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箱的干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967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燥箱的干燥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产品的干燥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农产品低 温真空干燥机的干燥单元。
背景技术
ZL200520075281. 3农产品低温真空干燥机主要由储料斗、进料旋转阀、 干燥箱、出料旋转阀和机架组成,如


图1所示。干燥箱由若干个干燥单元 上下相叠串接而成,如图2所示。干燥单元左右两侧的内壁上从上到下设 置一排排相隔一定间距,并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在干燥单元内的换热管, 并分别与设置在干燥单元左右两侧外壁上的热介质室相通,左侧外壁上的 热介质室为上、下两个,上热介质的左上端部和下热介质室的下端部分别 设置一个热介质接头,而右侧外壁上的热介质室则为一个;干燥单元前后 两侧内壁上下的中间从左到右设置一排相隔一定间距其截面为。形的角 状盒,其两端分别与前后壁焊接,在角状盒轴心处的前壁上设置一抽真空 接口,其一端与干燥单元内腔相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干燥单元外的抽真空 支管相通。工作时,物料被送入干燥箱的干燥单元,热介质输送系统经热 介质接头送入干燥单元的换热管,通过换热管将热量以传导和辐射的方式 传递给流经的物料,同时,抽真空系统通过抽真空接口对干燥单元内腔抽 真空,当物料的温度达到相应真空度下的水蒸发温度时,物料中的水分开 始蒸发,同时,抽真空系统将物料蒸发出来的水蒸汽抽出机外,从而物料 被脱水而干燥。但这种干燥单元还存在着一个缺陷,当物料自上而下地流 经干燥单元时,物料主要是靠与换热管的接触而取得热量的,而干燥单元 的前后壁处没有换热管,前、后壁是冷的,流经前后壁处的物料即使与前 后壁接触,也是取不到热量的,这些物料就不可能被蒸发脱水而干燥,却 是被"夹生"混在干燥的物料中,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物料的干燥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物料在干燥单元前后壁处取不到热量难以干燥的弊病,本 实用新型对原有的干燥单元作了一些改进,从而使物料干燥品质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干燥单元含有壳体、换热管、 热介质接头、小热介质室、大热介质室、角状盒、小抽真空接口,还含有 热介质夹套。热介质夹套有四个,分别位于壳体内腔的前后壁上,并与前 后壁焊接,上、下各两个,上、下热介质夹套左端分别与上、下小热介质 室相通,而右端皆与大热介质室相通,热介质夹套在接触壳体内腔的一边, 其面上设置有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的半球面凸起,并在该边外表面涂以远 红外涂料和防腐耐磨涂料,以利物料流动时碰撞,而取得热量,使物料蒸 发脱水而干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ZL200520075281. 3农产品低温真空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干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l.外壳,2.小抽真空接口, 3.角状盒、4、换热管、5、热介质接 头、6、小热介质室、7、热介质夹套、8、大热介质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干燥箱的干燥单元含有壳体l、 小抽真空接口2、角状盒3、换热管4、热介质接头5、小热介质室6、大热 介质室8和热介质夹套7,它们除热介质夹套7外,其余的结构、功能皆与 专利号ZL200520075281. 3农产品低温真空干燥机相同,而热介质夹套7有 四个,分别位于壳体1内腔的前后壁上,并与前后壁焊接,上、下各两个, 上、下热介质夹套7左端分别与上、下小热介质室6相通,而右端皆与大 热介质室8相通,热介质夹套7在接触壳体1内腔的一边,其面上设置有 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的半球面凸起,并在该边外表面涂以远红外涂料和防 腐耐磨涂料,以利物料流动时碰撞取得热量,使物料蒸发脱水而干燥。
权利要求1、一种干燥箱的干燥单元,它含有壳体、换热管、热介质接头、小热介质室、大热介质室、角状盒、小抽真空接口,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热介质夹套,热介质夹套有四个,分别位于壳体内腔的前后壁上,并与前后壁焊接,上、下各两个,上、下热介质夹套左端分别与上、下小热介室相通,而右端皆与大热介质室相通,热介质夹套在接触壳体内腔的一边,其面上设置有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的半球面凸起,并在该边外表面涂以远红外涂料和防腐耐磨涂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低温真空干燥机的干燥箱内的干燥单元,它含有壳体、换热管、热介质接头、小热介质室、大热介质室、角状盒、小抽真空接口,还含有热介质夹套。热介质夹套有四个,分别位于壳体内腔的前后壁上,并与前后壁焊接,上、下各两个,上、下热介质夹套左端分别与上下小热介质室相通,而右端皆与大热介质室相通,热介质夹套在接触壳体内腔的一边,其面上设置有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的半球面凸起,并在该边外表面涂以远红外涂料和防腐耐磨涂料。本实用新型不管是在中央部位,还是在边缘部位,物料受热干燥的温度是一样的,大大提高了物料的干燥品质。
文档编号F26B17/00GK201285211SQ200820210488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6日
发明者张时英, 徐建华, 宁 朱, 郑伟新, 黄俊强 申请人:溧阳正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徐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