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644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炉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
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胃哀议不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涡流的原理对锅具进行加热,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磁线盘和IGBT的发热,以及锅具通过承载面板向电磁炉内部辐射热量,使电磁炉内部的温度比较高。现有电磁炉的散热结构是在下盖上安装与下盖平行的轴流风扇,并设置风道使冷风吹向如IGBT、电磁线盘等发热部件,然后经下盖上设置的出风口排出。但轴流风扇自身特性是轴向进风和轴向出风,直接朝向上盖或承载面板,散热风向散乱,散热效果差,发热部件的降温效果不理想。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ZL200720068801.7号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该电磁炉散热系统包括线圈盘、风道、风扇和主板,其风道为菱形或近似菱形且设有开口,风扇设置在风道内,主板设置在风道的开口方向,线圈盘设置在风扇和主板上方。该散热系统通过菱形风道使风扇在水平方向的风可以集中吹向主板,但是,其没有解决轴向方向.l:风向散乱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以使电磁炉能有效降低温升并保护电磁炉操作显示板不受腐蚀和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结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成-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其包括下盖、风扇、设于下盖的挡风板,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风罩,所述风罩遮盖于风扇上方且设有上出风口,所述风罩固定于挡风板或下盖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在风扇上方增设具有上出风口的风罩,使风扇吸入电磁炉内部的气流改变风向,可以集中有效地吹向需要降低温升的元件,降低了漏风、风道混乱的现象,并且风扇轴向气流被风罩导引,不会直接吹向其上方的操作显示板,可保护操作显示板不会因风扇甩出的水、油污而受腐蚀和污染。附圉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说明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线盘后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罩示意图。图4为图i去掉风罩示意图。图5为图4增加导风板示意图。图中l、下盖;10、进风口;12、出风口;2、IGBT;20、IGBT散热片;22、电路板;4、线盘;5、风罩;50、主体部;52、延伸部;500、导风壁;501、上出风口;503、固定柱;505、凸起;520、固定孔;6、挡风板;导风板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结构所应用的电磁炉包括下盖1、IGBT2、IGBT散热片20、电路板22、线盘3、风扇4、风罩5、挡风板6及导风板7。所述下盖1设有进风口10和出风口12,风扇4安装在进风口10处。所述挡风板6大致呈半圆状,其与下盖1—体成型且从下盖1内表面出风口周闱向上垂直延伸。挡风板6开口朝向IGBT2、1GBT散热片20及电路板22,如此,挡风板6可以将风扇4吸入的风在水平方向上吹到上述元件上。如图5所示,挡风板6开口处还可以设一个或多个大致呈弧形片状的导风板7。导风板7与下盖1一体成型且从下盖1内表面向上垂直延伸。可以根据主控板各发热器件布局不同,设置导风板7的位置和形状,从而调整左、右两侧风流量,使在水平方向上从挡风板6开口出来的风可以有选择的分流。风罩5为塑胶材质,其包括主体部50和延伸部52。主体部50大致呈"U"型且具有水平部和自水平部四周向下延伸的侧壁。水平部上表面设有拱形导风壁500和位于导风壁500下方的上出风口501。水平部下表面四周设有一圈凸肋,该凸肋与侧壁形成一槽道,该槽道可收容挡风板6上边缘,如此,可定位风罩5。风罩5—侧还设有与设于下盖1的安装柱对应的固定柱503,线盘对应也设有线盘安装孔,如图2所示,可通过螺钉将穿过线盘安装孔、固定柱503、安装柱将线盘、风罩固定在下盖1上。线盘3安装后将风罩5的延伸部52和主体部50---部分压在下面。风扇4轴向吹出的风一部分通过上出风口501吹向线盘3。延伸部52遮盖在散热片20上,气流在吹向IGBT散热片时不会向上分散,延伸部52侧壁可设固定孔520以固定延伸部52。风罩5水平部上表面边缘设有若千凸起505,当安装电磁炉上盖(未图示)时,安装于上盖的操作显示板压住上述凸起505,如此,可使风罩5更稳固。风罩5、挡风板6、下盖1共同组成一个风道,使风扇4吸入得风沿着风道吹向IGBT2、IGBT散热片20、电路板22、线盘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风罩5和挡风板6可以一体成型设计,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下盖1上,和下盖1共同组成风道。当风扇4工作时,不断吸入空气形成气流,首先将空气吹向风罩5,风罩5将沿轴向吹出的气流改变成大致为水平方向,部分气流通过拱形导风壁500,分配给上方线盘3,使线盘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而其余大部分气流通过风罩5和挡风板6的导引吹到IGBT2、ICJBT散热片20、电路板22。由于风罩5的设计,形成明显且畅通的风道,使风扇4送出的风集中有效的吹向需要降低温升的元件,降低漏风、风道混乱的现象。下表是常温下在一机型中在安装风罩前后各器件的温升对比数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从上表可以看出,安装上风罩5后,IGBT2,电感温升降幅较大,其他器件温升均有一定幅度下降。考虑器件本身工作温度限值,可通过调节上出风口501和导风板7实现想要达到的方案。现有电磁炉由于安装于上盖的操作显示板位于风扇上方,风扇从电磁炉外部吸入得水及油污会甩向操作显示板,长期使用因油污,水气等易造成操作显示板被腐蚀或脏污导致损坏。本实用新型风罩5的设计,可避免风直吹风扇4上方的操作显示板,起到防水及油污的作用。本
技术领域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其包括下盖、风扇、设于下盖的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一风罩,所述风罩遮盖于风扇上方且设有上出风口,所述风罩固定于挡风板或下盖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具有水平部和自水平部四周向F延伸的侧壁,水平部下表面四周设有一圈凸肋,所述凸肋与側壁形成可收容挡风板上边缘以定位所述风罩的槽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与下盖--体成型y.固定丁-下盖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IGBT及IGBT散热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遮盖于所述风扇上方,所述延伸部遮盖于所述散热片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的上开口处形成有一拱形导风壁。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其包括下盖、风扇、设于下盖的挡风板,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一风罩,所述风罩遮盖于风扇上方且设有上出风口,所述风罩固定于挡风板或下盖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在风扇上方增设具有上出风口的风罩,使风扇吸入电磁炉内部的气流改变风向,可以集中有效地吹向需要降低温升的元件,降低了漏风、风道混乱的现象,并且风扇轴向气流被风罩导引,不会直接吹向其上方的操作显示板,可保护操作显示板不会因风扇甩出的水、油污而受腐蚀和污染。文档编号F24C7/00GK201255442SQ200820026990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申请日期2008年8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8月22日发明者乔中义,季明刚,朱泽春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