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494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通过内机组、连接管组、外机组形成循环回路系统,循环回路系统内流动制冷工质,室内热空气通过内机组系统内的制冷工质吸收热量以发生状态性能等改变等形式实现对室内空气的降温作用。携带热量的制冷工质通过连接管组中的一个通路进入外机组,再经过外机组将制冷工质温度排放到室外,实现外机组系统内的制冷工质散热与降温过程,外机组系统内制冷工质状态、性能等基本恢复到初始状态,实现对循环系统内制冷工质降温。恢复初始状态的制冷工质通过连接管组中的另外一个通路进入内机系统,进行下一个制冷循环。制热过程与制冷过程相反,在制热过程中,随着冷热交换的进行,室内热量会通过空调系统转移到室外,导致热(冷)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在冷热交换过程中会发生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连接于换热装置之间的连接管组,还包括:换热管,缠绕在连接管组的外周;介质驱动装置,与换热管相连,用于驱动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进一步地,连接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组和第二连接管组,换热管包括并联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以及连接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两端的集成管,第一换热管缠绕在第一连接管组的外周,第二换热管缠绕在第二连接管组的外周,介质驱动装置设置在集成管上。进一步地,换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第一连接管组连接于冷凝器的出口处与蒸发器的入口处之间;换热装置还包括压缩机,第二连接管组连接于蒸发器的出口处与压缩机之间。进一步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上均设置有调节阀门。进一步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和第二调节阀门。进一步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调节阀门和第四调节阀门。进一步地,集成管上设置有能量利用装置。进一步地,换热管与集成管的外周都设置有保温材料。进一步地,介质驱动装置为压缩机或驱动泵。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在连接管组的外周缠绕换热管,并利用介质驱动装置驱动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使换热介质能够吸收连接管组散发的能量,进而利用这些能量为其他生活设备提供能源,如为生活用水、地热系统、床垫等进行加热,即实现了连接管组的保温作用,又充分地利用了空调系统在热交换过程中散发的能量,一举多得,经济实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换热管在第一换热管组上缠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换热管在第一换热管组上缠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连接于换热装置之间的连接管组10,以及缠绕在连接管组10的外周的换热管30,换热管30中的换热介质通过介质驱动装置40来驱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换热管30引入到其他能够进行热交换的能量利用装置70中,如生活用水管路、地热系统等。具体地说,连接管组10包括第一连接管组11和第二连接管组12,两个连接管组的材质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换热管30包括并联的第一换热管31和第二换热管32以及连接于第一换热管31和第二换热管32的两端的集成管33,第一换热管31缠绕在第一连接管组11的外周,第二换热管32缠绕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组12的外周。能量利用装置70设置在集成管33上,该能量利用装置70可以为生活用水加热系统、地热系统、床垫等。介质驱动装置40可以设置在集成管33上。换热装置可以包括蒸发器61和冷凝器62,第一连接管组11连接于冷凝器62的出口处于蒸发器61的入口处之间;换热装置还可以包括压缩机63,第二连接管组12连接于蒸发器61的出口处与压缩机63之间。为了便于控制,第一换热管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36和第二调节阀门37 ;第二换热管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调节阀门38和第四调节阀门39。由于第一连接管组11和第二连接管组12内流通的介质的温度不同,为了进行冷热切换控制,只能有一个换热管的一组调节阀门打开,要么是第一换热管31的两端的第一调节阀门36和第二调节阀门37同时打开,要么是第二换热管32的两端的第三调节阀门38和第四调节阀门39同时打开,对这四个调节阀门的控制可以集成在空调控制系统中。为了进一步地起到防止能量流失的作用,连接管组10的外周设置有第一保温材料15,换热管30位于第一保温材料15连接管组10之间。
同样地,换热管30中的集成管33的外周设置有第二保温材料35。第一保温材料15和第二保温材料35都可以采用保温棉。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吸收连接管组30所散发出来的能量,换热管30缠绕在连接管组30上的部分,也就是第一换热管31和第二换热管32的外表面没有设置保温材料,而是使换热管30与连接管组10直接接触。为了便于实现,介质驱动装置40为压缩机或驱动泵。图2和图3仅示出了第一换热管31在第一连接管组11的外周的缠绕方式,以及第一保温材料15的布置方式.。第二换热管32在第二连接管组12上的布置方式与此相同,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连接于换热装置之间的连接管组(1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换热管(30),缠绕在所述连接管组(10)的外周; 介质驱动装置(40),与所述换热管(30)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换热管(30)内的换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组(10)包括第一连接管组(11)和第二连接管组(12),所述换热管(30)包括并联的第一换热管(31)和第二换热管(3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3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32)的两端的集成管(33),所述第一换热管(31)缠绕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组(11)的外周,所述第二换热管(32)缠绕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组(12)的外周,所述介质驱动装置(40)设置在所述集成管(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蒸发器¢1)和冷凝器(62),所述第一连接管组(11)连接于所述冷凝器(62)的出口处与所述蒸发器(61)入口处之间;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压缩机(63),所述第二连接管组(12)连接于所述蒸发器¢1)的出口处与所述压缩机¢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3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32)上均设置有调节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36)和第二调节阀门(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调节阀门(38)和第四调节阀门(3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管(33)上设置有能量利用装置(70)。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0)与所述集成管(33)的外周都设置有保温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驱动装置(40)为压缩机或驱动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连接于换热装置之间的连接管组,还包括换热管,缠绕在连接管组的外周;介质驱动装置,与换热管相连,用于驱动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储能功能的空调系统,在连接管组的外周缠绕换热管,并利用介质驱动装置驱动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使换热介质能够吸收连接管组散发的能量,进而利用这些能量为其他生活设备提供能源,如为生活用水、地热系统、床垫等进行加热,即实现了连接管组的保温作用,又充分地利用了空调系统在热交换过程中散发的能量,一举多得,经济实用。
文档编号F24F12/00GK103162394SQ2011104287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钟明生, 张玮, 李永龙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