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372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然通风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通风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然通风器骨架。
背景技术
自然通风器骨架是一种用于自然通风器支撑承载其他部件的常用部件,目前常见的自然通风器骨架通常包括支撑采光瓦的脊、与脊位置相对的喉口、脊两侧且对称分布的气流通道和加强筋,其中气流通道转角均为直角状,这种自然通风器骨架的结构由于气流通道转角处采用直角状,通风排气时气流阻力大,排气效果不理想,且外形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减小空气阻力增大气体流量的新型自然通风器骨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脊、与脊位置相对
的喉口 、脊两侧且对称分布的气流通道和加强筋,所述气流通道为圆弧形,且所述加强筋位
于气流通道的部分也为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深度不小于2. 5mm。 作为优选自然通风器骨架整体高度为650-800mm,宽度为1180-1500mm。[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气流通道由直角状改进为圆弧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通风排气时通过气流通道的气流阻力变小,通风排气量增加,一定的加强筋深度也可促进通风排气效果,且外形美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 实施例 参见图1和2,包括脊1、与脊1位置相对的喉口 2、脊1两侧且对称分布的气流通
道3和加强筋4,气流通道3为圆弧形,且所述加强筋4位于气流通道3的部分也为圆弧形,
加强筋4深度为2. 5mm,自然通风器骨架整体高度为650mm,宽度为1180mm。 由于气流通道3由直角状改进为圆弧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通风排气时通过
气流通道3的气流阻力变小,通风排气量增加, 一定的加强筋4深度也可促进通风排气效
果,且外形美观。 实施例2:加强筋4深度为3mm,自然通风器骨架整体高度为800mm,宽度为500mm,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一种自然通风器骨架,包括脊(1)、与脊(1)位置相对的喉口(2)、脊(1)两侧且对称分布的气流通道(3)和加强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3)为圆弧形,且所述加强筋(4)位于气流通道(3)的部分也为圆弧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深度不小于2. 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然通风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通风器骨架整体高度为650-800mm,宽度为1180-15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器骨架,包括脊(1)、与脊(1)位置相对的喉口(2)、脊(1)两侧且对称分布的气流通道(3)和加强筋(4),气流通道(3)为圆弧形,且加强筋(4)位于气流通道(3)的部分也为圆弧形;由于气流通道(3)由直角状改进为圆弧状,自然通风器骨架整体高度为650-800mm,宽度为1180-1500mm,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通风排气时通过气流通道(3)的气流阻力变小,通风排气量增加,一定的加强筋深度也可促进通风排气效果,且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F24F7/00GK201508007SQ20092017643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
发明者彭大林, 陈江喜 申请人: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