一套接热管冷凝段的带翅片的散热套,所述带翅片散热套的中部开设有套接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联接通孔的内壁面设置为凹凸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中部开设的联接通孔内接有一个空心螺杆,所述空心螺杆的中部开设有穿插热管的中心孔,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的上方有一封闭热管冷凝段并使冷凝段与水箱内的水密封隔离的散热帽,散热帽底面中部纵向设有一放置热管冷凝段的螺纹洞孔,空心螺杆与散热帽螺纹联接,散热帽的底面与软质真空管管塞之间设有将热管冷凝段与水箱内的水相隔离的密封垫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帽的下部嵌入软质真空管管塞上表面中部开设的凹台形腔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真空管管塞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台形腔体,该腔体的凹台上设有密封垫片,空心螺杆的头部嵌入所述凹台形腔体并压接在所述密封垫片上。
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帽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散热翅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联接结构,与真空管联接的软质管塞的接触面设有插接凹槽,凹槽内壁开设有使真空管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U形槽,以保持真空管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平衡,防止炸管,管塞中部可接有一个空心螺杆,空心螺杆穿插有热管,空心螺杆与一散热套螺纹联接,使热管冷凝段与水密封隔离,彻底消除了热管冷凝段结垢的问题,保证了各部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F24J2/46GK2432527SQ00238648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6日
发明者吴艳元, 罗赞继, 赵大山, 葛志君, 孙增来 申请人: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