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794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室内湿度的减湿器,更具体地涉及可以向用户所需的具体位置提供减湿后的空气的减湿器。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相关技术的普通减湿器的结构及运行作一示意性的解释。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普通减湿器的分解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减湿器运行的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一减湿器包括一其正面、背面和底面是敞开的机箱1、一由安装在机箱1内的蒸发器2和冷凝器3组成从而执行除湿功能的热交换器4、一压缩在热交换器4内循环的制冷剂的压缩机5、一安装于热交换器4之前或之后从而使空气强制通风的鼓风机6、一支撑该鼓风机6并将经热交换除湿后的气流引向前面板11的外罩7、以及一安装于热交换器4底部从而贮存由除湿操作产生的冷凝水的水罐10。
前面板11安装于机箱1的前部从而将除湿后的空气鼓入房间。一滤除吸入热交换器4的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的空气过滤器安装于该机箱1的后部。并且一支撑压缩机5和水罐10的支承板8安装于机箱1的底部。
一将压缩机5和水罐10各自的安装空间隔开的挡板9安装在支承板8上,一将热交换器4的冷凝水引导至水罐10并支撑外罩7的排水叶片13(drain fan)形成于隔板9的上方。
具有上述结构的减湿器的运行如下。首先,利用鼓风机6,室内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12被吸入机箱内,并经过热交换器4以被除湿,接着顺序通过外罩7和前面板,然后被送回房间。
通过该减湿器的运行可知,由于某种原因,相关技术中的减湿器的送风方向收到了限制。即,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前面板11送出。在这种情况下,安装于前面板11上的格栅起到均匀分配除湿后空气的作用,但是其不能将除湿后的空气集中于用户所需的任意的位置。因此,为了将除湿后的空气集中于一具体位置,相关技术的减湿器应被重新安置。这种不便是由于该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受到限制所造成的。令人遗憾地,相关技术的减湿器不能被用于多种用途。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湿器,其能够将除湿后的空气集中地供给到用户所需的具体位置。
本发明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一部分由后面的描述阐明,一部分对于参阅了下面的描述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或可由本发明的实践得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在本文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文字中以及在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达到。
要达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此处具体化的和广义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减湿器包括一具有一进气口和一送风出口的机箱;一安装于该机箱内以执行除湿功能的热交换器;一安装于该机箱内的外罩,该外罩包括一机壳和一盖以吸入除湿后的空气;形成于该外罩一侧面上的主、辅送风部件,该主送风部件将除湿后的空气导向该机箱的送风出口,该辅助部件自由地调节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以及安装在该外罩内的一鼓风机,其通过该机箱的进气口将空气强制吸入,并通过主、辅送风部件将除湿后的空气强制排出。
优选地,该辅助送风部件包括一根送风方向可自由选择的柔性软管,或者包括多根通过滑动其抽出长度可变的送风管(blow pipe)。
因此,本发明利用软管或多根送风管可以将除湿后的空气集中于用户所需的位置。
不用说,对本发明的前面的总的描述以及后面的详细描述仅是示范性的和解释性的,其目的在于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只要可能,在所有附图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或类似的部件。第一实施例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湿器的分解俯视图。
参照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湿器主要包括一机箱20、一安装于机箱20内以使除湿后的空气被吸入的外罩50、以及一安装在外罩50内以使空气强制循环的鼓风机60,该机箱20在其背面具有一进气口21、在其顶面具有一送风出口23、并具有敞开的正面。
并且,外罩50包括一机壳51和一盖53,该机壳具有分别面对进气口21和送风出口23的敞开表面,该盖在面对机箱20的进气口21的表面处具有一开口部55,从而与机壳51的敞开背面相结合。
一热交换器30包括一蒸发器31和一冷凝器33,并被安装于机箱20的进气口21与盖53的开口部55之间。热交换器30冷凝空气中的湿气,以生成除湿后的空气。热交换器30由置于该热交换器30底部的排水叶片71支撑,该排水叶片71由安装于该排水叶片71底部的支承板73支撑。
一将机箱20的下部空间分隔成前部和后部的挡板75安装于该支承板73的一壳体内。通过排水叶片71收集冷凝水的水罐80安装于挡板75的前面,而压缩机33安装于挡板75的后面从而将制冷剂循环到热交换器30。
水罐80包括一稳定地安置在支承板73上并可从机箱前面取出的贮水部81、一安装于贮水部81的一前部边沿上以指示贮水部81的水位的可视窗83、以及一与贮水部81前部边沿耦合的装饰部85。
一空气过滤器22安装于机箱20的进气口21处,从而滤除吸入空气中的颗粒,而没有附加的送风格栅的前板90与机箱20正面的上部相结合。对外指示各种运行状态的显示部91以及多个操作按钮93设置在前面板90上。
经过热交换器30除湿后的空气被吸入外罩50的内部,然后通过形成于外罩50一侧面上的送风路径向外吹出。在这种情况下,该送风路径包括一与位于机箱20顶面的送风出口23连接的主送风部件和一辅助送风部件,根据用户的需要,辅助送风部件的送风方向可自由改变。
该主送风部件包括外罩50的开放的顶面和机箱23的送风出口23。因此,主送风部件的送风方向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一百叶窗24安装于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的周边,并可旋转。百叶窗24根据用户的选择而打开送风出口23,并优选地由附加的百叶窗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操纵。
辅助送风部件包括形成于盖53开口部55上方的辅助送风出口57以及一可被拉到机箱20外部的软管120。软管120的一端连接至辅助送风出口57,从而将除湿后的空气引导至用户需要的具体地点。因此,软管120被完全放入机箱20内或者被拉出机箱20。为了这个功能,软管120最好是柔性软管,以便于放置和拖出并可以自由地改变拖出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在辅助送风出口57和软管120之间安装一延伸管(extending pipe)110以便与软管120相连。即,该延伸管110安装于盖53的一壳体上,并突出出来以与辅助送风出口57相连、并且软管120的一端插入该延伸管110从而与其相连接。
如图4所示,为了连接延伸管110和软管120,沿延伸管110的内部周边形成一连接突起113,并在插入该延伸管110内的软管120的一端121的外部周边上形成一连接槽123。即延伸管110的连接突起113插入软管123的连接槽123,从而软管120牢固地固定在延伸管110上。
同时,在延伸管110邻接辅助送风出口57的部分上形成一向下的斜面111。该斜面111可平滑地引导除湿后的空气的输出流。即,由于流动路径的突变,从辅助送风出口57下方的鼓风机流至该延伸管110的除湿后的空气经受了相当大的阻力。因此,形成于延伸管110一端的斜面111可以自然地引导延伸管110内的除湿后的空气。
图5是图3所示的减湿器的背面的俯视图。
参照图5,在机箱20的背面形成一通孔25,从而该软管可被向外抽出。并且,通孔25位于进气口21上方,并与辅助送风出口在同一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安装一个开关板26,以便通过有选择地打开机箱20背面的通孔来控制通过软管120的除湿后的空气的输出流。即,当该开关板26关闭该通孔25时,除湿后的空气只能通过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吹出。在这种情况下,开关板26可以是一可与机箱20分开的元件或者是绕机箱20的铰接点可旋转地安装的另一元件。
图6A和图6B是机壳51和盖53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参照图6A和图6B,在盖53的连接面上形成多个突起53a和53b,以使与机壳的连接更容易。即,一第一突起部53a形成于盖53的开口部55的外侧,并具有类似于机壳51的侧壁51c的形状,一第二突起部53b形成于第一突起部53a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机壳与盖结合,则第一和第二突起部53a和53b分别紧紧地靠着机壳51的侧壁51c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因此,第二突起部53b如此形成,以使其与第一突起部53a的距离等于机壳51的侧壁51c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突起部在确定与机壳51的结合位置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另外,为了将盖53锁定在机壳51上,在机壳51的接合面的一侧形成一锁定钩51a,在盖53的接合面上形成一锁定槽53c以使其与锁定钩51a相连。此外,在机壳51和盖53的相应位置分别形成螺栓锁定孔51b和53d。
因此,当机壳51和盖53通过第一和第二突起部53a和53b彼此紧紧地夹持时,该锁定钩51a插入该锁定槽53c中。然后将附加的螺栓(图中未示出)插入螺栓锁定孔51b和53d,以牢牢地紧固机壳51和盖53。
优选地,一导向件55a在盖53的开口部55的周围向着机箱20的进气口21伸出。导向件55a的作用在于更平滑地将已经过热交换器的除湿后的空气引向鼓风机。
下面将详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减湿器的各个运行状态。
图7A和图7B示出了该减湿器的横截面视图以解释其不同的运行状态。图7A显示的是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主送风出口吹向外部的状态,而图7B显示的是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辅助送风出口吹向外部的状态。
参照图7A,当软管120完全置入机箱20中时,开关板26关闭机箱20的通孔从而关闭了辅助送风部件,而通过驱动百叶窗24而使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打开,从而主送风部件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当给压缩机35和鼓风机60供电时,室内空气相继经过空气过滤器22和进气口21,从而被吸入热交换器30内。接着,空气通过热交换器30被除湿,并且通过盖53的开口部55被吸入外罩内。然后,除湿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出口23而被吹入房间,该送风出口23通过安装于外罩内的鼓风机60的鼓风压力而被打开。
参照图7B,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通过驱动百叶窗24而被关闭,从而关闭了主送风部件,而通过操纵开关板而使通孔25打开,从而打开了辅助送风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软管120被拖出到用户所需的具体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热交换器30除湿后的空气通过盖53的开口部55被吸入外罩内,然后被吹向盖53的辅助送风出口57。此后,除湿后的空气经过延伸管110,并接着由软管120引导从而吹向一具体的位置。
考虑到本发明的减湿器中空气的入口和流出口之间的过程,优选地,该鼓风机60是离心式风机而不是轴流式风机。这是因为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与集中于鼓风机60的室内空气的吸入方向之间保持约90°角。因此,鼓风机60利用诸如复叶扇(sirocco fan)或涡轮风机这样的离心式风机,因此可以更平滑地执行从空气入口到出口的一系列过程。第二实施例参照图8至图11B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减湿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减湿器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仅在于辅助送风部件的结构,因此除了下面的描述以外的描述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减湿器的分解俯视图。
参照图8,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辅助送风部件包括一形成于盖53的开口部55的一侧的辅助送风出口57以及多个与辅助送风出口57互相连通的、并可滑动以便可被拉出的送风管210、220和230。
送风管包括一与盖53相连的固定送风管210以及至少一个活动送风管220或230,该活动送风管可在固定送风管210内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固定送风管210优选嵌入盖53的一个壳体内以便伸出以与辅助送风出口57相互连通。
活动送风管220和230包括一插入固定送风管210内并可滑动的第一活动送风管220以及一插入第一活动送风管220内也可滑动的第二活动送风管230。在这种情况下,活动送风管的数量取决于所需的抽出长度。例如,图8所示的是两个活动送风管220和230。
图9显示出固定送风管210和活动送风管220和230的详细结构。固定送风管210的一端与盖53的辅助送风出口57相结合,另一端与机箱20的通孔25相结合。因此,抽出机箱20的部分是活动送风管220和230。
在这种情况下,在固定送风管210的内侧形成一决定第一活动送风管220的插入深度的短槛(sill)211,在固定送风管210的另一端形成一向内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13,以防止第一活动送风管220的脱离。在第一活动送风管220的一端形成一向外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21,以被第一突出部213挡住,在第一活动送风管220的另一端部形成一第三突出部223,其如此突出以防止第二活动送风管230的脱离。类似地,在第二活动送风管230的一端形成一第四突出部231,以被第三突出部223挡住。在这种情况下,活动送风管220和230可被自由地向外拉出而不会与固定送风管210完全分开。
同时,第一和第二活动送风管220和230的长度应该等于或小于固定送风管210的第一突出部213与短槛211之间的长度。
由于活动送风管220和230不如软管柔韧,因此送风方向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克服这种限制,优选地将一风向控制元件240安装在第二活动送风管230的另一端以改变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
本发明推荐下面两种风向控制元件240。
在图10A中,推荐一1/4球面241作为风向控制元件240,其两个顶点被铰接到第二活动送风管230的一端。在这种情况下,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根据该球面241的旋转角度而变化。即,在图10A中,球面241引导除湿后的空气向下吹。如果球面241绕顶点241a逆时针旋转90°,则除湿后的空气向前吹。如果该球面241绕顶点241a顺时针旋转90°,则除湿后的空气向上吹。
此外,该球面241仅仅是所推荐的风箱控制元件的几个例子中的一个。只要空气的送风方向根据风向控制元件的旋转角度而改变,该风向控制元件被安装在第二活动送风管230的一端并可转动,风向控制元件可做成各种形状。
在图10B中,推荐一柔性的波纹管243作为风向控制元件。在这种情况下,该波纹管243的一侧243a固定在第二活动送风管230一端的上半圆上,另一侧243b可自由地膨胀和收缩。因此,波纹管243的另一侧243b可膨胀或收缩从而可绕在第二活动送风管230的所述一端的旋转中心243c旋转。因此,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根据该波纹管243的所述另一侧243b的膨胀程度而改变。即,除湿后的空气被波纹管243引导从而向下吹。如果波纹管243的所述另一侧243b完全收缩了,则除湿后的空气向前吹。
具有上述结构的减湿器的运行情况显示在图11A和图11B中。图11A和图11B表示图8所示的减湿器的不同运行状态。
图11A表示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主送风部件向外吹出的一个状态,而图11B表示的是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辅助送风部件向外吹出的另一状态。
参照图11A,当第一和第二活动送风管220和230全部插入固定送风管210内时,开关板26关闭机箱20的通孔25从而关闭辅助送风部件,但是通过驱动百叶窗24而使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打开,从而打开主送风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当给压缩机35和鼓风机60供电时,室内空气相继经过空气过滤器22和进气口21,从而被吸入热交换器30内。接着,空气通过热交换器30被除湿,并且通过盖53的开口部55被吸入外罩内。然后,除湿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出口23而被吹入房间,该送风出口23通过安装于外罩内的鼓风机60的鼓风压力而被打开。
参照图11B,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通过驱动百叶窗24而被关闭,从而关闭了主送风部件,而通过操纵开关板而使通孔25打开,并且第一和第二活动送风管220和230分别从固定送风管210中抽出,从而打开了辅助送风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活动送风管220和230被拖出到用户所需的具体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热交换器30除湿后的空气通过盖53的开口部55被吸入外罩内,然后被吹向盖53的辅助送风出口57。此后,除湿后的空气顺序经过固定的和活动的送风管210、220和230,并接着由风向控制元件240引导从而吹向一具体的位置。第三实施例参照图12至图14B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减湿器进行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减湿器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辅助送风部件的结构,因此,除了下面的描述以外的描述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减湿器的分解俯视图。
参照图12,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减湿器的外罩包括由安装于机壳51和盖53之间的隔板310左右分成的一主送风部件301以及一辅助送风部件303。在这种情况下,一可以抽出到机箱20之外的软管320安装在辅助送风部件303中。
隔板310竖直地安装在机壳51和盖53之间,借此,与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连通的主送风部件301与连通至软管320的辅助送风部件303以隔板310为中心被左右隔开。在这种情况下,隔板310可以在机壳51上也可以在盖53上形成。例如,隔板310在机壳51上形成。即,隔板310竖直地安装于机壳51的两侧面之间的预定部位。
在这种情况下,百叶窗24安装在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的周边上,从而有选择地打开该送风出口23。百叶窗24最好通过附加的百叶窗马达(图中未示出)来驱动。
图13是图12所示的减湿器的辅助送风部件的分解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3,为了安装软管320,一连接槽313沿隔板310的下部和机壳51构成辅助送风部件的内部周边而形成,而一连接突起321在软管320的下部外侧周边形成,并可被插入连接槽313。
在这种情况下,软管320可被放入机壳51内或者被抽出机箱20。为此,软管320优选为一拉出方向可变的而且容易放入或拉出的柔性软管。
同时,为了容易放入软管320,隔板310的上部311最好向主送风部件301弯曲从而在辅助送风部件303的上部提供一个空间。
如图12所示,在机箱的顶面上形成通孔27,从而可将软管320抽出到机箱20之外,并且安装了开关板28以有选择地打开/关闭通孔27。在这种情况下,通孔平行于送风出口23而设置。
开关板28可以是一个可与机箱20分开的元件。但开关板28优选是这样一个元件,其被安装成可绕机箱20的铰接点旋转。
图14A和图14B显示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减湿器的运行情况。
图14A表示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主送风部件向外吹出的一个状态,而图14B表示的是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辅助送风部件向外吹出的另一状态。
参照图14A,当软管320全部插入固定送风管210内时,开关板26关闭机箱20的通孔27从而关闭辅助送风部件303,但是通过驱动百叶窗24而使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打开,从而打开主送风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空气通过热交换器30被除湿,并且通过盖53的开口部55被吸入外罩内。然后,除湿后的空气通过主送风部件301和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而被吹入房间内。
参照图14B,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通过驱动百叶窗24而被关闭,从而关闭了主送风部件301,而通过操纵开关板而使通孔27打开,并且软管320通过通孔27抽出,从而打开了辅助送风部件303。在这种情况下,软管320被抽出到用户所需的具体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鼓风机的吸力,经过热交换器30除湿后的空气通过盖53的开口部55被吸入外罩内。此后,除湿后的空气经过辅助送风部件303吸入软管320,并接着由软管320引导从而吹向一具体的位置。
第四实施例参照图15A和图15B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减湿器进行描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减湿器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辅助送风部件的结构,因此,除了下面的描述以外的其他描述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5A和图15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减湿器的横截面视图,用以解释其不同的运行状态。
参照图15A和图15B,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减湿器的辅助送风部件包括一形成于机壳51的一个气密侧面上的辅助送风出口51d以及连接至该辅助送风出口51d的软管410,并可被抽出机箱20。
在其一端的外部周边上形成一连接槽411,该连接槽与机壳51相连。
同时,在机箱面对该辅助送风出口51d的一侧形成一通孔29a从而可将软管410向外抽出。为了有选择地打开通孔29a,在邻近机箱20的通孔29a处形成一可旋转的开关板29b。在这种情况下,通孔29a布置于与外罩40的辅助送风出口51d相同的高度处,借此软管410可沿水平方向抽出。
在这种情况下,软管410最好是一柔性软管,从而其可以被容易地放入和抽出并且其抽出方向可以自由地变化。
如图15A所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减湿器中,当软管410完全放入机箱20中并且开关板29b气密地关闭通孔29时,辅助送风部件被关闭。因此,吸入机壳51和盖之间的除湿后的空气仅通过机箱20的送风出口23吹入室内。
参照图15B,当百叶窗24关闭该送风出口23并且开关板29b打开通孔29a从而软管410被向外抽出时,仅仅辅助送风部件打开。因此,吸入机壳51和盖之间的除湿后的空气通过辅助送风出口51d被吸入软管410中,并随后被软管410引导并被吹向一具体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湿器,其具有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固定的主送风部件以及送风方向可变的辅助送风部件。因此,用户可以利用该辅助送风部件将除湿后的空气集中送到一具体位置,因此可以提供该减湿器的多种用途。例如当所洗的衣物要被干燥时,可利用辅助送风部件集中地将除湿后的空气吹向该衣物,从而使干燥效果最佳。
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进和变形。因此,本发明涵盖所有在本发明附加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价物的范围之内对本发明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减湿器,包括机箱,其具有进气口和送风出口;热交换器,其被安装在所述机箱内以执行除湿操作;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外罩,其包括机壳和盖从而吸入除湿后的空气;形成于所述外罩一侧面上的主送风部件和辅助送风部件,所述主送风部件将除湿后的空气引导至所述机箱的所述送风出口,所述辅助部件可自由地调节除湿后的空气的吹出方向;以及安装在所述外罩内的鼓风机,其通过所述机箱的所述进气口将空气强制地吸入,并通过所述主送风部件和辅助送风部件将所述除湿后的空气强制地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包括形成于所述盖的一侧面上的辅助送风出口;以及连接到所述辅助送风出口并可从所述机箱中抽出的软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盖伸出的延伸管,从而所述软管可插入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沿所述延伸管的内周边突出的连接突出部;以及形成于插入所述延伸管内的所述软管的一端部的外周边上的连接槽,从而接纳所述连接突出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所述延伸管的邻近所述辅助送风出口的一斜面,以便平滑地引导所述除湿后的空气的输出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是一柔性软管,其接收和抽出方向是自由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机箱一侧面上的通孔,以使所述软管可向外抽出;以及开关板,其安装于所述机箱的通孔附近,并可旋转,以便有选择地打开所述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盖一侧面上的辅助送风出口;以及多个与所述辅助送风出口相连通的送风管,这些送风管可通过滑动被抽出所述机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包括固定送风管,其与所述盖相连,从而与所述辅助送风出口相连通;以及至少一个在所述固定送风管内滑动的活动送风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活动送风管包括在所述固定送风管内滑动的第一活动送风管;以及在所述第一活动送风管内滑动的第二活动送风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送风管一端的风向控制元件,用以改变所述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控制元件被安装成可在所述第二活动送风管一端旋转,从而根据其旋转角度来改变空气的送风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控制元件为1/4球面,其两个顶点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活动送风管的一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控制元件为一波纹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送风管的所述一端相连,其另一端可膨胀或收缩从而改变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减湿器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外罩内的隔板,从而将所述外罩的内部分成所述主送风部件和所述辅助送风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包括软管,其安装于所述外罩内并可被抽出到所述机箱之外。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是柔性软管,其接收和抽出方向是自由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连接槽,沿所述隔板和所述外罩的内部周边形成;和在所述软管的一端的外部周边上形成的连接突出部,从而可插入所述连接槽。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竖直地安装于所述机壳和盖之间,从而通过所述主、辅送风部件的除湿后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朝向所述外罩的上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部向外延伸从而提供一个空位,以使所述软管的放置更容易。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机箱顶部的一通孔,从而所述软管可通过所述通孔抽出;以及开关板,其被安装成可在所述通孔附近旋转,以便有选择地打开所述通孔。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包括形成于所述机壳一侧面上的辅助送风出口;以及连接到所述辅助送风出口并可被抽出所述机箱之外的柔性软管。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送风部件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机箱面对所述辅助送风出口的一侧面上的通孔,从而可向外抽出所述软管;以及开关板,其被安装成可在机箱的所述通孔附近旋转,以便有选择地打开所述通孔。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风部件包括所述外罩的面对所述机箱的所述送风出口的侧面上的敞开表面;百叶窗,其被安装成可在所述机箱的所述送风出口附近旋转,从而可有选择地打开所述送风出口。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盖的面对所述机箱的所述进气口的表面上,从而所述除湿后的空气被吸入所述外罩。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进一步包括沿着所述开口部向着所述机箱的所述进气口突出的导向件,从而平滑地引导除湿空气的吸入。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进一步包括第一突出部,其从面对所述机壳的表面伸出并紧密地连接到所述机壳的一内部侧壁;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其与第一突出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机壳的一侧壁的厚度相同,从而确定了与所述机壳连接的位置。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湿器进一步包括锁定钩,从所述机壳的连接面伸出;以及在所述盖的连接面上的锁定槽,从而与所述锁定钩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湿器。本发明包括具有进气口和送风出口的机箱、安装于机箱内以执行除湿操作的热交换器、安装在机箱内并包括机壳和盖从而吸入除湿后的空气的外罩、形成于外罩一侧面上的主、辅送风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外罩内的鼓风机。主送风部件将除湿后的空气引导至机箱的送风出口,辅助部件可自由地调节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向,鼓风机通过机箱的进气口将空气强制地吸入,并通过主送风部件和辅助送风部件将除湿后的空气强制地排出。
文档编号F24F1/00GK1384317SQ02118949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3日
发明者李乃荣, 徐正尚, 孙良模, 申一浩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