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节能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具,特别是一种节能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现有的绝大多数炉型仍属传统直燃模式,如月牙形自拉风省柴灶,炉芯 水箱节柴灶,节能连锅灶,二次进风省柴灶,三用无烟节能灶,颗粒成型燃料民用炉灶等,这 些烧柴炉灶都存在热效率低,升温速度慢等问题,这类烧柴炉灶的炉内的火焰存在着大量 的末完全燃烧的气化物和炭烟等成份,烧柴燃料得不到充分燃烧,被排到空气中。每次投 料,初期空气量不足,造成炉膛内的气化产物和大量的挥发物质得不到充分燃烧,而变成黑 色的浓烟排入大气,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后期的空气量过剩,使得烟气带走的能量损失 巨大。此外,还带来了炉内的火力不均,燃烧温度周期性变化等问题。这些炉型的燃烧过程 的空气量是造成其能源利用效率极低的主要原因。专利申请号为200820301239. 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助燃节能灶具, 其结构原理主要是在炉膛的底部设置通风孔,再通过送风装置向炉膛内送风,促进燃烧。该 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炉腔内的燃料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但是它仅能够保证燃料的 火焰底部燃料充足,无法保证燃料在燃烧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燃烧,火力也不均勻,而且 该专利仅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并未对热能充分的利用,同样造成了热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料燃烧充分、能源利用 率高、火力均勻的节能灶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节能灶具,包括火膛和设置于火膛上方设置有主锅火盆,它包括附锅火 盆,所述附锅火盆通过余热通道与主锅火盆连通,所述火膛与料仓(1)连通,所述火膛的底 部设置有第一配风孔,所述火膛的侧壁中部设置有第二配风孔,所述第二配风孔上方的火 膛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配风孔,所述第一配风孔、第二配风孔和第三配风孔分别强促燃空气 通道与设置于灶具上的风机连通。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灶具设置附锅火盆,使得主锅火盆内剩余的能量通过余热 通道进入到附锅火盆内,使得多余能量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从而燃料的利用率更高。通过 安装在灶体底部的低压高速离心风机,将促燃用空气通过火膛底部的第一配风孔送入火膛 内,使促燃用空气与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混合,利用炉内高温使燃料裂解碳化,并将碳化过 程中产生的炭烟进行充分混合燃烧。再将促燃用空气经位于火膛侧壁中部的第二配风孔注 入到火膛内,在火膛内形成第二次强促燃气幕使可燃气体直接作用于燃料,达到燃料充分 燃烧的作用。同时促燃用空气经位于火膛上端环形排布的第三配风孔进入火膛,并形成第 三次平行全封闭气帘使燃烧时火焰热能上行带出的可燃气体进行完全燃烧,同时将火膛内 燃烧物燃烧后产生的微量灰烬完全封闭在炉膛内。通过此三次合理配风将燃烧过程合理组织,使得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能源的利用率高,而且通过三次合理配风,使得火膛内的火 力均勻。本发明的节能灶具,所述主锅火盆的内侧设置有位于火膛的上方的导流引火圈。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经过三次配风过后的火膛内的火焰热能,再经火膛上 端的导流引火圈使热效率达到90%以上的热能经燃烧室火力出口直接作用于锅底,并利 用锅底的弧度与主锅火盆的圆台形盆状将热辐射反复折射锅底,使得能量得到充分吸收利用。本发明的节能灶具,所述主锅火盆或附锅火盆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圆台形的火盆与能与大小不同直径的锅底紧密配合, 从而形成全封闭火盆结构,将热能完全封闭在火膛内作用于锅底,从而使得能量得到充分 的利用。本发明的节能灶具,所述主锅火盆上开设有余热进孔,所述附锅火盆上开设有余 热出孔,所述余热进孔与余热出孔之间通过余热通道连通。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火膛内的火焰依次通过所述余热进孔、余热通道和余 热出孔对所述附锅火盆进行加热,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本发明的节能灶具,所述余热进孔与余热出孔的位置正对。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减少了主锅火盆与附锅火盆的连通路径,从而缩短余 热传递的路径,减少余热在通过余热通道时的热损失。本发明的节能灶具,所述附锅火盆上设置有废气排放口。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通过重复利用过后的火焰中的微粒与废气,通过废气 排放口排出。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节能灶具,进过三次合理配风,空气能均勻流畅地进入火膛内,使得火 焰连续稳定,燃料得到充分燃烧,能源利用率高;2、本发明的节能灶具,结构紧凑,设置有附锅火盆,能够有效地利用多余的能量, 能源热利用率高;3、本发明的节能灶具,适合不同尺寸的锅具的使用,且热能能够直接引到锅底后 向四周扩散反射,并利用锅底的弧度与主锅火盆的圆台形盆状,将热辐射反复折射充分吸 收利用;4、本发明的节能灶具,热量损失大大减小,从而锅具升温速度也很快;节能减损,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发明的节能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节能灶具的配风孔的分布图;图3是图2的仰视图;图4是图1的本发明的节能灶具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_料仓、2-风机、3-强促燃空气通道、4-第一配风孔、5-第二配风孔、 6-火膛、7-导流引火圈、8-主锅火盆、9-第三通风孔、10-余热进孔、11-余热通道、12-余热出孔、13-废气排放口、14-附锅火盆、15-闭火盖。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节能灶具,包括火膛6和设置于火膛6上方设置 有主锅火盆8,在灶具上设置有风机2,所述火膛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配风孔4,所述第一配 风孔4均勻地布置在火膛6的底部,第一配风孔4的个数可以根据火膛6的大小布置,同 时还要考虑燃料的多少以及所设计的灶具的火力大小而具体设计,以能够满足充分供风为 准。所述火膛6的侧壁中部设置有第二配风孔5,所述第二配风孔5依据火膛6的底部边 缘形状设计,根据火膛6底部边缘的形状以及火膛6内的燃料堆集形状,可以设计为在一条 直线上,也可以是不在一条直线上,其个数根据火膛6内的燃料堆集量,向整个火焰的中下 部供气,以能够充分供风使燃料充分燃烧为准。所述火膛6侧边的第二配风孔5上方设置 有第三配风孔9,所述第三配风孔9环形排布与火膛6的侧边的上部,使火焰中上部能够有 充足的空气供其继续燃烧,其个数以能够充分供风使燃料充分燃烧为准。所述风机2通过 强促燃空气通道3与第一配风孔4、第二配风孔5和第三配风孔9连通;所述主锅火盆8的 内侧设置有位于火膛6的上方的导流引火圈7 ;所述灶具还包括附锅火盆14,所述附锅火盆 14通过余热通道11与主锅火盆8连通;所述主锅火盆8或附锅火盆14为上大下小的圆台 形结构;所述主锅火盆8上开设有余热进孔10,所述附锅火盆14上开设有余热出孔12,所 述余热进孔10与余热出孔12之间通过余热通道11连通;所述余热进孔5与余热出孔6的 位置正对;所述附锅火盆4上设置有废气排放口 13。本发明的节能灶具,是用生物质作为燃料的一种节能环保灶,所述料仓1与火膛6 连通,是将燃料送入料仓1,再送入到火膛6中明火引燃,安装在灶体底部的低压高速离心 风机6开始工作,将促燃用空气经强促燃空气通道3,通过第一配风孔4送入火膛6内,使 氧气与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混合,利用炉内高温使燃料裂解碳化,并将碳化过程中产生的 可燃气体进行充分混合燃烧。再将促燃用空气经位于火膛6侧壁中部的第二配风孔将强促 燃空气送入火膛6内,在火膛6内形成第二次强促燃气幕使可燃气体直接作用于燃料,达到 燃料充分燃烧的作用。同时促燃用空气经位于火膛6上端的环形排布的第三配气孔9进入 火膛6,并形成第三次平行全封闭气帘使燃烧时火焰热能上行带出的可燃气体进行完全燃 烧,再经火膛6上端的导流引火圈7将热能直接作用于锅底,并利用锅底的弧度与主锅火 盆8的圆台形盆状将热辐射反复折射充分吸收利用,同时第三配气孔产生的平行全封闭气 帘也将火膛6内燃烧物燃烧后产生的微量灰烬完全封闭在火膛6内。由于风机2通过强促 燃空气通道3与第一配风孔4、第二配风孔5和第三配风孔9连通,使得风机2能够同时对 三个配风孔供气,使得整个火膛6内的燃料燃烧充分,从而使得能源利用率高。利用风机2 对火膛6强促燃供气,使得主锅火盆4内的余热经余热进孔10,通过余热通道11将余热从 余热出孔12送到附锅火盆14内,使得附锅火盆14内的附锅吸收,同时将燃烧产生的微量 废气通过此过程,经废气排放口 13排放,使得余热得到充分燃烧。主锅火盆8与附锅火盆14为圆台形盆状全封闭结构,能与大小不同直径的锅底紧密配合,并可与锅底的弧度将热 辐射反复折射锅底充分吸收,将热能完全封闭在火膛6内作用于锅底。所述余热进孔与余 热出孔的位置正对。减少了主锅火盆与附锅火盆的连通路径,从而缩短余热传递的路径,减 少余热在通过余热通道时的热损失。所述节能灶具的导流引火圈7设置有与其结合的闭火 盖15,当灶具停止使用的时候,盖上导流引火圈15上活动的闭火盖17,能起到火膛6闭火 保温的作用。所述火膛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配风孔4的前端设置有一通道,用于排除火膛 6内燃烧过后的残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节能灶具,包括火膛(6)和设置于火膛(6)上方设置有主锅火盆(8),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附锅火盆(14),所述附锅火盆(14)通过余热通道(11)与主锅火盆(8)连通,所述火膛(6)与料仓(1)连通,所述火膛(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配风孔(4),所述火膛(6)的侧壁中部设置有第二配风孔(5),所述第二配风孔(5)上方的火膛(6)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配风孔(9),所述第一配风孔(4)、第二配风孔(5)和第三配风孔(9)分别强促燃空气通道(3)与设置于灶具上的风机(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锅火盆(8)的内侧设置有位于 火膛(6)的上方的导流引火圈(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锅火盆(8)或附锅火盆(14)为 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锅火盆(8)上开设 有余热进孔(10),所述附锅火盆(14)上开设有余热出孔(12),所述余热进孔(10)与余热 出孔(12)之间通过余热通道(11)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进孔(5)与余热出孔(6)的 位置正对。
6.如权利要求1至3或5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锅火盆(4)上 设置有废气排放口(13)。
7.如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锅火盆(4)上设置有废 气排放口(1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灶具,属于灶具领域。本发明的节能灶具,包括火膛(6)和设置于火膛(6)上方设置有主锅火盆(8),它包括附锅火盆(14),所述附锅火盆(14)通过余热通道(11)与主锅火盆(8)连通,所述火膛(6)与料仓(1)连通,所述火膛(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配风孔(4),所述火膛(6)的侧壁中部设置有第二配风孔(5),所述第二配风孔(5)上方的火膛(6)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配风孔(9),所述第一配风孔(4)、第二配风孔(5)和第三配风孔(9)分别强促燃空气通道(3)与设置于灶具上的风机(2)连通。本发明的节能灶具,燃料能够燃烧充分、能源利用率高、火力均匀。
文档编号F24B1/20GK101900354SQ20101024589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杨君明 申请人:四川美德乐燃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