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用太阳能集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640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用太阳能集热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加热技术。
技术背景目前对太阳能利用的最佳方式是将太阳能用于民用建筑,这样可以充分 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广阔的民用巿场, 但仅限于提供热水,且热水器的安装受到空间和环境的限制。还有一种太阳 能房,房子的顶部安装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为房子 提供能源,这种利用方式转换成本较髙,目前尚未具备全面实施条件。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用太阳能集热板,充分利用建筑 物的表面转化太阳能并用于建筑物,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附图所示,它 有一个透光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玻璃板为波紋状,其截面为正、倒梯形连 接状,在坡璃板的内侧面上制出多个凸透镜,玻璃板嵌在一个底壳上,底壳 内固定有金属集热板,底壳上固定有导热块,导热块上端与金属集热板连接, 下端露在底壳外,玻璃板和底壳结合部密封,玻璃板和底壳构成的空间为真 空。本实用新型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块状,多个连接后形成大面积的采光板, 可作为建筑物的墙体和房顶,充分利用太阳的能量。本实用新型玻璃板上的 不同角度的凸透镜可将不同时刻的太阳光聚焦到集热板上,将集热板加热,热量通过导热块传送到一个装有导热介质的箱体内,加热后的导热介质可通 过循环系统将热量送到建筑物内。当然,本实用新型采集的热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转化为动能或电能。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建筑物表面积转化太阳 能,提供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新措施。本实用新型为真空结构,其相互连接 部位可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可单独作为建筑物 的墙体和房顶,取代砖、水泥、防水层等建筑材料,建筑物实际成本并不增 加,但却为建筑物提供了一个不需要成本的永久能源,具有极大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本实用新型可以制成透光结构,金属集热板为条形,使集热条位于凸透 镜焦点随太阳移动的路线上。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图1至图3中1、金属集热板,2、底壳,3、导热块,4、凸透镜,5、 玻璃板;6、连接用T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不透光结构,底壳由玻璃钢制成,底壳底部制波紋状,以 增加强度。底壳呈方形,厚3亳米,边长900毫米,底壳上嵌入四个铜质导 热块,底壳外侧四角上有用于相互连接的T形槽。集热板由厚0.5毫米的铁 板制成,通过螺丝固定在导热块上,露在壳体外面的导热块向内制成锥形, 底壳与导热块对应部位制出螺紋,用于导热块之间的连接。凸透镜与玻璃板 制成一体,凸透镜直径与玻璃板的梯形边相同,梯形边宽800毫米。本实施 例整体厚140亳米。
权利要求1. 建筑物用太阳能集热板,有一个透光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玻璃板为波纹状,其截面为正、倒梯形连接状,在玻璃板的内侧面上制出多个凸透镜,玻璃板嵌在一个底壳上,底壳内固定有金属集热板,底壳上固定有导热块,导热块上端与金属集热板连接,下端露在底壳外,玻璃板和底壳结合部密封,玻璃板和底壳构成的空间为真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说的建筑物用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金属集热板 为条形,使集热条位于凸透镜焦点随太阳移动的路线上。
专利摘要建筑物用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玻璃板的截面为正、倒梯形连接状,在玻璃板的内侧面上制出多个凸透镜,玻璃板嵌在一个底壳上,底壳内固定有金属集热板,底壳上固定有导热块,导热块上端与金属集热板连接,下端露在底壳外,玻璃板和底壳构成的空间为真空。本实用新型多个连接后形成大面积的采光板,可作为建筑物的墙体和房顶,取代砖、水泥、防水层等建筑材料,建筑物实际成本并不增加,但却为建筑物提供了一个不需要成本的永久能源。
文档编号F24J2/00GK201121997SQ200720093589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进 袁 申请人:进 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