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328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更详细而言,涉及配备于室外机的电气安装件箱的散热。
背景技术
以往,设置于公寓及一般家庭住宅等的建筑物的空气调节机包括设置在屋外的室外机、和设置在室内的天花板及壁面的室内机。公知将室外机和室内机利用冷却介质配管连接的构造。室外机的内部借助安装于构成室外机的框体的一部分的底板的分隔板而被区划为设置热交换器及送风风扇等的送风机室、和配备压缩机及蓄电池等的机械室。在机械室的上部配置有电气安装件箱,其具有向配备于室外机的压缩机及送风风扇等的装置供给驱动电力的电源装置及控制室外机的运转的控制基板等。例如,如在专利文献I (Japanese 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No. 2008-116137)中记载的那样,电气安装件箱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状,具有配置于前面侧的第一板状部件以及配置于送风机室侧的第二板状部件、和连结第一板状部件与第二板状部件的多个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的连结部件(臂)。该电气安装件箱为下述构造将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配置为从上表面看呈大致V字形,利用连结部件将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或者中央部连结。在第一板状部件上,安装有构成向配备于室外机的压缩机及送风风扇等供给驱动电力的电源装置并安装有发热性元件的变换器基板、发热量大的电容器、工作模块、电抗器等。此外,在第二板状部件上,安装有控制室外机的运转且发热量小的控制基板。在上述的电气安装件箱的构造为下述构造将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配置为大致V字形,利用连结部件连结第一板状部件与第二板状部件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或者中央部。因此,电气安装件箱的上下面及各连结部件间成为开口的状态,空气从这些开口部向电气安装件箱内流入或者空气从电气安装件箱内向开口部流出,从而进行电气安装件箱的散热。但是,通过电气安装件箱内的空气通过安装于第一板状部件的安装了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的上方,在这些部件附近没有空气流动。因而,无法有效地冷却安装了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存在无法提高散热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能够有效地冷却配备于电气安装件箱的安装有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提高散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室外机本体的内部被上部分隔板和下部分隔板区划为配备热交换器以及送风风扇的送风机室、配备压缩机以及电气安装件箱的机械室,所述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具有具有空气出口的上述上部分隔板、覆盖上述电气安装件箱的前面侧的前面板、配置于上述上部分隔板和上述下部分隔板之间并承接上述上部分隔板以及上述前面板的底面板,在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收纳安装了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在上述电气安装件箱中,设置有将利用上述送风风扇从上述机械室经由上述底面板的周围流入到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的空气从上述空气出口向上述送风机室排气的通风路,在上述底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将来自上述机械室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上述底面板取入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并令取入的空气与上述安装有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上述发热性部件接触。此外,上述底面板具有将周缘部向下方弯折而形成的凸缘。进而,在上述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中,上述通风孔与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中的安装有上述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上述发热性部件的配置对应 ,设置在上述底面板的多个部位。在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室外机的电气安装件箱中,在底面板的多个位置配置通风孔,使得流入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的空气直接与安装有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的附近接触。由此,能够定点地令空气与安装有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接触,所以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这些安装了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的冷却,能够提高电气安装件箱的散热效率。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室外机的前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室外机的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室外机的内部构造的概要立体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是本发明的电气安装件箱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4中箭头B看的电气安装件箱的立体图。图6是从图4的箭头C看的电气安装件箱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电气安装件箱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从下部分隔板侧看电气安装件箱的要部立体图。图8是上部分隔板、前面板、前面板罩的说明图。图9是图3的T-T截面的剖视图。图10是说明电气安装件箱内的空气的流动的图。图11是从图7A中的箭头E看的防水部件的分解图。图12是图4中的D部放大图。图13是图12中的X-X线剖视图,是说明从电气安装件箱向送风机室的空气的流动的图。图14是图12中的Y-Y线剖视图,是说明从电气安装件箱向送风机室的空气的流动的图。图15A是说明向上部分隔板组装了前面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B是图15A中G部的说明图。图16是前面板的转动状态的说明图。图17是向上部分隔板组装前面板罩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I设置在屋外,经由冷却介质配管与设置于屋内的至少一台以上的室内机连接而构成冷却循环。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I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该框体的外廓主要包括加工钢板而兼作一方的侧面面板 的L字形的前面面板la、兼作另一方的侧面面板的L字形的背面面板IcU维修板lm、底板lh、顶板In、前面配管罩U、侧面配管罩lw。前面面板la、背面面板Id的一部分、前面配管罩It以及侧面配管罩Iw的各下端利用螺纹固定件而安装于底板Ih的周围的凸缘。前面面板Ia以及背面面板Id的上端在被顶板In封闭的状态下利用螺纹固定件而组装。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室外机I的框体中,令图I中配置有前面面板Ia的一侧为前面,令其相反面为背面,令正视前面面板Ia时配置有维修板Im—侧为右侧面,令其相反面为左侧面,以此进行说明。室外机I的框体内部利用作为分隔板的上部分隔板61和下部分隔板50被区划为送风机室10和机械室11。在送风机室10中主要设置有两个送风风扇20、热交换器30。热交换器30从上面看形成为大致L字形,以从室外机的框体的左侧面沿着背面的方式配置。在两个送风风扇20上安装未图示的马达。在固定于热交换器30的马达支承体40上,上下地隔开既定间隔地安装马达,从而将两个送风风扇20上下地两个并列地配置在送风机室10内。在机械室11中收纳压缩机以及蓄电池、四向阀以及配管。在机械室11的上部配置有电气安装件箱60。电气安装件箱60利用承受电气安装件箱60的底面板62而固定于下部分隔板50。下部分隔板50为钢板,一方的侧端固定于前面面板Ia的右端,另一方的侧端固定于热交换器30的未图示的背面侧的配管出口。下部分隔板50的下端与底板Ih相接。如图7B所示,下部分隔板50以向送风机室10侧突出的方式弯折,比弯折位置靠前面侧为第一分隔部50b、比弯折位置靠背面侧为第二分隔部50d。第一分隔部50b的顶端部具有多段地弯折的折曲部50c。折曲部50c的顶端面与室外机I的前面大致平行。此外,第二分隔部50d的顶端部具有向背面侧弯折的凸缘50e。进而,第一分隔部50b以及第二分隔部50d的上端部具有向内侧弯折的承接部50a。如图I至图3所示,前面面板Ia为钢板制,从室外机I的前面向左侧面从上面看弯折为大致L字形地形成。前面面板Ia配置为覆盖室外机I的框体前面的送风机室10侧以及室外机I的左侧面整体。在前面面板Ia的前面侧在与送风风扇20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圆状的开口,设置两个借助送风风扇20将吸入到室外机I的送风机室10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的吹出口 Is。在前面面板Ia上,安装覆盖各个吹出口 Is的风扇防护罩lb。在前面面板Ia的左侧面侧,设置有由多个四边形状的孔构成的吸入口 lq。背面面板Id为钢板制,从室外机I的背面向右侧面从上面看弯折为大致L字形地形成。背面面板Id配置为覆盖室外机I的机械室11的背面,此外,与后述的维修板Im —起覆盖室外机I的右侧面。在背面面板Id的背面侧下部,开设有用于利用送风风扇20向机械室11取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孔If。
维修板Im为钢板制,从室外机I的前面向右侧面从上面看弯折为呈大致L字形地形成。维修板Im配置为覆盖室外机I的机械室11侧并且与背面面板Id —起覆盖室外机I的右侧面。维修板Im能够拆装地安装,以便在室外机I的维护作业时容易访问机械室11。另外,室外机I的框体背面侧中,在背面面板Id的侧端与前面面板Ia的侧端之间露出热交换器30,兼作利用送风风扇20向送风机室10取入外部气体用的背面吸入口 le。背面吸入口 Ie中设置有保护部件lg。底板Ih为大致长方形的钢板,其周缘部具有向上方大致直角地弯折的凸缘。此夕卜,在底板Ih的下面,在左右分别设置有沿室外机I的前后方向延伸而用于将室外机I设置于地面等的脚部1C。顶板In是大致长方形的钢板,顶板In的周缘部具有向下弯折的凸缘。顶板In利用螺纹固定件而与前面面板la、维修板Im以及背面面板Id的各上端组装。另外,虽未图示,在顶板In的电气安装件箱60侧的背侧贴有隔热材料。接着,说明电气安装件箱60的构成。如图4至图8所示,电气安装件箱60的基本构造除了上部分隔板61和底面板62外,还包括前面板63、臂64和支柱65。上部分隔板61由钢板构成,考虑到通风效率而在连结前面面板Ia与下部分隔板50的接合部和热交换器30的配管出口附近的直线上形成安装部610。安装部610的前面侧的侧端弯折为下述两段地形成相对于安装部610钝角地弯折的第一前部折曲部611、和第一前部折曲部611的顶端相对于第一前部折曲部611而钝角地弯折而与室外机I的前面大致平行的第二前部折曲部612。第二前部折曲部612的顶端向背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从而形成前部凸缘616。在安装部610的背面侧的侧端,形成有相对于安装部610钝角地弯折的背部折曲部613。背部折曲部613的侧端向背面侧弯折,从而形成背部凸缘617。在安装部610、第一前部折曲部611以及背部折曲部613的上端,形成有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上部凸缘614。在安装部610、第一前部折曲部611以及背部折曲部613的下端,形成有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下部凸缘615。如图4以及图7A所示,在安装部610的上方,开设有多个圆孔构成的通风孔61d。在安装部610的送风机室10侧的上方,以覆盖通风孔61d的方式安装有由防水盖81和中分隔板82构成的防水部件80。如图4所示,在安装部610的中央,开设有长方形的散热器孔61b。如图4以及图5所示,散热器77经由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散热器台78而以散热器77的翅片部向送风机室10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散热器孔61b。如图7A所示,在散热器77的背面侧安装有变换器基板70及工作模块74。在工作模块74的上方安装有电抗器75。变换器基板70、工作模块74以及电抗器75构成电源回路的一部分,在电源动作时安装在变换器基板70上的未图示的发热元件及工作模块74所产生的热传递到散热器77而被散热。在第二前部折曲部612上,为了得到机械强度而沿上下方向设置加强筋61a。如图8所示,在第二前部折曲部612和前部凸缘616的接合部,以既定形状上下地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合页用狭缝61c。在比上下的合页用狭缝61c的中央靠上侧(上部的合页用狭缝61c侦D设置有插入片用狭缝61h。
如图7A所示,在背部折曲部613的上端的一部分上,从背部凸缘617朝向送风机室10的方向而以既定尺寸具有将上部凸缘614切去而成的钩卡止部618。在背部折曲部613的上部设置有上部螺纹孔61e。
在设置于安装部610的下端的下部凸缘615上,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前后地设置有插入片61g。在设置于背部折曲部613的下方的下部凸缘615上,设置有底部螺纹孔61f。 底面板62如图7A所示,是形成为多边形的钢板,送风机室10侧为与下部分隔板50的上端部卡合的形状。在底面板62的周缘向下方弯折而形成有凸缘62a。在底面板62上,开设有多个圆孔构成的第一通风孔62b、第二通风孔62c以及第三通风孔62d。第一通风孔62b设置在变换器基板70稍下方附近的从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离开的位置。第二通风孔62c设置在工作模块74稍下方附近的从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离开的位置。第三通风孔62d设置在前面板63的过滤器基板71的稍下方的从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16d离开的位置。此外,在第一通风孔62b以及第二通风孔62c的附近,设置有与上部分隔板61的插入片61g的形状及位置对应的两个第一狭缝62e。在底面板62的右端附近在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与后述的支柱65的第二插入片65c的形状及位置对应的第二狭缝62fl、和与第三插入片65f的形状及位置对应的第三狭缝62f2。在底面板62的背面端附近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与上部分隔板61的底部螺纹孔61f的位置对应的面部螺纹孔62 j。在与面部螺纹孔62 j对应的凸缘62a处,局部地将凸缘62a切去而形成有切去部62k。在底面板62的右端的凸缘62a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侧部螺纹孔62h。如图5所示,在底面板62的大致中央安装有电容器基板73,该电容器基板73上安装有多个电容器76。电容器基板73以不堵住第一通风孔62b、第二通风孔62c以及第三通风孔62d的方式配置。如图8所示,前面板63为钢板,具有形成电气安装件箱60的前面侧的安装部630。安装部630的左端形成有向前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侧面部631。该侧面部631的顶端向左侧大致直角地弯折从而形成左端凸缘632。安装部630的右端向背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从而形成折曲部634。折曲部634的顶端向右侧大致直角地弯折从而形成右端凸缘635。此夕卜,在安装部630的上端,形成有向电气安装件箱60的前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上部凸缘633。在安装部630的右端上部,具有将折曲部634的一部分切去而以向右侧突出的方式加工形成的固定部63e。在固定部63e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后述的前面板罩67的螺纹孔63c和狭缝63f。此外,在安装部630的里面侧(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侧)的上部安装有除去从商用电源等进入的噪声的过滤器基板71。如图4所示,在安装部630的前面侧的上部安装有进行室外机I的运转控制的控制基板72,在下部右侧安装有端子部79,所述端子部79包括未图示的端子台和覆盖其的端子台盖79a。在下部左侧进而安装有显示室外机I的运转状态的显不基板90。如图8所示,在左端凸缘632上,在与上部分隔板61的合页用狭缝61c对置的位置,以向左侧突出的方式上下地设置两个合页片63a。在合页片63a上,为了提高合页片63a的机械强度而以向前面侧突出的方式从侧面板631直到合页片63a而设置加强筋63d。在上部凸缘633的右侧,设置有将上部凸缘633的一部分切去而以向背面侧突出的方式加工形成的插入片63b。如图8所示,前面板罩67为钢板,以覆盖安装于前面板63的安装部630的控制基板72的方式形成前部67a。前部67a的右端形成向背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侧部67b。在前部67a的左端中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与上部分隔板61的插入片用狭缝61h对应的第一插入片67d。在第一插入片67d的安装根部,以向前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为了得到机械强度的大致十字形状的加强筋67c。横方向的加强筋67c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插入片67d上此外,在侧部67b的顶端,以向背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与前面板63的狭缝63f卡合的第二插入片67g。在第二插入片67g的下方,以沿着前面板63的固定部63e的方式弯折加工从而设置具有螺纹孔67f的固定片67e。如图5所示,臂64由将细长钢板带有较大弧度(圆角)地弯折为从上面看大致L字形的部件构成。在以圆弧形的折曲部64c为边界与电气安装件箱60的右侧对应的位置处配置右侧臂部64a。在与电气安装件箱60的背面侧对应的位置处配置背面侧臂部64b。右侧臂部64a以及背面侧臂部64b的上下端通过分别设置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的内部大致直角地弯折的凸缘而确保机械强度。同样地,通过在右侧臂部64a、背面侧臂部64b以及折曲部64c的外表面也设置加强筋而确保机械强度。如图4所示,右侧臂部64a的顶端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的内部侧大致直角地弯折而形成突接面64d。在右侧的臂部64a的突接面64d上设置有与前面板63的插入片63b卡合的第一插入孔64e。在右侧臂部64a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与后述的支柱65的第一插入片65d卡合的第二插入孔64f。位于第二插入孔64f的上侧的右侧臂部64a的外面上设置有螺纹孔64h。如图5所示,在背面侧臂部64b的左侧(送风机室10侧)上部,设置弯折加工为大致L字形的钩64g。如图4以及图5所示,支柱65由钢板构成,具有电气安装件箱60的前面侧的前部65a、和将前部65a的端部分别向电气安装件箱60的背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而成的电气安装件箱60的内部侧的左侧部65b以及电气安装件箱60的外侧的右侧部65c,形成为截面-字形。如图7A所示,前部65a的上端向电气安装件箱60的背面侧弯折而形成承接臂64的右侧臂部64a的承接部65j。在前部65a的下端,形成有与底面板62的第三狭缝62f2卡合的第三插入片65f。在左侧部65b的下端,形成有与底面板62的第二狭缝62Π卡合的第二插入片65e。右侧部65c形成为与前部65a及左侧部65b相比向上方长。右侧部65c的顶端为与图4所示的臂64的第二插入孔64f卡合的第一插入片65d,在第一插入片65d上设置有上部螺纹孔65g。进而,在右侧部65c的下方设置下部螺纹孔65h。使用图4至图9说明具有上述说明的构成的电气安装件箱60的组装以及电气安装件箱60向机械室11上部的组装。首先,如图7A所示,从上部分隔板61的外侧(送风机室1(H则)以覆盖通风孔61d的方式顺次地安装中分隔板82、防水盖81。接着,将安装了散热器77的散热器台78以散热器77的翅片部向送风机室10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到配备于图4所示的上部分隔板61的安装部610的散热器孔61b。在安装部610的内侧(电气安装件箱60的内部侧)安装电抗器75,并且在散热器77的背侧安装变换器基板70和工作模块74。接着,在上部分隔板61的上部凸缘614以及下部凸缘615上贴装密封部件300。然后,将上部分隔板61的插入片61g插入底面板62的第一狭缝62e中而定位,然后将上部分隔板61的底部螺纹孔61f与底面板62的面部螺纹孔62j螺纹固定。
接着,组装臂64和支柱65。在图4所示的臂64的第二插入孔64f中插入支柱65的第一插入片65d并令右侧臂部64a的下端凸缘与支柱65的承接部65 j接触,之后将臂64的螺纹孔64h和支柱65的上部螺纹孔65g螺纹固定。
接着,将组装臂64和支柱65而成的部件组装到上部分隔板61以及底面板62上,所述底面板62上搭载有图5所示的安装了电容器76的电容器基板73。首先,将臂64的钩64g挂在设置于上部分隔板61的背部折曲部613上的钩卡止部618上。然后,将上部分隔板61的上部螺纹孔61e与背面侧臂部64b的未图示的螺纹孔螺纹固定。将支柱65的第二插入片65e插入底面板62的第二狭缝62f I并且将第三插入片65f插入底面板62的第三狭缝62f2,然后将支柱65的下部螺纹孔65h和底面板62的侧部螺纹孔62h螺纹固定。接着,在前面板63的安装部630的前面侧安装图4所示的控制基板72和端子部79和显示基板90,并且如图7A所示在安装部630的里面侧(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侧)安装过滤器基板71。然后,在组合上部分隔板61、底面板62、臂64以及支柱65而成的部件上组装前面板63。首先,将图8所示的前面板63的合页片63a插入上部分隔板61的合页用狭缝61c。接着,将前面板63的插入片63b插入图4所示的臂64的第一插入孔64e,将前面板63的下部螺纹固定于底面板62的前面侧。最后,将前面板罩67组装于前面板63。如图7A所不,将前面板罩67的第一插入片67d插入上部分隔板61的插入片用狭缝61h。接着,将前面板罩67的第二插入片67g插入设置于前面板63的固定部63e的狭缝63f,然后令前面板罩67的固定片67e与前面板63的固定部63e接触,将前面板罩67的螺纹孔67f与前面板63的螺纹孔63c螺纹固定。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电气安装件箱60为将上部分隔板61、前面板63、底面板62结合并利用臂64以及支柱65支承上述部件的构造。上部分隔板61通过设置前部凸缘616以及背部凸缘617而提高机械强度。此外,在底面板62上设置凸缘62a,提高底面板62的机械强度,并且利用凸缘62a面承接前面板63的安装部630下部从而提高组装强度。另一方面,臂64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垂直地支承前面板63,在背部折曲部613和臂64的背面侧臂部64b在成为同一面的状态下支承上部分隔板61的背部折曲部613,所以电气安装件箱60能够具有即便受到来自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冲击也足够的强度。进而,支柱65的前部65a的上端部和左侧部65b的上端部与设置在臂64的右侧臂部64a的下端的凸缘抵接,并且支柱65的前部65a的下端部和左端部65b的下端部与底面板62抵接,从而支柱65垂直地与臂64的右侧臂部64a和底面板62接合,沿上下方向支承臂64的右侧臂部64a和底面板62,所以电气安装件箱60能够得到即便受到来自上下方向的冲击也足够的强度。因而,能够削减电气安装件箱60的背面侧以及右侧面侧的材料(钢板)使用量。进而,能够实现对于来自三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冲击都具有足够强度的电气安装件箱60。此夕卜,支柱65沿上下方向支承臂64的右侧臂部64a下端,所以臂64不会由于自重而向下方变位。因而,在安装前面板63时,前面板63的插入片63b与臂64的第一插入孔64e的卡合能够简单地进行。此外,在构成电源回路的部件及装置中,在上部分隔板61上配置发热量大的电抗器75及工作模块74,将同样地发热量大的电容器76分开配置在底面板62上,所以与将这些设置在构成电气安装件箱60的框体的一个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上部分隔部件61)上的情况相比,能够令电气安装件箱60小型化。
接着,使用图7B以及图9说明向机械室11上部的电气安装件箱60的组装。如图9所示,底面板62的送风机室10侧为与下部分隔板50的上端部卡合的形状。另一方面,在下部分隔板50上,设置有将其上端部向内侧弯折从而形成的承接部50a。在将电气安装件箱60向下部分隔板50组装时,通过令底面板62的凸缘62a为导件而将底面板62设置在下部分隔板50的承接部50a上能够进行位置对合,之后借助螺纹紧固及焊接等的方法将电气安装件箱60固定于下部分隔板50。另外,如图7B所不,在将底面板62设置在下部分隔板50上时,第二分隔板50d的上端的顶端部附近与底面板62的切去部62k卡合,凸缘50e成为从底面板62的周缘部向背 面侧突出的状态。一般而言,电气安装件箱重量大(IOkg左右)。此外,在将电气安装件箱组装到机械室上部时,需要拿着电气安装件箱而向下部分隔板进行位置对合,并进行螺纹安装及焊接。例如,在将电气安装件箱(的上部分隔板)重叠于下部分隔板的上面的较小的凸缘部而定位并进行螺纹安装及熔接时,必须一边拿着重量大的电气安装件箱进行位置对合一边进行螺纹安装及焊接,作业性差。在本实施方式中,令底面板62的凸缘62a作为导件,能够仅通过令电气安装件箱
60(底面板62)盖住下部分隔板50的承接部50a而进行位置对合。因而,位置对合作业变得简便,此外,位置对合后的螺纹安装及焊接等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进行,所以作业变得简单而作业性提高。此外,电气安装件箱60向机械室11上部的组装将底面板62固定于下部分隔板50而进行,所以无需令上部分隔板61的形状为与下部分隔板5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与下部分隔板50的形状为相同形状)。因而,能够提高上部分隔板61的形状的自由度,所以例如在本实施例这样的在上部分隔板61上安装有工作模块74及电抗器75等的重量大的电气部件时,能够如图7B所示那样决定上部分隔板61的形状,使得下部分隔板50的折曲部50c的上端部能够经由底面板62而支承上部分隔板61的第一前部折曲部611以及第二前部折曲部612的下端部,此外,下部分隔板50的第二分隔部50d的上端部能够经由底面板62而支承上部分隔板61的背部折曲部613的下端部。由此,上部分隔板61被底面板62和下部分隔板50这两者支承,所以能够更为牢固地支承重量大的上部分隔板61。进而,能够令上部分隔板61的安装部610形成在连结前面面板Ia与下部分隔板50的接合部和热交换器30的背面侧的配管出口附近的直线上,以便考虑通风效率而能够进行散热器77的高效的散热。另外,在将电气安装件箱60组装在机械室11的上部而安装在室外机I的顶板In上时,上部分隔板61的上部凸缘614经由密封件300而与顶板In抵接。此外,配备在臂64的右侧臂部64a以及背面侧臂部64b的上端部的凸缘经由未图示的隔热材料而与顶板In抵接。由此,成为上部分隔板61以及臂64能够兼用于顶板In的加强的构造。此外,上部分隔板61的背部凸缘617和下部分隔板50的凸缘50e与热交换器30的配管出口附件结合。因此,利用热交换器30将上部分隔板61即电气安装件箱60与下部分隔板50 —体地固定,能够利用机械室11上部牢固地固定电气安装件箱60。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室外机I的电气安装件箱60的其他效果。首先,使用图I至图3以及图10说明电气安装件箱60内的空气的流动和其效果。本实施例的电气安装件箱60如上所述,为了得到电气安装件箱60的强度而设置有周缘部具有凸缘62a的底面板62。如图3所不,该底面板62配置在上部分隔板61与下部分隔板50之间,所以存在成为利用送风风扇20而从配备在图2所示的背面面板Id上的吸入孔If流入到机械室11内的空气在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流入时的妨碍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底面板62上设置多个通气孔,经由通气孔从机械室11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取入空气。如果室外机I开始运转且送风风扇20旋转,则在室外机I的送风机室10内部和此外的场所(室外机I外部及机械室11、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之间产生气压差。由于该气压差,空气从设置在室外机I的背面吸入口 Ie和室外机I的左侧面的吸入口 Iq被吸入到送风机室10内。进而,空气从配备在背面面板Id下部的吸气孔If被吸入到机械室11内。由于在送风机室10和机械室11以及电气安装件箱60内 部产生气压差,所以从吸气孔If吸入到机械室11内的空气通过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并经由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而向送风机室10排气。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从机械室11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流入的空气流经由由上部分隔板61、底面板62、前面板63、臂64形成的开口部而分流为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流入的空气流Fa、利用底面板62的凸缘62a从空气流Fa被分隔的空气流Fb、Fe以及Fe。空气流Fb经由第一通风孔62b而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流入。空气流Fe经由第二通风孔62c而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流入。空气流Fd经由第三通风孔62d而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流入。空气流Fb以及空气流Fe朝向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流动时,通过安装于上部分隔板61的变换器基板70及工作模块74、电抗器75的附近,所以这些设备被空气流Fb以及空气流Fe冷却。空气流Fb的一部分以及空气流Fe的一部分也向电容器76附近分支流动,所以电容器76也被空气流Fb以及空气流Fe冷却。空气流Fd朝向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流动时,通过过滤器基板71的附近,所以过滤器基板71被空气流Fd冷却。这些空气流Fb、Fe、Fd与对电气安装件箱60内整体地进行冷却的空气流Fa合流而变为排出空气流F,经由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以及防水部件80而向送风机室10排气。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电气安装件箱60内产生两股空气流,即与安装有发热元件的基板及发热量大的部件及装置直接空气接触的空气流Fb、Fc、Fd、和整体地对电气安装件箱60内进行冷却的空气流Fa。在电气安装件箱60中,在没有设置底面板62时,从机械室11向电气安装件箱60内流动的空气在电气安装件箱60内没有偏向地流动,所以与发热量的大小无关,对收纳在电气安装件箱60内的基板及电气部件均一地进行冷却。与之相对,在本实施例的电气安装件箱60中,在底面板62的周缘部设置凸缘62a,使得空气选择性地与安装有发热量大的元件的基板及发热量大的电气部件接触。进而,与这些基板及电气部件的配置对应而在底面板62的多个位置设置通风孔。因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收纳在电气安装件箱60内的安装有发热元件的基板及发热量大的部件及装置的冷却,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接着,使用图11至图14说明覆盖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的防水部件80。如图11所述,防水部件80包括防水盖81和中分隔板82。防水部件80将从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排出的空气向送风机室10导出,并且防止由于送风风扇20的旋转等而产生溅水而水滴经由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进入电气安装件箱60内。如图11所示,防水盖81为钢板,在面向送风机室10的面上形成有通风部81a。在通风部81a的上端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上面部81b。在通风部81a的下端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下面部81c。在通风部81a的前面侧的侧端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前部侧面部81d。通风部81a的背面侧的侧端上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背部侧面部81e。如图11以及图14所示,在通风部81a上,设置有多个上部设有遮檐的狭缝状的通风口 81m,如图14所示,成为利用遮檐向下方开口的状态。如图11所示,在上面部81b的顶端上形成有朝向上方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上部折曲部81f。在上部折曲部81f的顶端 上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凸缘81k。在上面部81b上,设置有延出部81η,所述延出部81η以将上面部81b的一部分向背面侧延伸并覆盖背部侧面部81e的上端的方式形成。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前部侧面部81d的顶端形成有朝向前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前部折曲部81h。在背部侧面部81e的顶端形成有朝向背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背部折曲部81 j。在下面部81c的顶端形成有朝向下方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下部折曲部81g。如图11、图13以及图14所示,中分隔板82为钢板,在大致平行于防水盖81的通风部81a以及上部分隔板61的安装部610的面上形成中分隔部82a。在中分隔部82a的上端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上部折曲部82b。在中分隔部82a的下端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下部折曲部82c。在中分隔部82a的前面侧的侧端形成有朝向电气安装件箱60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侧部82d。在侧部82d的顶端形成有朝向前面侧大致直角地弯折的侧部凸缘82e。在中分隔部82a的背面侧的侧端,形成有朝向送风机室10侧弯折的弯曲部82f。如图13所示,中分隔部82a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防水盖81的前后的内部尺寸(防水盖81的前部侧面部81d内面与背部侧面部81e内面的距离)短。如图14所示,中分隔板82的高度尺寸(上部折曲部82b外面与下部折曲部82c外面的距离)与防水盖81的上下的内部尺寸(防水盖81的上面部81b内面与下面部81c内面的距离)大致相同。如图11所示,在上部分隔板61上安装中分隔板82和防水盖81。首先,将中分隔板82焊接于上部分隔版61的安装部610,接着将防水盖81焊接于上部分隔板61的安装部610。如图12以及图14所示,在将防水盖81焊接于上部分隔板61时,通过令防水盖81的凸缘81k与上部分隔板61的上部凸缘614对合而位置对合变得容易。因而,将防水盖81向上部分隔板61焊接的作业变得简便,作业性提高。另外,附着于顶板In的背侧的水滴即便向上部分隔板61的上部凸缘614滴下,也能够借助防水盖81的凸缘81k防止水滴进入防水部件80的内部。进而,能够防止水滴进入电气安装件箱60内。另外,由于令防水盖81的凸缘81k与上部分隔板61的上部凸缘614对合,在上部凸缘614上产生凹凸,但是如图11所示,由于在上部凸缘614上贴装有密封件300,所以在配置顶板In时该密封件300弹性变形而吸收上部凸缘614的凹凸,所以密闭。接着,使用图13以及图14说明从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经由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吸入并经由中分隔板82而从防水盖81的通风口 81m向送风机室10排气的空气流F (与图7A的排出空气流F相同)。如图13所示,防水部件80的内部的室外机I的前面侧被中分隔板82的侧部82d以及侧部凸缘82e遮断。如图14所示,防水部件80内部的上下也被中分隔板82的上部折曲部82b以及下部折曲部82c遮断。此外,在防水部件80内部的室外机I的背面侧,在防水盖81的背部侧面部Sle与中分隔板82的弯曲部82f之间形成有空间。其成为空气流路。如图13以及图14的箭头F所示,从上部分隔板61的通风孔61d吸入的空气与中分隔板82的中分隔部82a接触,向防水盖81的背部侧面部81e与中分隔板82的弯曲部82f之间所形成的空气流路流动。通过该空气流路绕着中分隔部82a而向防水盖81的通风部81a流动的空气从通风部81a的通风口 81m向送风机室10排出。防水盖81的前部侧面部81d以及背部侧面部Sle将通风部81a的侧端弯折而形成,有可能在这些两侧板与通风部81a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防水部件80内的背面侧中,在防水盖81的背部侧面部Sle与中分隔板82的弯曲部82f之间形成空气流路,所以没有像防水部件80内的其他位置那样被中分隔板82遮断。因而,在水滴附着于防水盖81的上面部81b的背面侧时,水滴有可能从上述背部侧面部Sle与通风部81a之间产生的间隙进入到防水部件80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以覆盖背部侧面部Sle与通风部81a之间产生的间隙的方式从上面部81b向室外机I的背面方向突出地设置延出部 81η。利用延出部81η能够防止水滴从背部侧面部Sle与通风部81a之间产生的间隙进入到防水部件80内,进而能够防止水滴进入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另外,在上述防水盖81中,延出部81η将上面板81b的一部分向背面侧延伸而形成,但是,在利用中分隔板82形成的空气流路形成在防水盖81内部的前面侧时,延出部8In也可以将上面板81b的一部分向前面侧延伸而形成。此外,在利用中分隔板82形成的空气流路形成在防水盖81内部的上面侧时,延出部81η也可以将上面板81b的一部分向前面侧和背面侧两方延伸而形成。接着,使用图8以及图15至图17说明前面板63以及前面板罩67的向上部分隔板61的安装及其效果。另外,在图8以及图15至图17中,向前面板63及上部分隔板61安装的各种基板及部件、装置等省略。如图8以及图15所示,在将前面板63向上部分隔板61安装时,首先令设置在前面板63的左侧的合页片63a与上部分隔板61的合页用狭缝61c卡合。如图15B所示,首先,将合页片63a从合页用狭缝61c的横向插入。接着,通过令前面板63向下方滑动而令合页片63a的卡合部63j与上部分隔板61的前部凸缘616卡合。之后,如图7A中说明的那样,将前面板63的下部与底面板62的前面侧螺纹固定。上部分隔板61的合页用狭缝61c的尺寸比合页片63a的厚度尺寸(加强筋63d的高度尺寸和合页片63a的板厚尺寸的合计尺寸)稍大(例如O. 2mm)ο由此,如图16所示,如果拆下螺纹安装前面板63和底面板62的螺纹件,则前面板63能够以合页片63a与合页用狭缝61c的插入部为支点而向箭头R的方向转动。在室外机I的维护作业中,在电气安装件箱60内的各种基板及部件、装置等的交换、修理时,作业者将室外机I的维修板Im取下并拆下螺纹固定前面板63与底面板62的螺纹件,则能够取下前面板罩67,通过令前面板63向近前方转动而能够进行电气安装件箱60内部的作业。因而,能够提高维护时的作业性。如图17所示,在将前面板63安装在上部分隔板61以及底面板62上后,将前面板罩67向上部分隔板61以及前面板63安装。将前面板罩67的第一插入片67d插入上部分隔板61的插入片用狭缝6Ih中后,令前面板罩67的固定片67e与前面板63的固定部63e接触,将前面板罩67的螺纹孔67f与前面板63的螺纹孔63c螺纹固定。前面板罩67的前部67a的从插入片67d到前部67a的上端部的长度以及前部67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分别如下地设定在将前面板罩67向上部分隔板61以及前面板63安装时,令前部67a的左侧上部的里面覆盖前面板63的上侧的合页片63a上设置的合页63d的一部分。因而,在将前面板罩67的第一插入片67d插入前面板63的插入片用狭缝61h中时,前面板罩67的前板67a (的左侧上部的里面)与上侧的合页片63a的加强筋63d接触(抬起)。此时,以第一插入片67d的加强筋67c与上部分隔板61的第二前部折曲部612的里面接触的方式,决定第一插入片67d的长度尺寸以及厚度尺寸(加强筋67c的高度尺寸和第一插入片67d的板厚尺寸的合计尺寸)。从而,在将前面板罩67向上部分隔板61以及前面板63安装时,第一插入片67d的加强筋67c与上部分隔板61的第二前部折曲部612的 里面接触,并且前板67a与设置于前面板63的合页片63a的加强筋63d相接,从而前面板63和前面板罩67相互压合。另外,在上述那样的前面板罩67的安装状态下,前面板罩67的前板67a的上端部左侧(与加强筋63d相接的部位)有可能向前面侧翘曲,但是前板67a所配备的加强筋67c在纵向上也上下地整个范围地配置,所以能够抑制前板67a的上端部左侧的翘曲。由于上部分隔板61的合页用狭缝61c的尺寸比前面板63的合页片63a的厚度尺寸稍大,所以在合页用狭缝61c与合页片63a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在室外机I的动作时由于机械室11中配置的压缩机的振动等而前面板63及上部分隔板61振动时,合页用狭缝61c与合页片63a有可能由于振动而碰触并发出噪音(碰触音)。但是,通过将前面板罩67安装在前面板63上,前面板63与前面板罩67相互压合,所以即便前面板63及上部分隔板
61振动,合页用狭缝61c与合页片63a也不会碰触,能够抑制由此引起的噪音的产生。此夕卜,由于前面板罩67也被前面板63按压,所以也能够抑制前面板罩67的振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室外机本体的内部被上部分隔板和下部分隔板区划为配备热交换器以及送风风扇的送风机室、和配备压缩机以及电气安装件箱的机械室,所述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具有具有空气出口的上述上部分隔板、覆盖上述电气安装件箱的前面侧的前面板、配置于上述上部分隔板和上述下部分隔板之间并承接上述上部分隔板以及上述前面板的底面板,在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收纳安装了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在上述电气安装件箱中,设置有将利用上述送风风扇从上述机械室经由上述底面板的周围流入到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的空气从上述空气出口向上述送风机室排气的通风路,在上述底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将来自上述机械室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上述底面板取入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并令取入的空气与上述安装有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上述发热性部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底面板具有将周缘部向下方弯折而形成的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孔与上述电气安装件箱内部中的安装有上述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上述发热性部件的配置对应,设置在上述底面板的多个部位。
全文摘要
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能有效地冷却配备于电气安装件箱的安装有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而提高散热效率。从机械室向电气安装件箱流入的空气分流为经底面板的周围从由臂和支柱形成的开口部向电气安装件箱内部流入的空气流(Fa)、经第一通风孔向电气安装件箱内部流入的空气流(Fb)、经第二通风孔向电气安装件箱内部流入的空气流(Fc)、经第三通风孔向电气安装件箱内部流入的空气流(Fd)。在电气安装件箱内部,借助与安装了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直接空气接触的空气流(Fb、Fc、Fd)、对电气安装件箱内部整体地进行冷却的空气流(Fa),有效地进行安装了发热性元件的基板及发热性部件的冷却,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F1/24GK102620357SQ2012100215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上田满雄, 平松义规, 比嘉保志, 辻康雅 申请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