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392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以自然蓄温体100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并藉均温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作用或藉辅助流体泵的泵送,以使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作全方位或设定方向释出,对拟接受热交换流体104释温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内部释出温能。
背景技术
传统以自然蓄温体之温能藉热交换流体为载体对外部温差体输送温能的开路型均温装置,其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 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通常为开放型,而未设置热交换流体104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而造成来自致温器101的温能离散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藉在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态或液态自然蓄温体100中,设置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以藉自然蓄温体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之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其主要特征为具有以下(I) (7)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定结构装置,包括(I)于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及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设置热交换流体104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供由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释出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并使其中部分回流至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以回流至致温器101 ; (2)于由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具有呈向外扩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3)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 ; (4)设置辅助流体泵107 ;(5)设置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 ; (6)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 ;(7)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一种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为以自然蓄温体100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并藉均温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作用或藉辅助流体泵的泵送,以使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作全方位或设定方向释出,对拟接受热交换流体104释温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内部释出温能,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定结构装置,包括
I)于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及第一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设置热交换流体104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供由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释出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并使其中部分回流至第一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以回流至致温器101 ;2)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具有呈向外扩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3)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 ;4)设置辅助流体泵107 ;5)设置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 ;6)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 ;7)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CU200。其中包括由呈直线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致温器1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的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经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 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
一致温器101 :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倾斜向上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 1011、1012供分别联结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倾斜向上,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第一管道结构3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一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一管道结构3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3011,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相通;第一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 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第二管道结构4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二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相通;第二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 :为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结构401,其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其中包括由呈直线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垂直型致温器1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的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经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 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
一致温器101 :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垂直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 1011、1012供分别联结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垂直设置,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第一管道结构3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一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一管道结构3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3011,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相通;第一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 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第二管道结构4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二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相通;第二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 :为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结构401,其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 ;
包括由呈圆弧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及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的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经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 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
其主要构成如下一致温器101 :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倾斜向上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 1011、1012供分别联结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倾斜向上,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第一管道结构3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一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一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 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第二管道结构4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二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相通;第二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 :为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
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温差体103、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结构401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其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其于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包括具有呈直线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第二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之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进一步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二管道结构401,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其中个别呈辐射状垂直分布与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周围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个别底部通往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个别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经分流歧管经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 4011。进一步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其中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由共享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底部所设置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经个别分流歧管呈辐射状径向经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个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个别经呈垂直的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个别的流体进出口 3012。进一步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二管道结构401及致温器101,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作为共享的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共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其中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个别根部的底部通往共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向上通往共享的致温器101,再向上经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 4011。进一步可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一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个别的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其中共同的第一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呈辐射状径向扩展的个别分流歧管,供个别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通往呈垂直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经呈垂直的第二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 4011。进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 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进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进一步为具有呈圆弧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第一管道结构301或第二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其中各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致温器101为呈交错布设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而两端经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延伸至温差体103中,以及进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进一步于致温器101、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的内部设置辅助流体泵107,以及于内部或外部,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两者或其中之一,其中
一辅助流体泵107 :为藉电源线118由外部导入电能驱动马达所驱动的流体泵或自然力驱动的流体泵,供串设于上述开路型流路,以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 ;辅助流体泵107包括固定作单方向泵动的运作,或可选择其泵动运作的方向,以及可作开机、关机、变速、泵动流量的操控;
其运作功能包括辅助流体泵107不运作,而由热交换流体104依冷降热升作循环;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正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同流向的助动泵动;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反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不同流向的反向泵动,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反向作热降冷升的运作;
-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 :为由来自电源线116的电能所驱动,包括由电能转热能的电热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将电能转冷能的温度调节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转致冷的半导体芯片所构成,供设置于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流路中,位于能产生协助热交换流体104作热升冷降流动的动能,且相对较无碍热交换流体104流动的位置,其设置方式含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式1)固定设置于开路型流路中;2)随机置入第二管道结构401、致温器101之中者;3)围绕或局部设置于由导热材料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的外部,以间接对流路内部的热交换流体104加温或致冷。进一步可供设置辅助流体泵107、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两者或其中之一,以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两者或其中之一,其中辅助流体泵107、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可藉人工读取或作送电状态的运转操控,或藉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CU200作送电状态的运转操控,其中
为藉由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并藉传输信号线120传输热交换流体的温度检测值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并藉传输信号线120将温度检测信号回授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而由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参照内部设定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及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回授信号,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的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其中
-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为由机电组件或电子电路组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内部具有设定运作参数以参照来自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信号,对辅助流体泵107作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的操控;
一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 :为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温度变化转为模拟或数字电能信号的温度检测装置所构成,供设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选定的温度检测点,或环境温度检测点以经传输信号线120将信号传送至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
上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图I中所示为本发明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致温器101及管道结构40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中所示为本发明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垂直型致温器101及管道结构40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中所示为本发明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及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为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之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中所示为图7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中所示为图7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中所示为本发明图7 图9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图11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之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之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之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中所示为图1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中所示为图1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中所示为图1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 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中所示为本发明图11 图14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图16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共享之管道结构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之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中所示为图16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中所示为图16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中所示为图16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0中所示为本发明图16 图19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图21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垂直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中所示为图2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中所示为图2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4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之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作为共享之呈垂直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共享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之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5中所示为图2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6中所示为图2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7中所示为图2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8中所示为本发明图24 图27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图29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共享之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301之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个别之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之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之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101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0中所示为图29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1中所示为图29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2中所示为图29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3中所示为本发明图29 图32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图34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5中所示为图34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6中所示为图34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7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之管道结构3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8中所示为图37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9中所示为图37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0中所示为本发明图37 图39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图41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之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2中所示为图41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3中所示为图41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4中所示为本发明图41 图43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图45中所示为本发明设有维修入口 250及维修梯道25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6中所示,为本发明于致温器101、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之内部设置辅助流体泵107之实施例侧视结构断面图例。图47中所示,为本发明于致温器101、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之内部或外部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实施例侧视结构断面图例。图48中所示,为本发明于致温器101、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之内部设置辅助流体泵107,以及于内部或外部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实施例侧视结构断面图例。图49所示为本发明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之实施例示意图。图50所示为本发明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以操控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实施例示意图。图51所示为本发明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及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实施例示意图。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00:自然蓄温体
101:致温器
103:温差体
104:热交换流体
107:辅助流体泵
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
109:隔热体
115 :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 116,118 :电源线 120 :传输信号线
1010 :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
1011、1012、3011、3012、4011、4012 :流体进出口
E⑶200 :电能控制装置
TS201 :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
TS202 :环境温度检测装置
201 :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
211: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
212: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
213: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
250:维修入口
251:维修梯道 301,401 :管道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传统以自然蓄温体的温能藉热交换流体为载体对外部温差体输送温能的开路型均温装置,其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通常为开放型,而未设置热交换流体104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而造成来自致温器101的温能离散流失;
本发明为以自然蓄温体100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并藉均温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作用或藉辅助流体泵的泵送,以使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作全方位或设定方向释出,对拟接受热交换流体104释温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内部释出温能,其主要特征为具有以下(I) (7)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定结构装置,包括(I)于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1及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的间,设置热交换流体104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供由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释出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并使其中部分回流至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 3012以回流至致温器101 ; (2)于由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具有呈向外扩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3)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 ; (4)设置辅助流体泵107 ;(5)设置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 ; (6)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 ;(7)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兹依附图实施例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作用、目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中所示为本发明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致温器101及管道结构40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I中所示,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经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 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管道结构301、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
其主要构成之特征如下致温器101: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倾斜向上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 1011、1012供分别联结管道结构301及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倾斜向上,其位置较低侧之流体进出口 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管道结构3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之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管道结构3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3011,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相通;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 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管道结构4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I)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相通;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 :为于由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至少一个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管道结构401,其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图2中所示为本发明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垂直型致温器101及管道结构40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经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 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管道结构301、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者;其主要构成的特征如下
一致温器101 :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垂直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之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 1011、1012供分别联结管道结构301及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垂直设置,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管道结构3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管道结构3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3011,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相通;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之流体进出口 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管道结构4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I)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相通;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 :为于由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至少一个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管道结构401,其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之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图3中所示为本发明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及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经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 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管道结构301、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其主要构成的特征如下
--致温器101: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倾斜向上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 1011、1012供分别联结管道结构301及管道结构401之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倾斜向上,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管道结构3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管道结构3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3011,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相通;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 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管道结构401 :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I)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之材料所构成;(2 )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相通;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 :为于由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温差体103、至少一个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管道结构401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其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5所示为图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 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之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者。图6所示为图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7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之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7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8中所示为图7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9中所示为图7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9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 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10中所示为本发明图7 图9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如图10中所示,其中各组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致温器101为呈交错布设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而两端经管道结构301及管道结构401,延伸至温差体103中。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前述图I实施例,进一步可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管道结构401,兹说明如下
图11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之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之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1012联结共享之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图12中所示为图1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13中所示为图1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 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14中所示为图1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4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15中所示为本发明图11 图14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如图15中所示,其中个别呈辐射状垂直分布与共享的管道结构401周围的管道结构301,其个别底部通往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个别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经分流歧管经共享的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 4011。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前述图I实施例,进一步可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管道结构301,兹说明如下
图16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其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6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其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图17中所示为图16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7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其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 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18中所示图16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8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其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19中所示为图16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9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其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20中所示为本发明图16 图19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如图20中所示,其中个别流体进出口 3011由共享的管道结构301底部所设置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经个别分流歧管呈辐射状径向经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个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个别经呈垂直的管道结构301通往个别的流体进出口 3012。图21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直线状之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垂直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1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22中所示为图2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 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23中所示为图21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3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直线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前述图2实施例,进一步可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管道结构401及致温器101,兹说明如下
图24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之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作为共享之呈垂直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1,再共享之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之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4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作为共享的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共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图25中所示为图2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5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作为共享的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共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26中所示为图2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6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的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作为共享的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共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27中所示为图24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7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作为共享的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共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28中所示为本发明图24 图27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如图28中所示,其中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管道结构301,其个别根部的底部通往共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向上通往共享的致温器101,再向上经共享的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 4011。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前述图2实施例,进一步可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管道结构301,兹说明如下
图29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共享之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301之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之个别之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之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之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9中所示,其主 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个别的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n 4012。图30中所示为图29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0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个别之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31中所示为图29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1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个别的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32中所示为图29实施例于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个别的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 3011通往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33中所示为本发明图29 图32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如图33中所示,其中共同的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呈辐射状径向扩展的个别分流歧管,供个别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通往呈垂直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经呈垂直的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 4011。图34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 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4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35中所示为图34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5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36中所示为图34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6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37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之管道结构3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7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3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图38中所示为图37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 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8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3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39中所示为图37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9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3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40中所示为本发明图37 图39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如图40中所示,其中各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致温器101为呈交错布设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而两端经管道结构301及管道结构401,延伸至温差体103中者。图41中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呈圆弧状之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之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之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之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之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之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1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 图42中所示为图41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图43中所示为图41实施例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之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3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呈圆弧状的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 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4011,与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图44中所示为本发明图41 图43之地平线俯视剖面图。如图44中所示,其中各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致温器101为呈交错布设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而两端经管道结构301及管道结构401,延伸至温差体103 中。
图45中所示为本发明设有维修入口 250及维修梯道251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45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于大型化时,基于考虑人员进入维修,可进一步设置维修入口 250及维修梯道251以供维修人员及器材进出;
—维修入口 250 :为供设置于管道结构 301或管道结构401两者或其中之一并具有可开启闭合之门或盖;
-维修梯道251 :为供沿管道结构301或管道结构401两者管壁内部,以及供跨越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梯道结构,以供人员攀爬行走。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进一步可同时在由致温器101、管道结构301、管道结构401所构成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串设辅助流体泵107以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正向泵动或反向泵动或停止运转。图46中所示,为本发明于致温器101、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之内部设置辅助流体泵107之实施例侧视结构断面图例。如图46中所示,其中
-辅助流体泵107 :为藉电源线118由外部导入电能驱动马达所驱动的流体泵或自然力驱动的流体泵,供串设于上述开路型流路,以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 ;辅助流体泵107包括固定作单方向泵动的运作,或可选择其泵动运作的方向,以及可作开机、关机、变速、泵动流量操控;
其运作功能包括辅助流体泵107不运作,而由热交换流体104依冷降热升作循环者;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正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同流向的助动泵动;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反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不同流向的反向泵动,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反向作热降冷升运作;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进一步可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以增加释温器201对温差体103所传导温能。图47中所示,为本发明于致温器101、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之内部或外部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实施例侧视结构断面图例。如图47中所示,其中
-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 :为由来自电源线116的电能所驱动,包括由电能转热能的电热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将电能转冷能的温度调节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转致冷的半导体芯片所构成,供设置于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流路中,位于能产生协助热交换流体104作热升冷降流动的动能,且相对较无碍热交换流体104流动的位置,其设置方式含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式(I)固定设置于开路型流路中;(2)随机置入管道结构401、致温器101之中;(3)围绕或局部设置于由导热材料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的外部,以间接对流路内部的热交换流体104加温或致冷。图48中所示,为本发明于致温器101、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的内部设置辅助流体泵107,以及于内部或外部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 115的实施例侧视结构断面图例。如图48中所示,其中
-辅助流体泵107 :为藉电源线118由外部导入电能驱动马达所驱动的流体泵或自然力驱动的流体泵,供串设于上述开路型流路,以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 ;辅助流体泵107包括固定作单方向泵动的运作,或可选择其泵动运作的方向,以及可作开机、关机、变速、泵动流量操控;其运作功能包括辅助流体泵107不运作,而由热交换流体104依冷降热升作循环;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正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同流向的助动泵动;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反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不同流向的反向泵动 ,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反向作热降冷升运作;
-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 :为由来自电源线116的电能所驱动,包括由电能转热能的电热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将电能转冷能的温度调节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转致冷的半导体芯片所构成,供设置于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流路中,位于能产生协助热交换流体104作热升冷降流动的动能,且相对较无碍热交换流体104流动的位置,其设置方式含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式(I)固定设置于开路型流路中;(2)随机置入管道结构401、致温器101之中。(3)围绕或局部设置于由导热材料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的外部,以间接对流路内部的热交换流体104加温或致冷;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进一步可供设置辅助流体泵107、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两者或其中之一,以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两者或其中之一,其中辅助流体泵107、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可藉人工读取或作送电状态的运转操控,或藉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CU200作送电状态的运转操控者。图49所示为本发明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之实施例示意图。如图49中所示,其中
为藉由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并藉传输信号线120传输热交换流体的温度检测值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并藉传输信号线120将温度检测信号回授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而由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参照内部设定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及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回授信号,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的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其中
-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为由机电组件或电子电路组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内部具有设定运作参数以参照来自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信号,对辅助流体泵107作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操控;
一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 :为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温度变化转为模拟或数字电能信号的温度检测装置所构成,供设于部分回流之开路型流路选定的温度检测点,或环境温度检测点以经传输信号线120将信号传送至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
上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图50所示为本发明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以操控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实施例示意图。如图50中所示,其中
为藉由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并藉传输信号线120传输热交换流体的温度检测值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并藉传输信号线120将温度检测信号回授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而由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参照内部设定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及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回授信号,以操控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作送电发热时机及发热值的操控;其中
-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为由机电组件或电子电路组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内部具有设定运作参数以参照来自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信号对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的送电发热时机及发热值者操控;
一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 :为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温度变化转为模拟或数字电能信号的温度检测装置所构成,供设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选定的温度检测点,或环境温度检测点以经传输信号线120将信号传送至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
上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图51所示为本发明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及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实施例示意图。如图51中所示,其中
为藉由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并藉传输信号线120传输热交换流体的温度检测值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并藉传输信号线120将温度检测信号回授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而由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参照内部设定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及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回授信号,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的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以及操控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之送电发热时机及发热值;其中
-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为由机电组件或电子电路组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内部具有设定运作参数以参照来自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信号,对辅助流体泵107作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的操控,以及对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作送电发热时机及发热值操控;
一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为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温度变化转为模拟或数字电能信号的温度检测装置所构成,供设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选定的温度检测点,或环境温度检测点以经传输信号线120将信号传送至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
上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者。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应用于对固态、或气态、或液态的释温标的释能,其中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所包覆温差体103含固态的路面、建筑物的屋顶、墙壁、地板;或气态的温差体103如温室内部空气、或房舍内部空气,或液态的温差体103,如池中或槽中、或容器内的液体、或拟加温或拟抗寒防冻设施或结构体。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为以自然蓄温体(100)的温能,对流经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底部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传输温能,并藉均温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作用或藉辅助流体泵的泵送,以使致温器(101)中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作全方位或设定方向释出,对拟接受热交换流体(104)释温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内部释出温能,其主要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定结构装置,包括 I)于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第一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设置热交换流体(104)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供由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释出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并使其中部分回流至第一管道结构(301)的流体进出口(3012)以回流至致温器(101) ;2)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01)、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具有呈向外扩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3)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 ;4)设置辅助流体泵(107) ;5)设置热交换流 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 ;6)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 ;7)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呈直线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致温器(1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的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供经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一管道结构(301 )、第二管道结构(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 其主要构成如下 --致温器(101):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倾斜向上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1011)、(1012)供分别联结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倾斜向上,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 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一第一管道结构(301):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一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一管道结构(3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3011),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相通;第一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第二管道结构(401):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二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相通;第二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 (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为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 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结构(401),其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呈直线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垂直型致温器(1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的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供经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 1012),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一管道结构(301 )、第二管道结构(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 其主要构成如下--致温器(101):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垂直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1011)、(1012)供分别联结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垂直设置,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第一管道结构(301):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一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一管道结构(3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3011),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相通;第一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第二管道结构(401):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二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相通;第二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为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 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结构(401),其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呈圆弧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与致温器(101)间设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及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其中,致温器(101)为供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自然蓄温体(100)为由具有较大安定蓄温容量的地层、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的固态或液态蓄温体所构成; 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供经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流体进出口(3012)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致温器(101)的另一流体进出口(1012),经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1)及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通往温差体(103),供将流经致温器(101)的热交换流体(104),经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及温差体(103)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而对温差体(103)释出温能;热交换流体(104)含由蓄热及热传特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所构成;温差体(103)为由气体或固体或液体所构成的特定功能空间或结构,供在系统运作中接受热交换流体所释放温能; 其主要构成如下一致温器(101):为由良好热传材料所构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构的流路结构;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构的导管结构所构成,其流路结构断面 A-A其流路结构断面A-A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断面的管状结构,其内部或外部进一步可具有无妨于流体流动的导温翼片,供呈倾斜向上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致温器(101)的流路两端具有流体进出口(1011)、(1012)供分别联结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以通往温差体(103)而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致温器(101)内部的流路以水平为准为呈倾斜向上,其位置较低侧的流体进出口(1011)供流入相对较低温热交换流体(104),其较高侧的流体进出口(1012)供流出相对较高温热交换流体(104),以配合热交换流体(104)产生热升冷降作用; —第一管道结构(301):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C-C,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一管道结构(3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一管道结构(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共构的流体进出口(3012),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第二管道结构(401):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流体管道结构,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管道结构,其管路结构断面D-D,为呈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第二管道结构(401)为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方式所构成1)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的材料所构成;2)由具良好热传导特性材料所构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热体(109) ;3)由具有良好隔热性质材料的管状结构物或建筑结构体所构成;第二管道结构(401)的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4012),供与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相通;第二管道结构(401)另一端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进出口(4011),供通往流体进出口护网及护盖装置(1010)以传输热交换流体(104); -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为于由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温差体(103)、第二管道结构(401)所串设构成的开路型流路的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转弯处,设置呈向外扩的弧状窝形流路结构,供暂存部分热交换流体(104)及缓和具温能的热交换流体(104)的流速以降低开路型流路对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动阻尼; 上述邻近设置于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端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所储存流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具有较大总热容量,当致温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触的温差体导入的温能,经流体向两边传导时,致温器(101)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一端流体温差变化较小,未设置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另一端温度变化较大,藉以在致温器(101)进出口两端形成温差; 上述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致温器(101)、温差体(103)、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结构(301)、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结构(401)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其致温器(101)、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二管道结构(401)包括呈一体结构或由多件组合连接,其各连接处的尺寸及形状间为呈渐变形状的结构,而以平滑形状减少流体动时的阻尼,以利于流体的循环流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于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 )流体进出口( 3012 )之间,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I)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呈直线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第二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中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联结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2),以及于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之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二管道结构(401),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一管道结构(301 ),其各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联结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2),其中个别呈辐射状垂直分布与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周围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个别底部通往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个别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经分流歧管经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4011)。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一管道结构(301 ),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根部的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个别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2),其中个别流体进出口(3011)由共享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底部所设置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经个别分流歧管呈辐射状径向经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个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个别经呈垂直的第一管道结构(301)通往个别的流体进出口(3012)。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二管道结构(401)及致温器(101 ),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部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一管道结构(301 ),其各根部的底部共同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作为共享的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流体进出口( 1011 ),再由共享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 1012)联结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2),其中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个别根部的底部通往共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向上通往共享的致温器(101),再向上经共享的第二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40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可为呈共构结构,而具有共构的第一管道结构(301),其主要构成如下 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具有共享的第一管道结构(301),第一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辐射状径向展开的个别的分流歧管,个别通往所联结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的流体进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的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联结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2),其中共同的第一管道结构(301)的底部具有呈辐射状径向扩展的个别分流歧管,供个别通往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再由个别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通往呈垂直的致温器(101 ),再由致温器(101)经呈垂直的第二管道结构(401)通往流体进出口( 4011)。
11.如权利要求3、7、8、9或10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 3012 )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 外交换流体;或3 )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 )流体进出口( 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为具有呈圆弧状的第一管道结构(301),以及由至少两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第一管道结构(301)或第二管道结构(401)呈交错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每个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底部具有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供通往设置于自然蓄温体(100)呈倾斜向上型的致温器(101),再由致温器(101)的流体进出口(1012)联结第二管道结构(401)的流体进出口(4012),以及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其中各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致温器(101)为呈交错布设于自然蓄温体(100)中,而两端经第一管道结构(301)及第二管道结构(401),延伸至温差体(103)中,以及进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包括1)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1),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或2)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 )流体进出口( 3012 )之间,具有半封闭式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2),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以及对外交换流体;或3)于呈圆弧状第二管道结构(4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4011),与第一管道结构(301)的热交换流体(104)流体进出口(3012)之间,具有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以供容纳温差体(103)及引导热交换流体(104)的流向;其中具可操控开闭门的限制空间及流向引导结构(213),为可操控开闭门使限制空间具有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运作功能。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致温器(101)、第二管道结构(401)所构成流路段的内部设置辅助流体泵(107),以及于内部或外部,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两者或其中之一,其中 一辅助流体泵(107):为藉电源线(118)由外部导入电能驱动马达所驱动的流体泵或自然力驱动的流体泵,供串设于上述开路型流路,以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辅助流体泵(107)包括固定作单方向泵动的运作,或可选择其泵动运作的方向,以及可作开机、关机、变速、泵动流量的操控; 其运作功能包括辅助流体泵(107)不运作,而由热交换流体(104)依冷降热升作循环;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正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同 流向的助动泵动;或主动操控辅助流体泵(107)作反向泵动,而与热交换流体(104)的冷降热升流向作不同流向的反向泵动,供泵送热交换流体(104)反向作热降冷升的运作; —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为由来自电源线(116)的电能所驱动,包括由电能转热能的电热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将电能转冷能的温度调节装置所构成;或由将电能转热能或转致冷的半导体芯片所构成,供设置于此项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的流路中,位于能产生协助热交换流体(104)作热升冷降流动的动能,且相对较无碍热交换流体(104)流动的位置,其设置方式含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式1)固定设置于开路型流路中;2)随机置入第二管道结构(401)、致温器101之中;3)围绕或局部设置于由导热材料构成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的外部,以间接对流路内部的热交换流体(104)加温或致冷。
1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分回流的开路型自然温能释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可供设置辅助流体泵(107)、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两者或其中之一,以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两者或其中之一,其中辅助流体泵(107)、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可藉人工读取或作送电状态的运转操控,或藉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CU200作送电状态的运转操控,其中 为藉由设置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并藉传输信号线(120)传输热交换流体的温度检测值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及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并藉传输信号线(120)将温度检测信号回授至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而由电能控制装置E⑶200参照内部设定及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及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回授信号,以操控辅助流体泵(107)的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其中 -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为由机电组件或电子电路组件或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所构成,内部具有设定运作参数以参照来自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的信号,对辅助流体泵(107)作送电运转时机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的操控; 一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为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温度变化转为模拟或数字电能信号的温度检测装置所构成,供设于部分回流的开路型流路选定的温度检测点,或环境温度检测点以经传输信号线(120)将信号传送至电能控制装置 ECU200 ; 上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藉热交换流体对外部温差体输送自然蓄温体温能的开路型均温装置,为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结构装置,包括1)设置流体限制空间及引导结构(201),由流体进出口4011释出具温能的流体,其中部份经流体进出口(3012)回流至致温器(101);2)流路转弯处具有呈向外扩的外扩弧状流体窝室(108);3)设置辅助加热或致冷装置(115);4)设置辅助流体泵(107);5)设置热交换流体温度检测装置TS201;6)设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TS202;7)设置电能控制装置ECU200。
文档编号F24J3/06GK102954613SQ20121029146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杨泰和 申请人:杨泰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