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81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它包括电磁加热器、加热腔、散热腔、保温层、保温罩、超导液、温控器和椅子脚等。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采暖椅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效率低;二是安全隐患大;三是散热面小不均勻。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 它包括电磁加热器、加热腔、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保温层、保温罩、 超导液、温控器和椅子脚等。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电磁加热器对加热腔中的超导液加热,使超导液由液态变成气态迅速将热量由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传递到散热腔上部管,经散热腔表面迅速对空气加热而实现采暖。本实用新型由电磁加热器、加热腔、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 保温层、保温罩、超导液、温控器、超导液注入口和椅子脚等组成,在采暖椅最低处是加热腔,在加热腔下是保温层,在保温层下是电磁加热器,在加热腔内是超导液,在加热腔上是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下部管是指在加热腔与采暖椅座位之间的立管,在散热腔下部管上是散热腔中部管,它包括采暖椅座位和靠背上的管,在散热腔中部管上是水平设置的散热腔上部管,由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组成散热腔,在采暖椅正面的背面散热腔上沿采暖椅背面整个平面设置保温层,在采暖椅左右两侧面、顶面、散热腔下部管前面设置保温罩,在散热腔上设置超导液注入口,在采暖椅上设置温控器。所述的加热腔是圆柱体、棱柱体或由1块以上的平面金属板或曲面金属板焊接围成的内部具有一定间隙空间的封闭金属体容器中的一种,所述的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是圆形或椭圆形金属管中的一种,在加热腔的顶面开孔安装1根或1根以上的散热腔下部管,并对应连接散热腔中部管和散热腔上部管,使加热腔的内部空间和散热腔的内部空间连通成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空间,在加热腔内部下底面对应电磁加热器安装一块导磁金属板,在散热腔上开孔安装超导液注入口,通过超导液注入口抽真空并注入超导液。当采暖椅取暖时,电磁加热器对加热腔下底面或加热腔中的导磁金属板加热,加热腔内的超导液吸热后迅速气化将热量传递给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及散热腔上部管,整个散热腔对周围空间进行加热,由于采暖椅的背面有保温层隔热,左右两侧面、顶面、 散热腔下部管前面设置保温罩保温,使得采暖效果较好,气态超导液通过散热降温后凝结成液态回到采暖椅底部加热腔再次被加热气化,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从而不断地把采暖椅加热至所需的温度。本采暖椅自动温控、高效节能、升温迅速、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电磁加热器、加热腔、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保温层、保温罩、超导液、温控器、超导液注入口和椅子脚等组成。在采暖椅15最低处是加热腔8,在加热腔8下是保温层1,在保温层1下是电磁加热器9,在加热腔8内是超导液5,在加热腔8上是散热腔下部管4,散热腔下部管4是指在加热腔8与采暖椅15座位之间的立管,在散热腔下部管4上是散热腔中部管3,它包括采暖椅15座位和靠背上的管, 在散热腔中部管3上是水平设置的散热腔上部管2,由散热腔下部管4、散热腔中部管3、散热腔上部管2组成散热腔14,在采暖椅15正面的背面散热腔14上沿采暖椅15的背面整个平面设置保温层1,在采暖椅15的左右两侧面、顶面、散热腔下部管4的前面设置保温罩6, 保温罩6通过保温罩拉链7与采暖椅15相连,在散热腔14上设置超导液注入口 12,在采暖椅15上设置温控器11,温控器11通过导线10与电磁加热器9相连。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节能,因电磁加热器的热效率比其它电加热效率高,同时采暖椅有背面保温层隔热和左右两侧面、顶面、散热腔下部管前面设置保温罩保温,所以节能;二是采暖升温速度快、温度均勻,因超导液的汽化启动温度在 25-35°C,几十秒钟就能达到最高平衡温度,同时散热腔散热面积大,所以采暖升温快、温度均勻;三是安全,一方面,因电磁加热器线圈本身不发热,它是通过磁场与加热腔下底面导磁金属板之间进行耦合的,在电磁加热器线圈与加热腔下底面之间设置良好的绝缘层和保温层,可以避免因发热体损坏导致采暖椅带电的隐患;另一方面,电磁加热无明火,采暖椅散热腔散热面积大,超导液的气化传递热量使得采暖椅散热腔各处温度均勻,避免了局部高温的安全隐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左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保温层 2、散热腔上部管3、散热腔中部管4、散热腔下部管5、超导液6、 保温罩7、保温罩拉链8、加热腔9、电磁加热器10、导线11、温控器12、超导液注入口 13、采暖椅脚14、散热腔15、采暖椅。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用金属板焊接围成的内部具有间隙空间的圆柱体、棱柱体容器或由1块以上的平面金属板或曲面金属板焊接围成的内部具有一定间隙空间的封闭金属体容器作为加热腔,本图长方体容器为例进行说明,即把加热腔制成长方体容器,用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各种形状的金属管作为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和散热腔上部管, 本图以圆形金属管为例进行说明,在采暖椅15最低处是长方体加热腔8,在加热腔8下安装保温层1,在保温层1下安装电磁加热器9,用4根金属管加工成如图1所示包含散热腔下部管4和散热腔中部管3在内的形状,在加热腔8的上底面开4个孔,把散热腔下部管4 焊接在4个孔上,用一根水平金属管作为散热腔上部管2,将它两端焊接密封,并在管上开4 个孔,将散热腔中部管3对应焊接在该4个孔上,在加热腔8上是散热腔下部管4,在散热腔下部管4上是散热腔中部管3,在散热腔中部管3上是水平设置的散热腔上部管2,由散热腔下部管4、散热腔中部管3、散热腔上部管2组成散热腔14,由加热腔8和散热腔14组成封闭的整体空间,在采暖椅15正面的背面散热腔14上沿采暖椅15的背面的整个平面安装保温层1,在采暖椅15的左右两侧面、顶面、散热腔下部管4的前面设置保温罩6,保温罩 6通过保温罩拉链7与采暖椅15相连,在散热腔14上设置超导液注入口 12,通过超导液注入口 12抽真空并注入超导液,在采暖椅15上设置温控器11,温控器11通过导线10与电磁加热器9相连,在加热腔8的下底面及散热腔中部管座位处分别安装采暖椅脚13。工作原理当采暖椅15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如48°C ),则温控器11接通电磁加热器9的电源,电磁加热腔9通过交变磁场对加热腔8的下底面或安装在加热腔8下底面上的导磁金属板加热,超导液5吸收金属板上的热量后迅速气化,通过散热腔下部管4、 散热腔中部管3、散热腔上部管2向周围空间进行加热,气态超导液散热降温后凝结成液态回到加热腔8,再次被加热气化,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从而不断产生热量进行采暖。当温度上升到设定值时,温控器断电停止加热,使采暖椅温度自动保持在一定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包括电磁加热器、加热腔、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保温层、保温罩、超导液、超导液注入口、温控器和椅子脚,其特征是在采暖椅最低处是加热腔,在加热腔下设置保温层,在保温层下设置电磁加热器,在加热腔的顶面开孔安装1根或1根以上的散热腔下部管,并对应连接散热腔中部管和散热腔上部管,使加热腔的内部空间和散热腔的内部空间连通成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空间,在加热腔内部下底面对应电磁加热器安装一块导磁金属板,在散热腔上开孔安装超导液注入口,在采暖椅正面的背面散热腔上沿采暖椅背面整个平面设置保温层,在采暖椅左右两侧面、顶面、散热腔下部管前面设置保温罩,在采暖椅上设置温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腔是圆柱体、棱柱体或由1块以上的平面金属板或曲面金属板焊接围成的内部具有一定间隙空间的封闭金属体容器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是圆形或椭圆形金属管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它包括电磁加热器、加热腔、散热腔下部管、散热腔中部管、散热腔上部管、保温层、保温罩、超导液、温控器和椅子脚等。利用电磁加热器对加热腔中的超导液加热,使超导液由液态变成气态迅速将热量传递到散热腔,经散热腔表面对空气加热而实现采暖。本实用新型节能、安全、升温快。
文档编号F24D13/04GK202136002SQ2011201131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张建忠, 张竞文, 王红 申请人:张建忠, 张竞文, 王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