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603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民用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取暖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广大农村使用立式或卧式民用取暖锅炉,已有多种均申报专利,但普遍存在着炉胆小,烟道空间大,清灰效果较差,燃料使用量大,热量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清灰,吸热面积大,热效率利用高的民用取暖锅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侧壁为空腔的炉体出烟口部位安装有U型空腔受热壁,其内装有E型吸热体与受热壁相通,吸热体前端部位呈锥状与受热壁前端安装的清灰门相对应,受热壁顶端部位有出烟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锅炉易加工,成本低廉,清灰效果好,吸热面积大,节省燃料,热量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环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民用锅炉相比较受热面积增加1-2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清灰门、受热体示意图;图3是图1的B向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是侧壁为空腔的炉体1出烟口部位安装有U型空腔受热壁2,其内装有E型吸热体3与受热壁2相通,吸热体3前端部位呈锥状与受热壁2前端安装的清灰门4相对应,受热壁2顶端部位有出烟口5。
受热壁2侧壁上端部位和炉体1侧壁下端部位分别设有出水口6和回水口7通过管路与散热片相接。
清灰门4内壁设有隔热板8。
本实用新型为E型吸热体安装在有清灰门的受热体内,受热壁和吸热体下端部位与空腔炉体相通,当燃烧炉体炉膛内燃料时,通过炉膛的出口将烟气和热量传递给设置在受热壁内的E型受热体受热,由于E型吸热体和U型受热壁受热面积大,因此,将水迅速加热通过管路将暖气片加热。本实用新型使用一定时间后,受热壁内的E型吸热体沉积许多烟尘,打开清灰门,方便快捷的清除沉积于E型吸热体上的灰尘,使吸热体吸热效果更佳,节约能源,热效率高。
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锅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侧壁为空腔的炉体(1)出烟口部位安装有U型空腔受热壁(2),其内装有E型吸热体(3)与受热壁(2)相通,吸热体(3)前端部位呈锥状与受热壁(2)前端安装的清灰门(4)相对应,受热壁(2)顶端部位有出烟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受热壁(2)侧壁上端部位和炉体(1)侧壁下端部位分别设有出水口(6)和回水口(7)通过管路与散热片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清灰门(4)内壁设有隔热板(8)。
专利摘要一种民用锅炉。侧壁为空腔的炉体出烟口部位安装有U型空腔受热壁,其内装有E型吸热体与受热壁相通,吸热体前端部位呈锥状与受热壁前端安装的清灰门相对应,受热壁顶端部位有出烟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锅炉易加工,成本低廉,清灰效果好,吸热面积大,节省燃料,热量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环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民用锅炉相比较受热面积增加1-2倍。
文档编号F24H1/44GK2856832SQ20062002013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明德 申请人:张明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