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736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空调领域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调技术领域中,为了达到美观性的效果,通常使用室内机与室 外机结合的空调器,室内机位于室内,并通过制冷剂管、电源线、信号线等与 位于室外的室外机相连。
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接排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是现有技术中的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室内机包括前接水槽、 后接水槽、引水槽、排水口等各零件或者组件,且这些零件或者组件均为分开 设计,从而,在进行生产工艺操作时,需要分别开制多幅模具,以分别制造出 这些分开的零件或者组件,且还要耗费较多的工序来对这些分开的零件或者组 件进行组装,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生产效率的低下。此外,由于零件或者组
件的装配工序较多、装配关系较复杂,从而容易产生各种装配问题,例如当 各零件或者组件之间装配不严密时,容易产生漏水问题,由于装配不严密,密 封效果也不好,也容易产生漏风导致的凝露问题,另外,在室内机安装好之后, 由于零件或者组件的数量较多,配合关系也多,而各零件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尽 相同,在空调运转时,也容易产生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可以减少零件数量, 减少装配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包括由面板、外壳及底壳组成的主体,位于所述主 体内的通风机,位于所述主体内、半环绕在所述通风机的周向方向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邻近所述面板的前侧热交换器和远离所述面板的后侧热交换
器,还包括
位于所述前侧热交换器的下方、具有凹槽的前接水槽,位于所述后侧热交 换器的下方、具有凹槽的后接水槽,所述后接水槽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后接水 槽的低端通过具有凹槽的第一引水槽与所述前接水槽的对应端连接,在所述前 接水槽底部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孔,所述底壳、所述前接水槽、所述后接水槽、 所述第一引水槽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可以通过前接水槽接住前侧热交换 器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后接水槽接住后侧热交换器所产生的冷凝水,由于后 接水槽是倾斜设置,其所接住的冷凝水流动到低端并通过具有凹槽的第一引水 槽流入前接水槽,由前接水槽的任意一端底部设置的通孔排出该室内机,由于 底壳、前接水槽、后接水槽以及第一引水槽为一体成型,生产时可以通过一个 模具即可生产出相应的底壳及其相关设备,既减少了零件数量,又减少了装配 工序,使生产效率大大增加,此外,由于为一体成型设计,避免了零件装配时 产生的严密性问题或者热胀冷缩等问题,从而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减少了室 内机运行时所可能产生的异响。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半环绕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上端周向方向的空气 过滤装置。
从而,通过空气过滤装置对进入室内机的空气进行过滤,可以有效保证进 入室内机的空气的质量,有益于保障室内机运行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半环绕在所述通风机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位于所述后 侧热交换器下方的风道后侧壁,在所述风道后侧壁上、沿所述底壳的方向上设 有支出部分,所述支出部分与所述风道后侧壁形成V型结构的后引水槽,且所 述后引水槽与所述第 一 引水槽相通。
从而,该V型结构的后引水槽为凹槽结构,该后引水槽可以接住底壳后侧 产生的冷凝水,并将该冷凝水通过第一引7jc槽、由前接水槽的通孔排出室内机,
尽量减小由于冷凝水对室内机所造成的质量影响问题。
6其中,所述前"l妄水槽、所述后^J妻水槽、所述第一引水槽、所述后引水槽、 所述风道后侧壁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设计。从而,可以减少零件数目,且可以 使生产出来的室内机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室内机运行时的质量。
所述室内4/L,还包括半环绕在所述通风^/L邻近所述面^l的一侧、位于所述 前侧热交换器下方的风道前侧壁,在所述风道前侧壁的末端设有挡风件。从而, 由于风道前侧壁的末端位于通风口出,该挡风件可以防止在室内机的排气口产 生凝露,提高室内机的运行质量
所述室内才几,还包括半环绕在所述通风4几邻近所述面^反的一侧、位于所述 前侧热交换器下方的风道前侧壁,在所述风道前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扫风叶片。 从而,该扫风叶片可以有效改变从室内机所吹出的气流的方向,控制排气流的 方向。
.所述通风机包括贯流风叶、与所述贯流风叶一端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 所述贯流风叶的另 一端连接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带空心圆柱结构、 且内侧带有突部的轴承胶圈座以及位于所述轴承胶圈座内侧、与所述轴承胶圏 座相配套的轴承胶圈。
从而,通过该支承装置,可以很好地对所述贯流风叶产生固定支持作用。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承装置上方、所述轴承胶圈座外侧的换热 器支架,所述换热器支架按压热交换器,将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固定在底壳上。 从而,该换热器支架既可以固定支承装置,将其固定与底壳上,也可以将热交 换器固定在底壳上。
所述换热器支架与热交换器端部相接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凹部,在所 述第三凹部下方设有带凹槽且可与所述第三凹部相接的第二引水槽,所述第二 引水槽与所述前接水槽或者所述后接水槽相通。
从而,该换热器支架可以通过所述凹部套住热交换器端部的U型铜管,使 热交换器支架和热交换器固定连接,热交换器端部产生的凝露水通过第二引水 槽引入前接水槽或者后接水槽,并通过前接水槽的通孔排出室内机外。在所述支承装置上,设有向下突出的插条和卡扣,所述底壳还包括第一支 承部,所述第 一支承部上设有与该插条相适应的插槽及与卡扣相配合的扣孔, 所述第一引水槽位于所述支承装置的下方,与所述插槽一体设计。这种结构, 当将插条插入插槽时,可将支承装置固定在底壳,此外,第一引水槽、插槽一 体设计,且均位于支承装置的下方,可以使组装时所占用的空间少,减小室内 机的体积。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具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相适应的第四凹部的电机压板,
电机压板同时与热交换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壳还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适 应的第一凹槽的第二支承部,所述电机压板与所述底壳可固定连接。该电机压 板可以将驱动电机固定在底壳上,同时将热交换器的另一端也固定在底壳上。
其中,在所述贯流风叶与驱动电机之间、所述电机压板上部设有一个第二 凹槽,该第二凹槽与所述前接水槽或者所述后接水槽相通。从而,该第二凹槽 可以接住热交换器端部所产生的凝露水,并将该凝露水流入前接水槽或者后接 水槽,并通过前接水槽的通孔排出室内机。
其中,上述前侧热交换器的下端位置低于所述后侧热交换器的下端位置, 所述前接水槽的位置低于所述后接水槽的位置。从而,由于前接水槽低于后接 水槽,后接水槽所接到的凝露水可以自然的方式流入前接水槽,并通过前接水 槽的通孔排出室内机。
所述室内才几还包括位于所述前"l妻水槽的凹槽内、带有至少一个向上开口 的凹部的第一密封件。
从而,该第一密封件可以用于密封前侧热交换器的下部与底壳在前接水槽 处所存在的间隙,防止由于漏风所产生的凝露问题,而其上所具有的凹部,则 可以方便凝露水在前接水槽中的流动,避免发生堵塞现象。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后接水槽的凹槽内、带有至少一个向上开口 的凹部的第二密封件。
从而,该第二密封件可以用于密封后侧热交换器的下部与底壳在后接水槽 处所存在的间隙,防止由于漏风所产生的凝露问题,而其上所具有的凹部,则可以方便凝露水在前接水槽中的流动,避免发生堵塞现象。
此外,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电机压板相接的一侧后部、
向上开口且贯通所述底壳的过管槽。从而,该过管槽可以使使热交换器与空调 机室外机连接的连接管通过。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及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剖切部分零部件之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A-A向的剖^L图5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去除面板、外壳、电器盒等且剖切热交换器、热 交换器支架、电机压板后的装配示意图6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底壳部分结构示意图7是图3出妁M处的放大示意图8是图5中B处的剖视图9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热交换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IO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支承装置、第一支承部处的结构示意图11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驱动电机与第二支承部处的分解示意图12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电机压板的结构示意其巾
1、室内机主体;2、面板;3、外壳;3a、进气口; 3b排气口; 4、底壳; 4a、前接水槽;41a、第一密封件;42a、第一凹部;43a、排水孔;4b、后接水 槽;41b、第二密封件;42b、第二凹部;4c、第一引水槽;4d、后引水槽;4e、 通风机第一支承部;41e、插槽;42e、扣孔;4f、通风机第二支承部;41f、第 一凹槽4g、过管槽;4h、卡扣;4i、螺钉柱;5、空气过滤装置;6、热交换器;61、前侧热交换器;62、后侧热交换器;7、通风机;7a、贯流风叶;7b、驱动 电机;7c、支承装置;71c、轴承胶圈;72c、轴承胶圈座;73c、插条;74c、 卡扣;8、风道;8a、风道后侧壁;8b、蜗舌;8c、风道前侧壁;81c、挡风件; 9、扫风叶片;10、导风板;11、电器盒;12、换热器支架;12a、第二引水槽; 12b、第三凹部;13、电机压板;131、第四凹部;132、第二凹槽;14、支出部 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室内机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该室 内机主体l包括面板2、外壳3以及底壳4,面板2设置在外壳3的前表面,夕卜 壳3将底壳4包容在其里面,在外壳3的上表面设置有栅格状的进气口 3a,在 外壳3的下前部设有排气口 3b。
如图3所示,在室内机l内部设有通风机7,在顺延进气口的方向、通风 机7的周向方向的上端半环绕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5及热交换器6,且该空气 过滤装置5在热交换器6的外侧,以对进入室内机1的空气进行过滤,保证进 入室内机l的空气的质量,以有效保护室内机1的性能及寿命。其中,该空气 过滤装置5可以是网状结构。
所述热交换器6包括临近面板2的前侧热交换器61以及临近底壳4的后侧 热交换器62,所述前侧热交换器61与后侧交换器62形成倒置的V形结构,置 于通风机7的上方。在通风机7及热交换器6的一侧,设置有电器盒ll,该电 器盒11包括电器盒外壳以及安装在电器盒外壳内的控制器件等元件,以控制空 调的运行。
如图4、图5、图6所示,在前侧热交换器61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凹槽的前 接水槽4a,以接住前侧热交换器61所产生的凝露水,在后侧热交换器62的下 方设置有带有凹槽的后接水槽4b,以接住后侧热交换器62所产生的凝露水。 该后接水槽4b呈倾斜设置,且该后接水槽4b的低端通过带有凹槽的第一引水槽4c与前接水槽4a的对应端连接,从而,后接水槽4b所产生的凝露水通过第 一引水槽4c流入前接水槽4a,在前接水槽4a底部的一端或者两端设有通孔 43a,从第一引水槽4c所流入的凝露水以及前接水槽4a所接收的凝露水通过该 通孔43a排出室内^l外。
此外,上述前侧热交换器61的下端低于后侧热交换器62的下端,前接水 槽4a低于后接水槽4b,从而,后接水槽4b所接到的凝露水可以很自然地通过 第一引水槽4c流入前接水槽4a。
在所述后侧热交换器62的下方、半环绕所述通风机7的位置设有风道后侧 壁8a,在通风机7对应的另一侧,所述前侧热交换器61的下方,设有风道前 侧壁8c,在底壳4上还设有蜗舌8b,该蜗舌8b可通过卡扣或者其他方式固定 在底壳4上,所述风道后侧壁8a、所述风道前侧壁8c以及所述蜗舌8b形成一 个下端具有排气口 3b的风道8。此外,在风道前侧壁8c上设有至少一个扫风 叶片9,以控制排气气流的左右方向,此外,通过风道8的端面的支承作用, 在排气口3b处,可设有导风板IO,以控制排气气流的上下方向。
在风道后侧壁8d的上端位置,靠近底壳4的一侧,设有一个支出部分14, 该支出部分14与风道后侧壁8d形成V形结构,该V形结构形成一个带凹槽的 后引水槽4d,且该后引水槽4d与第一引水槽4c相通,该后引水槽4d可接住 底壳背部所产生的冷凝水,该冷凝水流入第一引水槽4c,通过前接水槽4a的 排水孔43a排出室内机。
其中,上述前接水槽4a、后引水槽4d、后接水槽4b、第一引水槽4c、支 出部分14、风道前侧壁8c、风道后侧壁8a以及底壳4为一体成型设计。从而, 在生产、制造时,可以只制造一个模具,既减少了零件数量,又减少了装配工 序,使生产效率大大增加,此外,由于为一体成型设计,避免了零件装配时产 生的严密性问题或者热胀冷缩等问题,从而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减少了室内 机运行时所可能产生的异响。
此外,在前接水槽4a的凹槽中,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件41a,该第一 密封件41a可用于密封前侧热交换器61的下部与底壳4在前接水槽4a处所存在的间隙,防止由于漏风所产生的凝露,在该第一密封件41a上,可设有至少 一个以上的第一凹部42a,以便于冷凝水在前接水槽中4a的流动,不至于造成堵塞。
类似地,在后接水槽4b的凹槽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件41b,该第二 密封件41b可用于密封后侧热交换器62的下部与底壳4在后接水槽4b处所存 在的间隙,防止由于漏风所产生的凝露问题,在该第二密封件41b上,可设有 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凹部42b,以便于冷凝水在后接水槽4b中的流动,避免造 成堵塞。
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通风机7包括贯流风叶7a,与该贯流风叶7a的 一端连接、用于支承贯流风叶7a转动的支承装置7c,以及与贯流风叶另一端 连接的驱动电机7b。其中,该支承装置7c包括具有通心圓柱结构的轴承胶圏 座72c,该轴承胶圈座72c的内侧设有突部,在轴承胶圈座72c的内部设有与 其相配套的轴承胶圈71c,该轴承胶圈座72c可将轴承月交圈71c固定地卡在其 中。如图IO所示,在支承装置7c的底端,可设有插条74c以及卡扣73c,安 装时,可先将支承装置7c上的插条74c插入底壳4上的通风机第一支承部4e 上的插槽41e;然后再通过支承装置7c上的卡扣73c与通过机第一支承部4e 上的扣孔42e相配合,以将支承装置7c固定在底壳4的通风机第一支承部4e 上,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对支承装置7c予以固定。其中,如图10所 示,第一引水槽4c可位于插槽41e的外侧,与插槽41e、底壳4一体化设计, 以减小组装时所占用的体积。
在所述支承装置7c的上方,设有一个按压该支承装置72c的换热器支架 12,将该支承装置72c压紧于底壳4,同时,该换热器支架12通过按压热交换 器6,使其的一端固定于底壳4。在热交换器6的另一端,设有电机压板13, 该电机压板13按压所述热交换器6的另一端,使其固定于底壳4。其中,该电 机压板13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在底壳4上的通风机第二支承部4f上,设有向 上开口、且与驱动电机7b的下半部相适应的第一凹槽41f,在电才几压板13上, 设有向下开口、且与驱动电机7b的上半部匹配的第四凹部131,将驱动电机了b放置在该第一凹槽41f上,再使电机压板13的第四凹部131包覆驱动电机7b 的上半部,电机压板13通过卡扣、螺钉或者同时使用卡扣或者螺钉的方式固定 在底壳4上,从而,使得电机压板13将驱动电机7b压住、固定在底壳4上, 同时,该电机压板13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的方式固定在底壳4上。
此外,在所述换热器支架12上,在远离所述贯流风叶7a的一侧设有相互 贯通的至少一个第三凹部12b,在所述第三凹部12b下方设有带凹槽且可与所 述第三凹部12b相接的第二引水槽12a,该第二引水槽12a与前述前接水槽4a 或者后接水槽4b相通。此时,该换热器支架12可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三凹部12b 接住热交换器6的端部所产生的凝露水,并通过第二引水槽12a将该凝露水引 流至前接水槽4a或者后接水槽4b中,并通过前接水槽4a的通孔43a排出室内 机1。
此外,在所述电机压板13的上端、在贯流风叶7a与驱动电机7b之间、所 述热交换器6的连接管的下侧,设有至少一个相互贯通的第二凹槽132,所述 第二凹槽132与所述前接水槽4a或者所述后接水槽4b相通。此时,该电机压 板13可通过其上设置的相互贯通的第二凹槽132引导热交换器6的端部所形成 的凝露水,并引流至前接水槽4a或者后接水槽4b,并通过前接水槽4a排出室 内才几1夕卜。
在贯流风叶7a与驱动电机7b的连接部的后方,或者是驱动电机7b的后方, 在底壳4的通风机第二支承部4f的后侧,设有一个具有上端开口、 U型凹部的 过管槽4g,该过管槽4g可使热交换器6的与空调机室外机连接的连接管通过。
此外,在风道前侧壁8c的末端,还可设有一个挡风件81c,该挡风件81c 可以是一个挡风筋条,以放置在排气口 3b处所产生的凝露。
此外,在底壳4上,可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卡扣4h,同时在底壳4的 下部可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螺钉柱4i以将外壳3固定在底壳4上,也可 以是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进行的 详细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 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包括由面板(2)、外壳(3)及底壳(4)组成的主体(1),位于所述主体(1)内的通风机(7),位于所述主体(1)内、半环绕在所述通风机(7)的周向方向的热交换器(6),所述热交换器(6)包括邻近所述面板(2)的前侧热交换器(61)和远离所述面板(2)的后侧热交换器(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前侧热交换器(61)的下方、具有凹槽的前接水槽(4a),位于所述后侧热交换器(62)的下方、具有凹槽的后接水槽(4b),所述后接水槽(4b)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后接水槽(4b)的低端通过具有凹槽的第一引水槽(4c)与所述前接水槽(4a)的对应端连接,在所述前接水槽(4a)底部的至少一端设有排水孔(43a),所述底壳(4)、所述前接水槽(4a)、所述后接水槽(4b)、所述第一引水槽(4c)一体成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环绕设置在所 述热交换器(6)的上端周向方向的空气过滤装置(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半环绕 在所述通风机(7)远离所述面板(2)的一侧、位于所述后侧热交换器(62) 下方的风道后侧壁(8a),在所述风道后侧壁(8a)上、沿所述底壳(4)的方 向上设有支出部分(14),所述支出部分(14)与所述风道后侧壁(8a)形成V 型结构的后引水槽(4d),且所述后引水槽(4d)与所述第一引水槽(4c)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水槽(4a)、所 述后接水槽(4b)、所述第一引水槽(4c)、所述后引水槽(4d)、所述风道后侧 壁(8a)与所述底壳(4) 一体成型设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半环绕 在所述通风机(7)邻近所述面板(2)的一侧、位于所述前侧热交换器(61) 下方的风道前侧壁(8c),在所述风道前侧壁(8c)的末端设有挡风件(81c)。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半环绕 在所述通风机(7)邻近所述面板(2)的一侧、位于所述前侧热交换器(61)下方的风道前侧壁(8C ),在所述风道前侧壁(8C )上设有至少一个扫风叶片(9 )。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7)包括贯 流风叶(7a)、与所述贯流风叶(7a) —端连接的驱动电机(7b )、以及与所述 贯流风叶(7a)的另一端连接的支承装置(7c),所述支承装置(7c)包括带空 心圓柱结构、且内侧带有突部的轴承胶圈座(72c)以及位于所述轴承胶圈座(72c)内侧、与所述轴承胶圈座(72c)相配套的轴承胶圈(71c)。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承装 置(7c)上方、所述轴承胶圈座(72c)外侧的换热器支架(12),所述换热器 支架(12)按压热交换器(6),将所述热交换器(6) —端固定在底壳(4)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支架(12)与 热交换器(6)端部相接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凹部(12b),在所述第三凹部(12b)下方设有带凹槽且可与所述第三凹部(12b)相接的第二引水槽(12a), 所述第二引水槽(12a)与所述前接水槽(4a)或者所述后接水槽(4b )相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装置(7c) 上,设有向下突出的插条(74c)和卡扣(73c),所述底壳(4)还包括第一支 承部(4e ),所述第一支承部(4e )上设有与该插条(74c )相适应的插槽(4le ) 及与所述卡扣(73c)相配合的扣孔(42e),所述第一引水槽(4c )位于所述支 承装置(7c)的下方,与所述插槽(41e) —体设计。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与所述驱 动电机(7b)相适应的第四凹部(131)的电机压板(13),电机压板(13)同 时与热交换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壳(4)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7b) 相适应的第一凹槽(41f)的第二支承部(4f),所述电机压板(13)与所述底 壳(4)可固定连接,从而把热交换器另一端也固定在底壳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流风叶(7a) 与驱动电机(7b)之间、所述电机压板(13.)上部设有一个第二凹槽(132), 该第二凹槽(132)与所述前接水槽(4a)或者所述后接水槽(4b)相通。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 热交换器(61)的下端位置低于所述后侧热交换器(62)的下端位置,所述前 接水槽(4a)的位置低于所述后接水槽(4b)的位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前接水槽(4a)的凹槽内、带有至少一个向上开口的第一凹部(42a) 的第一密封件(41a)。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后接水槽(4b)的凹槽内、带有至少一个向上开口的第二凹部(42b) 的第二密封件(41b)。
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底壳(4)与所述电机压板(13)相接的一侧后部、向上开口且贯通所 述底壳(4)的过管槽(4g)。
17、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在所述底壳(4)上的蜗舌(8b),所述蜗舌(8b)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 所述底壳(4)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3)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壳(4)上。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包括由面板、外壳及底壳组成的主体,位于主体内的通风机,位于主体内、半环绕在通风机的周向方向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前侧热交换器和后侧热交换器,还包括位于前侧热交换器下方、具有凹槽的前接水槽,位于后侧热交换器下方、具有凹槽的后接水槽,后接水槽呈倾斜设置,且后接水槽的低端通过第一引水槽与前接水槽的对应端连接,在前接水槽的两端底部设有排水孔,底壳、前接水槽、后接水槽、第一引水槽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生产时可以通过一个模具即可生产出相应的底壳及其相关设备,既减少了零件数量,又减少了装配工序,使生产效率大大增加。
文档编号F24F1/00GK201242223SQ20082004701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
发明者辉 张, 杨检群, 钟明生, 陈绍林, 海 骆, 辉 黄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