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及采用该送风装置的机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388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风装置及采用该送风装置的机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领域应用的送风装置及采用该送风装置的机房。
背景技术
目前,通风领域应用的送风装置一般包括主通风道和至少两组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安装在主通风道上的支路风道,所述主通风道的一端设置有主风口,所述支路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路风口。使用时,一般将该送风装置安装在房屋的顶部,由上向下送风。现有的这种送风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无法调节;2、送风距离短;
3、不便于安装和维护;4、在机房使用时,对机器的冷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可调的送风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送风装置,包括主通风道和至少两组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安装在主通风道上的支路风道,所述主通风道的一端设置有主风口,所述支路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路风口,所述支路风道上设置有可插入主通风道的内部的将主通风道内气流导入对应的支路风道的活动挡风板。进一步的是所述支路风道的外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活动挡风板与滑道滑动配
口 ο进一步的是所述活动挡风板与用于驱动活动挡风板沿滑道滑动的挡风板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支路风道内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挡风板驱动机构电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活动挡风板设置在对应的支路风道的远离所述主风口的一侧。进一步的是所述支路风道与主通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伸入主通风道的内部的用于将主通风道内气流截取并导入对应的支路风道的固定导流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支路风道朝背离所述主风口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与支路风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30 50度。进一步的是所述每组支路风道包括2个支路风道,所述2个支路风道设置在主通风道的两侧,所述2个支路风道对应的2个活动挡风板共同形成主通风道的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由所述2个活动挡风板之间的间隙控制,且当所述2个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的内部并相互接触时,所述流量控制阀完全关闭。进一步的是由主通风道的主风口开始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各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依次减小。进一步的是所述主通风道的道壁和支路风道的道壁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镀锌铁皮层和橡塑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送风装置的机房,可使机器得到有效冷却。该机房采用上述送风装置,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支路风道之间设置有待冷却机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由于各个支路风道上都设置有活动挡风板,因此可根据各个支路风道需要的风量来确定对应的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的长度,以此来调节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2、活动挡风板设置在支路风道的外壁上便于活动挡风板的安装和维护,活动挡风板与滑道滑动配合,便于将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内部,也便于对活动挡风板进行精确操控,从而可实现精确调节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3、控制系统可通过风速传感器传递的信号来控制活动挡风板的移动,也就是可实时根据支路风道内的风速来调整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的长度,以此来动态调整活动挡风板截取气流量的大小,从而可动态调整各个支路风道内的气流量,实现对支路风道的风速的调整;4、所述活动挡风板设置在对应的支路风道的远离所述主风口的一侧,这样可将支路风道充分利用进行送风;5、通过设置固定导流结构,可减少活动挡风板的调整行程;6、所述支路风道朝背离所述主风口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与支路风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30 50度,这样可使支路风道的送风量较大;7、通过对应的2个活动挡风板形成的流量控制阀可精确、简便的对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进行调节;8、由主通风道的主风口开始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各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依次减小,这样可显著延长送风距离;9、层状结构的上述道壁具有轻便、耐腐、隔热效果好的特点;10、机房采用上述送风装置,设置时将送风装置环绕待冷却机器设置,也就是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支路风道之间设置待冷却机器,这样可有效利用冷却风对机器进行有效冷却,使机器温度长期稳定的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使机器可长期稳定正常的运转。


图I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活动挡风板上设置有滑轨和标尺的示意图;图3为支路风口的侧视图;图4为支路风口的俯视图;图5为活动挡风板与对应的支路风道的外壁滑动配合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主通风道1,道壁11,主风口 12,支路风道21,支路风道22,支路风道 23,支路风道24,道壁211,支路风口 212,固定导流结构213,外壁214,支路风口 222,固定导流结构223,支路风口 232,固定导流结构233,支路风口 242,固定导流结构243,活动挡风板31,活动挡风板32,活动挡风板33,活动挡风板34,待冷却机器41,螺栓311,滑轨312,标尺313,导流板215,百叶窗216,开口 217,滑道218,风速传感器51,控制系统52,挡风板驱动机构53。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包括主通风道I和至少两组沿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排列安装在主通风道I上的支路风道,例如图I中的支路风道21、支路风道22,支路风道23和支路风道24,所述主通风道I的一端设置有主风口 12,所述支路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路风口,例如图I中支路风道21上设置有支路风口 212,上述支路风道上设置有可插入主通风道I的内部的将主通风道内气流截取并导入对应的支路风道的活动挡风板,例如图I中支路风道21上设置有活动挡风板31,支路风道22上设置有活动挡风板32。上述活动挡风板也就是可以插入和移出主通风道的挡风板。通过活动挡风板可阻挡主通风道I 内的部分气流的流动,也就是截取气流。这部分气流被截取后可沿活动挡风板进入对应的支路风道,也就是活动挡风板也作为导流板使用。通过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I的长度, 可调整截取的气流量,也就是可调整进入支路风道的气流量,从而实现对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的独立调整。此外,上述各个支路风道和主通风道之间的连接处可通过密封条密封,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活动挡风板与主通风道之间在保证活动挡风板可顺利插入和移出主通风道的同时,可应用密封条等结构保证活动挡风板与主通风道的道壁之间保持良好的气密性。上述活动挡风板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可设置在支路风道内部的中央位置,也可偏向支路风道内靠近主风口的一侧,但这样使得支路风道的可用容积较小,也就是用于送风的容积较小,送风量较小。为了充分利用支路风道的容积进行送风,所述活动挡风板设置在对应的支路风道的远离所述主风口的一侧。例如图I中的活动挡风板31设置在支路风道21的远离主风口 12的一侧,这样可利用整个支路风道21进行送风,风量大,对机器的冷却效果好。上述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I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将活动挡风板设置在主通风道I的道壁上,直接由主通风道I的道壁插入和移出主通风道I。但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活动挡风板的移动不够顺畅,且不利于精确调整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I的长度,也就是不利于精确控制导入支路风道的气流量。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如图I、图2和图5所示, 所述支路风道21的外壁214上设置有滑道218,所述活动挡风板31与滑道218滑动配合。 如图2所示,可在活动挡风板31上设置滑轨312,在对应的支路风道的外壁214上设置滑道218,将活动挡风板的滑轨312与滑道218配合,即可实现活动挡风板31以滑动方式插入和移出主通风道I。采用滑动方式,活动挡风板的移动十分顺畅,可便于快速调整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I的长度,也便于对活动挡风板进行精确操控,从而可实现精确调节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上述活动挡风板可以设置在支路风道的内壁上,在活动挡风板上设置伸出支路风道的手柄,通过移动手柄可操控活动挡风板移动。但设置在内壁上不便于活动挡风板的安装和维护。将活动挡风板设置在支路风道的外壁上,没有设置在支路风道的内壁上,这样可便于活动挡风板的安装和维护。此外,还可在活动挡风板的上设置位置锁定装置,当活动挡风板调整到位后,可通过位置锁定装置将活动挡风板的位置固定,这样可防止活动挡风板因风力过大而自动沿滑道滑动,造成支路风道的风量发生不需要的变化。上述位置锁定装置可以为螺栓,也可以为卡扣等。例如图2和图5所示,活动挡风板31上设置有螺栓311,当活动挡挡风板31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可将螺栓311拧入滑道218内并顶紧滑道底部,从而可阻止活动挡风板31的任意滑动。另外,为了直观的确认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的长度,可在活动挡风板上设置标尺313,如图2所示,通过标尺313,可便于准确控制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的长度。为了进一步的便于设置和移动活动挡风板,所述活动挡风板31的滑动方向与对应的支路风道21平行。也就是使活动挡风板31沿支路风道的延伸方向滑动,这样无论在安装还是移动活动挡风板时都极为方便快捷。在上述基础上,为了实现对各个支路风道内的气流量自动调整,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挡风板31与用于驱动活动挡风板31沿滑道218滑动的挡风板驱动机构53相连,所述支路风道21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支路风道内部风速的风速传感器51,所述风速传感器51 与控制系统52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2与挡风板驱动机构53电连接。控制系统52可接收风速传感器51的信号,通过该信号驱动挡风板驱动机构53带动活动挡风板沿滑道滑动。 当风速较大时,控制系统可通过挡风板驱动机构53驱动活动挡风板从主通风道内移出一段距离,也就是减少插入主通风道的长度,降低截取的气流量,以此来使对应支路风道内的风速降低;当风速较小时,进行相反的操作,增加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的长度,调高截取的气流量,以此来使对应的支路风道内的风速提高。各个支路风道内的风速传感器可与同一个控制系统电连接,各个挡风板驱动机构也可与同一个控制系统电连接。上述挡风板驱动机构53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可包括一个丝杠机构和驱动电机,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电连接,驱动电机驱动丝杠机构带动活动挡风板沿滑道滑动;也可包括齿条、齿轮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安装齿轮,齿条安装在活动挡风板上,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电连接,通过齿条与齿轮的配合可驱动活动挡风板沿滑道滑动;还可包括一个气缸机构,通过气缸机构驱动活动挡风板沿滑道滑动等。为了减少活动挡风板的调整距离,所述支路风道与主通风道I的连接处设置有伸入主通风道I的内部的用于将主通风道内气流截取并导入对应的支路风道的固定导流结构。如图I所示,支路风道21与主通风道I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导流结构213,该固定导流结构213也就是支路风道21的部分内壁延伸到主通风道I内部形成的,这种设置方式可简化结构,导流效果好。当然上述固定导流结构也可以是在支路风道与主通风道I的连接处设置的固定导流板等。通过设置固定导流结构,可减少活动挡风板的调整距离,便于使整个送风装置的结构小型化,简单化。为了使支路风道的送风量较大,所述支路风道朝背离所述主风口 12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与支路风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30 50度。例如图I 所示,支路风道21朝背离主风口 12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与支路风道 2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30 50度。采用上述方式设置支路风道,主通风道内的气流可顺利进入支路风道,且夹角设置为30 50度,与其它角度相比可使支路风道内的风量较大。 上述夹角优选为45度,因这种情况下的送风量最大。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便于对主通风道内气体流量进行控制,所述每组支路风道包括2个支路风道,如图I中的支路风道21和支路风道23,上述2个支路风道设置在主通风道I的两侧,所述2个支路风道对应的2个活动挡风板共同形成主通风道的流量控制阀,也就是活动挡风板31和活动挡风板33,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由所述2个活动挡风板之间的间隙控制,间隙大则允许通过的气流量大,间隙小则允许通过的气流量小,且当所述2 个活动挡风板插入主通风道I的内部并相互接触时,所述流量控制阀完全关闭。上述流量控制阀完全关闭,使得气流无法通过,达到阻断气流的目的。使用时,通过控制每组支路风道对应的2个活动挡风板之间的距离来控制该处主通风道内的气流量的大小,以此可实现对主通风道内气体流量进行精确控制的目的。上述每组支路风道包括的2个支路风道设置时,优选为对称设置在主通风道I的两侧,这样可便于活动挡风板的设置,也便于控制对应的2个活动挡风板之间的间隙。在上述基础上,为了延长主通风道的送风距离,由主通风道I的主风口 12开始沿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各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依次减小。由于离主风口 12越近, 风压越大,离主风口 12越远,风压越小,采用上述方式设置各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可保证离主风口 12较远处仍有足够的风压以供送风使用,从而一方面可延长主通风道的送风距离,另一方面可实现各个支路风道均匀送风。上述主通风道和支路风道的道壁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可由铝合金制成。优选为所述主通风道I的道壁11和支路风道21的道壁211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镀锌铁皮层和橡塑层。上述结构的道壁具有轻便、耐腐、隔热效果好的特点。上述橡塑层由橡塑保温材料制成。上述镀锌铁皮和橡塑保温材料都是现有技术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材料。为了使机房内的机器得到有效冷却,可将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应用到现有的机房内,设置时,沿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支路风道之间设置有待冷却机器。如图I所示,支路风道21和支路风道22之间设置有待冷却机器41。采用上述方式,不像现有技术中由上而下送风,也不是由地面以下向机器方向送风,而是与机器并排设置支路风道。这种送风方式通过实验证明比现有技术中的送风方式效率更高,控温效果更好,可有效利用冷却风对机器进行冷却,使机器温度长期稳定的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使机器可长期稳定正常的运转。另外,上述支路风道上的支路风口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为一个敞口。优选为如图3和图4所示,可将支路风口 212的开口 217朝上,在开口 217处设置有百叶窗216,上述百叶窗216可用于调整风量,在支路风口 212的底部设置有将支路风道21 内气流导入支路风口 212的导流板215,导流板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为直板,但直板对气流的反弹效果较强,也就是会将撞击在导流板上的气流改向后重新流入支路通道,导流效果较差,且会影响支路通道内的气流朝导流板方向的正常流动。上述导流板215优选为弧形板,如图3所示,弧形板对气流的引导效果要明显好于其它形状的导流板,也就是可将支路风道的大部分气流引导进入支路风口。设置时,如图3所示,弧形导流板215的两端之间的连线与支路风道21内气流方向的夹角优选为45度,这样可将气流顺利快速的导入支路风口 212,最终由百叶窗216流出。
权利要求
1.送风装置,包括主通风道(I)和至少两组沿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排列安装在主通风道(I)上的支路风道(21,22,23,24),所述主通风道(I)的一端设置有主风口(12),所述支路风道(21,22,23,2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路风口(212,222,232,242),其特征是所述支路风道(21,22,23,24)上设置有可插入主通风道(I)的内部的将主通风道内气流导入对应的支路风道(21,22,23,24)的活动挡风板(31,32,33,3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路风道(21)的外壁(214)上设置有滑道(218),所述活动挡风板(31)与滑道(218)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挡风板(31)与用于驱动活动挡风板(31)沿滑道(218)滑动的挡风板驱动机构(53)相连,所述支路风道(21)内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51),所述风速传感器(51)与控制系统(52)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2)与挡风板驱动机构(53)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挡风板(31,32,33,34)设置在对应的支路风道(21,22,23,24)的远离所述主风口(12)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路风道(21,22,23,24)与主通风道(I)的连接处设置有伸入主通风道(I)的内部的用于将主通风道内气流截取并导入对应的支路风道(21,22,23,24)的固定导流结构(213,223,233,243)。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路风道(21,22,23,24)朝背离所述主风口(12)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与支路风道(21,22,23, 24)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30 50度。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组支路风道包括2个支路风道 (21,23),所述2个支路风道(21,23)设置在主通风道(I)的两侧,所述2个支路风道(21, 23)对应的2个活动挡风板(31,33)共同形成主通风道的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由所述2个活动挡风板(31,33)之间的间隙控制,且当所述2个活动挡风板(31,33) 插入主通风道(I)的内部并相互接触时,所述流量控制阀完全关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由主通风道(I)的主风口(12)开始沿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各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启量依次减小。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通风道(I)的道壁(11)和支路风道(21)的道壁(211)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镀锌铁皮层和橡塑层。
10.采用权利要求I所述送风装置的机房,其特征是沿主通风道(I)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支路风道(21,22)之间设置有待冷却机器(4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及采用该送风装置的机房,可实现对各个支路风道的风量精确控制,可对机房内的机器有效冷却。该装置包括主通风道和至少两组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安装在主通风道上的支路风道,所述主通风道的一端设置有主风口,所述支路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路风口,所述支路风道上设置有可插入主通风道的内部的将主通风道内气流截取并导入对应的支路风道的活动挡风板。该机房设置时,沿主通风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支路风道之间设置有待冷却机器。上述机房可有效利用冷却风对机器进行有效冷却,使机器温度长期稳定的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使机器可长期稳定正常的运转。
文档编号F24F11/04GK102589079SQ20121006614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许进 申请人:四川汇源吉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