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718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具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红外线燃气灶的喷嘴只在喷嘴的后部与引伸管相连接,这种一线连接固定结构很难保证喷嘴喷出的可燃气在引伸管轴向的中心处通过,实践证明,只要喷嘴的喷口偏离引伸管轴向中心线0.5mm以上,燃烧时产生的CO就会超标,现有红外线燃气灶的喷嘴很难保证其喷口在引伸管的中心线上。二是现有红外线燃气灶的燃气在燃烧陶板上燃烧不均匀,燃气在陶瓷板上燃烧不均匀的现象,势必造成燃烧效率指标的不合格,其原因是扩散管出气口的结构及其在灶体腔内的位置不合理。三是灶体和引伸管采用铸铁制造,使灶腔和引伸管内部不光滑,进而影响气体的顺利流动。四是引伸管的各部件尺寸不合理,使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比例不是最佳状态,进而降低了燃烧效率和提高了CO的含量。总之,以上几个缺点的综合使燃烧板面处CO的含量、热效率都达不到国家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研制一种红外线燃气灶,该燃气灶能保证它的喷嘴喷气口始终处于引伸管的轴向中心线处,燃气在燃烧陶板上燃烧的均匀,灶体和引伸管腔内表面光滑不影响燃气的流动,引伸管各部件尺寸合理,使CO的含量、热效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本实用新型的喷嘴1由固定架2固定在引伸管3的收缩管4的入口处,固定架2由喷嘴固定套2-1、喷嘴定位套2-2组成,喷嘴固定套2-1由大圆柱套2-3、带内螺纹的小圆柱套2-5组成,带内螺纹的小圆柱套由筋2-4与大圆柱套2-3的入口端相连,小圆柱套2-5处在大圆柱套2-3的内部,大圆柱套2-3固定在扩散管4的入口直管4-1上,小圆柱套2-5的内螺纹通孔与喷嘴1后端的外螺纹配合固定。喷嘴固定套2-2由大圆柱套2-6、小圆柱套2-8组成,小圆柱套2-8由筋2-7与大圆柱套2-6的出口端相连,喷嘴1的前端插在小圆柱套2-8的内径中定位。大圆柱套2-6固定在收缩管4的入口处。本实用新型的引伸管3的扩散管5的出气口5-1是与喉管6垂直的圆口,在扩散管5的出气口5-1的上面设有气体分配板7,气体分配板7上均匀地开有通孔7-1,气体分配板7为向上凸的弧形。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喷嘴1的喷口始终处于引伸管3轴向的中心处,偏差小于0.4mm,故使得燃烧时产生的CO的排放量能达到国标。又由于气体分配板的作用和扩散管结构的改变,使燃烧陶板上的燃气分布均匀。本实用新型再将引伸管3的各部件选择最佳尺寸及灶壳体和引伸管都采用钢板拉伸制成,就可使燃烧陶板面上CO的含量低于国标0.05%以下,达到0.024%;热流量超过国标2.91kw,达到了3.0kw;热效率超过国标55%,达到67.9%。总之本实用新型符合GB16410-1996国标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架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气体分配板7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引伸管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气体分配板7-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的喷嘴1由固定架2固定在引伸管3的收缩管4的入口处,固定架2由喷嘴固定套2-1、喷嘴定位套2-2组成,喷嘴固定套2-1由大圆柱套2-3、带内螺纹的小圆柱套2-5组成,带内螺纹的小圆柱套2-5由筋2-4与大圆柱套2-3的入口端相连,小圆柱套2-5处在大圆柱套2-3的内部,小圆柱套2-5的内螺纹通孔与喷嘴1后端的外螺纹配合固定。喷嘴固定套2-2由大圆柱套2-6、小圆柱套2-8组成,小圆柱套2-8由筋2-7与大圆柱套2-6的出口端相连,小圆柱套2-8处在大圆柱套2-6出口处的外面,小圆柱套2-8的内径与喷嘴1的前端滑动配合定位。大圆柱套2-3嵌在大圆柱套2-6的内部,大圆柱套2-6紧配合嵌在引伸管3的收缩管4的入口直管4-1处。本实施方式的引伸管3的扩散管5的出气口5-1是与喉管6垂直的圆口,在扩散管5的出气口5-1的上面设有气体分配板7,气体分配板7上均匀地开有通孔7-1,通孔7-1的直径为0.4-0.6mm,气体分配板7为向上凸的弧形。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气体分配板7由与其形状相近的金属网7-2代替。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二的不同点是引伸管3的结构尺寸,本实施方式引伸管3各部件的最佳尺寸如下其收缩管4的长度A为45mm±2mm,收缩管4的入口直管4-1的长度D为8mm±0.5mm,直管4-1的内直径Φ1为45mm±2mm,喉管6的长度B为70mm±3mm,喉管6的内直径Φ2为21mm±1mm,扩散管5的长度C为50mm±2mm,扩散管5的出气口5-1的内直径Φ3为33mm±1.5mm。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三的不同点是壳体8采用钢板拉伸制成,壳体8的高度H为45mm±2mm,引伸管3也采用钢板拉伸制成,引伸管3与壳体8之间采用焊接固定。这样会使壳体8内腔壁和引伸管3内壁对气体流动无阻力,利于燃气和空气的合理分配。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三相同。
权利要求1.红外线燃气灶,该燃气灶的喷嘴(1)由固定架(2)固定在引伸管(3)的收缩管(4)的入口处,喷嘴固定套(2-1)由大圆柱套(2-3)、带内螺纹的小圆柱套(2-5)组成,带内螺纹的小圆柱套由筋(2-4)与大圆柱套(2-3)的入口端相连,小圆柱套(2-5)处在大圆柱套(2-3)的内部,大圆柱套(2-3)固定在扩散管(4)的入口直管(4-1)上,小圆柱套(2-5)的内螺纹通孔与喷嘴(1)后端的外螺纹配合固定,其特征在于喷嘴定位套(2-2)由大圆柱套(2-6)、小圆柱套(2-8)组成,小圆柱套(2-8)由筋(2-7)与大圆柱套(2-6)的出口端相连,喷嘴(1)的前端插在小圆柱套(2-8)的内径中定位,大圆柱套(2-6)固定在收缩管(4)的入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引伸管(3)的扩散管(5)的出气口(5-1)是与喉管(6)垂直的圆口,在扩散管(5)的出气口(5-1)的上面设有气体分配板(7),气体分配板7上均匀地开有通孔(7-1),气体分配板(7)为向上凸的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气体分配板(7)由与其形状相近的金属网(7-2)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引伸管(3)各部件的最佳尺寸如下其收缩管(4)的长度A为45mm±2mm,收缩管(4)的入口直管(4-1)的长度D为8mm±0.5mm,直管(4-1)的内直径Φ1为45mm±2mm,喉管(6)的长度B为70mm±3mm,喉管(6)的内直径Φ2为21mm±1mm,扩散管(5)的长度C为50mm±2mm,扩散管(5)的出气口(5-1)的内直径Φ3为33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壳体(8)采用钢板拉伸制成,壳体(8)的高度H为45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引伸管(3)采用钢板拉伸制成,引伸管(3)与壳体(8)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红外线燃气灶,它是对燃气灶具的改进,它的喷嘴(1)由固定架(2)固定在引伸管(3)的收缩管(4)的入口处,固定架由喷嘴固定套(2—1)、喷嘴定位套(2—2)组成,带内螺纹的小圆柱套(2—5)由筋(2—4)与大圆柱套(2—3)的入口端相连组成喷嘴固定套。小圆柱套(2—8)由筋(2—7)与大圆柱套(2—6)的出口端相连组成喷嘴定位套,喷嘴的前端插在小圆柱套(2—8)的内径中定位。大圆柱套(2—6)固定在收缩管的入口处。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喷嘴的喷口始终处于引伸管轴向的中心处,燃烧陶板上的燃气分布均匀,引伸管各部件尺寸最佳及灶壳体和引伸管都采用钢板拉伸制成,使本实用新型符合GB16410—1996国标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文档编号F24C3/00GK2494939SQ0124896
公开日2002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31日
发明者王森 申请人:王森, 王俊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