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959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详细而言,涉及将节能建义的内容一并显示在远程控制装置的接口部中,并且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而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 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 等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伴随空气调节器的高功能化以及高附加价值设备的搭载,发送用于执行/停止高附加价值功能的信号的遥控器(远程控制装置)的按钮数量一直增加。为了应对遥控器的被限制的空间内的按钮数的增加,使用下述方法等来构成了遥控器与用户的接口操作部。(1)缩小按钮自身的大小的方法;(2)缩小所排列的按钮列间的空间的方法;以及(3)采用通过一个按钮选择多个功能的接口的方法。因此,表现每个按钮的功能的语言自身也依赖于按钮的大小、按钮间空间的宽度。 因此,用户难以进行为了实现舒适的空调而所需的空气调节器的功能选择的操作自身。与此同时,存在仅通过按钮上或者按钮附近记载的功能语言,用户无法理解在按下了按钮时实现的功能,而放弃进行操作的本身这样的课题。因此,提出了可以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7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存在如下课题不具备由全点 (full-dot)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或者即使具备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与能够在确定的区域中只能够以确定的内容进行显示的段(segment)显示的主显示部相比画面尺寸小,例如无法一并同时显示空气调节器的节能建义的详细内容。另外,没有公开如下那样的技术思想的文献在空气调节器的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例如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 (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 在远程控制装置的接口部中一并显示节能建义的内容,并且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例如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大致箱状的主体,具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调节空气的吹出口 ;
控制部,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远程控制装置,具有远程控制装置主体、设置在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主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其中,通过该远程控制装置,用户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以及通信部,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通过所述远程控制装置被所述用户举起,运转前信息显示在所述接口显示部中。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通过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便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纵剖面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和受光元件的各配光视场角的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收纳红外线传感器3的框体5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红外线传感器3附近的立体图((a)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右端端部可动的状态、(b)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中央部可动的状态、(c)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左端端部可动段状态)。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剖面中的纵配光视场角的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主妇12抱着幼儿13的房间的热图像数据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由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规定的制冷运转时的草席的数量以及尺寸(面积)的图。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用图9记载的每个能力的尺寸(面积)的最大面积,规定了每个能力下的地面的尺寸(面积)的图。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 2kw下的纵横的房间形状限制值的图。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求出的纵横距离条件的图。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 2kw时的中央安设时条件的图。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 2kw时的左拐角安设时(从用户观察)的情况的图。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 2kw时,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于中央时的热图像数据上的地面和壁面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温度不均计算房间形状的流程的图。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图15的热图像数据上成为壁面和地面的边界的上下的像素间的图。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相对在图17中设定的边界线60的位置,在向下方向1个像素而且向上方向2个像素这合计3个像素间,对在上下像素间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的图。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像素探测区域内,通过探测温度不均边界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用黑色对超过了阈值的像素、或者超过了斜率的最大值的像素进行标记的图。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对通过温度不均造成的边界线进行探测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热图像数据上,地面坐标变换部55将在边界线的下部划出的各单元的坐标点(X,Y)变换为地面坐标点,并投影到地面18中的图。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对能力2. 2KW、遥控器中央安设条件时的初始设定条件下的正面壁19位置附近的温度差进行探测的对象像素的区域66的图。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地面18中投影了各热图像数据的边界线单元坐标的图21中,求出图22所示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进行探测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而求出正面壁19和地面18的壁面位置的图。图M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人体探测位置履历进行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流程的图。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进行前一背景图像与人体存在的热图像数据的差分,以阈值A以及阈值B判断人体的探测的结果的图。图沈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将根据热图像数据差分求出的人体探测位置作为通过地面坐标变换部55进行了坐标变换的人位置坐标(X,Y)点,针对X轴、Y轴的每一个进行了计数累计的样子的图。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人体位置履历进行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的图。图观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L字型房间形状的起居室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结果的图。图四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横向X坐标中的、地面区域(X坐标)中积蓄的计数数的图。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将在图四中求出的地面区域(X坐标)均等3分割为区域A/B/C,求出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哪个区域中,同时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图。图3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C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按每OJ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A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按每OJ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的情况下,求出相对最大的积蓄数50%以上的部位的图。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在图33中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与壁面的边界点和阈值A以上的X坐标、Y坐标的地面区域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区域形状的图。图3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综合三个信息的流程的图。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能力2. 8kw、遥控器安设位置条件中央时, 通过温度不均探测得到的房间形状的结果的图。图3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超过左壁最大的距离的状态的情况下,缩小至左壁最大的位置的结果的图。图3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修正后的图37的房间形状面积大到面积最大值19m2以上的情况下,直至成为最大面积19m2减小正面壁19的距离而调整的结果的图。图3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的距离小于左壁最小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至左壁最小的区域而调整的结果的图。图4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计算修正后的房间形状面积而判断是否处于适当面积内的例子的图。图4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求出各壁面间距离即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 Y坐标Y_front、右壁面17的X坐标X_right、左壁面16的X坐标X_left的结果的图。图4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将根据在综合条件下求出的正面壁19、左右壁 (左壁面16、右壁面17)间的各个距离求出的地面边界线上的各坐标点逆投影到热图像数据上的图。图4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用粗线包围了各自的各壁区域的图。图4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18的跟前侧区域分成左右方向5分割的区域(A1、A2、A3、A4、A5)的图。图4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的里侧区域分成前后3分割的区域(Bi、 B2、B3)的图。图4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计算式求出的辐射温度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探测帘的开闭状态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制热运转时的右壁面的窗的帘打开的状态时的热图像数据的图。图4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图47中追加了信息提示部的流程图。图5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具有显示部IOOa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图5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200的俯视图。图5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内容的流程图。图5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弓丨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现在是运转开始准备中”这样的内容的图。图5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正在接近设定温度”这样的内容的图。图5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弓丨导显示部220中,显示“使设定返回到原来? ”这样的内容的图。图5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制热运转时空气调节器100判断为来自窗的冷辐射的影响大的情况的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图。图5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制冷运转中不知不觉中户外气温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情况的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图。图5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冷/ 除湿运转时的详细内容的图。图5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热运转时的详细内容的图。图6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变形例的遥控器300的外观正面图。图6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处于“希望快点凉下来”的状态的图。 图6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移动到“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的状态的图。图6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移动到“希望招待客人”的状态的图。图6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通常画面的状态的图。图6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直到用户选择场景为止的状态的图((a)是光标处于“希望快点凉下来”的状态、(b)是光标处于“不希望受风”的状态、(c)是光标处于“希望招待客人”的状态)。图6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出 “场景内容”、“场景详细设定”的状态的图((d)是“场景内容”、(e) (g)是“场景详细设定”)。图6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场景挑选“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的动画的图。图6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场景挑选“希望保养肌肤”的动画的图。图6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选择了多个场景挑选的内容时的场景挑选选择画面的放大图。图7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出如“希望快点凉下来,并使空气变得干净”的组合的场景挑选的状态的图。图7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指导温和的节能效果”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探测人的运动,在滞留超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指导在人集中时可以实现节能运转”的节能建义的图。
图7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夏天的日照、冬天的低辐射,确认门/帘的开闭并推荐关闭”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针对脚凉的用户的一点建义”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探测到活动量时的建义”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6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闭时的侧面图。图77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开时的侧面图。图78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闭时的正面图。图79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开时的正面图。图8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外观正面图。图8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外观侧面图。图8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内部结构的概念正面图。图8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加速度传感器520的基本结构图。图8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室内环境信息(信息1)的图。图8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推荐运转开始时的电费信息(信息2)的图。图8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具有显示部IOOa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在举起了遥控器500时,通过改变主体侧的ECO灯20的颜色,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图8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三个LED550a、LED550b、LED550c交替点亮,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图88是图87的X部放大图。图8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三个多个LED560交替点亮,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图90是图89的Y部放大图。图9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向与深夜、早晨、白天、晚上的各时间带对应的存储器的场所累计功耗量的样子的图。图9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体感温度差得到的节能变化率表的图。图9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湿度差得到的节能变化率表的图。(符号说明)1 金属罐;2 配光视场角;3 红外线传感器;5 框体;6 步进马达;7 装配部; 12 主妇;13 幼儿;14 窗;16 左壁面;17 右壁面;18 地面;19 正面壁;20 :EC0灯;31 窗区域;40 室内机框体;41 吸入口 ;42 吹出口 ;43 上下翼片;44 左右翼片;45 送风机;46 热交换器;51 红外线传感器驱动部;52 红外线图像取得部;53 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4 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5 地面坐标变换部;56 正面左右壁位置计算部;57 探测履历积蓄部;58 壁位置判断部;60 边界线;61 人体检测部;62 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3 人体位置有效性判定部;64 温度不均有效性判定部;66 区域;100 空气调节器; 100a 显示部;101 热图像取得部;102 地壁探测部;103 室温判定部;104 户外气温判定部;105 壁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6 壁区域内外气温区域抽出部;107 窗区域抽出部;108 窗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9 帘闭动作判定部;110 用户接口部;120 左壁面边界线;121 右壁面边界线;122 正面壁边界线;200 遥控器;210 :EC0建义按钮;220 引导显示部;230 设定信息显示部;240 开/关按钮;250 温度调节按钮;260 湿度调节按钮;270 运转模式变更按钮;280 定时器按钮;290 雾按钮;300 遥控器;301 接口显示部;302 运转开/关按钮;303 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4 场景按钮;304a 场景挑选按钮; 304b 上下按钮;304c 确定按钮;305 湿度调节按钮;306 温度调节按钮;307 返回按钮; 308 通知导航按钮;310 遥控器主体;400 遥控器;402 显示部;403 开/关按钮;404 湿度调节按钮;405 详细设定按钮群;406 门开闭探测开关;407 温度调节按钮;410 制热按钮;412 制冷按钮;411 除湿切换按钮;413 通知导航按钮;414 送风按钮;415 遥控器盖;416 定时器开按钮;417 定时器关按钮;500 遥控器;501 接口显示部;502 运转开/关按钮;503 运转模式切换按钮;504 场景按钮;50 场景挑选按钮;504b 上下按钮;5(Mc 确定按钮;505 湿度调节按钮;506 温度调节按钮;507 返回按钮;508 通知导航按钮;510 遥控器主体;520 加速度传感器;521 台座;522 =Si基板;523 重锤体;530 控制基板;540 无线模块;550a :LED ;550b :LED ;550c :LED ;560 :LED ;560a :LED ;560b LED ;560c :LED0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首先,简要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具备在扫描温度检测对象范围的同时检测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进行热源探测而探测人、发热仪器的存在,来进行舒适的控制。通常,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高处的壁中,但安设室内机的壁中的左右的位置各种各样。有时安设在壁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有时从室内机观察接近右侧或者左侧的壁而安设。以下,在该说明书中,房间的左右方向是指,定义为“从室内机(红外线传感器3)观察的左右方向”。根据图1至图3,对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图2 都是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立体图,但不同点在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在图1中,上下翼片 43 (上下风向控制板、左右2个)闭合,相对于此,在图2中,上下翼片43打开,而看到里面的左右翼片44 (左右风向控制板、多个)。图1至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1、图2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立体图,图3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纵剖面图。如图1至图3所示,空气调节器100 (室内机)在大致箱状的室内机框体40 (定义为主体)的上面形成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 41。另外,在前面的下部形成有吹出调节空气(冷却或者加热或者除湿后的空气)的
9吹出口 42。在吹出口 42中,设置有控制吹出风的风向的上下翼片43、和左右翼片44。上下翼片43控制吹出风的上下风向,左右翼片44控制吹出风的左右风向。在室内机框体40的前面的下部、且在吹出口 42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3。 红外线传感器3以俯角约24. 5度的角度朝下安装。俯角是指,红外线传感器3的中心轴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换言之,红外线传感器 3相对水平线以约24. 5度的角度朝下安装。如图3所示,空气调节器100 (室内机)在内部具备送风机45 (例如,贯流送风机), 以包围该送风机45的方式,配置了大致逆V字状的热交换器46。大致逆V字状的热交换器46包括前面上部热交换器46a、前面下部热交换器46b 以及背面热交换器46c。热交换器46与室外机(未图示)中搭载的压缩机等连接而形成冷冻循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动作。从吸入口 41通过送风机45吸入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46与冷冻循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生成调节空气(冷却或者加热或者除湿后的空气),调节空气通过送风机 45从吹出口 42向室内空间吹出。在吹出口 42中,通过上下翼片43和左右翼片44,控制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风向。在图3中,上下翼片43闭合。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和受光元件的各配光视场角的图。如图4所示,红外线传感器3在金属罐1内部8个受光元件沿纵向排列一列(未图示)。在金属罐1的上面,设置有用于向8个受光元件传送红外线的透镜制的窗(未图示)。 各受光元件的配光视场角2是纵向7度、横向8度。另外,虽然示出了各受光元件的配光视场角2是纵向7度、横向8度的例子,但不限于纵向7度、横向8度。受光元件的数量根据各受光元件的配光视场角2而变化。例如,使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与受光元件的数量之积成为一定即可。在图4中,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是7度、纵向排列成一列的受光元件的数量是8个,所以其积是56。因此,例如,也可以设为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是4度、纵向排列成一列的受光元件的数量是14个。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收纳红外线传感器3的框体5的立体图。在图5 中,从背侧(从空气调节器100的内部)观察了红外线传感器3附近。如图5所示,红外线传感器3收纳在框体5内。另外,在框体5的上方设置了驱动红外线传感器3的步进马达 6。与框体5 —体的装配部7固定在空气调节器100的前面下部,从而红外线传感器3安装在空气调节器100中。在红外线传感器3安装于空气调节器100的状态下,步进马达6和框体5是垂直的。另外,在框体5的内部,以俯角约24. 5度的角度朝下安装了红外线传感
3 ο步进马达是与脉冲电力同步地动作的同步电动机。因此,还被称为脉冲马达。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正确的定位控制,所以在进行装置的定位的情况等下广泛使用。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红外线传感器3附近的立体图((a)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右端端部可动的状态、(b)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中央部可动的状态、(c)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左端端部可动的状态)。红外线传感器3通过步进马达6在左右方向上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驱动(此处,将这样的旋转驱动表现为“可动”)。如图6所示,从右端端部(a)经由大致中央部(b)可动至左端端部(c),如果到达左端端部(c),则向逆方向反转而可动。反复该动作。红外线传感器3在左右扫描房间的温度检测对象范围的同时检测温度检测对象的温度。此处,叙述通过红外线传感器3取得房间的壁、地的热图像数据的取得方法。另外,通过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红外线传感器3等的控制。将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定义为“控制部”。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控制部(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各个控制这样的记载。在取得房间的壁、地的热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使红外线传感器3通过步进马达6在左右方向上可动,针对步进马达6的可动角度(红外线传感器3的旋转驱动角度)每个1.6 度,在各位置,使红外线传感器3停止规定时间(0. 1 0. 2秒)。在停止了红外线传感器3之后,等待规定时间(比0. 1 0. 2秒短的时间),取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8个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热图像数据)。在对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结果的取入结束后,再次对步进马达6进行了驱动 (可动角度1. 6度)之后停止,通过同样的动作,取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8个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热图像数据)。反复上述动作,在左右方向上,根据94个部位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结果,运算探测区域内的热图像数据。针对步进马达6的可动角度的每个1. 6度,在94个部位使红外线传感器3停止而取入热图像数据,所以红外线传感器3的左右方向的可动范围(在左右方向上旋转驱动的角度范围)是约150. 4度。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剖面中的纵配光视场角的图。图7示出在将空气调节器100安设于离房间的地面1800mm的高度的状态下,8个受光元件纵向一列地排列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剖面中的纵配光视场角。图7所示的角度 。是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另外,图7的角度37. 5°表示没有进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视场区域中的区域的从安装了空气调节器100的壁的角度。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俯角是0°,则该角度成为 90° -4(在水平以下的受光元件的数量)X7° (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62°。 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传感器3由于其俯角是5°,所以成为62° -24.5° =37.5°。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主妇12抱着幼儿13的房间的热图像数据的图。图8示出针对在8块草席相当的房间中主妇12抱着幼儿13的一生活场景,在使红外线传感器3在左右方向上可动的同时,根据所得到的检测结果,运算为热图像数据的结果(热图像运算结果)。图8是在季节为冬天、并且天气为阴天的日子取得的热图像数据。因此,窗14的温度低至10 15°C。主妇12和幼儿13的温度最高。特别,主妇12和幼儿13的上半身的温度是26 30°C。这样,通过使红外线传感器3在左右方向上可动,例如,可以取得房间的各部的温度信息。接下来,叙述根据空气调节器的能力带、在空调运转时产生的地面和壁面的温度差(温度不均)信息、以及人体探测位置的履历,综合判断而决定房间形状的房间形状探测手段(空间识别探测)。通过由红外线传感器3取得的热图像数据,求出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区域内的地面宽度,求出热图像上的空调区域内的壁面位置。在热图像上,求解地面、壁面(壁面是指,从空气调节器100观察的正面壁、以及左右的壁面)的区域,所以可以求出各个壁面平均温度,可以求出考虑了在热图像上检测出的相对人体的壁面温度的高精度的体感温度。在热图像数据上求出地面宽度的手段通过综合下述的三个信息,可以探测高精度的地面宽度的探测以及房间形状。(1)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形状限制值以及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2)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的地和壁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 以及(3)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由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规定的制冷运转时的草席的数量以及尺寸(面积)的图。空气调节器100以所空调的房间的宽度为基准而分成对应的能力带。如图9所示,例如,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 2kw的情况下,制冷运转时的空调宽度的草席的数量[草席]成为6 9块草席。6块草席至9块草席的尺寸(面积)是10 15m2。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用图9记载的每个能力的尺寸(面积)的最大面积,规定了每个能力下的地面的尺寸(面积)的图。在能力2. 2kw的情况下,图9的尺寸(面积)的最大面积是15m2。通过求出15m2的平方根而将纵横比率设为1 1的情况的纵横的距离成为各3. 9m(3. 873m)。以固定最大面积15m2,使纵横比率在1 2 2 1 的范围可变的情况的纵横的距离,设定纵横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 2kw下的纵横的房间形状限制值的图。根据每个能力的最大面积15m2的平方根,纵横比率1 1的情况的纵横的各距离成为 3.9m。以固定最大面积15m2,使纵横比率在1 2 2 1的范围可变的情况的纵横的距离,设定纵横的最大距离。在纵横比率1 2的情况下,成为纵2. 7m:横5. 5m。同样地,在纵横比率2 1的情况下,成为纵5. 5m 横2. 7m。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求出的纵横距离条件的图。根据每个能力下的对应面积的中间面积的平方根,求出图12的初始值的值。 例如能力2. 2kw的适合面积成为10 15m2,中间面积成为12m2。根据12m2的平方根,求出初始值3. 5m。以下,对于每个能力带下的初始值的纵横距离的计算,利用相同的方法求出。 同时,最小值(m)、最大值(m)如图10的计算。因此,对于通过空气调节器100的每个能力求出的房间形状的初始值,将图12的初始值(m)作为纵横的距离。但是,通过来自遥控器(远程控制装置)的安设位置条件,使空气调节器100的设置位置的原点成为可变。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 2kw时的中央安设时条件的图。如图 13所示,将初始值的横距离中间地点作为空气调节器100的原点。空气调节器100的原点
12成为纵横3. 5m的房间的中央部(从旁边1. 8m)的位置关系。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 2kw时的左拐角安设时(从用户观察)的情况的图。在拐角安设时的情况下,将直到左右的接近的一方的壁为止的距离设为从空气调节器100的原点(横宽的中心点)0. 6m的距离。因此,(1)对于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形状限制值以及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可以在所述记载的条件下根据空气调节器 100的能力带设定的地面宽度中,依据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条件决定空气调节器100的安设位置,从而在从红外线传感器3取得的热图像数据上求出地面和壁面的边界线。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 2kw时,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于中央时的热图像数据上的地面18和壁面(左壁面16、正面壁19、右壁面17)的位置关系的图。从红外线传感器3侧观察时,可以观察到在热图像数据上示出左壁面16、正面壁19、右壁面17、以及地面18的样子。初始设定时的能力2. 2kw的地面形状尺寸如图13所示。以下,将左壁面16、正面壁19、以及右壁面17集中称为壁面。接下来,(2)说明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的地和壁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手段。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流程的图。其特征在于,在从驱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的红外线传感器驱动部51, 通过红外线图像取得部52作为热图像数据而生成的纵8 1 黄94的热图像上,制约通过基准壁位置计算部M在热图像数据上进行温度不均探测的范围。以下,进行图15中的空气调节器的能力2. 2KW时且遥控器安设条件是中央时条件下的基准壁位置计算部M的功能说明。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图15的热图像数据上成为壁面和地面的边界的上下的像素间的图。即,图17示出在图15的热图像数据上成为壁面(左壁面16、正面壁19、以及右壁面17)和地面18的边界的上下的像素间的边界线60。比边界线60上侧的像素成为探测壁面温度的配光像素,比边界线60下侧的像素成为探测地面温度的配光像素。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相对在图17中设定的边界线60的位置,在向下方向1个像素而且向上方向2个像素这合计3个像素间对在上下像素间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的图。其特征在于,在图18中,相对在图17中设定的边界线60的位置,在向下方向1 个像素而且向上方向2个像素这合计3像素间,对在上下像素间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其特征在于,并非在全热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间探测温度差,而以壁面(左壁面 16、正面壁19、以及右壁面17)和地面18的边界线60上为中心而探测温度差,对在壁面和地面18的边界线60上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其特征在于,由此,一并具有通过全像素探测实现的多余的软件运算处理降低 (运算处理时间的短缩和负荷降低)和错误探测处理(抗噪声()^ WM )处理)。其特征在于,接下来,针对所述记载的像素间区域的、对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边界进行探测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可以通过(a)利用根据地面温度和壁面温度的热图像数据得到的绝对值的判断手段、(b)利用探测区域内的上下像素间的温度差的纵向方向上的斜率(1次微分)的最大值的判断手段、以及
(c)利用探测区域内的上下像素间的温度差的纵向方向上的斜率的斜率O次微分)的最大值的判断手段、中的某一个手段探测边界线60。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像素探测区域内,通过探测温度不均边界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用黑色对超过了阈值的像素、或者超过了斜率的最大值的像素进行标记的图。在图19中,在所述像素探测区域内,通过探测温度不均边界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用粗线的阴影对超过了阈值的像素、或者超过了斜率的最大值的像素进行标记。另外,其特征在于,对于不超过探测所述温度不均边界的阈值或者最大值的部位,不实施标记。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对温度不均的边界线进行探测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对于划出像素间的边界线的条件,在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中,在超过了阈值或者最大值的被标记的像素的下部、以及探测区域中的上下像素间没有超过阈值或者最大值的列中,在图17中在通过基准壁位置计算部M进行了初始设定的像素间的基准位置进行划线。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热图像数据上,地面坐标变换部55将在边界线的下部划出的各单元的坐标点(X,Y)变换为地面坐标点,并投影到地面18中的图。于是, 在图21中,在热图像数据上,地面坐标变换部55将在边界线的下部划出的各单元的坐标点 (X,Y)变换为地面坐标点,并投影到地面18中。可以理解为成为在94列量的边界线60的下部划出的单元坐标被投影的结果。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 2KW、遥控器中央安设条件时的初始设定条件下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的温度差进行探测的对象像素的区域66的图。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地面18中投影了各热图像数据的边界线单元坐标的图21中,求出图22所示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进行探测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而求出正面壁19和地面18的壁面位置的图。首先,在地面18中投影了各热图像数据的边界线单元坐标的图21中,求出图22所示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进行探测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而求出正面壁19和地面18的壁面位置而得到图23的正面壁边界线122。通过与正面壁边界线划线手段同样的考虑方法,根据与右壁面17以及左壁面16 对应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划出边界线。图23的左壁面边界线120、右壁面边界线121是通过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划出的边界线。另外,将左右的左壁面边界线120、右壁面边界线121和正面壁边界线122连接的区域成为地面区域。另外,作为通过温度不均探测划出精度更高的地壁边界线的手段,还有如下手段 通过求出在图22中求出正面边界线的区域的单元坐标Y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σ,仅通过 σ值成为阈值以下的单元对象再计算平均值。同样地,在左右壁面边界线计算中,也可以使用各单元坐标X的平均值和标准偏
差σ ο另外,作为计算左右壁面边界线的另一个单元,还可以针对距通过正面壁边界线计算求出的Y坐标、即空气调节器100安设侧的壁面的距离,使用Y坐标间距离的中间区域 1/3 2/3中分布的各单元的X坐标的平均,求出左右壁面间的边界线。在任一情况下都没有问题。针对以可通过利用所述手段的正面左右壁位置计算部56求出的空气调节器100 的安设位置为原点的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Y、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X_left、以及直至右壁面17的距离X_right,通过探测履历积蓄部57累计为各距离总和,并且作为距离检测计数器累计次数,以探测距离的总和和计数数的除法计算,求出平均化后的距离。对于左右壁, 也通过同样的手段求出。另外,仅限于由探测履历积蓄部57计数的探测次数多于阈值次数的情况,使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成为有效。接下来,(3)说明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的计算。图M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人体探测位置履历进行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流程的图。其特征在于,人体检测部61针对根据驱动红外线传感器3的红外线传感器驱动部51的输出,通过红外线图像取得部52,针对生成为热图像数据的纵81黄94的热图像数据,取得与前一热图像数据的差分,从而判断人体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对人体的有无以及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部61在取得热图像数据的差分时,分别具有可以对人体的比较的表面温度高的头部附近进行差分探测的阈值A、和可以对表面温度稍微低的脚部分进行差分探测的阈值B。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进行前一背景图像与人体存在的热图像数据的差分,根据阈值A以及阈值B判断人体的探测的结果的图。将具有超过阈值A的单元的热图像数据的热图像差分区域判断为人体头部附近,求出具有超过与通过阈值A求出的区域邻接的阈值B的单元的热图像数据的热图像差分区域。此时,以通过阈值B求出的热图像差分区域与通过阈值A求出的热图像差分区域邻接为前提。即,仅超过了阈值B的热图像差分区域不被判断为人体。热图像数据间的差分阈值的关系表示成为阈值A >阈值B。通过该手段求出的人体的区域可以探测人体的头部至脚的区域,以表示人体的脚部位的热图像差分区域最下端部的中央部分的热图像坐标Χ、γ(图25的带网线的Δ标志的部分的坐标)设为人体位置坐标(X,Y)。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热图像数据的差分求出的人体的脚位置坐标(Χ,Υ),如在之前的温度不均探测时说明的图21那样,经由变换为地面坐标点的地面坐标变换部55,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积蓄人体位置履历。图沈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如下的样子的图针对作为将根据热图像数据差分求出的人体探测位置通过地面坐标变换部55进行了坐标变换的人位置坐标(X,Y) 点,针对X轴、Y轴的每一个进行了计数累计。在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中,如图沈所示, 确保横向X坐标以及纵向Y坐标的最小分解为每0. 3m的区域,在针对每个轴以0. 3m间隔确保的区域中,针对每个人位置探测,对所产生的位置坐标(X,Y)进行适用计数。通过来自该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信息,由壁位置判断部 58求出作为房间形状的地面18、壁面(左壁面16、右壁面17、以及正面壁19)。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基于人体位置履历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的图。其特征在于,将相对横向X坐标以及纵向Y坐标中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10%以上的区域的范围,判断为地面区域。接下来,说明如下例子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积蓄数据,推测房间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还是L字型形状,对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18和壁面(左壁面16、右壁面 17、以及正面壁19)附近的温度不均进行探测,从而计算高精度的房间形状。图观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L字型房间形状的生活空间中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结果的图。确保横向X坐标以及纵向Y坐标的最小分解为每0. 3m的区域,在针对每个轴以0. : 间隔确保的区域中,对针对每个人体探测所产生的位置坐标(X,Y)进行适用计数。当然,人体在L字的房间形状内移动,所以左右方向的地面区域(X坐标)以及纵向的地面区域(Y坐标)中积蓄的计数数与各X、Y坐标的每一个的纵向区域(面积)成比例。说明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积蓄数据判断房间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还是L 字型形状的手段。图四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横向X坐标中的、地面区域(X坐标)中积蓄的计数数的图。其特征在于,阈值A是指,以相对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为10%以上,设为地面X方向的距离(宽度)。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针对在图四中求出的地面区域(X坐标)均等3 分割为区域A/B/C,求出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哪个区域中,同时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图。其特征在于,如图30所示,针对在图四中求出的地面区域(X 坐标)均等3分割为区域A/B/C,求出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哪个区域中,同时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区域C(或者区域Α)中,在区域C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Δ α以内、和区域C的最大积蓄数值与区域A内的最大积蓄数之差是Δ β 以上时,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Δ α的处理是用于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积蓄数据推测房间形状的抗噪声P “ W > 7 )处理(错误探测处理)之一。 图3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C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针对每OJ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还有如图31所示,在区域C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针对每OJ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A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针对每OJ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如图32所示,在区域C中实施了所述运算处理之后,在区域A中也进行于图31同样的运算,从而判断是否为L字型房间形状。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的情况下,求出相对最大的积蓄数50%以上的部位的图。在通过所述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的情况下,如图 33所示,求出相对最大的积蓄数50%以上的部位。在本说明中,以横向的X坐标进行了说明,但在纵向方向的Y坐标中的积蓄数据中也是同样的。其特征在于,将以横向的X坐标、以及纵向方向的Y坐标的地面区域中的相对最大的积蓄数的50%以上的阈值B为边界的坐标点判断为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和壁面的边界点ο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在图33中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与壁面的边界点和阈值A以上的X坐标、Y坐标的地面区域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区域形状的图。其特征在于,将在上述部分中求出的L字型形状的地面形状结果反馈到温度不均房间形状算法下的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4,再次计算热图像数据上的进行温度不均探测的范围。接下来,说明综合求出房间形状的三个信息的方法。其中,在此省略将L字型形状的地面形状结果反馈到温度不均房间形状算法下的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4,再次计算热图像数据上的进行温度不均探测的范围的处理。图3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综合三个信息的流程的图。通过图35所示的流程,综合以下的三个信息。(1)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形状限制值以及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2)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的地和壁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3)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2)对于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运转中产生的地面18和壁面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仅限由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通过探测履历积蓄部57计数的探测次数多于阈值次数的情况,通过温度不均有效性判定部64,使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成为有效。同样地,(3)对于通过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由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求出的房间形状,也仅限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积蓄人体位置履历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次数多于阈值次数的情况,根据通过人体位置有效性判定部63使通过人体探测位置履历得到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成为有效的前提条件,由壁位置判断部58通过下述条件进行判断。①.在(2)和(3)都无效的情况下,设为根据通过⑴得到的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②.在⑵有效且(3)无效的情况下,将通过(2)得到的输出结果设为房间形状。 但是,在O)的房间形状没有收敛于通过(1)的图12决定的边的长度的情况、或者没有收敛于面积的情况下,伸缩到该范围。其中,在通过面积伸缩的情况下,根据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进行修正。对具体的修正方法进行说明。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能力2. 8kw、 遥控器安设位置条件中央处通过温度不均探测得到的房间形状的结果的图。根据图12,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 Skw时的纵横的边的长度的最小值成为3. lm,最大值成为6.加。因此,根据遥控器中央安设条件,直至右侧的壁面为止的距离X_right以及直至左侧的壁面为止的距离X_left的限制距离被决定为图12的一半。因此,图中所示的右壁最小/左壁最小的距离成为1. 5m,右壁最大/左壁最大的距离成为3. lm。图3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超过左壁最大的距离的状态的情况下,缩小至左壁最大的位置的结果的图。在如图36所示的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那样,是直至左壁面16为止的距离超过了左壁最大的距离的状态的情况下, 如图37所示缩小至左壁最大的位置。同样地,在如图36所示直至右壁的距离位于右壁最小与右壁最大之间的情况下, 维持该原样的位置关系。在如图37所示缩小到左壁最大之后,求出房间形状的面积,确认是否成为图12所示的能力2. Skw时的面积范围13 19m2的适当范围内。图3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修正后的图37的房间形状面积大到面积最大值19m2以上的情况下,减小正面壁19的距离而直至成为最大面积19m2那样地调整的结果的图。假设在修正后的图37的房间形状面积大到面积最大值19m2以上的情况下,如图38所示,通过使正面壁19的距离降低直至成为最大面积19m2那样地进行调整。图39、图4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39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的距离不满足左壁最小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至左壁最小的区域而调整的结果的图,图40是示出通过计算修正后的房间形状面积而判断是否处于适当面积内的例子的图。图39所示的情形也同样地,在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没有达到左壁最小的情况下,扩大至左壁最小的区域。之后,如图40 所示,通过计算修正后的房间形状面积来判断是否处于适当面积内。③.即使在⑵无效且(3)有效的情况下,将通过(3)得到的输出结果设为房间形状。与所述(2)有效且(3)无效的情况的②同样地,进行修正,以适合于通过(1)决定的边的长度、面积的限制。④.在O)、(3)都有效的情况下,以(2)的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为基准, 与其相比通过(3)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得到的房间形状的一方存在直至壁的距离窄的面的情况下,以最大0.5m的宽度,向使⑵的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输出变窄的方向进行修正。相反,在(3)的一方宽的情况下,不进行修正。另外,关于修正后的房间形状,也追加修正,以适合于通过(1)决定的边的长度、面积的限制。图4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求出作为各壁面间距离的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Y坐标Y_front、右壁面17的X坐标X_right、以及左壁面16的X坐标X_left的结果的图。根据所述综合条件,可以如图41所示求出作为各壁面间距离的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Y坐标Y_front、右壁面17的X坐标X_right、以及左壁面16的X坐标X_left。接下来,说明地壁辐射温度的计算。图4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是将根据在综合条件下求出的正面壁19、左右壁(左壁面16、右壁面17)间的各个距离求出的地面边界线上的各坐标点逆投影到热图像数据上的图。可以理解在图42的热图像数据上,划分出地面18的区域、正面壁19、左壁面16、 以及右壁面17的区域的样子。首先,关于壁面温度的计算,将根据在热图像数据上求出的各壁区域的热图像数据求出的温度数据的平均作为壁温度。图4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用粗线包围了各自的各壁区域的图。如图43所示,用粗线包围了各壁区域的区域成为各自的各壁区域。接下来,说明地面18的温度区域。针对热图像数据上的地面区域,例如,在左右方向进行5分割、在纵向方向上进行3分割而细分成合计15分割的区域。另外,所分割的区域的数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任意。
18
图4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18的跟前侧区域分成左右方向5分割的区域(A1、A2、A3、A4、A5)的图。如图44所示,相对地面18的跟前侧区域分割为左右方向5分割的区域(A1、A2、A3、A4、A5)。图4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的里侧区域分成前后3分割的区域(Bi、 B2、B3)的图。同样地如图45所示,相对地面的里侧区域分割为前后3分割的区域(B1、B2、 B3)。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区域,前后左右的地面区域都重合。因此,在热图像数据上,生成正面壁19、左壁面16、右壁面17的温度以及15分割后的地面温度的温度数据。所分割的各地面区域的温度成为各自的平均温度。其特征在于,根据在该热图像数据上区域划分的各温度信息,求出对热图像数据进行摄像的居住区域内的各人体的辐射温度。通过下述的计算式求出各人体的每一个的来自地面以及壁面的辐射温度。(式1)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大致箱状的主体,具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调节空气的吹出口 ; 控制部,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远程控制装置,具有远程控制装置主体、设置在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主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其中,通过该远程控制装置,用户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以及通信部,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通过所述远程控制装置被所述用户举起,运转前信息显示在所述接口显示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装置是棒型的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搭载于远离所述用户握住的位置的部位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控制装置的所述通信部由无线模块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前信息由先由所述控制部在该空气调节器运转停止过程中探测出的室内环境条件信息、以及接下来显示的运转前电费信息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室内环境条件信息向所述运转前电费信息的转移通过以下中的某一个方案进行(1)在经过所述用户为了理解室内环境条件信息而所需的时间之后自动地转移;(2)根据搭载在所述远程控制装置的内部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转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条件信息由室内的温度、室内的湿度或者地温度等辐射温度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前电费信息由以下构成(1)一人用的每小时的电费;(2)对整体房间进行空气调节时的电费;(3)急速地开始运转时的电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远程控制装置的接口部中一并显示,并且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例如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的空气调节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备具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调节空气的吹出口的大致箱状的主体;控制空气调节器的运转的控制部;具有远程控制装置主体、设置在远程控制装置主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用户对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的远程控制装置;以及在控制部与远程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部,通过用户举起远程控制装置,运转前信息显示在接口显示部中。
文档编号F24F11/00GK102168875SQ20111004567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7日
发明者松本崇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