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蓄热旋风子式热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702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向蓄热旋风子式热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环保节水型干法除尘配套的烟气冷却热风器,尤其是一种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供应清洁热风,进行余热利干燥粮食农副产品,向温室、居室供暖的热风器,以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现技术工业炉的换热器有三种情况①有二通道蓄热式烟道,降低烟气温度后再进入管式换热器冷却,最后进入环保除尘器,实现了干法除尘,优点是由于耐火砖蓄热性强,使烟气大幅度降温,就节省后面管式换热器耐热钢中“铬”的用量(我国缺水也缺“铬”),降低了造价,问题是蓄热后那一条烟道,须由切换阀切换冷风进入,冷却降温才能再次蓄热,冷风受热变为热风,却只能白白放掉!因为冷风进入烟道时吹起了沉灰已经污染。
②现技术管式换热器通病是换热管进口端易烧坏,焊缝脱焊漏烟,迎风面集尘多。
③现技术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不能自由热胀冷缩,是造成损坏的原因之一,因此现技术有专利名称为“换热器的换热管补偿器”(ZL93244827.4)。但不如能自由伸缩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器,它是既能与环保节水型干法除尘配套的烟气冷却热风器,同时又是能供应清洁热风进行余热利用的热风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热风器设“换向三通道蓄热式烟道”,三通道包括烟道、冷风道、热风道;烟道为主体居中是蓄热室式承重耐火涂层结构,冷热两风道各居一边,三通道均带有附件电动换向阀、防爆孔、电动放散管阀。
在热风器里设多个“换向换热直流旋风子”,旋风子主体是光面管或带翼型散热器片,管内两端有直流旋风子,管外两端座在烟道承重墙上,有轴套、密封函座、压盖、惰性气体充气轴封和金属软管、轴承座、管尾在两边冷热风道内与电动换向柄相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热风器在与环保节水型干法除尘配套的同时,也能供清洁热风余热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热风器正立投影的剖面图,图2、A放大图
图1V1——烟气(在烟道内),V2——冷却风(下进冷风道,上出热风道),件(1).件(8).烟道(附件有进出口带电动换向阀、防爆孔、电动放散管阀),件(2).件(7).下进冷风道、上出热风道(附件同烟道),件(3).电动换向柄,件(4).换向换热直流旋风子,件(5).同(4).带翼型散热器片,件(6).蓄热室承重耐火隔热涂层结构,件(9).检查门,件(10).放空门,件(11).灰斗。图2 A放大图中对件(4).加以说明(图中件(1).(3).(6)等见上)件(4-1).轴套,件(4-2).密封函座,件(4-3).压盖,件(4-4).换向换热直流旋风子主体,件(4-5).惰性气体充气轴封及金属软管,
件(4-6).轴承座,件(4-7).可调整流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说明1、热风生成V1烟气进入件(1)及件(8)烟道,热以辐射对流方式传热给件(4)换向换热直流旋风子。同时传热给件(6)蓄热式承重耐火隔热涂层,这时件(4)将V2冷却风加热,进冷风道出热风道即成为干燥用热风;2、换向操作(1).V1烟气进出件(6)蓄热室时用烟道附件对进出口带电动换向阀实施;(2).V2冷却风下进冷风道上出热风道换向同上实施;(3).件(4)件(5)换向直流旋风子换向180°用件(3)实施;3、安全操作(1).当按Co防爆安全要求需放散时,及化验合格后需停止放散时用烟道附件电动放散管阀实施;(2).当防爆孔炸裂后,应及时停止运行,补装防爆片,放散化验合格后才能再次投入运行。
(3).当热风器用于温室、居室供热采暖时要用件(4-5)惰性气体充气轴封及金属软管,选择适当气封用气体,并按国家卫生标准,选择Co安全检测仪自动控制供应热风。
权利要求1.一种换向蓄热旋风子式热风器,有Co及温度安全检测仪表,其特征是有一个换向三通道蓄热式烟道,三通道包括烟道、热风道、冷风道,烟道为主体居中是蓄热室式承重耐火涂层结构,冷热两风道各居一边,三通道均带有附件电动换向阀、防爆孔、电动放散管阀,有多个换向换热直流旋风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蓄热旋风子式热风器的换向换热直流旋风子,旋风子主体是光面管或带翼型散热器片,管内两端有直流旋风子,有轴套、密封函座、压盖、惰性气体充气轴封和金属软管,轴承座,管尾在冷热风道内与电动换向柄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环保节水型干法除尘配套的烟气冷却热风器,尤其是一种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供应清洁热风,进行余热利用干燥粮食农副产品、向温室、居室供暖的热风器。其特征是:有一个主体是蓄热室式承重耐火涂层结构,两边各有进冷风道、出热风道,有换向阀和换向换热直流旋风子。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用于在发展城镇建设中既保护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技术装备。
文档编号F26B7/00GK2508192SQ00262219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9日
发明者陈绍希 申请人:陈绍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